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1页
G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2页
G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3页
G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4页
G局部血液循环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v循环血量的异常循环血量的异常: : 充血、缺血充血、缺血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v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 : 栓塞栓塞 梗死梗死v血管壁异常:血管壁异常:水肿、出血水肿、出血病理过程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一、充血 定义:定义:局部组织局部组织或器官的或器官的血管内血血管内血液含量增液含量增多。多。动脉性充血(充 血)1 1概念:概念: 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致使局部组织动脉血输入量增多,致使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含量增多。或器官血管内血含量增多。 2 2原因:原因: 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或舒血管活性物

2、质释放或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充充血血示示意意图图分类:分类:v生理性充血:生理性充血:运动的组织、器官;运动的组织、器官; 激动;妊娠子宫;激动;妊娠子宫; 害羞。害羞。v病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炎性充血;炎性充血; 减压后充血;减压后充血; 侧支性充血侧支性充血v病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炎性充血:炎性充血:结膜结膜炎,疖。炎,疖。减压后充血:减压后充血:扎扎止血带,放腹水、止血带,放腹水、拔火罐。拔火罐。侧支性充血:侧支性充血:缺缺血周围吻合支动血周围吻合支动脉开放充血。脉开放充血。. .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镜下:镜下: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局部血量局部血量; ; 大

3、体:大体:组织肿胀、鲜红、温度组织肿胀、鲜红、温度. .结局:结局: 多为暂时性,原因去除,可恢复多为暂时性,原因去除,可恢复 v有利:有利: 代谢代谢、机能、机能、抵抗力、抵抗力 加速损害的修复。加速损害的修复。v不利:不利: 脑血管充血脑血管充血头痛、头晕头痛、头晕脑脑溢血溢血 静脉性充血 (淤 血)1 1. .定义:定义: 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细血管内,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2 2. .原因原因: : 静脉受压:静脉受压:妊娠后期的下肢水肿妊娠后期的下肢水肿 静脉腔内阻塞:静脉腔内阻塞:血栓形成血栓形成

4、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左心衰左心衰肺淤血肺淤血 右心衰右心衰肝淤血肝淤血淤淤血血示示意意图图静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3 3. .病变:病变:镜下:镜下:局部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充血 大体:大体:体积体积、重量、重量、肿胀、肿胀、 暗红(紫绀)暗红(紫绀) 、温度、温度 4 4. .后果后果: : 1) 1) 淤血性水肿淤血性水肿; ; 2) 2) 淤血性出血淤血性出血; ; 3) 3) 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 ; 4) 4) 淤血性硬化淤血性硬化; ; 5) 5) 促进静脉血栓形成。促进静脉血栓形成。淤淤血血所所致致的的静静脉脉曲曲张张淤血所

5、致的静脉曲张、出血淤血所致的静脉曲张、出血下下肢肢静静脉脉曲曲张张痔痔静静脉脉曲曲张张形形成成痔痔疮疮5 5. .重要器官重要器官 淤淤 血血: :v肺淤血:肺淤血:v肝淤血:肝淤血: 左心左心房房左心左心室室右心房右心房右心右心室室1 1、肺淤血、肺淤血 v1 1)原因:左心衰竭)原因:左心衰竭 v2 2)病变:)病变: 镜下: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淤血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 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细胞: (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大体:大体:肺肿胀暗红;切面有泡沫状血性液体肺肿胀暗红;切面有泡沫状血性液体 v

6、3 3)后果:长期淤血)后果:长期淤血肺褐色硬化肺褐色硬化 肺肺 淤淤 血血 肺褐色硬化肺褐色硬化 正常肺组织正常肺组织 急性肺淤血急性肺淤血心力衰竭细胞心力衰竭细胞v2 2、肝淤血、肝淤血v1 1)原因:右心衰竭)原因:右心衰竭 v2 2)病变:)病变: 镜下:镜下: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淤(红)(红) 周边肝细胞周边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变性(黄)(黄) 大体:大体:肝肿大、包膜紧张、切面红黄相肝肿大、包膜紧张、切面红黄相 间,如中药槟榔,故称间,如中药槟榔,故称“槟榔肝槟榔肝”v3 3)后果:长期淤血)后果:长期淤血淤血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v中央中央v v及及其周围肝其周围肝

7、窦扩张淤窦扩张淤血;小叶血;小叶周边及淤周边及淤血区附近血区附近肝细胞脂肝细胞脂肪变性。肪变性。肝肝 淤淤 血血肝肝 淤淤 血血 定义:定义:血液流血液流出心血管以外。出心血管以外。 血液进入组织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间隙或体腔内内出血内出血 血液流出体外血液流出体外外出血外出血二 、 出 血出出 血血 的的 命命 名名血液蓄积在组织间隙血液蓄积在组织间隙血肿血肿血液流出后蓄积在体腔中血液流出后蓄积在体腔中积血积血组织或皮下微小出血点组织或皮下微小出血点瘀点瘀点组织或皮下较大出血点组织或皮下较大出血点瘀斑瘀斑呼吸道出血呼吸道出血咯血咯血 鼻出血鼻出血鼻衄鼻衄 消化道消化道呕血呕血. .便血便

8、血 泌尿道泌尿道血尿血尿子宫大出血子宫大出血血崩血崩 皮肤出血点皮肤出血点 球结膜出血球结膜出血手淤点、淤斑手淤点、淤斑脚血肿脚血肿脑脑 内内 囊囊 出出 血血高高血血压压病病脑脑内内囊囊出出血血漏出性出血漏出性出血对机体影响对机体影响 与部位、出血量、速度有关。与部位、出血量、速度有关。 眼底出血眼底出血失明失明 脑出血脑出血死亡或机能障碍死亡或机能障碍 短时间出血短时间出血 总量总量25%25%休克休克 少量持续出血少量持续出血贫血贫血三、血栓形成(一)(一)概念:概念: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析出、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所形成

9、的固体质块称为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血栓心、血管内膜受损心、血管内膜受损: :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二)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血栓形成的三个条件: :心、血管内膜受损心、血管内膜受损: : (1)(1)表面粗糙表面粗糙, ,利于利于血小板沉积和粘附血小板沉积和粘附(2)(2)内膜受损,内皮下胶原纤维裸露,内膜受损,内皮下胶原纤维裸露,激活激活因子,启动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3)(3)内膜受损,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内膜受损,释放出组织凝血因子,激活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系统

10、。(4)(4)释放血小板因子释放血小板因子, ,激活凝血系统。激活凝血系统。 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 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 血小板进入边流,与内膜接触、血小板进入边流,与内膜接触、粘附粘附血流缓慢血流缓慢利于血小板粘集;利于血小板粘集;形成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和冲走。形成的凝血因子不易被稀释和冲走。血栓形成:血栓形成:静脉比动脉多见;下肢比静脉比动脉多见;下肢比上肢常见上肢常见( (血流慢、血液粘性高血流慢、血液粘性高)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高: 手术、创伤、分娩手术、创伤、分娩出血出血血液浓血液浓缩缩粘稠度粘稠度血栓形成血栓形成 烧伤、脱水烧伤、脱水血液浓缩血液浓缩粘稠度粘稠度血栓形成血栓形成(三)(三)血栓形成过程血栓形成过程血小板的粘附血小板的粘附血栓形成始动环节血栓形成始动环节红细胞粘附,形成混合血栓。红细胞粘附,形成混合血栓。(四)血栓类型(四)血栓类型 1.1.白色血栓白色血栓: :血栓头部血栓头部( (血小板血小板) )灰白色灰白色 2.2.混合血栓混合血栓: :血栓体部血栓体部( (血小板和纤维蛋血小板和纤维蛋 白网白网. .网中充满白网中充满白. .红细胞红细胞)红白相间红白相间 3.3.红色血栓红色血栓: :血栓尾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