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情感目标: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教学重点:观察和比较植物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导入: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今天。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

2、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3、观察4、整理汇报:(1)、“我”观察到的小草(2)、“我”观察到的大树(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5、认识: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6辨别: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那些是草本植物?二、活动二:给植物分类1、导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5、汇报

3、分类的结果;6、统计: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三、拓展:认识一些新的植物绿藻水绵肾蕨苔藓板书设计:小草和大树 小草: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大树: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第2课 植物博览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2、  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材料与工具:1、  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2、  布置展览台。活动过程: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

4、,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并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了分类。你用了哪些方法给植物进行分类? 其实植物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根据植物的不同点就可以确定分类的标准。植物分类很重要,比如要举办“植物博览会”时,首先就要给植物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博览会,进一步研究给植物分类的方法。二、阅读资料,掌握给植物分类的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资料,掌握给植物分类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7页,阅读展评会平面图。思考:展览会中设计了哪些植物的展台?从这些展台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出示展览会平面图的幻灯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师:有哪些植物类型呢?生:有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主

5、要观赏植物、珍稀植物、食用植物新品种等。三、自主探究,给植物归类1、教师提出归类要求:(1)阅读教材第7-8页的植物图片,了解植物的特点。(2)根据植物的特点,给它选择合适的展台,并将自己的分类结果写在记录表中。(3)完成教材中的植物归类后,将自己搜集到的植物也放到展台中去。(4)如果自己带来的资料不能放入展台中,可自己设计一个新的展台,将其放入。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4、教师进行小结并板书。四、指导学生掌握筹办植物博览会的方法1、  学生讨论如何筹办植物博览会。提示:(1)       根

6、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2)       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3)       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4)       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作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5)       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2、  小组设计方案。3、  布置学生课下完成筹备植物博览会的任

7、务。五、小结。 经济植物六、板书设计: 观赏植物 展台分类 珍稀植物 ······ 参观 植物新品种2植物博览会 给植物分类 植物栽培新技术 制定主题 分工合作 筹办 搜集信息 设计展区第3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2、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 述各种鸟类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

8、音,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看谁听得最认真。(播放鸟鸣声。)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能猜出有哪些鸟吗?2、(播放鸟的图片、视频)。谈话:这些鸟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鸟,说说你对这些鸟有哪些了解。你还知道那些鸟?鸟类活动是动物界中的一个大家族,那么动物学家根据什么把这些形态各异的鸟同归一类呢?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这些鸟有什么共同特征。(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观察:下面请大家看屏幕,说一说这是什么鸟。外形是什么样的?2、讨论:这几种鸟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点?在这些相同点中,哪些是所有的鸟都有而其他类动物没有的?3、推理:这几种鸟在外形上的共同特征,可以推想所有的鸟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

9、征?你是怎么推想的?4、比较: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什么?鸟的羽毛和哺乳动物的毛有什么不同?(1)出示教学课件和鸟的羽毛、哺乳动物的毛,学生进行观察比较。(2)汇报观察结果。(3)教师小结:哺乳动物的毛是一根一根的,鸟的羽毛是一片一片的。5、引导学生观察鸟在繁殖方面的共同特征。(1)观察:下面我们观察大屏幕,说说屏幕中出现的是什么鸟,这些鸟在干什么?(2)讨论:它们喂得这些小鸟是从哪里来的?6、总结鸟的共同特征:通过以上的观察、分析、推理,谁能完整地归纳一下鸟有哪些共同特征?(1)出示教学课件:鸟的共同特征是 , 。 (2)然后填写教材中关于鸟的共同特征的结论。三、互动游戏,

10、鸟喙与取食1、提问:你见过鸟是怎么取食的吗?它们的喙有什么特点?2、出示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3、请一名学生到屏幕前用直线将不同的鸟喙和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4、不同的鸟是怎样用它们的喙取食的?按照屏幕提示的步骤进行小组活动模拟鸟喙的取食。5、汇报:(1) 从模拟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2) 我们在实验中所取的物品相当于实际环境中鸟的哪些食物?(3) 要想又多又快地“吃”到某种食物要选取哪种工具最方便,为什么?(4)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讨论(1)干旱时期,许多水塘和河流会干涸,一些开花结果的植物会死亡,这会对具有哪些类型的鸟的生活产生

11、影响?(2)一种鸟的喙比较的短,能够磕开一些比较坚硬的种子的外壳,这种鸟的喙具有怎样的特点?四、阅读“科学在线”。板书设计: 3 鸟类动物的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第4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目标:1、经历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过程,获得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2、按照一定特征对动物分类,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3、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教学难点: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归类并抽象成概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

12、#160; 导入: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除了鸟类以外,还有哪些种类的动物?每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二、          给常见的动物分类:1、观察15页的图片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请你介绍其中一种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法。2、学生观察图片,汇报3、小组讨论: 根据动物的特点,自己制定标准,给以上动物分类,并做好记录。类 别 包括的成员4、学生汇报分类结果。5、讨论:哪种分类更合理?理由是什么?三、了解科学分类方法:1、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呢?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

13、2、活动:摸脊柱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摸一摸后背中间,你发现什么?(有一节一节的骨头)这叫做脊椎骨,它一节一节的组成脊柱。3、讲解:科学家根据有无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四、猜一猜:两人一组,其中一人任选一张动物卡片,不让对方看到,只能用“Yes”或“No”回答对方提问,对方围绕动物特征提问猜测,用较少的问题在最短时间猜出动物名称。五、作业:思考:科学家的分类还能继续分下去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科学家的分类还能继续分下去吗?我们来看看。二、区分更多的动物:1、小组研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18页各类动物的分类圈中补充更多的动物2、小组汇报结果3、小组讨论:各

14、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4、将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序号填入上图相应的位置。5、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在分类圈中填写的动物是否正确?三、阅读科学在线四、作业:收集各种动物的分类资料。板书设计:种类繁多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昆虫动物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鸟 鱼第5课 细菌和病毒教学目的: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2、 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病毒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2、细菌、病毒的危害和作用。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病毒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

15、生命世界中,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外,还有一些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就是细菌和病毒。二、寻找细菌的特点:1、提问:与常见动物和植物相比,细菌有哪些特点?2、有关细菌的问题卡(1)身体大小有什么特点?(2)生活在哪儿?(3)怎样繁殖?繁殖的速度如何?3、将细菌的特点以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图表中三、细菌、病毒的害与利1、说说自己曾经患过的疾病,并记录在21页表中所患疾病主要原因2、判断自己所患的疾病中哪些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3、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才能表现生物活性。4、总结细菌、病毒的危害细菌:腐生细菌可使食物腐

16、败,一些致病菌可使人得病(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鸡瘟、牛瘟、人的脊髓灰质炎、烟草的花叶病、口蹄疫病毒5、找出细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例子细菌:制酸牛奶要用乳酸杆菌制醋要用醋酸杆菌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它能产生氮肥,就像化工厂一样,对农业和自然界都很重要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地球上一些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病毒: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和防治农业害虫。例如

17、:用来防治松毛虫四、让我们更健康:1、判断23页图中做法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说说理由,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更健康?2、学生判断、汇报3、与同学交流看法,找出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五、作业: 回家制作酸奶 板书设计; 大小:极其微小 外形特征 形态:球、杆、螺旋细菌 繁殖:一分为二 生命特征 生活 病毒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存在。第6课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4)认识当地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及各自的主要特征。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

18、生殖方式的特点。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歌曲。2、提问:你认为蘑菇是什么生物?3、蘑菇、霉菌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二、认识可以食用的真菌:1、认识27页可以食用的真菌,描述真菌的形状、颜色、生活环境等特征2、学生观察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我们食用过哪些真菌?它们有哪些营养?5、学生分组根据带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填写28页记录卡,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6、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有些蘑菇有毒,误食后会中毒。(辨认方法: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而色彩艳丽的一

19、般有毒;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而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一般有毒;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菌柄较细的一般有毒。)7、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三、食物发霉:1、除了蘑菇、木耳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2、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记录3、提问: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4、学生对发霉的条件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假设,学生填写29页实验设计。(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5、讨论:怎样防止或减少发霉?为什么?四、布置作业:设计一种未来的食品保鲜技术。板书设计:生活中的真菌食用真菌:银耳、灵芝、香菇、竹荪、金针菇发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