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从业人员总体分布情况分析从业人员产业分布导读:本文通过对详尽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中国从业人员的总体分布情况,具体包括从业人员的总体变动趋势分析,产业分布情况、城乡分布情况、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以及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情况等 方面的分析。论文关键词: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从业人员地区分布1中国从业人员的总体变动情况分析1.1中国从业人员的总体变动趋势根据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绘制反映其总体变化趋势的直方图如下。从图1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从业人数始终保持稳步递增的趋势,数据点基本上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因此本文 对从
2、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如下:从业人员总数=-1427007+749.55*year (模型1)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0.998766, F统计值为12142.26,显著性水平为 0.01,所以回归模型有实际意义,单位为万人。由模型可知,我国每年都比上年多增加大约七百五十万人的从业人员,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就业的总体形势较 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一面。图1 1990 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总体变化趋势图1.2中国从业人员的产业分布情况分析通过分析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按产业分布的数据(见图2),我们可以发现自199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在逐渐
3、减少从业人员产业分布,而相比之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在逐渐增多,并且第三产业 的从业人员增加的速度要快于第二产业,到1994年就超过了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并充分显示出吸纳就业人员、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升级,由原来的以第一、二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00&年中用三滋产业肌此人忸分布|竿住; 二1 r“* ijf图2 1990 2006年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1.3中国从业人员的城乡分布情况分析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按城乡分布的数据分析中
4、(见图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乡村从业人员数要明显高于城镇从业人员数,表明农村人口依然在我国占有很大的比率,在1990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73.68%,到了 2006年则降为62.95%。尽管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率有所下降,但是其从业人员数目却没有十分明显 的变化,基本上保持稳定,所以自1990年以来我国从业人员总数的逐年递增,主要是由城镇从业人员数目的变化所引起。10-3006年申田从JLA负虚爭升布砖也(玄饶71A)欢迎下载71泊AWQ&年中国席说禺曲人夙板皙術真卫井韦(施 万2图3 1990 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城乡分布情况通过对我国1998年以来城镇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
5、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见图4),自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都在逐年递减论文的格式。1998年我国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41.9%,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9.08%,到了 2006年城镇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已经下降为22.71%,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下降为2.7%。与此相应,私营企业、个体、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的从业人数都有所增加。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城镇从业人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营和集体单 位以外的其它多种所有制形式单位的出现所引起的,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结果。
6、口 190 1559 口:他 ?oei 20Q2 口f临 上时I CIZ0-2B 二曲图4 1998 2006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布情况2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2.1城镇从业人员行业分布的总体情况据统计分析,2003年至2006年我国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见表1所示。表1 2003 2006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比率指标2003200420052006合计100.00%100.00%100.00%100.00%农林牧渔业4.42%4.20%3.91%3.72%采矿业4.45%4.51%4.47%4.52%制造业27.17%27.49%28.16%28.61%电力煤气及水
7、的生产和供应业2.71%2.71%2.63%2.58%建筑业7.60%7.58%8.13%8.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80%5.69%5.38%5.2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6%1.11%1.14%1.18%批发和零售业5.73%5.29%4.77%4.40%住宿和餐饮业1.57%1.60%1.59%1.57%金融业3.22%3.21%3.15%3.14%房地产业1.10%1.20%1.28%1.3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7%1.75%1.92%2.0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2%2.00%2.00%2.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7%1.59%
8、1.58%1.6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48%0.49%0.47%0.48%教育13.15%13.22%13.01%12.8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43%4.46%4.46%4.4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7%1.11%1.07%1.0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0.67%10.80%10.88%10.80%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整理计算。从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我国城镇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行业,制造业(28.61%)、教育业(12.8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10.80%)、建筑业(8.4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23%)、采矿业(
9、4.52%)、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4.49%)、批发和零售业(4.40%)、农林牧渔业(3.72%)和金融业(3.14%)等,所占比率 高达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86.2%。而在这些行业中,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所占比率为45.29%。由此可见从业人员产业分布,尽管今年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是还仍有一半以上的从业人员集中在第一、二产业中。2.2城镇国有单位职工的行业分布情况根据有关数据,本文对 2006年底中国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详见图5。罚DE年底中国堀華园有单应就业爪员的行业另带情児单住:万701600 IdOO 120(3 1000800600 JCO200图
10、5 2006年底中国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从图5可以看出,2006年底我国城镇从业人员国有单位职工主要分布在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制造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行业又大都是为人 民群众谋福利的社会效益较大的部门。2.3城镇集体单位职工的行业分布情况根据有关数据,本文对 2006年底中国城镇集体单位职工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详见图6。旳兀年朕丰国垢禎棗磁蛮徴就业人员的狞业井布恼配 烛色:”人)2502001F0100丸0i115 W芋艰H JU Wi1叫pv e n业图6 2006年底中国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行
11、业分布情况从图6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则主要集中在以下部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金 融业、教育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等,其中以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为最多。2.4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根据有关数据,本文对 2006年底我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图7。年號中因掠覩匙昔血业和咛邮钦业A员行业升布価呪和”人)I!flJ"-j *.Idx _>,窗4囱I1图7 2006年底中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行业分布情况从图7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
12、业、居 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部门中,而在这些行业中以批发和 零售业的从业人员为最多,其次是制造业,由此可见由于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差距,使得我国的私营和个体人员主要 集中在这些技术水平偏低的行业内。3中国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情况分析经整理得到我国2005年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情况(如表 2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我国各地区从业人员的 分布情况。东部地区整体就业形势较好,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率为36.47%,与该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率36.15%比较接近,但是该地区的城镇就业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45%的比率,而且年底城镇登记失业
13、率较低,仅为3.0%,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2%)。其次是中部地区,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率为28.03%,与该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27.43%相比偏高,该地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为21.5%,低于其人口所占比率从业人员产业分布,而且该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这都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整体就业形势良好,就业人员相对较多,失业率相对较低,但同时也表明大约有78.5%的就业人员是分布在乡村论文的格式。 排在第三位的是西部地区,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例为28.59%,也稍大于该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28.04%,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
14、人员的比例为22.1%,也低于其人口所占比率,但该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 %,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所以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整体就业形势一般,同时还 有大约77.9%的就业人员分布在乡村。排在最后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率仅为6.91%,明显低于该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所占的比率8.38%,同时东北地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为11.1%,相对高于其人口所占比率,这一方面表明东部地区就业人口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也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这些相对较少的就业人员却相对较多的集中在城镇,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该地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4.7 %是全国最高水平。表2 2005
15、年中国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情况指标全国 总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绝对数占全国比率绝对数占全国比率绝对数占全国比率绝对数占全国比率年底总人口1307564638836.15%3520227.43%3597628.04%107578.38%年底就业人员758252481036.47%1906528.03%1944828.59%47046.91%城镇就业人员27331799645%379121.5%389622.1%19561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23.03.84.14.7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整理计算,单位:万人。通过以上的分析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东部地区的
16、经济发展情况非常好,不仅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在全国是最高,而且地区就业人数在全国也是最多,但它的失业率却是全国最低,所以该地区的发展步入了良 性循环的轨道,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业人员产业分布,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5结论通过以上分析,使我们对中国的总体就业形势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首先,中国的从业人员总数曾连年递增趋势,并且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在逐步的减少,而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数 在逐渐增多,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次,中国乡村从业人数明显高于城镇从业人数,但是近年来其数量却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基本上保持稳定,所 以我国从业人员总数的逐年递增主要是由城镇从业人员的增加所引起。自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都在逐年递减,而私营企业、个体、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单位的从业人数 都有一定程度的递增。第三,2006年城镇国有单位职工主要分布在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等社会效益较大的部门;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由于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病理诊断系统-洞察及研究
- 智能决策哲学-洞察及研究
- 车辆挂靠与租赁业务信息安全合同
- 车辆挂靠经营授权协议附免责条款
- 现代物流仓储厂房抵押贷款合同
- 2025年综合类-儿科基础知识-消化系统疾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会计-临床药代动力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交通运输管理-公路运输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消毒灭菌和医院感染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贫血概述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注塑成型PFMEA完整版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课件 ( 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 医疗管理制度PDCA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率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GB/T 13785-1992棉纤维含糖程度试验方法比色法
- 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