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探究能力考查考点0816中考试题分值1.提出科学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09-18、10-29(3)11-28(1)2.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思考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08-31(1)09-31(1)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09-29(2)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和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08-31(3)、08-35(1)、09-34(2)、10-31(1)、11-30(2)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
2、(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09-30(1)、10-33(2)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进行安全操作08-27、09-3、10-32(1)、11-2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09-33(1)、09-32(2)、10-30(1)、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08-25(2)、09-29(3)、10-29(2)、10-31(2)、11-31(2)5.检验与评价将证据与科
3、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08-20、08-31、09-33(3)36(2)37(3)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08-28(2)、09-30(2)32(1)、11-32(3)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做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08-28(3)、09-30(3)、10-33(1)、11-31(3)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08-30(3)、09-31(2)、10-32(3)、11-32(1)6.表达与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
4、理的、科学性的概述09-34(3)、11-27(3)、10-29(1)、10-30(3)、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08-33(3)、09-32(3)35(3)37(1)、10-30(2)31(3)32(2)33(3)、11-30(3)32(2)35(2)36(1)1.提出科学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09-18、10-29(3)、11-28(1)、09-18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5、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10-29(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 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 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 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 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 总数,整理如下表: 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 (3)
6、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11-28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 (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实验次数1234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10%15%MnO2质量0.2克0.2克0.2克0.2克气泡产生的速度+(1)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_的关系。2.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思考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08-31(1)、09-31(1)08-3l.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
7、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影子长度Lcm3015107.56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09- 31甲、乙同学一起做“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
8、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为预期的蓝色。 (1)乙同学的猜想是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09-29(2)09- 29小明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人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
9、,分别标为A、B、C。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人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中,把牙签插入苹果腐烂部位的目的是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调节变量、无关变量)进行确认和分类,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
10、验08-31(3)、08-35(1)、09-34(2)、10-32(1)、11-30(2)08-3l.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08-35(本题6分)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
11、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右表: (1)B组实验的作用是 09-34“部分乳制品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某科学兴趣小组认为“三聚氰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斑马鱼胚胎存活率越低”。为此,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一定量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斑马鱼受精卵,将其迅速放人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溶液中,进行斑马鱼胚胎发育培养,适时观察并获得右
12、表数据。 (2)实验中,第 组为对照组。10-32. -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 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用水、盐酸、氢氧化钠配制pH分别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 (二)从理发店收集同一个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头发,每组3根分别浸泡在配制的14种溶液中。 (三)3小时后取出头发,用纸巾吸干头发上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头发的拉力值(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四)记录实验数据求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下:(1)为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小明对哪些变量进行了控制? (列举两个)
13、。11-30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滤纸编号溶液成分1淀粉酶溶液2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4稀盐酸5稀碳酸钠溶液 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酌碘液。 实验结果发现:l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
14、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 _。(填写滤纸编号)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行为),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09-30(1)、10-33(2)09-30(1)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
15、甲瓶中燃烧。(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 。10-33(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 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 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 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依据能使用基本仪器(刻度尺、量筒、天平、秒表、温度计、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普及型天文望远镜等)进行安全操作08-27、0
16、9-3、11-208-27在科学实验中要规范操作,保障安全。 (2)为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小明取少许土壤放入干燥的试管中进行加热,为防止试管破裂,试管口应略向 (选填“上”或“下”)倾斜。09-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D闻气味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滴加试液11-2关爱生命,从安全做起。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也会威胁人身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依据某一属性(或规则)进行有计划地观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一系列比较和测量观察;能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09-33(1)、09-32(2)、10-30(1)09-32(2)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
17、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09-33(1)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A所示。其
18、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 如果司机以60千米时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 米。 10-30(1).检测发现许多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温贮存和低温贮存两种方式。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某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升高。 假设二: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 他们选用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三种蔬菜分别采用室温
19、贮存、冰箱贮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整理如下表:(1)有同学分析表中数据,认为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一,他的依据是: 。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08-25(2)、09-29(3)、10-29(2)、10-31(2)、11-31(2)08-35(本题6分)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饲养四
20、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右表: (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选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09- 29小明学习了“皮肤能阻挡微生物侵人人体”的相关知识后,他想了解果皮能否成为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三个新鲜、等大的苹果,洗净、消毒,分别标为A、B、C。步骤二:再取一个腐烂的苹果,将牙签插入这个苹果的腐烂部位,然后拔出,用该牙签的尖端轻轻地在A苹果的表面滑动,不划破果皮;将牙签再次插入腐烂的苹果里,然后拔出,用牙签尖端在B苹果上划出一条狭长的划痕,并划破
21、果皮;对C苹果不做任何处理。步骤三:将A、B、C三个苹果分别放人相同的三个消毒过的塑料袋中,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请你利用答题纸中给出的方格,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前三天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现象不需填写)。 。10-29(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 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 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 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 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
22、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 总数,整理如下表: (2)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O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10-31(2)31.小明家的厨房中有电饭煲、电磁炉和微波炉。他为了比较这三种电器在加热水时的耗电。情况,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量取500毫升水,测出水的初温,关闭其它用电器,将电饭煲单独接入电路给水加热。当电能表的转盘转动100圈时,立即切断电路,测出电饭煲内水的末温。再把电饭煲换为电磁炉、微波炉重复实验,结果如表一。(二)增加水量和电能表的转数,重复上述
23、实验,结果如表二。 (2)本实验通过观察 来比较三种电器的耗电情况。11-31(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 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2)如果观察到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5.检验与评价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08-20、08-31、09-33(3)36(2)37(3)08-20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一天中气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小明带着这个疑问,对校园内香樟树的气孔开放情况做了观察和测量,并获得以下数据:时间8时9时1
24、0时11时12时气孔平均宽度微米5.816.677.754.954.92 根据表中数据,在这五个时间中,香樟树气孔开得最大的是( ) A8时 B10时 C11时 D12时08-3l.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09-33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3)检测中,相同的甲、乙
25、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甲车采取方式一刹车,乙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哪辆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请结合图B中曲线说明理由。 。09-36在实验室中用MnO2做为KClO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CuO、Fe2O3等氧化物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小明想知道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2)本实验中,三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最弱的是 。09-37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o20欧,电源电压U3伏。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
26、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下表)。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温度较高时,随温度的上升,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经检查,电路连接正常,各元件没有损坏。你认为小明发现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08-28(2)、09-30(2)32(1)、11-32(3)08-28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肥皂和洗衣粉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取三个塑料杯,分别编为甲、乙、丙,在甲杯中加入5克洗衣粉、乙杯中加入5克肥皂、丙杯中加入25克洗衣粉
27、和25克肥皂。 在三个塑料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测出溶液pH。 在相同温度下,将三块大小、油污程度均相同的白棉布分别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甲乙丙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1089去污效果基本去除油污基本去除油污基本去除油污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做同样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甲乙丙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89 9去污效果完全去除油污完全去除油污完全去除油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2)将肥皂和洗衣粉混合使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 (选填“会”或“不会”)09-30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
28、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2)实验测得甲瓶中氧气的体积远小于瓶中空气体积的l5,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11-32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风力火箭发射高度是否受火箭的质量、箭尾空心锥体的锥角大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大功率鼓风机提供风力火箭升空的动力,推动火箭向高空发射。 兴趣小组成员制作了若干个风力火箭作品,在无风环境中进行实验,分别记录火箭发射的高度(以楼层高度表示)。每个作品均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平均值记录数据并绘
29、制成 图甲和图乙所示的柱状图。(3)观察图乙发现,锥角对火箭发射高度影响不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对探究过程和证据获得方式、方法、过程做出合适评价,能说明反常结果和证据的不可靠,或解释证据是否充分支持结论08-28(3)、09-30(3)、10-33(1)、11-31(3)08-28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肥皂和洗衣粉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取三个塑料杯,分别编为甲、乙、丙,在甲杯中加入5克洗衣粉、乙杯中加入5克肥皂、丙杯中加入25克洗衣粉和25克肥皂。 在三个塑料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温度、
30、相同质量的水,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测出溶液pH。 在相同温度下,将三块大小、油污程度均相同的白棉布分别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甲乙丙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1089去污效果基本去除油污基本去除油污基本去除油污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做同样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甲乙丙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89 9去污效果完全去除油污完全去除油污完全去除油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为什么要换另一种品牌洗衣粉和肥皂重复同样的实验? 09- 30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
31、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3)有同学提出,若用CO取代H2,进行如上操作也能完成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你是否认同并简要说明理由: 。10-33.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11-3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
32、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 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对观察和测量的精确性作出评价,能提出增加证据可靠性或获得进一步证据的相关探究的具体改进建议08-30(3)、09-31(2)、10-32(3)、11-32(1)08-30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 2Na202+2C02=2Na2C03+02,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 (填字母)。 09
33、- 31甲、乙同学一起做“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
34、。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为预期的蓝色。(2)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还需怎样改进实验?请简要说明: 。10-32. -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 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用水、盐酸、氢氧化钠配制pH分别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 (二)从理发店收集同一个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头发,每组3根分别浸泡在配制的14种溶液中。 (三)3小时后取出头发,用纸巾吸干头发上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头发的拉力值(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四)记录
35、实验数据求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下:(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请写出一点改进建议: 。11-32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风力火箭发射高度是否受火箭的质量、箭尾空心锥体的锥角大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大功率鼓风机提供风力火箭升空的动力,推动火箭向高空发射。 兴趣小组成员制作了若干个风力火箭作品,在无风环境中进行实验,分别记录火箭发射的高度(以楼层高度表示)。每个作品均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平均值,记录数据并绘制成 图甲和图乙所示的柱状图。(1)每个作品均做3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_。6.表达与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研究的内容、观察到的事物作有条理的、科学性的概述09-34(3)11-27(
36、3)食品添加剂、10-29(1)、10-30(3)09-34“部分乳制品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某科学兴趣小组认为“三聚氰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斑马鱼胚胎存活率越低”。为此,做了如下实验:收集一定量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斑马鱼受精卵,将其迅速放人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三聚氰胺溶液中,进行斑马鱼胚胎发育培养,适时观察并获得右表数据。(3)根据表中数据,请对该科学兴趣小组的观点做出修正。 。11- 27(3)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类化学物质。最近,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引发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讨论。下列属于支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观点有_。(可多选) A世界各国都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前被滥用并带来危
37、害的实际上是非法添加物(如瘦肉精等),而不是食品添加剂。 B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多种添加剂的混合使用对人体是否有害,需要长期跟踪研究和毒性试验。 C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保质期,让食品更安全。 D大量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病”可能与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关。10-2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 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 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 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 现什么现象? 。10-30.检测发现许多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达
38、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温贮存和低温贮存两种方式。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某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升高。 假设二: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 他们选用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三种蔬菜分别采用室温贮存、冰箱贮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整理如下表:(3)结合本实验结果,对于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就亚硝酸盐含量而言,你认为何时食用比较合适? 。运用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公式等解释并概括探究的过程和结果08-33(3)、09-32(3)35(3)37(1)、10-30(2)
39、31(3)32(2)33(3)、11-30(3)32(2)35(2)36(1)08-34(本题10分)近几年,常规能源日益紧缺,温室效应日益加剧,节能减排迫在眉睫。(3)探索开发新能源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发电l千瓦时约需要完全燃烧400克煤。我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它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替代了部分火力供电。该系统正常工作1小时,可发电130千瓦时,大约可以减少排放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设煤的含碳量为90,煤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O2=C02) 09-32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
40、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右图)。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09-352008年12月,中国海军编队从海南省三亚市出发,到印度洋索马里海域进行护航。(3)参加护航的“武汉号”是我军编队中一艘现代化的军舰,军舰满载时重7.5X107牛,则满载时军舰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多少米3?(海水的密度=1
41、.03X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09-37小明想探究某电阻的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定值电阻Ro20欧,电源电压U3伏。他把该电阻放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该电阻的阻值(如下表)。 (1)由表中数据得出,该电阻的阻值Rt与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 。 10-30(2).检测发现许多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温贮存和低温贮存两种方式。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某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升高。 假设二:蔬菜存
42、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 他们选用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三种蔬菜分别采用室温贮存、冰箱贮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整理如下表: (2)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查阅资料得知,蔬菜中的硝酸盐通过代谢作用可转化为亚硝酸 盐。请你利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对“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 的亚硝酸盐要少”这一现象作出一种解释: 。10-31(3).小明家的厨房中有电饭煲、电磁炉和微波炉。他为了比较这三种电器在加热水时的耗电。情况,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量取500毫升水,测出水的初温,关闭其它用电器,将电饭煲单独接入电路给水加热。当电能表的转盘转动100圈时,立即切断电路,测出电饭煲内水的末温。再把电饭煲换为电磁炉、微波炉重复实验,结果如表一。(二)增加水量和电能表的转数,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如表二。 (3)本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有 。32. -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单位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商业超市供货合同
- 2《宪法是根本法》(说课稿)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农村房屋翻新合同范例
- 养殖场长期租赁合同范例
- 劳务分包结算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说课稿 中图版选修6
- 两月工程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刘律师
- 浦东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
- 儿童哮喘的防治与治疗
- 人教版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A课件
- 2024年陕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原卷版)
- (2024)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金融警示教育案例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3)-江西省(解析版)
- 反恐防暴器械与战术应用讲解
- 电商平台客服人员绩效考核手册
- 【课件】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新版教材单元分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