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1_第1页
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1_第2页
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1_第3页
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1_第4页
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 南 大 学毕 业 论 文(设计)题 目: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学 号:20140501310028 姓 名:马赫 年 级:2014级 学 院:机电工程学院 系 别:机械系 专 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郭志忠 完成日期:2018 年 5月12日 摘要手机塑料外壳是通过注塑成型生产的,注塑模具的加工是关键。本文讨论了手机外壳的结构和工艺过程。讨论了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分析了注塑模结构的设计过程。热流系统用于提高塑料零件的表面质量和成形效率。进行了注塑机的实际操作,改变了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并进行了注塑机的实际操作。对成品进行了拍摄,并进行了分析。塑料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工程材

2、料,塑料的加工和成型技术越来越重要。注塑成型是塑料件最常用的成型方法。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在制造业模具内是极其繁复的模具之一,同时在手机结构构件的制造中也有较大的难度,在日常的研究制作中需要重点关注。故而对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进行研究极为必要,应用价值极高。另外,手机外壳对手机的外观有直接影响,所以对手机外壳外观的设计也极其必要。包括要设计手机外壳的结构、形状等,因而需要有较高工艺来对其进行加工。在加工制作中较为重要的两点便是浇筑系统以及顶出机构。本课题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它是基于大量手机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为明晰其设计与制造的过程、方式等,笔者对其模具质量的提升等也进行了全面的探究,通

3、过这些研究以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以及成型的工艺,同时也指出了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型的提出了解决这些缺陷的措施。以期提升制作质量,同时为相关制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注射模;模具设计制造;脱模机构;手机外壳成型abstractthe plastic shell of mobile phone is produced by injection molding, and the processing of injection mold is the ke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the pho

4、ne case.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process of plastic mould is discussed.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jection mold is analyzed. the heat flow system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urface quality and the forming efficiency of the plastic parts.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

5、chine is made,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low,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are changed,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s made. the finished product was shot, and th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plastic is a new typ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with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

6、sing and molding technology of plastic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jection molding is the most common molding method for plastic parts. the injection mold of mobile phone shell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molds in the injection mol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a difficult point

7、 in the manufacture of mobile phone structural parts. therefore, studying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jection mold for mobile phone shell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in producti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mobile phone shell is very high, and the whole machine is small in size and complex in structure

8、, so it requires very high injection molding and molding technology. the main difficulty in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the injection mold for mobile phone shell is the gating system and the ejection mechanism. this topic comes from the actual prod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it is based on a large num

9、ber of mobile phone shell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old and ensure the mold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lastic products is also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possible defects of the plastic parts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the solutio

10、ns are also listed.key words: injection mould;mould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demoulding mechanism;forming of mobile telephone shells目录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51.1外型设计方案的选择51.2 塑件分析61.3零件结构特征、塑料的性能、技术要求及结构工艺性的分析61.3.1尺寸及精度71.3.2脱模斜度71.3.3壁厚81.3.4塑料性能的分析82. 模具结构形式与注塑机确定92.1拟定模具结构形式92.2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形式92.3分型面的确定102

11、.4注塑机型号确定112.4.1注塑机的选择112.4.2注塑成型工艺的参数122.4.3注塑机的校核123浇注系统设计143.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143.2 浇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153.3浇注系统各部件设计153.3.1主流道设计153.3.2分流道设计173.4浇口的设计183.5浇注系统的平衡193.6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计算193.7 注塑时间的计算203.8 排气系统设计21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214.1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214.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224.3 成型零件强度、刚度的校核245凹、凸模结构设计255.1 凹模结构设计255.2 凸模结构设计275.2.1凸模径向

12、尺寸计算275.2.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285.2.3中心距尺寸计算285.2.4凸模形状的确定28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296.1 合模导向零件机构的作用296.2 导向机构的设计307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317.1推出机构的组成317.2推出机的分类317.3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318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338.1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338.2 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349 手机模具装配图35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1.1外型设计方案的选择方案:通过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当前市场需求,设计出的手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设计目标:通过分析诺基亚手机的外形,我们可以了解诺基亚手机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改进,更好

13、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我们设计了下一部手机。图1.1设计的手机外壳图1.2 塑件分析塑件应用abs来进行,其体积以及重量的具体数据如表1.1所示:表1.1 塑件主要参数材料密度(density)体积(volume)质量(mass)1.05 g/cm3mm3 g1.3零件结构特征、塑料的性能、技术要求及结构工艺性的分析以图1.2的塑料制品形状为例进行分析,其形状如下所示:图1.2 1.3.1尺寸及精度尺寸精度在塑料零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指的某一具体的壁纸,所重视的是塑料的大小和图纸的大小的一致性情况,对塑料零件尺寸影响等因素较多,在制作初始,模具本身的制造情况便会对其精度有影响,另外模具并

14、不是一次性的,故而会存在磨损的情况,如果其磨损的程度比较高,那么可能会对精度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再则,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塑料收缩率比较大,则也会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最后,在自作后期,如果没有应用恰当合理的工艺,便会导致零件的尺寸精度收到影响。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必须要对各种环节进行重视。依据中国塑料零件的成型水平,可根据sj1372-78塑料零件的数值标准来确定塑料零件的尺寸公差。标准分为8个等级,每个等级可选3个等级,即高精度、一般精度和低精度。一、二级精度较高,一般不使用。此外,建议采用标准的8级精度,对塑料零件图的无公差要求进行自由尺寸。手机后盖一般精度选用4级精度等级。1.3.2脱模斜度为

15、了使它容易拆卸模具,它取决于塑料零件的形状、厚度和收缩率。一般来说,取30-1°30,取斜度的方向通常在小的一端,这符合设计要求,斜度是从扩张方向得到的。形状以大端为基础,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在此设计中,需要注重其脱模斜度,当前应用较多的脱模斜度具体数据如表1.2所示:表1.2 常用塑料的脱模斜度塑料名称聚乙烯、软聚氯乙烯、聚丙烯、氯化聚醚硬聚氯乙烯、聚砜、聚碳酸酯聚苯乙烯、abs、有机玻璃、聚甲醛热固性塑料脱模斜度型腔25´45´35´40´35´1 º30´25´40´型芯20´4

16、5´30´40´30´40´20´40´1.3.3壁厚每个塑件的壁厚跟每个塑件大小有关,塑料制件规定最小壁厚值,太厚的塑料零件不仅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另外,因为塑料存在热塑性,在该种性能的影响之下,可能会使其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冷却,这样会使整个产品制作所应用的时间增加,同时也会使产品的寿命减少,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气泡等缺陷。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比较薄的材料,要保障其璧的厚度,最低也应该在0.25mm,这样方能使缺陷出现的可能性降低。1.3.4塑料性能的分析塑料的选用及相应特征的说明:所选的塑料要求是合适的,具有良好的加

17、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需要具有高强度、硬度、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具有弹性和较高的冲击强度;另外,在介电性方面,其也有较佳的作用,加之其比较容易获得,所以通常情况下,会用abs塑料,对abs塑料进行分析,所得的主要数据如表1.3所示:表1.3 abs各项性能参数表密度(g/cm3)比容(cm3/g)吸水率24h(%)收缩率(%)熔点()0.45mpa1.80mpa1.050.920.30.4-0.91301609010883103抗拉屈服强度(mpa)拉伸弹性模量(mpa)无缺口缺口弯曲强度(mpa)强度(hb)体积电阻率()5026111809.72. 模具结构形式与注塑

18、机确定2.1拟定模具结构形式图2.12.2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形式根据设计要求,决定这个模具用一模两腔。多型腔模具设计要点:(1) 使型腔尽可能紧凑,以减小模具的尺寸;(2) 使用平衡排列,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3) 型腔的布置和浇口开口应对称,防止模具承受负荷,产生溢流;另外假设n为其型腔数量,在上式中,对其系数通常记为0.8,假设注射机可以注入的最大量为mn,其体积用m 2表示,每一个塑料的重量用m 1表示,最终,该公式可以记为: 2.3分型面的确定在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分型面,恰当合理的分型面能够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质量,包括制造的质量,甚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成本,

19、通常秦光下, 在选择分型面时候,所用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五点:(1)需要在最大截面之上,便于脱模和加工空腔;(2)为了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塑料容易在分型面熔化产生闪光,从而影响塑料的外观质量,因此平滑的平表面或圆弧面应避免选择分型面;(3)考虑到塑料件、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的使用需求,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工艺缺陷,如推杆和浇道痕;(4)塑件在动模的一边能够为后续的脱模提供一定的帮助;(5)其布置应当能够为整个系统提供方便;(6)其布置需要方便各种个体的排放;(7)其布置应当方便后续各种零件的制作。依据以上所述的原则,确定分型面设计如下图。 图2.2 第一分型面 图2.3 第二分型面2.4注塑机型号确

20、定2.4.1注塑机的选择注塑成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所包括的方面极多,有前期的各种准备活动,在制作过程中工艺情况,以及制造之后的各种处理。(1)前期恰当合理额准备能够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也是后续产品质量的保障。所以必须要注重产品成型前期的各种准备,从而为使后续活动更加顺利,当然,在前期准备中,最主要的两点便是对原料进行检查以及对各种材料进行的简单处理。其实还有以及成形前的外观(如颜色、粒径、均匀性)和工艺性能(如流动性和热稳定性、收缩率、含水量)等;筒的清洗;插入件的预热;脱模剂的选择。(2)完全注射工艺包括进料、塑化、注射、保持、冷却和脱模等步骤。(3)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塑性

21、不均匀或由于塑性腔的结晶、取向和冷却,塑料部件不均匀,或者由于其它原因,塑料部件的内应力是不可避免的,导致塑性变形或开裂。塑料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收缩。因此,经常需要进行适当的后处理,消除内应力,提高塑件性能,提高尺寸稳定性。主要方法是退火和加湿处理。2.4.2注塑成型工艺的参数注塑成型工艺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需要采用某些办法措施来得到良好的塑料溶体,为达到产品制作要求的质量,必须要对各种参数进行重视,在确保工艺的前提下关注其温度数值、时间数值等等。从温度的角度来看,通常需要对三个方面进行控制,包括料筒温度、喷嘴温度以及注塑中的温度。从压力方面来看:塑化压力、型腔压力、注射压力,这三个压力直接影响塑

22、件质量。时间:注塑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其他时间。成型周期,本设计t=20s.成型周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注塑机使用率,因此应该尽量的缩短成型周期,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其质量,需要规定具体的冷却时间,这一时间在半分钟到两分钟之间,具体的冷却情况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不过也不能有较长的冷却时间,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方能增大生产效率。最终确定注塑机型号xs-zy-60,具体参数如表2.1。表2.1注塑机主要参数理论注射容积(cm³)注射压力(mpa)塑化能力(g/s)锁模力(kn)移模行程(mm)模具最小厚度(mm)6018035400250150螺杆直径(mm)注射速率(g/s)

23、螺杆转速(r/min)拉杆有较距离(mm)模具最大厚度(mm)锁模形式30700200220×300250双曲肘2.4.3注塑机的校核(1) 注塑量校核一般注塑机的实际注射量不超过注射剂最大注射量的80%。制件和浇注系统两部分容量或质量和,包括两方面的质量,即溶体质量以及模具本身的质量。所得公式为: 或 在以上公式中,假设某一个成型其间之内需要摄入的容积(或者为在这一成型期之内需要摄入的质量)(或g)。 假设其型腔数目为n。 ()用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容量或者质量(或g)。 ()用来表示浇筑中所需要的容量或者质量(或g)。最终可得以下公式: 以及 在上述公式中用来表示注射的某一定额(或

24、g)。最后依据容积进行计算,可以得出以下公式: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最终的数据是符合相关的要求的。(2) 有关塑件的计算v=3.9420934()曲面面积s=8.7216837()密度=1.05 ()质量(3) 注射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关于体积方面,主流道的体积为: 分流道的体积数值约为:最终所需要的总的体积为: v(cm³) = 7.935 + 3.987 + 14.6952 = 26.5672(4)注射机型号的确定结合以上所得的体积数据,最终应用的注塑机为xs-z-60(卧式)型。3浇注系统设计3.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浇注系统设计影响着后续的各种活动的合理性,包括塑料的尺寸、质量等等

25、,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成型的效率。所以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浇注系统设计原则:因为这个设计属于日常用品,所以其设计需要更加经济,只需要应用一般的系统即可。3.2 浇注系统的组成与作用浇筑系统在整个模具的铸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主流道、分流道以及浇口和冷料穴。在该系统中,需要确保注射剂的塑料溶体能够比较均衡的进入其腔体内部,同时,为了保障组中的质量,需要使墙体内的气体尽可能的少,所以需要使腔体内的气体能够较为迅速的被排出去。当然,在后续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措施,应用更加先进的办法,如通过向其中注入压力从而使气体转移到其他的部位,最终确保整体的质量。3.

26、3浇注系统各部件设计3.3.1主流道设计填充时间直接影响着其成本,所以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填充的时间,需要控制对其流动的情况进行控制,以使其溶体的温度能够减小,同时还需要设计好各种尺寸。通常情况下,在设计中应用的磨具较多,其中常用的一种模具便是卧式注射机模具。这一模具设计中需要对凝料的退出进行重视,为了使其能够较为快速的减少,需要对其锥角进行确定,通常锥角的是在2到4度之间。(1) 主流道的尺寸 = 3 + 2 3 所以最后取 球面和其相应的高度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此次取5毫米。主流道应当稍微短,方能保障其成本,假设其为70mm,取l = 70(mm)。主流道锥角通常情况下载2度到4度。即

27、流道锥度为/2=2°。主流道相对来说较大一段的直径为: =4°) 6(mm)根据以上文所得数据进行设计,最终所设计的图如图3.1所示。 图3.1主流道(2) 主流道设计要点 如上所示,其锥角的范围在2到4度之间,如果某些塑料的没有较好的流动性,那么可以适当的调整锥角的范围,一般情况下载3到6度之间。另外,为了使最终的设计更加合理,质量更高,需要对其主流道的内壁进行重视,确保其内壁粗糙度为ra =0.63,当然,对于主流道的直径大小,应当使其在60毫米以下,这样方能使其“模型”更加合理。最后,对于相配套的装备,比如定模座板需要设定形影的数值,以确保其能够较为合理的搭配。具体的

28、数值如表3.1所示:表3.1 主流道具体尺寸符号drhld名称主流道小端主流道球面半径球面配合高度主流道锥角主流道长度主流道大端直径尺寸注射机喷嘴直径(0.51)喷嘴球面半径(12)352º6º尽量小于或等于70d +2ltg(/2)取值53556º7063.3.2分流道设计通长会在分型面之上开一些分流道,一般情况下,分流道的设计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四点。(1) 在操作中需要确保其能够顺利进行充模,充模之后为提升其效率,需要选择一些比较短的断面和长度;(2) 为确保其质量,各个型腔的进料需要比较平均;(3) 为了使工艺效果更佳,需要使其有一定的粗糙度,且其粗糙度的

29、在0.8左右;(4) 为了使流体能够更好的流动,在分流道部分需要设置成弧面,或者是斜状;分流道的截面应该选取截面面积大的,来减少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具体情况如表3.2所示:表3.2常用的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及其效率效率0.251d0.252d0.217d0.153d0.195dd=d/20.166dd/40.100dd/60.071d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应用的分流道以圆形截面最佳。3.4浇口的设计浇口是浇注系统的关键,连接分流道与型腔,它对塑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浇口的长度很短(0.52mm),为了方便塑件与废料分离,降低粘度,缩短模塑周期,提高充模能力,所以选择小浇口。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八方面的原则

30、:(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2)在塑料件壁厚最大的部分开射浇口。(3)焊接痕迹必须最小化。(4)需能够使腔体内气体的排出更加方便。(5)对于分子取向效益应当考虑进去。(6)在工艺进行中,应当尽可能的规避喷射情况。 (7)对于浇口处,因其影响着后续的操作,故而应尽量避免该处受到冲击。(8)需要关注其外观。在全面分析之后,笔者认为侧浇口是一种较佳的方式。侧浇口相应的尺寸以及结构秦光如表3.3所示:表3.3 浇口结构尺寸塑件壁厚/mm0.80.82.42.43.23.26.4侧浇口尺寸/mm深度h00.50.51.51.52.22.22.4宽度w01.00.82.42.43.33.36.4浇口长度/

31、mm1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终的深度在1毫米,宽度在2毫米,长度在4毫米。5浇注系统的平衡通常秦光表,注射模具应用的比较多的是一模多腔这种模式,尤其是一些比较小件的产品的制作中,这种模具能够使所有的型腔内部均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得到填充,同时能够尽快的成型。不过如果条件允许,有时候也会对各个型腔的长度进行调整,或者是对各个型腔的截面等进行优化, 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达到相对平衡的结果。3.6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计算对于凝料体积:(1) 主流道: (2) 分流道: (3) 浇口:体积较小,可计为0(4) 冷料穴:(5) 浇注系统: (6) 流过浇口:(7) 流过分流道:(8) 流过主流道:

32、 3.7 注塑时间的计算(1)剪切速率主流道 分流道 侧浇口 (2)确定体积流率q主流道的体积流率 浇口体积流率 (3)注射时间的计算模具充模时间 设为主流道体积流率 作为注射时间 成型体积 单个时间 注射时间 依据以上分析2s相对较为合理。3.8 排气系统设计对于排气系统方面的设计,需要依据大小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所分析的是小型的,所以没有必要向大型的排气系统一样,再开一排的气槽。4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的压力,因此需要刚度和强度计算,不能凭经验判断。4.1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钢材的选择对其影响也比较大,在选择刚才时候,需要符合六点,具体如下所示:(3) 对于钢材选择,还需要对其性能进行确定

33、,需要选择耐磨性相对较高的刚才,这样方能确保制成品的质量。 对于钢铁冶金方面,我国有相应的汗液标准,即yb/t0941997推荐的塑料模具钢的用途见表4.1表4.1 塑料钢主要性能钢号特性和用途sm45价格较低,用语一般的玩具等塑料制品的模具sm50硬度比sm45高,与sm45的作用基本一致sm55强度比sm50好,可以应用到大型的模具之中sm1crni3塑性好因为手机外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属于日用品,但是需要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所以本设计选择sm50钢。4.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1)型腔深度尺寸计算对于型腔深度尺寸的计算,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制品的高度、制品名义高度,公差、偏差等等

34、多种因素。因为型腔底部相对其他部位来说,磨损的可能性比较小,磨损度相对也比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再计算中省略掉磨损量,在计算中可以不计入其中,不过在制作中可能会存在偏差,具体公式如下所示:(mm)在以上的公式中主要用来表示型腔的尺寸,其单位为毫米; 主要用来表示制品尺寸,其单位为毫米;结合上文的零件图,最终得出相应的数值,即 为5毫米, =0.14毫米,将数值代入公式,可以得到以下数值: =(5+5×0.005-2×0.14/3)=4.93mm(2)型芯高度尺寸计算对于型芯高度来说,与其尺寸先关的因素主要是制品的深度尺寸。根据有关的经验公式:=(+q+)(mm)式中型芯高

35、度尺寸(mm) 制品深度最小尺寸(mm)由零件图中可得,=4mm,查表1-15得,=0.12mm =(44×0.005+)=6.14mm(3)底板厚度计算底板厚度计算,根据公式 (mm)因为=2.3,另外, =2.8×10,=0.005,最终可以得出相应数值: =5.89mm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为满足要求,则其底板的厚度应该在10毫米以上。4.3 成型零件强度、刚度的校核计量型腔壁厚度的方式较多,所依据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对于偏小的塑料模具,在计算中,只需要考虑强度即可,具体的数值与模具材料应用手册中的一致,其数值如表4.2所示:表4.2 sm50主要参数材料名称sm

36、50/mpa630/mpa315(%)14/j·cm-235在明确了基本的数值标准之后,需要对侧壁的厚度进行核对,具体的计算步骤包括两种,其一是依据强度进行计算,其二是依据壁厚来校验,具体如下所示:强度条件:壁厚方面:其中:用来代表塑件的长度,具体数值为50.62毫米;用来表示模腔的压力,具体取值为30mpa用来对塑件的高度进行代表,其值为24.65毫米主要用来表示许用应力 是对材料的弹性模量的代表,通常情况下,其取值为200×109pa主要用来表示成型零件的许用变形量5凹、凸模结构设计5.1 凹模结构设计(1)凹模尺寸的计算:孔类尺寸在计算时候,主要采用的是最小尺寸,同时

37、一般将这一最小尺寸作为公称尺寸,与之相应,轴类尺寸最大尺寸为公称尺寸。其中,孔类尺寸的公差值一般为正值,轴类尺寸的公差值一般为负值。(2)凹模径向尺寸计算: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公式为:在上式中,用来表示尺寸,其范围为毫米; 主要用来表示收缩率,通常情况下,其收缩率的计算过程与取值如下所示:凹模深度尺寸采用平均尺寸法,公式如下收缩率为0.55%; 主要用来表示塑件径向公称尺寸,其单位为毫米; 通常用来表示塑件公差值,其单位为毫米;用来表示凹模制造公差,其单位为毫米; 用来表示塑料的最小收缩率()。对于计算来说,凹模长度以及宽度的计算主要如下所示:长度:宽度:其中: 主要用来表示模深度尺寸,其单位为

38、毫米; 主要用来表示塑件高度公称尺寸,其单位为毫米;(3)中心距尺寸:主要用来表示模具中心距尺寸,其单位为毫米;主要用来表示塑件心中距尺寸,其单位为毫米。最终得出以下公式:(4)定模板及凹模部分结构如图5.1所示: 图5.1凹模针对模具的加工流程,对于手机外壳模具,设计相应的加工流程,具体流程以及工艺情况如表5.1所示:表5.1 凹模的机加工工艺序号1234567891011工序名称下料锻造划线钻孔钻孔铣削刨削钻孔热处理磨削磨削加工内容及要求根据模板形状下料锻坯料至尺寸长315、宽200、厚30mm划线、打样冲4个沉头孔的中心钻两个16、6个14的孔将16的孔从上表面钻24、深10以孔定位铣出

39、型腔的外形精刨上下面使厚度为30mm钻旁边侧抽芯孔到规定位尺寸淬火,表面硬度达5458hrc粗磨底面,使厚为25.5mm精磨上表面,使厚度达图纸要求设备钳工台钻床钻床铣床刨床钻床平面磨床平面磨床5.2 凸模结构设计5.2.1凸模径向尺寸计算凸模径尺寸计算公式如下:主要用来表示型芯径向尺寸,其单位为毫米;用来表示型芯的制造公差,其单位为毫米;从而得出凸模长度与宽度:长度宽度:5.2.2凹模深度尺寸计算中心距尺寸计算,公式如下用来表示模具中心距尺寸,其单位为毫米;用来拜师塑件心中距尺寸,其单位为毫米。所以凸模深度计算:用来表示凸模深度尺寸,其单位为毫米;用来表示塑件孔深度尺寸,其单位为毫米;5.2

40、.3中心距尺寸计算5.2.4凸模形状的确定凸模的二维图如下图5.2所示。 图5.2凸模二维图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6.1 合模导向零件机构的作用 6.2 导向机构的设计在进行导套设计时候需要注重以下四点:(1) 导柱需要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2) 导柱与型芯端面相比要较高,通常情况下,要高出6毫米左右;(3) 导柱和导套的强度和耐磨度要比较高;(4)一般导柱滑动部分的配合形式按h7/f6;导柱的设计见表6.1表6.1导柱设计导柱类型spn总长度/125直径/20依据以上数据,可得下图:图6.1导柱与导套的配用7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通常是液压缸来进行运作或通过装在注射机合模机构上的顶杆运作。7.1推出机构的组成推出机构在整个活动中也占据即为重要的作用,恰当合理的推出机构可以为为后续的活动提供较大的便利。不过推出机构的组成相对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即零件、推板、复位部件等。7.2推出机的分类推出机的类别较多,结合本文的情况,主要从动力来源角度来进行分析,依据动力来源,可以将推出即划分为四大类,即机动推出机、气动推出机、液压推出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