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_第1页
(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_第2页
(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_第3页
(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_第4页
(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 言 1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2(二)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三)装备工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1二、我国装备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16(一)我国装备工业的发展现状 16(二)我国装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三)我国装备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26三、发展我国装备工业的战略目标与对策建议 33(一)发展我国装备工业的战略目标 33(二)发展我国装备工业的对策建议 43注 释 47参考文献 49论文摘要(中文) 1论文摘要(英文) 1、儿前言装备工业是以机械工业为基础,融合电子、冶金、

2、化工等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在多学科技术成果的集成下,以单件、单机或成套装备为产品,服务于基础工业和相关加工工业的综合性产业。其范畴包括机械工业大行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电子工业等内部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其中机械工业大行业包括普通机械, 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金属制品,专用设备等六大类。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也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消费类机电产品的行业。装备工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需求弹性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促进作用强,对国家积累和社会就业贡献大等特点。 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

3、展的历程表明,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装备工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迎接wto 的严峻挑战,保障国防安全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56、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的“总装备部” ,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装备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强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

4、和支撑作用。 其中, 尤以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最为强大。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工业化过程中,机械工业与电子工业的增长速度更快一些,并带动了 gdp 与整个制造业的增长。1955-1974 年发达国家机械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6%,高于所有工业部门平均5%的增长率。 1 60年代到 90年代,世界电子工业强国的电子工业增长速度一般是gdp 增速的 2 倍以上甚至更高。实际上,包括装备工业在内的生产资料的部门优先增长,是国民经济工业化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2 装备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大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在工业化过程中, 第二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总体趋势不断上升

5、,特别是人均gdp 的上趋势最为明显。装备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不可忽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制造业在 gdp 中的比重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而增长,而且在人均 gdp 为 265美元和1075美元之间最为迅速,当人均 gdp增大到一定数额(比如3000美元)后,制造业在gdp 中比重增长日益缓慢(见表1) 。贺德龙等人的研究成果也召示了一个事实:在制造业,占比例最大的是机械工业(见表2)。这说明装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是不断上升的。表1 1960-1975年不同收入国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国家类型人均gdp1960196519701975低收入<265

6、美兀10.813.313.313.8中等收入265-520 美元11.312.614.215.3上中等收入520-1075 美元17.418.521.022.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26.828.829.528.1中央计划 经济国家36.042.346.851.6资料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中译本第55页。表2 1970 年各部门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国家与地区机械工业与设备轻工业其他制造业北美40.730.628.7西 欧34.639.126.3日 本39.632.228.2资料来源:贺德龙等编:中国机械工业产业政策研究第28页。根据表1与表2,我们可以得出机械工业对

7、国民生产总值的 贡献程度。1970年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机械 工业的产出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0.2附口 11.7%。从1949年到1998年,我国工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由17.6%上升到42.1%,按机电工业增加值为工业增加值的 1/4计算,到1998年机 电工业大约贡献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其中仅机械工业就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2%。3 .装备工业一直是发达国家商品输出的重心,是其对外扩 张的一张“王牌”从世界贸易看,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由 1937年的 37%上升到1987年的72%。同样,机械产品的出口在制成品总额 中的份额不断上升,由193

8、7年的26.5%上升到1987年的56.4%, 2到1994年,全世界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 76.7%,发达国家甚至达到 80%至u 90%以上。机械产品出口占制 成品的比重也相应有所提高(见表 3)。近年来,尽管随着服务贸 易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机械装备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比重有所下 降,但其绝对值不但未降,反而进一步上升。足见装备工业在世 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表3机械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1994)国 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制成品占出口 总额比重78.395.587.578.781.193.3机械产品占制成 品出口比重55.4_ *78.456.725.2*42.95

9、7.7注:带*号数据,日本指1993年,英国指1992年。资料来源:刘洪主编:国际统计年鉴(1990)第484-487页,机械工业规划审议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发展报告 (内部报告)4 .发展装备工业可以大大延长国民经济的产业链条,发挥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装备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非常密切,是支撑国民 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柱产业之一。机械工业是科学技术物化 的基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靠高技 术装备来实现。装备工业由于具有较强的后向连锁能力,3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影响。随着机电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的机电技术产品通过其强大的渗透性,可以大

10、大提高其他产业发展的效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1993 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在全世界的 gdp 中,有65%与电子技术有关。4 由此可见,装备工业的发展不仅仅影响本行业与制造业,而且影响整个国民经济。(二)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历代经济学家都公开或隐含地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技术变革是紧密相关的。卡尔马克思是最早认出识到技术变革是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最重要推动力的经济学家。他明确指出: “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不断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的远见卓识不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坚实基础,而且深刻地影响了熊彼特等一大批西方经济学家。从索洛的“

1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到肯德里克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分析,再到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现代经济学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投入固然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但作为经济增长最主要体现之一的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进步不仅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促进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因素。装备工业的进步,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发展的物质保证,是推动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动力与手段。1装备工业技术进步是推动新兴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12、。科学技术一般要通过其载体技术装备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其实,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本身,就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落后的设备,无法生产出精巧的产品。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到装备工业,不仅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寿命周期,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与质量,而且促进了新旧产业的更替。随着人类向知识经济迈进,产品、服务、生产、流通、交易等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兴起了以电脑、软件、多媒体、网络、移动通讯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 “形成了新的市场板块,带动了新的产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收入出现了新的增量,并因此带动了整个经济

13、的增长” 。 5新兴产业的产生历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老产品、更新传统产业,更是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发明与创新的整体实力比较落后,但却具有“后发”潜力,通过引进技术即技术扩散,也可以获得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能力。技术的扩散是技术进步的第三阶段,但作用却非常突出。通过技术扩散,社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带来产业的扩张与升级。产品的更新,产量的增加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企业和产业生产率的增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扩散” (模仿与引进)对增长的贡献比“创造”大,这

14、也是“半工业化国家的增长速度在1960-1985年间比工业化国家快” 的重要原因。 6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都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往往导致一些旧产业的衰退或消亡。2 装备工业的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保证装备工业的进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与条件,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财富的增长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分工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这些发明将减少生产中的劳动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曾明确指出: “有用劳动的生产力改进,取决于: ( 1)劳动者能力的改进;(2)他工作所用的机械的改进。 ” 7 。在传统的农业

15、社会,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劳动人口的80%-90%甚至更多,用于农业生产,然而农产品的数量仅仅勉强维持人口的生存。现代农业由于农业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人力。目前美国约占总人口1%的农业人口,足以生产全国所需农产品,而且还可能大量出口。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业机械装备的广泛使用。目前,在美国各个产业当中,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是最高的。中国解放前农业机械基本上是空白,农业生产仍主要依靠传统农具和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农业人口数量很大,但农产品产量很低。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机械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 1978 年农机产品发展到 2100多种,完成工业总值的 79.6亿元。经过改革开放2

16、0年的更快发展, 到 1978年农机行业生产16个大类、 104个小类、 3200多个品种,工业总产值达到 741 亿元。 50 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工业为农村提供了近6000亿元的农业机械, 包括大中型拖拉机170万台,小型拖拉机2000 多万 台,农用运输车1500 万辆,联合收割机 20 万台,农用水泵3000 多万台,以及其他大量农业机械,使我国农业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到 1998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动力保有量4.49亿千瓦,占农业生产总动力的 80%以上。全国机耕面积9.01 亿亩,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3.06%; 机播面积 5.75亿亩,占播种面积的24.67%;机收面积3.51

17、 亿亩,占收获面积的15.07%;机电排灌溉面积5.24亿亩,占有效面积的66.7%。农 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对 80年代我国 农业生产增长的因素分析表明,农机的贡献率为10.95%。8不仅如此,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了农业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使 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952年全国从业人员的83.5% 从事第一产业,到199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到 49.8%。90 年代以来,农林牧副渔业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还出现了下降的趋 势,由1991年的34956万人下降到34838万人。农业产量、产 值的增加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农业劳动生产率不 断提高。从1

18、952年到1998年,我国第一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由198.02元提高到4190.71元,增加了 20多倍(见表4)。这充 分证明了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表4农业机械拥有量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年份农业机械 拥后量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国内 生产总产值第一产业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数量(万人)占全国 比重数量(亿元)占全国 比重1952一1731683.5342.950.5198.021978一2831870.51018.428.11998农业机械动力4.49亿千瓦3483849.814599.618.44190.71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第

19、55-56、134页数据资料整理。3 .装备工业的进步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与手段 人类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生产变革,都是由新的劳动工具的发明而开始的。从19 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到电气化再到 20世纪 50 年代以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新技术、新装备的发明和使用,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与劳动效率的提高,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转换。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加工单元和工业机器人相继出现,使装备工业具有更强大、 更灵活的生产能力,制造出数量更多、技术更精确、性能更可靠的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产品,如汽车、冰箱、彩电、复印机、自动

20、取款机等。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创造了一些新的产业。每一种新产品,都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并带来原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某些改变。各项新发明、新设计、以现代装备为手段完成了“创新”的过程,变成了具有商业价值的商品。4 装备工业技术进步是引发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9装备工业技术进步不仅引起产业结构变动,而且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如市场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一般来说, “技术的变革只是集

21、中在几个生产领域,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工业部门” 。技术进步速度快的产业,由于成本下降、利润增加、资本纷纷进入,发展速度也较快,反之则较慢。由于各个产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的速度是各不相同的,并由此导致了各个产业发展速度的不同。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使可替人工资源增加,改变生产需求结构。同样,大量新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扩大市场需求。汽车、电视、计算机、手机等现代科技产品,大批量进入家庭,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水平与结构,并带来新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变化。5 发达的装备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由于世

22、界联系的日益密切,装备工业技术进步影响到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国际贸易结构与本国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手段。在技术不发达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技术实力与技术水平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装备工业技术进步状况及其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生产变革,都是由新的劳动工具的发明而开始的。从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到电气化再到 20世纪 50年代以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新技术、新装备的发明和使用,不仅促进了英、美、德、日等国家社会生产力与劳动效率的提高,

23、而且促进了这些国家向经济强国的转换。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导致了蒸汽动力机械行业的出现和发展,钢的冶金技术创新的出现及其扩散导致了冶金工业的发展,电子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广泛应用导致了电子工业的兴起与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与装备的进步,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发展与结构转换创造了更为强大的动力,如果没有近代机器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产业革命就不可能变成现实,近代的工厂制度也不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这些国家也就不可能成为工业化的强国。(三)装备工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量自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提出“增长余值”之后,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成果可谓汗

24、牛充栋。索罗认为1909-1949年间美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87.5%,丹尼森认为,美国 1901-1929 年间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 20%,1929-1957年间为32%, 1953-1962年间为44%。库兹涅茨认为美国 1909-1957年间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只有12%,生产率提高等因素占 85%以上,乔根森认为美国1948-1979年间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为46.2%。各国学者对发达国家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80%之间。10费德 1986 年的研究表明,半工业化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为36%。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经

25、济学家越来越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为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贡献幅度越来越大。尽管不同学者对“技术进步”的内涵有不同理解,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也不一致,但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即随着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如发达国家20 世纪中叶之后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高于 20 世纪初期,发达国家高于“半工业化”国家,更高于落后国家。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 1953-1997 年间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只有15.32%,84.68%靠要素投入(见表5) 。 其中改革前我国的综合要素增长率为负,改革后综合要素增长率上升到37%,超过了“半工业化国家” 80

26、年代中期以前的水平。表5 1953-1999 年中国技术进步(综合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时期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劳动投入增长的贡献1953-199715.3263.7120.731953-1978-7.0384.2722.081953-199537.7147.2514.93资料来源:根据李京文、钟学义主编: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9页;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业与发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 5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

27、 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70-74页;郭克莎主编:工业增长 质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等资料综合整理。不同产业之间技术进步的速度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不同的 生产率与产出比重,使产业结构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比如 1952-1998年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分别增 长5.75%、4.69%、和2.2%,导致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与第三产业转移,并提搞了第二与第三产业产出比重。如, 1998 年与1952年相比,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和产出比重分别下降 了 33.7个百分点和3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与产出 比重分别上升16.0

28、1个百分点与2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力 比重与产出比重分别上升17.6个百分点与4.3个百分点。第三产 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最慢,结果劳动投入的大量增长没有导致相 应的产出增长,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较大提 高,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是资本投入增加的结 果,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第二产业由于大量资本投入,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劳动生产率也有较大提高,导致了产出比重的急剧上升。这是我国快速工业化的直接体现。应当指出,以上数据是按当年价计算的,如果按可比价格测算,第二产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的产出比重还要高一些。以 1978年三次产业的产出比重与1995

29、年相比,第一产业由28.1%下降到12.35%,可比价格的比重比现价低8.15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48.16%上升到61.55%(其中工业由44.36%上升到57.45%),可比价格的比重比现价高 12.9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高15.1 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由 23.74%上升到26.1%,可比价格的比重比现价低 4.6个百分上点。 11 由此可见,改革以来按当年价测算的三次产业的产出比重,扩大了一次、三次产业的份额,缩小了二次产业的份额,因为第二产业的平均减指数低于一次产业与二次产业。反过来,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装备工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影响。2 装备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动装

30、备工业的技术进步,是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经济学家a.p瑟尔瓦尔研究了制造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关系数为0.61) ,同时指出制造业产品产量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设备的进步。 “在制造业中设备增加一倍,面积增加二次方,体积则增加三次方。 ”由此可见,装备工业的增长与制造业及国民经济增长是倍增的关系,对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发挥关键的作用。根据史清琪等学者的测算, 1952-1982 年间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率为2.95,技术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7.8%,其中电力、纺织、机械、建材、食品五大行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分别为 29.8%、 40.1%、 28.8%、 32.5%

31、和 31.9%。 13在前 30年中,我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略高于整个工业。90年代初,何保山等学者研究了中国 1981-1987年 35个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变动情况,产出增长与综合要素生产率最快的产业几乎是吻合的,但是产出增长或生产率增长最快的产业并不是投资增长最快的产业,说明这一时期生产率提高在推动产业成长方面的突出作用。精密制造业、汽车业、机械制造业的综合要素的增长率最快,高达5%-10%,综合要素生产率对总增长的贡献也最高,达30%、 70%,这三个产业也是80年代引进技术比较多的产业。 1480 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远大于劳动投入的增长,工业发展出现明显

32、的“资本增密化”过程。从 1981 年到 1998 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1.5%,其中,用于设备的投资增长20.6%。从业人员人均资产总额得到了相应的增长,并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 90 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劳动力的绝对数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 1986年到 1995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增加了 12.4 个百分点,同期劳动力比重仅仅增加1.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劳动力比重从17.5%下降到16.2%,下降了1.1 个百分点。 1998 年与 1995年相比,工业劳动力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3.3%,工业劳动力从业人员绝对数减少1670万人

33、,仅制造业就减少 1484万人。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少了吸收劳动力的数量,这是不同于工业增长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工业装备及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工业部门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是反向的(见表6) 。年份工业占全国基本建 设投资比重(当年价)工业产出占gdp 比重(可比价)工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198050.844.513.4199055.947.2217.1199543.757.2516.2199835.0一13.3表6工业部门投资对其产出结构及其就业结构的影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1991、1996、1999

34、)有关数据计算。在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资产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1985年到1998年采掘业、制造业、电气水等三大行 业基本建设投资,年均增幅分别为 13.7%、15.7%和24.7%,采掘 业投资增幅最慢,制造业次之,而电气水增幅最高。从劳动力结 构看,1998年采掘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85年还低,尽管1985年 到1995年间从业人员总量有所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一直到1995 年都不断增加,但之后迅速下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 行业的从业人员一直增长,1998年几乎是1985年的2倍。当然, 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不完全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它 还受到市场环境、国

35、民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等多方面因 素的影响。但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工业品从“短缺经济”向 买方市场的转变,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与工生产能力不断扩大造 成的。从1952年到1998年,我国机械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体提 高了 20倍。装备工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对其他产业的关 联程度高、渗透性强,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增 长。、我国装备工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一)我国装备工业的发展现状1 .基本具备为我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技术装备的能力经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装备工业得到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在1949-1957年不到十年的时间初步奠定基础。尔 后又经过19

36、58-1977年二十年的奋斗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技 术体系。1978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的装备工业步入了辉 煌发展的时期。1978-1998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 14%, 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12%的增速与gdp9.8%的增速;电子工 业1981-1998年间平均增速为24.1%,分别是同期gdp增速与全 国工业总产值增速的2.46倍和1.87倍。(见表7)表7改革以来我国机械工业与电子工业的增长速度指标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工业总产值14.37 (1978-1998 年)24.07 (1980-1998 年)工业增加值12.69 (1985-1998 年)22.56

37、(1980-1998 年)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432页、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50页等数据计算。1949年全国机械工业企业只有 3119家,职工10万人,产值 折合1990年价5.7亿元。至u 1998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的机 电工业企业数猛增到12万家(机械局统计的全国机械工业企业 单位数16.5万个),职工人数达1409万人,工业增加值3815亿 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几十倍与几百倍。1998年电子工业的总 产值与增加值分别为4893.6亿元与1121亿元(见表8)表8 1998年我国机械工业与电子工业 占全国工业的比重()指 标机械工业电子工业19801990

38、1998198019901998职工平均人数一22.7一一一资产总额一20.4一一4.9工业总产值21.323.622.41.953.987.2销售收入一一21.8一一7.0工业增加值一6.3719.61.602.305.8利润总额一一18.8一一14.9税 金一一15.4一一2.9出 口一一21.50.08(1981)6.1014.7(1997)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432-435页、中国机械工业鉴(1999)49-53页数据整理。1999年我国机械产品进出口总额 894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 易比重的24.5%,其中出口 448.6亿美元,进口 435.2亿美元,进 出口总额

39、208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比重为43.9%,其中出口 1053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为 42.3%。总之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 定、快速发展,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从总体上 看,机械工业已经基本具备为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提供技术装备 的能力。2 .我国装备工业“九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卓著“九五”时期是我国机械工业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机械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取得了重大成就:一大批重要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装备;一 些重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

40、高;经济总量占世界机械工业总量的 5%左右,继美、日、德、法之后居第五位; 出口创汇位居全国各行业前列;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格局开始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九五” 期间以打好产品质量翻身、 组织结构优化、 开发能力提高 “三大战役”为行业振兴的切入点,加快开发能力的建设步伐,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各项工业取得扎实有效的进展。 2000年底, “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1)科技进步取得积极成果,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 30 万及 60 万千瓦临界火电机组、 50万伏交流超高压输变电设备、 6000米电驱动沙漠石油钻机、

41、宝钢三期工程成套设备、 30 万吨合成氨和 52 万吨尿素关键设备、千吨级加氢反应器、 500万吨 1000万吨炼油关键设备、中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设备、五坐标联动数控加工中心、新一代总线测控系统及仪表等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设备。汽车产品“缺重少轻” ,轿车几近空白的不合理结构基本得到扭转,部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品达到国际 90 年代水平。轿车产品基本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使我国汽车产品在环保、节能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机械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0年我国生产发电设备 160

42、0万千瓦,机床产量17.66万台,均居世界前列;摩托车产量 1153万辆, 占当年世界产量的 44%; 照相机产量5514万台,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3)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机械工业利用外资累计签约 2.25万项,协议金额3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7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开业 1.4万个,从业人员 220万人,2000 年销售收入 4600 亿元。机械产品进出口大幅度增长,建成了一些较高水平出口基地,出口市场实现多元化,来料加工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制造技术及大型成套设备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取

43、得突破性发展。( 4)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经营机制转换逐步深入。重点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造和境内外上市进展较快,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生产要素已基本实现市场化配置,机械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已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5)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机械工业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形成了一批销售额超100 亿元的企业集团,大企业对机械工业发展的影响大大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专业化生产体系逐步形成。3 我国装备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我国装备工业现状的判断应以国际横向比较为基准,衡量其优势与差距。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

44、我国的装备工业在发展中国家有明显优势。第一,我国装备工业规模庞大,装备的制造能力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按产值计算,我国是世界第五机械工业大国,许多装备类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茅。其中,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位居世界第七位,发电设备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第二,我国技术装备的产品门类齐全,有一定的综合配套和总成能力。基础机电设备、通用机电设备及专用机电设备的生产都已形成相当规模,其中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所需要的 160种大型成套设备都具备了较强的生产能力。第三,从国际贸易中可看到我国技术设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我国是世界第十大机床出口国,也是发电、冶金、家用电器等成套生产设

45、备的重要出口国。通过横向比较,应该增加信心。在发展中国家当中,装备工业发 展到象我国这样的规模和水平的国家并不多。因此,这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取得相对优越分工地位的实力基础,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重要条件,使装备工业成为改善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主导产业。(二)我国装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五十多年来,我国的装备工业虽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飞跃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装备工业技术进步,速度与贡献率偏低,经济效益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制约装备工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46、1 装备工业技术进步速度与贡献率偏低我国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与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略高于全国的技术进步速度及其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工业技术进步速度与贡献率偏低 1998年,我国机械工业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只有 34,西方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我国新产品产值率不到30,西方国家在50以上;机床产值数控化率,我国只有25左右,日本己达70;我国机械工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1 78;我国机械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电子工业的情况稍好一些,发展速度较快,但比重仍较小( 1997年占 gdp 的比重只有1.2%) ,机械工业

47、整体设计和制造技术落后,产品多为中低档次。比如我国元器件产品中集成电 路发展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 3代、15年左右。2 .装备工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水平比较低受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体制、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的 制约。我国装备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明显低于国 外先进水平。1998年我国机械工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 2630美 元,低于印度的3400美元,更低于美国与日本的 9.37万美元和 10.47万美元;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增加值率分别只有25%和23%,西方国家一般在40%以上。同时,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 我国机械工业效益出现了下降趋势。1998年与1993年相比,我 国工业的综合经济

48、效益指数由 96.61%下降到90.95%,而机械工 业则由102.75%下b到89.14% (见表9)。尽管全国工业效益都 出现下降趋势,但机机械工业下降的幅度是全国工业的2倍。机械工业生产效益、效率低于全国工业整体水平,亏损状况比较严 重。机械局系统亏损面由1992年13.1%增加到1998年的60.35 %。全国机械行业1997年的亏损面也达到25.61%。至u 2001年 底,尽管机械行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基本实现了扭亏目标,但扭 亏幅度和扭亏覆盖面仍低于其他行业。表9 1993-1998年我国机械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状况年 份1993199419971998全国工业96.6196.9991

49、.2890.95机械工业(机械局系统)102.7592.8991.9389.14资料来源:中国机械工业年鉴(1999)第55页。3 .装备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八五”以来,机械工业中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 运输设备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较高速度,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且进入“九五” ,时期以后的发展速度尚不及“八五”时期的一半,在机械工业中所占比重一直呈下降的态势。这两个行业资本密集度位次也有明显下降,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是所有制造业中位次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它在机械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 1991 年的21.2下降到 1998年的

50、12.3,普通机械由21.8下降到16.8。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重点建设项目主要设备依赖进口, 1994 至 1998年我国共进口各类设备2121.7亿美元,其中投资类机械产品进口1972.7亿美元。年均近400亿美元。大量进口装备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严重冲击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导致装备制造业开工不足,大量企业亏损。行业发展萎缩,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 80 年代及以前。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在90以上, 90年代以来降低到 80以下。 1994年最低为 67.21 ,1998 年为76.72(其中投资类机械设备占74.98)。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 但

51、多为中低档产品。不能弥补大量进口导致的巨额逆差( 1995 年至 1998 年投资类机械产品年均进出口逆差超过100 亿美元) ,反映出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4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机械工业是竞争性产业,整体产业集中度要求较高。国外一般大型企业在行业中占主导地位,并形成层次分明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在大企业周围,形成数量众多的专门化的中小企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投巨资进行科技开发。我国机械工业在改革以来出现了分散化趋势, 甚至出现小企业排挤大企业的现象。 15 。受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采购体制的影响,我国没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企业“大而全、小而全”

52、的状况依然严重,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还没有形成。企业规模小,直接导致研究开发投入强度低,技术创新能力差,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形成了传统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新产品难以满足需要而大量进口的局面。对于产业链条长,关联产业多的装备工业来说,缺乏反应灵敏、高度专业化、标准化的制造加工配套体系,这是个根本性的缺陷,是我国装备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的根源之一。发达国家的设备生产完全实现了社会化专业生产。所谓社会化专业生产,首先是技术开发与制造加工分离,实现专业化;其次是制造加工内部各工序的分离,形成从产品开发设计到主机、零部件的制造,主机总装再到售后服务都由一系列分

53、工很细的专业化企业协作完成。每个环节都由于专业化而保持了很强的创新能力,对受委托加工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都能给予满足。同时,加工过程的标准化使生产的各环节保持着技术上的同步性,从而保证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可以说,具备这样的制造加工组织体系既是发达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在装备工业领域形成垄断优势的基础。相比之下, 我国在生产组织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 长期以来,由于在装备工业中普遍存在着重主机、轻配套,重设备、轻工艺,重数量、轻质量等倾向,体现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的生产组织体系的建设不充分。其表现是:社会化分工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低,专业型企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都很差,未形成开放的、社会化的

54、配套体系;标准化不能贯穿生产的每个环节,产品的质量不能保证;加工工艺水平低,不能适应产品设计的要求;劳动组织和管理缺乏合理规范,等等。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旧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自我封闭, “大而全、小而全” ,阻碍着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组织的形成。其次,以往的投资只按单个企业、单个项目来考虑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封闭的生产格局。单个企业考虑技术改造严重影响了投资效果,这是我国虽然进行大量投入,而加工制造的质量水平仍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例如:重点企业重复配置大型、精密、高档设备,而设备利用率都很低;与此同时却有大批企业根本得不到改造,资金浪费与资金短缺并存。只有按专业化分工来进行设备投资,按社会化来组织生产,才能有效解决产品质量问题。5 我国装备工业缺少寡占型的核心企业在寡占结构已成为产业组织方式主流的情况下,我国装备工业的众多行业尚未形成核心企业。在发达国家的装备工业中,各产业都形成了寡占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可以使这些大型企业发挥多种功能:第一,寡占型企业有能力成为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