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习题_第1页
钢的热处理习题_第2页
钢的热处理习题_第3页
钢的热处理习题_第4页
钢的热处理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B A)完全退火口 B)正火 C)不完全退火口 D)回火2、对于T8钢的预备热处理应釆用C口 A)完全退火口 B)扩散退火口 C)球化退火口 D)正火3、45钢经下列处理后所得组织中,最接近于平衡组织的是:(D)A. 750°C保温10h后空冷B7509保温10h后炉冷C800*C保温10h后炉冷D800*C保温10h后空冷4、45钢正火组织中最有可能的是BA. 铁素体+珠光体B. 珠光体C. 珠光体+少量渗碳体D. 铁素体+少量渗碳体5、某钢的航为780°C,如在820°C保温并随炉冷却。此工艺最

2、有可能属于AA. 完全退火B. 不完全退火C. 扩散退火D. 球化退火6、亚共析钢的正火温度一般为(C)A. Acl+30-50° CB. Accm+30-50° CC Ac3+30-50° CD. Ar3+30-50*C7、如果过共析钢中存在严重的网状渗碳体,球化退火前进行(A)预先热处理A. 正火B. 完全退火C. 调质处理D. 淬火8、低碳钢为便于削切加工,常进行(A)A. 完全退火B. 正火C. 球化退火D. 不完全退火9、某钢的Acs为780°C,如在950°C保温并随炉冷却。此工艺最有可能属于(A)A. 完全退火B. 不完全退火C.

3、 扩散退火D. 球化退火10、某碳素钢的AC3为780-C,如在750°C保温并随炉冷却。此工艺最有可能属于(D )A. 完全退火C.扩散退火D.球化退火11为了改善60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一般应采用(A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正火 D.回火12. 下列碳钢的退火工艺中加热温度最高的退火工艺是AA. 扩散退火B. 完全退火C. 不完全退火D. 再结晶退火13. 下列碳钢的退火工艺中加热温度最低的工艺是DA. 扩散退火B. 完全退火C. 不完全退火D. 再结晶退火14. 亚共析钢很多时候采用不完全退火工艺,下列对不完全退火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A. 不完全退火温度选取在为Acl

4、和Ac3之间;B. 基本上不改变先共析铁素体原来的形态及分布;C. 珠光体的片间距有所减小;D. 内应力有所降低15. 下列球化退火的目的中不正确的是:DA.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B. 获得均匀组织,改善热处理工艺性能;C. 经淬火,回火后获得良好综合力学性能;D. 获得高的强度和硬度;16. 正火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之一,下列有关正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一般正火的加热温度为Ac3以上30-50°C;B. 正火一般釆用热炉装料;C. 正火时的加热保温时间一工件烧透为准;D.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17. 下列组织缺陷中不属于退火缺陷的是:A. 过烧;B. 粗大魏氏组织;C. 变形、开裂;D. 硬度过高;18. 正火状态的碳素工具钢加热过程中,首先转变为奥氏体的相可能是CA. 先共析铁素体;B. 先共析渗碳体;C. 珠光体;D. 马氏体;20. 一批45钢试样(尺寸;直径15X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且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需釆用退火处理。拟釆用以下几种退火工艺:(8分)(1) 缓慢加热至700-C,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2) 缓慢加热至840-C,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却至室温;(3) 缓慢加热至110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