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_1_第1页
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_1_第2页
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_1_第3页
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_1_第4页
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_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    摘要: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建设新形态教材尤其是在纸质教材中添加二维码,已成为传统出版社转型升级中一个重要的出版模式。基于此,文章从功能和技术的角度切入,设计了二维码服务平台,以支撑编辑的日常业务工作,并借助手机端为读者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浏览、购买等服务。此外,文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育资源二维码应用服务为例,介绍了二维码服务平台的应用成效。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及其应用,有助于推动二维码和出版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并为新形态教材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二维码

2、,用户体验,云服务,知识付费,新形态教材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升级,“绝不是简单地实现产品的数字化,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1。随着云存储、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出版在学术出版领域的成功应用,教育出版出现了新形态教材、数字课程出版与定制应用、数字教材等新模式2。其中,新形态教材以满足教学和学习的多种需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为目的,为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3。近年来,智能手机正逐渐成为学生查看线上教学内容的主要工具,而新形态教材中使用的二维码,为实现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切换提供了载体。通过扫描二维码,学生可以从纸质教材中有选择性地获取相关的

3、视频、音频、文档、图片、测试题、3d模型等数字教育资源,使得教材变薄了,知识却变厚了。一 二维码简介及其应用1 二维码简介“二维码”也称“二维条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一种图形编码方式,即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一些特定信息按二维方向排列成黑白相间形式的图形进行存储。根据编码模式,二维码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矩阵式二维码,如qr(quick response)码、dm(data matrix)码;一种是行排式二维码,如pdf417、code 49。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4,自诞生之日起,二维码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5。1993年,我国开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6。

4、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维码在技术水平上已不逊于国外其它技术标准,同时还具有抗污损、抗畸变、低成本等优点7。2 二维码在出版行业的应用2006年,蔡京生从出版业的标准化建设角度首次提及图书二维码,认为二维码技术能更大程度地“满足新闻出版行业各个生产环节对信息化的要求”8。之后,我国学者对图书二维码的研究持续关注,但研究热度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2012年,马化腾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推出了一个叫“扫一扫”的新名词,并表示要从微信强化扫二维码的功能9。微信用户的滚雪球式增长和微信“扫一扫”功能的广泛普及,为图书二维码的研发提供了沃土。2012年,被称

5、为图书二维码爆发年,学者对图书二维码应用的关注增加,文献数量也急剧增加10。纵观2006年至今的图书二维码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发现:二维码在出版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聚焦于图书管理逐渐扩展至图书营销、图书防伪、图书内容等,而图书内容方面又从聚焦于教辅图书逐渐向医学图书、科技图书、少儿图书等全面铺开;但是,当前的图书二维码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内容运营、缺少技术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鲜有具体案例。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介绍服务于新形态教材的二维码服务平台及其应用案例,以期为图书二维码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二 二维码服务平台的设计为提供稳定的图书二维码服务,以支撑编辑的日常业务工作,并满足读者浏

6、览、购买新形态教材以获取更多所需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笔者所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技术团队(下文简称“本团队”)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二维码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二维码服务平台基于云服务,为二维码资源生产管理和移动端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1 二维码资源生产管理(1)实现前提:二维码标准和资源格式二维码资源生产管理是二维码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首先需要确定二维码标准和资源格式。资源类型主要分为三种:文件资源、html富文本资源和链接资源。每一个资源都对应一个唯一的http地址,在此基础上,系统自动生成与这个资源对应的唯一的qr码。唯一的http地址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地址应确保永久不变。使用了二维

7、码的新形态教材一旦印刷完成被读者购买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不同的读者扫描书内的二维码。这就要求新形态教材中二维码的http地址能永久提供服务,否则会带给读者不良的阅读体验,从而失去读者对新形态教材的信任。地址长度力求精炼。为提高二维码识别的成功率,二维码服务平台提供的http地址遵循“字符限长度、编码有规律”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11一书为例,书中与“一带一路千年的时空穿越”内容配套的二维码如图2所示,其唯一的http地址为:http:/地址资源可以维护。二维码的http地址要确保永久不变,并不意味着此地址链接的数字教育资源也应永久不变。实际上,一些时效性较强的数字教育资源在图

8、书内容没有修订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另外读者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数据分析也能反映出一些图书内容亟待调整的问题,这就需要编辑动态调整配套数字教育资源的相关内容。可随时维护的http地址资源既给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方便,也因能及时提供最新的数字教育资源而给读者带来了福利。(2)基本功能:以图书管理功能为例二维码服务平台提供4种用户角色,分别是管理员(包括超级管理员、事业部管理员、市场管理员和财务管理员)、编辑、读者和游客。其中,二维码资源生产管理平台为管理员和编辑服务,支持电脑浏览器;而手机端和小程序端为读者和游客服务,支持手机浏览器。二维码资源生产管理提供图书管理、资源管理、二维码管理、用户管理、

9、防伪码管理等基本功能。作为二维码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图书管理功能主要服务于编辑和事业部管理员。其中,图书管理的编辑工作界面如图3所示(限于篇幅,此处仅截取部分界面展示),其左侧为功能面板,右侧为相关资源列表。功能面板分为六大模块,包括:控制面板,用来完成相关资源的绝大部分操作。由于此模块的操作最为频繁,故放置在整个面板最显眼的左侧顶部位置。图书元数据,用来显示资源的主要元数据信息,并可通过编辑按钮进行修改。发布面板,为了保证资源质量,除了与资源对应的纸质教材必须经过图书三审流程,还在二维码服务平台增加了图书发布审核功能资源添加完成后,提交平台发布,经事业部管理员审核通过,资源进入锁定状态;锁定

10、后的资源若需修订,则由编辑提出申请,通过事业部管理员审批后,编辑方可自行修订。销售面板,提供促销管理、销售情况统计等功能,且图书中的所有数字教育资源都可以单独设定价格或一书一码访问权限。工单管理,平台接入智能客服系统,以及时、快速地解答读者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时设置专门的客服岗位,以解答读者的个性化问题。数据中心,通过采集接口自动采集的用户行为日志,经过处理之后按照不同的维度和指标予以可视化呈现,可为编辑实时了解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持。2 移动端功能针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往往于不经意间耗费人们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现状,本团队认为当前读者的学习思路和学习节奏都应借助纸质教材完成,二

11、维码http地址链接的数字教育资源只是作为纸质教材的有益补充使用,读者最好扫完码、看完资源就走,以节约时间,避免分散精力。基于此,服务于读者的手机端主要提供以下功能:资源浏览,通过手机端浏览平台上传的各类资源,并针对微信和手机浏览器进行转码、适配,以达到最佳的浏览体验。一书一码绑定,对于需要绑定图书防伪码的资源,提供界面绑定和扫码绑定两种绑定方式。读者绑定成功后,以后再次扫描就无需绑定了。支付购买,针对付费资源,读者通过微信支付完成购买后方可继续浏览。个人中心,提供个人信息维护、购买订单汇总和历史记录浏览等服务。工单服务,提供客服入口,用来解答读者在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便于读者使用,手

12、机端支持qq、支付宝、微信等各种扫码应用。与此同时,本团队利用微信小程序框架mpvue,开发了小程序端,其功能与手机端保持一致。此外,二维码服务平台还为有个性化展示需求的资源提供了h5package应用。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电子作品集为例,此书内含资源4250个,需按资源分类、奖项等级进行呈现,如图4所示。为此,本团队制定了h5package应用包打包规范12:将一本书视为一个应用,二维码服务平台通过restful api接口提供数据,手机端利用vue前端框架开发个性化的展示页面;通过webpack打包形成h5package应用包,上传至二维码服务平台,由h5package应用包部署服务完成部署,最终生成个性化界面。3 云服务支持刚开始使用二维码服务平台时,编辑常常会问:平台支持多长时间的视频播放?支持多大的文件上传?从技术上来说,平台对视频长度和资源大小都没有限制(目前仅将单个文件上传的大小限制为10g)。在平台设计之初,本团队考虑的核心技术问题包括:如何处理海量的资源存储,并维持动态扩容?如何保证资源的安全?如何保证资源的传输速度?这些问题,都可通过低成本的云存储来解决。以资源上传为例,编辑在电脑浏览器选择将要上传的资源后,通过云存储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无需通过二维码服务器便可直接将资源上传到云存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