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谈有效学习任务的设计策暁【摘要】佐藤学在他的著作屮提到“要实施以'学为屮心的教学, 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讣学生与物与教材对话, 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 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 东西用作品表现岀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可以说,就 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关键词】学习任务;设计策略;探究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点, 基于对大量课例的分析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现以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第 一章运动和力的复习课
2、例为依据,就学习任务设计的策略谈谈自己的 看法。本节复习课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四个情境下的四个任务完成来实现 的,如下所示:情境一:温州至宁波的动车上拍摄到对面一列动车的视频。任务一:观看视 频,判断这列动车的运动状态。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视频观察,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列动车运动状态 判断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判 断是不同的。情境二: 乘客车由宁波至象山途经象山港大桥 任务二:根据下列信息及桥上设置的两个交通指示牌,判断所乘处的客车有无 超重或超速?象山港大桥全长约7kn),客车驶入大桥前进行测重时,测得其对水平 放置的地磅的压力为2.2x 105n,该客车进入大
3、桥时间为17时21分11秒, 17时26分11秒离开大桥。(g=10n/kg)设计意图: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利用重力与质量的换算关系 进行计算,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这两个概念。情境三:由于桥面结冰,象山港大桥开通不到一天全线临时关闭。播放车辆在 冰冻大桥上打滑视频:驱动轮在转,但是车不前进。任务三:判断地面 给驱动轮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还是向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分歧,教师通过演示下列实验帮助学生理 解。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与小组讨论得出摩擦力方向不一定和运动方 向相反。情境四:投影风洞实验文字介绍任务四: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汽车受到风阻大 小与车速的关系?(用简图表
4、示实验方案)设计意图:应用本节课相对运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现结合木节内容,学习任务设计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基于学生疑惑设计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很多复习课对学生思维要求不高,只是简单的梳理知识。教学应 该为学生发展服务,教学设计应基于大多数学生原有经验,特别要关注人 多数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可通过作业分析、课堂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的 掌握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难点创设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 务为学生有意义学习搭建平台。如本节复习课,学生常有这样的误解,摩 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为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演示小车实验,学 生观察到车前进,木板后
5、退。设问:什么力使得木板后退?追问:汽车给 木板向后的力,那木板施加在车上的力的方向呢?利用力作用的相互性学 生很容易得出地面给车的摩擦力向前,从而明口摩擦力方向不一定与运动 方向相反。二、将工程教育融入学习任务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在美国新版k-12科学教育框架里,包含了三个维度:科学和工程的 实践、跨领域概念、学科核心概念。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科学和丁程的实 践不仅被作为第一维度,而且“技术、工程和科学应用”被作为科学的四 个学科领域之一。在新框架的正文中,工程一词出现了 358次,而在1996 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正文屮,工程词仅出现了 2次, 显示美国科学教育要有一个重要转变科学
6、的学习与工程的学习相伴 随。而在我国的科学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地位。在 学习任务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工程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如在情境二里学生 通过计算得出该列车的速度未超过100km/h,所以部分学生认为该车没有 超速,而有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该车平均速度未超速,但有可能在个别路段 超速,在实际情境中区分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两个概念,而我们在此基 础上可以提出在现代交通管理屮,可以通过设置区间测速和定点测速从而 达到准确测速的日的。三、设计探究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迁移应用知识能力在复习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以引导学生对建构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是非常有必要的。“为迁移而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7、凡是有教育的地方 就会冇迁移,不存在相互间不产生影响的学习。学会迁移对于学习者日后 解决实际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情境四中设计了如下情境和问题以 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网络,以提高其迁移应用能力。情境四:投影汽车风洞实验的文字介绍。问题:汽车受到风阻大小与汽车的哪些因素有关?任务四: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风阻大小与风速的关系。投影同一辆小车在汽车风洞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 风阻大小与风速的关系。该任务是对本节核心问题的进一步拓展,它涉及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参照物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能促进学生 対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対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最终有利 于形成较为稳固的知识结构。综上所述,如果能够立足于学生疑惑点设计有梯度的学习任务,提高 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将有助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