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计算_第1页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计算_第2页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计算_第3页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计算_第4页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一、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12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 1 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12 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 1023个。二、摩尔1 .概念: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2 .符号:mol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则它的物质的量为 1 mol,而这个数值(粒子数)我们就叫它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三、阿伏伽德罗常数 Na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求: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236.0210已知

2、:一个碳原子白质量为1.993 MO-23 g解:碳原子数12 g931.99310 g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 N)之间的关系:注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 Na)个微粒。1.物质 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 等。不 是用于宏观物质如:l mol人、1 mol大豆都是错误的。2 .使用物质的量单位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粒子的名称, 不能笼统地称谓。1 mol氧、1 mol氢就是错误的。只能说:l mol氧分子或1 mol氧原子。3 .只要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物质,所含微粒数相同,反之也成立。根据表中已知条件进行

3、计算,将结果填入表中空格内:物质微粒物质质里1个微粒实际质量所含微粒数目物质的量12C12 g1.993 31打23 g6.02 _ 10231 molFe56 g9.310-23 g6.02 10231 molO232 g5.32 W-23 g6.02 10231 molNa23 g3.8210-23 g6.02 10231 mol据表可得出什么结论?1 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约为6.02 1023个粒子;而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三、摩尔质量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2 .符号:M3 .单位:g ?mol

4、 -1 或 g / mol。4 .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M当堂检测1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 (Na)的说法错误的是()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 0.5 mol H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aC. 1 mol H2O含有的 H2O分子数目为 NaD . 0.5 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32 g O2为1 mol,氧原子数为 2Na, A错误;0.5 mol H 2O中原子数为 0.5 X3 XNa, B正确;1 mol H2O中含有 H2O分子数为 Na, C正确;0.5Na个 CO2分子的物 质的量为 0.5 mol,

5、 D正确。2.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O2和臭氧(03)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分子数之比为 1:1B.原子数之比为1:1C.原子数之比为3 : 2D.物质的量之比2:3【解析】相同质量的。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2 4/48 =3:2,即分子数之比;因为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 3,故原子数之比为 1 : 1,故选B。3.青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l5H22O5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摩尔青蒿素含有11 mol H2B.每摩尔青蒿素含有15 mol碳原子C.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D .每摩尔青蒿素含有2.5 mol O2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

6、气体摩尔体积(讲述)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关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动手寻找一下答案。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电解水1 .实验中的现象:两极均产生气体,其中一极为氢气,另一极为氧气,且二者体积比约为2:1。质鱼/ g物质的量/ mol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氢气0.20.12 : 1氧气1.60.05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 mol O2和H2的体积相同。(提问)下表列出了 0 C、101 kPa(标准犬况)时O2和H2及CO2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 O2、H2和CO2的体积。从中你

7、又会得出什么结论?物质物质的量/ mol质里/ g密度/g L-1体积/ LH2120.089 922.4O21321.42922.4CO21441.97722.3结论: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 L。以上我们讨论了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那么对于固体或液体来讲是否有相同的关系呢?下表列出了 20 C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这几种物质的体积,从中你会得到什么结论?密度/ g cm-3质里/ g体积/ cm3Fe7.86567.2Al2.702710H2O0.9981818H2SO41.839853.6结论:在相同条件下,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

8、积不相同,而且相差很大。为什么在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而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却差别很大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先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一堆排球、一堆篮球,都紧密堆积,哪一堆球所占体积更大?如果球的数目都为一百个呢?如果球和球之间都间隔1米,在操场上均匀地分布,哪一堆球所占总的体积更大?思考回答。1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1)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2)微粒间的距离(固态、液态距离小,排列紧密;气态分子间排列疏松);(3)微粒本身的大小(液态时小,气态时大);1 .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讲,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使的固态或液态的粒子本身的 直径”远远大于粒子之间的距

9、离,所以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2.对于气体来讲,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 远远大于分子本身的 直 径”。所以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数目;(2)粒子之间的距离。若气体分子数目相同,则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之间的距离。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的大小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则气体体积越大;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则气体体积越小。科学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都是相等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主要受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的。2 .决

10、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3 .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粒子的数目,粒子之间的距离。注意:无数实验事实证明,外界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体积。这给我们研究气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为此, 我们专门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气体摩尔体积二、气体摩尔体积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应占有相同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2. 符号: Vm3. 定义式:Vm =V(气体)/n(气体)4. 单位:升 /摩尔(L/mol 或 L mol-1);米 3/摩尔(m3/mol 或 m3 mol-1)

11、。注意: 我们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温度为 0 ,压强 101 kPa 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态, 根据大量实验事实证明,在标准状况下,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5.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22.4 L。6. 注意事项: 条件:是在标准状况(0C、101 kPa)下。 研究对象: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物质的量: 1mol 。 所占体积:约为 22.4 L。同温同压下,如果气体的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否也相同呢?所含的分子数呢 ?因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随着温度、 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各种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相等的。所以,

1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个数也相等。这一结论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发现的,并被许多的科学实验所证实,成为定律,叫阿伏加德罗定律。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若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同(即在同温同压下),则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或物质的量的大小)。气体的分子数越多,气体的体积就越大。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一一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之一。如:在同温同压下,A、B两种气体四、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

13、)之比成正比。="(A) = JXA)即:'''阿伏加德罗定律还有很多推论,请同学们结合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代表物质的量;R是常数;T代表温度)课后推导下列关系式:1 .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成正比:P (A) = M(A)P (B) M(B)2 .在同温、同体积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气体摩尔体积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 .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1)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2)微粒间的距离(固态、液态距离小,排列紧密;气

14、态分子间排列疏松);(3)微粒本身的大小(液态时小,气态时大)。2 .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粒子的数目,粒子的大小。二、气体摩尔体积1 .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应占有相同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2 .符号:Vm3 .定义式: Vm =V(气体)/n(气体)4 .单位:升 /摩尔(L/mol 或 L mol-1);米 3/摩尔(m3/mol 或 m3 mol-1)。5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白摩尔体积约是22.4 L。6 .注意事项: 条件:是在标准状况(0C、101 kPa)下。 研究对象: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物质的量:1mol。所占

15、体积:约为22.4 L。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对这一定律的理解一定要明确适用范围为气体。在定律中有四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目”,三同就可定为一同。若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同(即在同温同压下),则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数目 的多少(或物质的量的大小)。气体的分子数越多,气体的体积就越大。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 一一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之一。四、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心=收匐=不从)即:,-1 .在同温、

16、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成正比:P (A) = M(A) P (B) M(B)2 .在同温、同体积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注意:我们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温度为0 C,压强101 kPa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态,根据大量实验事实证明,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 L。当堂检测1 .判断正误。(1) 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 11.2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答案】错误,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2) 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答案】错误,只在标况 下。(3) 只有

17、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 。【答案】错误,不一定。2. 100 , 101 kPa 下, 1.5 mol 空气所占体积为 。标准状况下, 1.5 mol 空气所占体积为 。【答案】 (1.5Vm) L 33.6 L【解析】 100 , 101 kPa 下,Vm 有固定的数值,但不知道具体是多少,因此只能用代数式表示:V = (1.5Vm) L;标准状况下,Vm = 22.4 L - mol-1, n = 1.5 mol,则 V = Vm Xn =22.4 L - mol-1x 1.5 mol = 33.6 L 。3. 标准状况下, 5.6 L NH 3的物质的量为mol

18、。 标准状况下, 5.4 L H2O 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 0.25 mol 300 mol【解析】标准状况下,Vm = 22.4 L - mol-1, V = 5.6 L,则 n = V / Vm = 5.6 L / 22.4 L - mol-1=0.25 mol;标准状况下,H2O的状态为液体,因此不能用 Vm计算,只能用n = m / M计 算,此时 p = 1 g - cm-3, V = 5.4 L = 5 400 cm 3,则 m = V = 5 400 g , H2O 的式量(相对 分子质量)为 18,那么 M = 18 g - mol-1,则 n = m / M =

19、5 400 g/ 18 g - mol-1 = 300 mol。4. 同温同压下,相等质量的NH3和CO2相比,体积较大的是 。同温同压下,相等体积的NH3和CO2相比,物质的量大小关系是 。【答案】 NH 3 相等【解析】由公式 MpV = mRT可知:同T、同p、同m时,气体的M和V成反比,而NH3 的M比CO2的M小,所以,NH3的体积较大。或者因为 n(NH3)= m / 17 mol, n(CO2)二 m/44 mol , 即 n(NH 3) > n(CO2) ,所以此时NH 3 的体积较大。由 pV = nRT 可知:同T 、同 p 时,气体的n 和 V 成正比。因此,同温同

20、压下,两者体积相等,所以物质的量也相等。第3课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其配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前让学生留意超市生活用品的商标或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医院化验单对物质的含量的多少有哪些表发学生的兴趣。示方法)(提问)在生活中对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具含义是什么?解释卜列划线名词的意思。(回答)1.醋、矿泉水:溶质的质量 (g)1.单位体积的溶液溶液的体积(L或mL)含溶质的质量。2.酒的度数:通常是以20 C时的乙醇体2.单位体积的溶液积比表示的,即:溶质的体积(L或mL)所含溶质的体积。溶液的体积(L或mL)3. 5%的葡萄糖溶质的质里 (g)3. 100 g葡萄

21、糖溶液溶液的质量(g)中含葡萄糖5 go4.医院化验单:白蛋白 43.9 g/L4. 1升血液中含白溶质 的质星(g)蛋白是43.9 go溶液的体积(L)5.医院化验单:葡萄糖 5.11 mmol/L5. 1升血液中含葡溶质物.质的量(mmol)萄糖 5.11 mmol。溶液的体积(L)采用对比法引出物质(提问)第5个数据表示的浓度叫物质的(回答)单位体积的量浓度。量浓度,能否总结出其定义?溶液里所含溶质B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物质一、物质的量浓度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力。的量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溶液组成的物理浓度物质的量来 表示溶液组成的物量,叫做溶质B的理量。物质的量浓度。(其符号

22、:CB中,B表示各种溶表达式:c(B) = -B- V质)单位:mol/L (或 mol L-1)(提问)巩固概念。(1)将40 g NaOH配成2 L溶液,其物质(回答)的量浓度为多少?0.5 mol/L练习计算。(2)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的硫酸溶液500 mL ,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1mol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学摩尔?习的必要性。(3)配制 500 mL 0.1 mol/L NaOH 溶液需2 g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我们 R经学T 京曷分教 为什么坯尊尊学(回答)称量液体习物质的量浓度?的质量在实际操作中是比较麻烦的。对溶液来说,往往要量取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后许多

23、应用,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士 7E【实验】配制100 mL 1.00 mol L-1NaCl溶液n(NaCl) = c(NaCl)培养学生的计算能物质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VNaCl(aq)=力。的量1.00 mol L-10.1 L浓度 的溶液配制(提问)请你设计配制该溶液的简单步骤。=0.1 molm(NaCl) = n(NaCl)M(NaCl) =0.1 mol58.5 g mol-1 =5.85 go设计方柔1称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5.85 g NaCl 固体,和语言表达能力。放入100 mL烧杯将新学知识与化学实中,加蒸储水到刻验相结合。度线,充

24、分搅拌。设计方案2称量5.85 g NaCl 固体,加入100 mL蒸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水,充分搅拌。流,激发他们思维的这两个方案有什么区别/分析方案 2中碰撞,解决问题。溶剂的体积是100mL,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 100 mL。(提问)方案1的溶液体积一定是100 mL(回答)不止。吗?(提问)那如何操作才能使溶液体积(回答)先向烧杯100 mL?中加少量水,将向学生介绍新的仪NaCl充分溶解后,器,引起他们将新旧再加水到100 mL亥I知识进行对比学习,(讲述)烧杯是粗略量取液体的,今天我们度线。更好的掌握新知识向大家介绍一种精确量取溶液体积的玻璃仪器 容量瓶。加深印象,逐渐认识展示各型号

25、容量瓶。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讲述)容量瓶只介-条刻度线,容量瓶上都标有温度和容积,也就是说,容量瓶需要观察容量瓶的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在室温时使用。将所加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征:有容积、温度力,激发学生思考。与刻度线相切时,瓶内液体的体积则为瓶上和刻度线三个标标注的体积。识。容量瓶使用前检漏;只能用于配溶液,不能做其他用途。学生聆听。(提问)实验室提供的均为托盘天平,怎么(回答)托盘天平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办?游码最小刻度为0.1能力。g,读数只能精确到通过对实验中一些细小数点舟-位,因节问题的讨论与分此只能称量 5.9 g析,使学生掌握配制NaCl固体。溶液的原理及操作步【实验】配制100 mL1

26、.00 mol L-1NaCl溶液(回答)托盘天平、骤。(提问)注意观察,老师使用到了哪些仪器,烧杯、玻璃棒、100在操作上有哪些你觉得特别的地方?mL容量瓶、胶头滴管。特别:玻璃棒引流;胶头滴管定容。(提问)实验完毕,你可以把实验过程描述(回答)溶解、转为几步?移、洗涤、确定容积、摇匀。由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出新问题,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并根据已学知识,解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决问题。容量瓶。分组实验练习学生分组实验配制 100 mL 1 mol L-1NaCl 溶液。深化学生对物质的量(提问)在实验的过程中你有哪些问题?置疑1操作过程浓度概念的理解。误差分析

27、(讲述)后三次使用玻璃棒,我们把这一过 程叫做引流。(提问)如果液体洒漏对配制结果有何影响?(提问)还用哪些不当的操作会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中四次使用到玻璃 棒,为什么?回答1第一次使 用玻璃棒,起到搅 拌作用,使NaCl充 分溶解;后三次, 是为了防止将烧杯 中的液体洒漏。置疑2 A次将 溶液从烧杯转移到 容量瓶中之后,加 入蒸储水,洗涤, 再次转移到容量瓶 中,重复两次,为 什么?(回答)将NaCl充 分转移到容量瓶 中,避免配制的溶 液浓度偏低。置疑3加蒸储水 超过刻度线,怎么 办?(回答)重新配制。(回答)使配制溶 液浓度偏低。(回答)溶质没有 完全溶解、加蒸储 水超过刻度线等。涉及

28、简单的误差分析。将计算贯穿到实验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理 解。那么为了防止加水过多,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移 液、(5)洗涤、(6)定容、(7)摇匀、(8) 装瓶贴签。如果将配制的 100 mL1.00 mol/L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00 mL ,物质的量浓度变 为多少?(提问)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回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距离刻度线1 cm 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回答)0.2 mol/L。(回答)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稀释定律: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从100 mL 1.00 mol/L 氯化钠溶液

29、中分别取出5 mL ,50 mL溶液,它们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为什么?还是 1.00 mol/L ;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同一溶液,从中取出任意体积时,其浓度不变。但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体会浓度与体积无关。而不同。根据cb = n = m_判断。其它正常时, V MV凡是使m或n增大的因素,使cb偏大;凡 是使m或n减小的因素,使cb偏小;凡是 使V增大的因素,使 cb偏小;凡是使 V 减小的因素,使cb偏大。(提问)选出答案,并分析原因:卜列各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A. 4 L 0. 5 mol/L NaCl 溶液B. 1 L 0. 3 mol/L Na 2SO4 溶液C.

30、 0. 8 L 0. 4 mol/L NaOH 溶液D. 2 L 0.15 mol/L Na 3PO4 溶液(回答)Bo离子的物质的量浓 度只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及每摩尔溶 质在溶液中电禺出 离子的多少有美,与溶液的体积无 关。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浓度1 .符号:CB2 .单位:mol L-13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4 .表达式:CB=nB/V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8)装瓶贴签。三、误差分析稀释

31、定律: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根据Cb= nB = 2 判断。其它正常时,凡是使 m或n增大的因素,使 Cb偏大;凡是 V MV使m或n减小的因素,使 Cb偏小;凡是使 V增大的因素,使 cb偏小;凡是使 V减小的因素,使Cb偏大。课堂小结N、V、n、m、cb相互转化关系物质的箪浓度X F +物.质的吊气体密枳( 1 )微粒数 V)(1)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要充分应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及溶液中的 电荷守恒。(2)溶液稀释混合时,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可直接相加,应用溶液的总质量和密度来计算。当堂检测1 .在标准状况下,将 a L 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 V m

32、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p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3= 35a/(22.4V)B . c = a/(22.4V)mol/LC.上述氨水中再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后溶液恰好呈中性D.上述氨水中再加入 V 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52 .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 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A . 1mol L-1B. 2.5 mol L-1C. 5 mol L-1D. 2 mol L-13 .在V mL Al2(SO4)3溶

33、液中含有 Al 3+m g,取V/4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 4V mL ,则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125m125m125mA.36V mol/L B. 9V mol/L C.54V mol/L D. 18V mol/L4.实验室里需用 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 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 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矶配成500 mL溶液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 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矶配成500 mL溶液练习题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 3

34、2 g O2 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 0.5 mol H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 NA(D)C 1 mol H 2O 含有的H2O 分子数目为NAD 0.5 NA 个 CO2 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32gO2为1mol,氧原子数为 2Na, A错误;0.5molH 2。中原子数为 0.5 X3XNa,B正确;1molH2O中含有H2O分子数为Na,C正确;0.5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mol, D正确。2. 下列关于相同质量的O2 和臭氧(O3) 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B)A .分子数之比为 1:1B.原子数之比为1:1C.原子数之比为3 : 2D.物质的量之比

35、 2 : 3【解析】相同质量的。2和。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2 4/48 =3:2,即分子数之比;因为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 3,故原子数之比为1 : 1,故选Bo3. 青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5H22O5 ,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 每摩尔青蒿素含有11 mol H 2B 每摩尔青蒿素含有15 mol 碳原子C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D 每摩尔青蒿素含有2.5 mol O2全面练1 .下列对“摩尔(mol)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C.可以说“1 mol但不

36、能说"1 mol氢”D.摩尔是物质的微粒个数解析:选D摩尔只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表示物质的微粒个数。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的摩尔质量是2 gB. 1 mol NaCl 的质量是 58.5 g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32 g mol1D. 2 g H2含 2 mol H解析:选A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A项不正确,C项正确;NaCl的摩尔质 量是58.5 g mol1,根据 m=nM ,可求出1 mol NaCl的质量为58.5 g, B项正确,2 g H2 为1 mol,含H为2 mol, D项正确。3.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

37、是()A . 1 mol OH 的质量是17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 g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一个钠原子质量等于1n23 g6.02 A |0解析:选 D 1 mol OH 的质量为 m(OH )=n(OH ) M(OH )= 1 mol x 17 g mol 1 =17 g, 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 mol1, B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 mol1,而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所以两者不能构建等式关系,C错误;1 mol Na的质量为23 g,故1个钠原子的质量为-23_.-6.02 X 1023 g' D 正确。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38、是 ()A. 1 mol H2 中含有 6.02X 1023个 HB. 1 mol 氧含有 6.02X 1023个。2C. 1 mol CaCl 2中含有1 mol离子D. 1 mol H+中含有H+数为Na解析:选D A选项不正确,1 mol H 2中应含有1.204X 1024个H; B项不正确,1 mol 氧指代不明;C项不正确,1 mol CaCl 2中含1 mol Ca2+和2 mol Cl ,其离子总数为 3mol 。5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B. 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NaC. 1 mo

39、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 NaD. 0.5NA个CO2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解析:选A 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 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2Na, A错误;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0.5 mol X 3X Na= 1.5Na, B正确;1 mol H 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 为Na, C正确;0.5NAj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 D正确。6 .与9.6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 2的质量为()A. 9.6 gB. 6.9 gC. 4.6 gD. 2.3 g解析:选B 9.6 g SO2的物质的量是 9.6 g 64 g mol

40、1=0.15 mol ,其中氧原子的物质 的量是0.15 mol x 2= 0.3 mol ,因此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物质的量是0.3 mol 2=0.15 mol,其质量为 0.15 mol X 46 g mol 1=6.9 g。7 .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3 mol H2O2所含原子数相等()A . 0.6 mol CaOB . 0.2 mol H 2SO4C. 0.15 mol H 3PO4D. 0.4 mol MgCl 2解析:选C 0.3 mol H 2O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3 mol x 4= 1.2 mol。A项,CaO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

41、错误; B项,0.2 mol H 2SO4所含原子的物质的 量是0.2 mol X 7= 1.4 mol,错误;C项,0.15 mol H 3PO4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5mol X 8= 1.2 mol ,正确;D项,MgCl 2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错 误。8 .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H3的氢分子。1 mol H 3和1 mol H 2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电子数解析:选A 1 mol H 3和1 mol H 2分子数均为 Na,原子数分别为 3Na和2Na ,质子数 分别为3Na和2Na,电子数分别为 3Na和2Na,故A正确。9 .含有相

42、同氧原子数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分子数之比为 ,硫原子个数之比为 。解析:SO2与SO3的氧原子数相同,根据最小公倍数可知,两者的个数比为3 : 2时氧原子数相同,所以物质的量之比为3: 2;根据n=m/M关系式,两者质量之比为 3-64 =2X 806;分子数之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每个分子里含硫原子数相同,所以,硫原子个数之比5也是3 : 2。答案:3: 2 6 : 5 3 : 2 3 : 210 .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物质:8 g CH 4, 6.02 X 1023个 HCl 分子, 2 mol O2。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写下列空白(填写序号):(1)摩尔质量

43、:;(2)物质的量: ;(3)分子数目:;(4)原子数目: ;(5)质量:。解析:(1)CH4、HCl、O2 的摩尔质量分别是 16gmol 1, 36.5 g mol1, 32 g mol 1 故顺序是<。(2)8 g CH 4的物质的量:n(CH 4)=m CH 4M CH 4 16 g mol-7= 0.5 mol6. 02X 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故顺序是。(3)分子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顺序同(2)。(4)原子的物质的量:中,0.5 mol X 5= 2.5 mol;中,1 mol X 2= 2 mol;中,2mol x 2= 4 mol。故顺序是

44、<D<。(5)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2 mol O 2的质量是 64 g,故顺序是 。答案:<(2) < <D<B级深化1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1 mol任何物质中都含有 6.02 x 1023个分子B. 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X 1023 Na个碳原子C. 1 mol水中含有1 mol氢分子和1 mol氧原子D. 1 mol Ne中约含有 6.02X 1024个电子解析:选D 因为有些物质由分子组成(如水、硫酸等),有些物质由离子组成如NaCl、Ca(OH)2等,还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45、(如金刚石等),A项错误;碳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规定,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 6.02 X1023 mol1, B项错误;水中不含氢分子,C项错误;窗原子核外有 10个电子,则1 mol Ne中应含有10X6.02 X 1023个电子,D正确。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 6.02 X 1023个原子;6.02 X 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氢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1 g;HCl的摩尔质量等于1 mol HCl分子的质量;1 mol CO 2中含有1 mol碳和2 mol氧。A.B.C.

46、D.全部解析:选D 中,摩尔不是物理量,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中,1 mol任何物质都含 有约6.02X 1023个结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中,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02X 1023 mol1;中,H的摩尔质量为1 g mol1;中,摩尔质量与质量单位不同;中,1 mol碳和2mol氧均未指明粒子种类。3 .下列哪种物质所含氢原子数与0.2 mol H 3PO4所含氢原子数相等()A. 0.4 mol H2O2B. 0.3 mol H 2SO4C. 0.6 mol CH 3COOHD. 0.3 mol HNO 3解析:选 B 0.2 mol H 3PO4 中含有 0.6 mol H。0.4 mol H 2O2 中含有 0.8 mol H ; 0.3 mol H2SO4 中含有 0.6 mol H ; 0.6 mol CH 3COOH 中含有 2.4 mol H ; 0.3 mol HNO 3 中含有 0.3 mol H 。4 .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A. 0.3 mol O2和 0.3 mol H 2OB. 0.1 mol H2SO4和 3.6 g H2OC. 0.1 mol MgSO 4 7H2O 和 0.1 mol C 12H22011(蔗糖)D. 6.02X 1023个 C02与 0.1 mol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