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热药、清热剂清热药、清热剂清热药方清热药方一、一、定义: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方),叫定义: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方),叫做清热药(方)。做清热药(方)。应用:里热证。应用:里热证。二二.性能特点:性能特点:v性皆寒凉,味多苦,具性皆寒凉,味多苦,具清泄清泄之功,多主之功,多主沉降沉降。v归经则多依所清脏腑及气血不同而异,如清气分热归经则多依所清脏腑及气血不同而异,如清气分热药多入肺胃;清热凉血药多入心肝;清虚热药则多药多入肺胃;清热凉血药多入心肝;清虚热药则多入肝肾。入肝肾。 清热药方清热药方. .二二.性能特点:性能特点:v性皆寒凉,味多苦,具性皆寒凉,味多苦,具清泄之功,多
2、之功,多主沉降。v归经则多依所清脏腑及气血不同而异,如归经则多依所清脏腑及气血不同而异,如清气分热药多入肺胃;清热凉血药多入心清气分热药多入肺胃;清热凉血药多入心肝;清虚热药则多入肝肾。肝;清虚热药则多入肝肾。 清热药方清热药方三三. .作用及适用范围:作用及适用范围: 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分别具有清热泻火, ,燥湿,凉血燥湿,凉血, ,解毒解毒及清虚热等作用。及清虚热等作用。1.1.表邪已解,里热炽盛,内无积滞;表邪已解,里热炽盛,内无积滞;2.2.脏腑火热证;脏腑火热证;3.3.各种血热证;各种血热证;4.4.多种湿热证;多种湿热证;5.5.各种热毒证;各种热毒证;6.6.虚热证;虚热证;清热
3、药分类清热药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石膏、知母、栀子。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银花、连翘、公英、白头翁。:银花、连翘、公英、白头翁。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生地、丹皮。:生地、丹皮。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黄芩、黄连、黄柏。 清热解暑药清热解暑药:荷叶、青蒿。:荷叶、青蒿。清热明目药清热明目药:草决明、谷精草。:草决明、谷精草。清虚热药清虚热药:银胡、地骨皮。:银胡、地骨皮。清热方分类清热方分类分类分类主治主治代表方代表方清气分热清气分热气分证气分证白虎汤白虎汤清营凉血清营凉血营分证营分证清营汤清营汤血分证血分证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温毒、热毒
4、、丹毒、疔温毒、热毒、丹毒、疔毒等证毒等证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暑清热解暑暑热证暑热证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清脏腑热清脏腑热热邪偏盛某一脏腑热邪偏盛某一脏腑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养阴清热养阴清热热病后期,邪热耗阴热病后期,邪热耗阴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汤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有表邪的当先解表后清里,或表里同治。有表邪的当先解表后清里,或表里同治。本类药大多药性苦寒,过用易伤脾胃,脾本类药大多药性苦寒,过用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者慎用。胃虚弱者慎用。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 凡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泻火药,凡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泻火药,适用于气分实热证。适用于气分实热证。v性味:多为
5、甘寒,或苦寒。性味:多为甘寒,或苦寒。v功效: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功效: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v适应证:适应证:(1)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谵语发狂,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等气分实热证。谵语发狂,舌苔黄燥,脉洪大有力等气分实热证。(2)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脏腑火热证。)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脏腑火热证。石膏石膏v性能功效性能功效v生用:为生用: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v煅后:清解之性煅后:清解之性收敛,清热收湿,敛疮生肌收敛,清热收湿,敛疮生肌(供外用)(供外用)v临床应用临床应
6、用1.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2.肺热咳喘,痰黄稠。肺热咳喘,痰黄稠。3.胃火上冲,牙龈肿痛,头痛。胃火上冲,牙龈肿痛,头痛。4.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湿疹,水火烫伤知母知母v性能功效性能功效 生用生用偏清热泻火;盐水炒用偏清热泻火;盐水炒用下行入肾,偏滋阴降火下行入肾,偏滋阴降火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肺胃气分实热证肺胃气分实热证2.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4. 阴虚消渴及肺胃燥热,津伤口渴阴虚消渴及肺胃燥热,津伤口渴 使用
7、注意:性寒质润,能滑肠。阴虚肠燥便秘者宜;使用注意:性寒质润,能滑肠。阴虚肠燥便秘者宜;脾虚便溏者忌用。脾虚便溏者忌用。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 石膏石膏 清热力强,善清胃热清热力强,善清胃热除烦止渴除烦止渴 收敛生肌: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收敛生肌:疮疡溃破久不收口(外用)(外用) 气分实热证气分实热证 知母知母 清热力稍逊,善清虚热清热力稍逊,善清虚热肺热喘咳证肺热喘咳证 滋阴润燥:热病后期,阴虚低热滋阴润燥:热病后期,阴虚低热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石膏:克先煎石膏:克先煎v知母:克知母:克栀栀 子子 性能功效性能功效 苦寒清降,善导心、肺、胃、三焦之热及肝胆湿热之邪由小便而解。入气分能泻火除烦,入血分能
8、凉血解毒,具有气血双清的特点。栀栀 子子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2湿热黄疸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4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 凡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凡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解毒药。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如痈疽疔疮,瘟毒发解毒药。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如痈疽疔疮,瘟毒发斑,丹毒,喉痹,热毒血痢的病证。斑,丹毒,喉痹,热毒血痢的病证。v本类药物清热之中长于解毒而适用于各种热毒证,v可根据病情需要,作相应的配伍v热毒深入血分配伍清热凉血药v夹有湿邪配伍利湿、燥湿、化湿药v正气不足配伍补益
9、药金银花金银花v性能功效性能功效 别名:金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 生用,炒炭,或制成露剂用。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疮痈疔肿,肠痈肺痈2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3温热病热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或热入营血,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4热毒血痢5暑热烦渴,小儿热疖,痱子 连翘连翘v性能功效性能功效 珍珠囊:“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热邪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以及心火亢盛,心烦失眠,口舌生疮。2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3痈肿疮毒,瘰疬结核。清热解毒银花:凉血止痢:各种热毒痢。清热解毒银花:凉血止痢:各种热毒痢。 疏散风热疏散风热 温病
10、初起连翘:消痈散结:痈疮疖肿,温病初起连翘:消痈散结:痈疮疖肿, 风热表证风热表证 瘰疠痰核(穿山甲)。瘰疠痰核(穿山甲)。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银花:克,银花:克,热毒重者,可至克热毒重者,可至克v连翘:克连翘:克脾胃虚寒者忌用脾胃虚寒者忌用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 v多为甘苦咸寒之品,多归心、肝血分。v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v适用于热入营分或血分之证。v热入营血,必然耗伤阴液,本类药物多清热而不伤阴,有的药兼滋阴作用。 生地养阴生津:热病伤津,生地养阴生津:热病伤津,清热凉血阴虚内热。清热凉血阴虚内热。 养阴及清虚热作用较好,尤宜于热病后期,阴 液已伤及虚热证。 丹皮丹皮 活血散瘀:血热血
11、瘀活血散瘀:血热血瘀 热入营血热入营血 经闭痛经,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癥瘕积聚。 (壮热、烦渴、(壮热、烦渴、 神昏,舌绛)神昏,舌绛) 善于清透阴分伏热,而退虚热,多用治温病后期, 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生地:克,生地:克,脾虚食少、腹满便溏者慎用脾虚食少、腹满便溏者慎用v丹皮:克丹皮:克血虚有寒及孕妇忌用;月经过多者慎用血虚有寒及孕妇忌用;月经过多者慎用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 凡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凡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燥湿药,适用于湿热诸病证。叫做清热燥湿药,适用于湿热诸病证。v苦寒性燥v除清热燥湿外,还多具有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湿热
12、证、实火证及热毒证。黄芩黄芩v处方用名处方用名枯芩(片芩):功偏清泻肺火;炒黄芩:偏清热安胎黄芩炭:多用于止血v临床应用临床应用一清热燥湿 治疗多种湿热病证二泻火解毒 治疗火热毒证三凉血止血 治疗血热出血证四清热安胎 治疗怀胎蕴热,胎动不安特点: 善于清上焦湿热,长于泻肺火黄连黄连v处方用名处方用名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炒用:缓解寒性,免伤脾胃阳气;姜炙:清胃止呕;酒炙:偏清上焦之火;猪胆汁炒:功专泻肝胆实火v临床配伍应用临床配伍应用配黄柏、秦皮、白头翁(白头翁汤)热毒血痢,赤多白少配木香(香连丸)下痢腹痛,里急后重配葛根、黄芩(葛根芩连汤)痢疾、泄泻而身热者配芩、柏、栀子(黄连解毒汤
13、)火热炽盛,高热烦躁配大黄、黄芩(泻心汤)心火亢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配黄芩、白芍、阿胶(黄连阿胶汤)心火盛而阴血不足,心烦不眠黄黄 柏柏v处方用名处方用名 关黄柏;川黄柏;盐水炒黄柏(泻相火,退骨蒸)关黄柏;川黄柏;盐水炒黄柏(泻相火,退骨蒸)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湿热下注,阴肿阴痒,带下黄浊臭秽,足膝肿痛,小便灼热,淋沥涩痛,湿热泻痢,湿热黄疸。2疮疡肿痛,湿疹湿疮。3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清热燥湿解毒多生用;泻火除蒸退虚热多盐水炒用。 清热燥湿清热燥湿 黄芩善清上焦湿热,主清肺火黄芩善清上焦湿热,主清肺火泻火解毒泻火解毒 清热安胎:胎动不安清热安胎:胎动不安 黄连黄连 大苦大寒,泻火解毒力
14、强大苦大寒,泻火解毒力强清中焦湿热见长,尤清胃火清中焦湿热见长,尤清胃火湿热证湿热证 清泻心火:心火亢盛清泻心火:心火亢盛热毒证热毒证 黄柏黄柏 除下焦湿热:下焦湿热的小便除下焦湿热:下焦湿热的小便涩痛,带下病涩痛,带下病 泻肾火:肾阴虚火旺泻肾火:肾阴虚火旺不同点不同点v黄芩 清热安胎,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v黄柏 善泻相火,退虚热,治阴虚发热、盗汗遗精。为实热、虚热两清之品。v前人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黄芩:克黄芩:克v黄连:克黄连:克v黄柏:克黄柏:克脾胃虚寒者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清热剂清热剂白虎汤白虎汤伤寒论伤寒论组成组成方解方解 功效功效
15、主治主治石膏石膏君君 清热泻火,生津除烦清热泻火,生津除烦 清清热热生生津津阳明气分阳明气分热盛,症热盛,症见壮热面见壮热面赤,烦渴赤,烦渴引饮,汗引饮,汗出恶热,出恶热,脉洪大有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力或滑数知母知母臣臣 助石膏清热生津助石膏清热生津粳米粳米甘草甘草佐佐,养胃和中,养胃和中使使防寒凉伤胃防寒凉伤胃临床运用:临床运用:u本方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有力为辨证本方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有力为辨证要点。要点。u消渴证见有烦渴引饮,多食善饥,属胃火者;消渴证见有烦渴引饮,多食善饥,属胃火者;可用本方加天花粉、石斛可用本方加天花粉、石斛u若气分实热证因汗出过多而兼见烦渴不止,疲若气分实
16、热证因汗出过多而兼见烦渴不止,疲倦乏力,脉浮大无力,本方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倦乏力,脉浮大无力,本方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参汤。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医方集解组成组成方解方解功效功效主治主治龙胆草龙胆草君君 泻肝胆实火,清下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焦湿热泻泻 清清肝肝 下下胆胆 焦焦实实 湿湿火火 热热 , 。肝胆实火,肝胆实火,症见头痛,症见头痛,目赤,胁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口苦,耳聋耳肿,湿热耳肿,湿热下注,症见下注,症见阴肿阴痒,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小便淋浊,带下黄臭。带下黄臭。舌质红苔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腻,脉弦数。黄芩、栀子黄芩、栀子臣臣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木通、车前木通、车前子
17、、泽泻子、泽泻佐佐 清热利湿清热利湿生地、当归生地、当归佐佐 养血益阴以防肝火伤养血益阴以防肝火伤阴阴柴胡柴胡使使 引诸药入肝胆引诸药入肝胆甘草甘草使使 调和诸药调和诸药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本方以肝胆实火和肝胆湿热的各种病证本方以肝胆实火和肝胆湿热的各种病证据临床报道,本方去当归、生地、泽泻、据临床报道,本方去当归、生地、泽泻、加大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加大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消食药v定义: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饮食积滞证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本类药多属甘平之品,主归脾胃二经。v功效:消食和中,健运脾胃消食和中,健运脾胃。v适应症:用于饮食停滞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
18、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等。脾胃虚弱所至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v配伍:宿食停滞化热,配清热药(绵茵陈、火炭母)大便秘结,配泻下药(大黄、芒硝)积滞中阻,气机不畅,配行气药(木香、春砂仁)湿浊阻中而饮食不消,配芳香化湿药(藿香、扁豆花)脾胃虚弱,饮食不消,配补气健脾药(党参、云苓、白术)脾胃虚寒,配温中散寒药(干姜)v使用注意:消食药作用虽缓和,但部分药物也有耗气之弊,不宜过用久服,以免耗伤正气。消食药: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中作用,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或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山楂长于消油腻肉食积滞,并能活血散瘀。 麦芽 长于消米面薯芋等面粉类食滞,兼有回乳之功。 神曲 有健脾和胃,尤宜于脾
19、虚食积者和外感兼食积。三者炒焦配伍应用,习称“焦三仙”,消食健脾止泻作用更强。温里药v定义:凡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v功效: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温肾助阳,温肝散寒,温阳通脉,回阳救逆。v适应证:本类药物因其主要归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适用于治疗脾胃受寒证、肺寒痰饮证、肝经受寒证、肾阳不足证、心肾阳虚证和亡阳证等里寒证。v病机与配伍:里寒因外寒入侵兼有表寒者,配辛温解表药;寒凝气滞者,配行气药;寒凝血瘀者,配活血祛瘀药;寒湿内阻者,配芳香化湿药;虚寒相兼,阳虚不足者,配温阳散寒药;气虚欲脱者,配大补元气药。特点:l本类药物多归脾、胃、肝、肾、心、肺经;
20、l本类药物大多温热而味辛,易动火伤阴耗液,对热证、阴虚火旺、津亏血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l少数药物有毒,应注意炮制、用法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附子附子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Acontum fischeriAcontum fischeri附子v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v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白附片、淡附片。v功效:回阳救逆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散寒止痛。v应用:本品辛甘大热,能助心阳,补肾阳,并能散寒,故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常用于救治亡阳危重证。本品辛甘大热,能下助肾阳,中温脾阳,上济心阳。 补火助阳,用于阳虚诸证脾胃受寒证、脾肾
21、阳虚证、肾阳不足证。用于寒痹证。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善治风寒湿痹,虚寒腹痛,虚寒痛经。散寒通络,治疗阴疽。v用法用量:煎服,315g。先煎3060分钟(口尝无麻辣感为度)。v注意事项:1、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2、本品有毒,应炮制后用,并注意用量和煎煮时间。v药理研究:本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生物碱。煎剂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有抗炎、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久煎其有效成分乌头碱被破坏,而强心成分不随煎煮时间延长而丢失,但对抗炎、镇痛作用有影响。乌头碱有毒,使用时应用炮制品。干姜干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Dried ginger干姜v辛、热。归脾、胃、心、肺经。v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生用
22、。v功效:温中散寒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温肺化饮。v应用:用于脾胃受寒证和脾胃虚寒证。v本品辛热,入脾胃经,治疗外寒内侵之脾胃寒症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v治疗脾胃虚寒证,配党参、白术等(理中丸)。用于亡阳证。本品辛热,能回阳通脉。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配附子等同用,如“四逆汤”。用于寒饮咳喘。治疗寒痰迫肺所致的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配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v用法用量:煎服,39g。v干姜:温里药;生姜:解表药; 炮姜:偏于温经止血v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血热、血虚者忌用,孕妇慎用。v药理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有镇吐、镇静、镇痛、祛风
23、健胃、止咳作用。温 里 剂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煦助阳,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煦助阳,散寒通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散寒通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统称温里剂。 温中祛寒温中祛寒脾胃阳虚,中焦虚寒脾胃阳虚,中焦虚寒 回阳救逆回阳救逆阳气衰微,格阳,戴阳阳气衰微,格阳,戴阳 温经散寒温经散寒寒凝经脉寒凝经脉理中丸伤寒论 腹痛喜温自利不渴呕吐及霍乱腹满不欲饮食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脾胃阳虚,寒自内生中焦虚寒,升降反作 阳虚有寒之征 中焦虚寒证寒凝气滞,脾失健运脾胃阳虚脾阳虚四肢失于温煦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胸痹脾阳虚统摄失司脾胃阳虚,生化不足,
24、 土不能濡木脾虚不摄脾胃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气上逆中焦虚寒理中丸伤寒论 使 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君 干姜辛热,归脾胃,温中祛寒,扶阳抑阴臣 人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之本, 气旺而阳亦复佐 白术甘苦温燥,燥湿健脾,健运中州, 投脾之所喜温中散寒 补气健脾理中丸伤寒论 四逆汤四逆汤伤寒论伤寒论 四肢厥冷恶寒倦卧呕吐下利腹痛不渴 神衰欲寐苔白滑脉微少阴阳气衰微 阴寒内盛证脾胃失其温煦健运失常升降反作阳气衰微 阴寒内盛 寒凝气滞阳气衰微神失所养肾阳衰微阴寒内盛之危候肾阳衰微,阳气不能散布失其温煦 肾阳衰微 阴寒内盛臣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干姜与附子相须为用,助阳散寒之力尤大佐
25、使 炙甘草补脾胃而调诸药, 且可缓姜附燥烈辛散之性, 使其破阴复阳而无暴散之虞君 生附子大辛大热,入心脾肾经, 温肾壮阳,祛寒救逆回 阳 救 逆泻下药、泻下剂泻下药、泻下剂泻下药方泻下药方定义:凡以泻下通便,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定义:凡以泻下通便,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或水饮证为主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或水饮证为主要作用的药(方),叫做泻下药(方)。要作用的药(方),叫做泻下药(方)。应用: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冷积应用: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冷积寒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寒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泻下药分类泻下药分类 分类分类性味性味主要作用主要作用主
26、治主治攻下药攻下药 多属苦寒多属苦寒泻热通便泻热通便泻下力较强泻下力较强热结便秘及火热结便秘及火热上炎之里实热上炎之里实热证。热证。润下药润下药 多属甘平多属甘平润肠通便润肠通便泻下力较缓泻下力较缓津血不足之肠津血不足之肠燥便秘。燥便秘。逐水药逐水药 苦寒或辛温苦寒或辛温 攻逐水饮攻逐水饮泻下力峻猛泻下力峻猛水肿,臌胀,水肿,臌胀,胸胁停饮。胸胁停饮。泻下剂分类泻下剂分类分类分类主治主治代表方代表方寒下剂寒下剂里热积滞实证里热积滞实证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温下剂温下剂里寒积滞实证里寒积滞实证温脾汤温脾汤润下剂润下剂肠燥津亏肠燥津亏麻子仁丸麻子仁丸逐水剂逐水剂水饮壅盛水饮壅盛十枣汤十枣汤使用注意使用注
27、意v里实兼有表证者,宜先解表,后攻里里实兼里实兼有表证者,宜先解表,后攻里里实兼正虚者,宜攻补兼施。正虚者,宜攻补兼施。v药性峻烈的泻下药(剂),孕妇、产妇、妇药性峻烈的泻下药(剂),孕妇、产妇、妇女月经期忌用;年老体弱、久病正虚者慎用女月经期忌用;年老体弱、久病正虚者慎用v药性峻烈的泻下药(剂),易伤正气,奏效药性峻烈的泻下药(剂),易伤正气,奏效即止,不可过服即止,不可过服攻下药攻下药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如大黄,芒硝等。通便作用。如大黄,芒硝等。大黄泻热通便力强大黄泻热通便力强泻热通便凉血解毒:血分实热之出血证泻热通便凉血解毒:血分实热之出血证疔疮肿毒
28、疔疮肿毒逐瘀通经:瘀阻之证逐瘀通经:瘀阻之证热结便秘热结便秘 芒硝芒硝 清热解毒:目赤及咽喉肿痛清热解毒:目赤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舌生疮。 润燥软坚:大便燥结,乳痈。润燥软坚:大便燥结,乳痈。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大黄:克后下大黄:克后下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忌用v芒硝:克烊化冲服芒硝:克烊化冲服孕妇忌用孕妇忌用润下药润下药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如: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如:火麻仁,郁李仁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润肠通便 火麻仁:(火麻仁:(有毒有毒)体虚及习惯性便秘。)体虚及习惯性便秘。 郁李仁:郁李仁:肠燥及气滞肠燥及气滞之便秘。之
29、便秘。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证。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证。津血不足津血不足肠燥便秘肠燥便秘用法用量用法用量v火麻仁:克火麻仁:克孕妇及习惯性流产者忌用孕妇及习惯性流产者忌用v郁李仁:克郁李仁:克孕妇慎用孕妇慎用泻下剂泻下剂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伤寒论伤寒论组成组成 方解方解功效功效主治主治大黄大黄君君 泻热通便、荡涤肠胃、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去实。实热积滞。去实。峻峻下下热热结结脘腹痞满,大脘腹痞满,大便秘结,腹痛便秘结,腹痛拒按,苔黄燥拒按,苔黄燥起刺,脉实有起刺,脉实有力。或兼日晡力。或兼日晡潮热,或下利潮热,或下利稀水臭秽。稀水臭秽。芒硝芒硝臣臣 助大黄泻热通便,并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屎。去燥。能软坚润燥屎。去燥。厚朴厚朴佐使佐使 下气宽肠行气化滞。下气宽肠行气化滞。除满。除满。枳实枳实佐使佐使 行气散痞。除痞。行气散痞。除痞。临床运用:临床运用:本方以痞满燥实及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本方以痞满燥实及苔黄脉实为辨证要点。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治阳明腑实轻证。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治阳明腑实轻证。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帆布制品售后服务管理考核试卷
- 玻璃加工技术解析考核试卷
- 水产品市场调研方法考核试卷
- 半导体器件的压力传感器考核试卷
- IDS金融服务公司(案例)
- 《依法行使权利》课件
- DB11 T 384.8-2009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8部分 危险场所的施工与验收
- (31)-3【北师】数学选拔卷01
- 幼儿园班级心得体会
- 债权转让协议合同书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测试卷:职业指导服务与心理咨询
- 政务服务人员培训
-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2030中国化妆棉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安全标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 【教学课件】第10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 早产儿护理的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 贸易安全培训
- 滁州地铁笔试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模拟卷(上海专用)-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