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_第1页
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_第2页
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_第3页
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_第4页
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罗恩病10例临床内镜分析报告 摘要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6年3月间电子肠镜检出并由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的10例临床资料、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 7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见节段性凹陷溃疡,周围见息肉状增生形成卵石样改变;2例为升结肠肉芽增生并伴有溃疡形成并导致肠道狭窄;另有1例患者以肛周脓肿、肛瘘为主要表现。病理肉芽肿检出率为50%。结论 克罗恩病的大体形态改变通过肠镜即可观察到。内镜活检作为肠镜大体形态的补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根据临床表现、X线、内镜及病理综合诊断。 关键词 克罗恩病;电子肠镜;病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

2、se,CD)是一种胃肠道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1973年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克罗恩病。在西方近25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国内尚无精确统计报道。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低得多,但近10年报道已逾千例。提示病例数有增多之势1。本文总结我院消化内镜室自2001年9月2006年3月进行电子肠镜检查4048例,共检出并由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1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29岁。年龄最小16岁,最大47岁。内镜确诊之前病程10天4年不等,平均1.5年。 1.2 临床表现 本组腹痛、腹泻者9例,以右下腹多见。消瘦9例,

3、贫血7例,发热4例,便血4例;大便次数每天210次不等,并发瘘管形成者1例。 1.3 内镜检查 10例病人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病变位于回肠末端、回盲部和升结肠9例,肛周脓肿、肛瘘1例。内镜表现:7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见节段性凹陷溃疡,上覆白苔,边界清,周围见息肉状增生形成卵石样改变;2例为升结肠肉芽增生伴有溃疡形成并导致肠道狭窄,镜身无法通过;另有1例患者以肛周脓肿、肛瘘为主要表现。 1.4 病理组织学特点 结肠黏膜呈慢性炎性溃疡,黏膜固有层内见无干酪样坏死的结核肉芽肿5例;另有5例病理结果为结肠黏膜呈亚急性炎症改变,伴有息肉样增生及溃疡形成,未见明显无干酪样肉芽肿,结合临床,符合克罗恩病的改变。

4、 2 讨论 克罗恩病过去又称“局限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为不明原因的非特异性肠炎。本病从口腔至肛门的消化道均可受累。本病在高加索发病率较高,亚洲人发病率较低。好发于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呈节段性、多发性。克罗恩病在我国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本组发病年龄主要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2.1 克罗恩病的病因 C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等因素有关,目前多认为与遗传易感性、某种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免疫调节异常有关。本病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通常一级亲属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病灶常好发于细菌接触最多的部位,有报道表明在克罗因病者肠黏膜中已检测出相关的

5、细菌及其产物,如副结核分支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麻疹病毒等。机体免疫因素可能是本病的病因之一。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异常,血清中可检测出特异性自身抗体2。 2.2 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 由于克罗恩病侵犯的范围、部位不同,所以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极不一致,其中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发热、便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出现腹部肿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偶有以肛门内隐痛、肛周脓肿、肛瘘等为首发症状。本文10例患者中腹痛腹泻者9例,消瘦9例,贫血7例,发热4例,便血4例,1例以肛周脓肿为首发症状,在肛肠科以肛瘘进行治疗,后肠镜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由于CD常位于右半结肠、盲肠或回肠末端,可

6、有便秘的表现,尤其是腹泻与便秘交替者,需注意排除CD。CD患者常有肠外表现及并发症,最早的常见症状是肝周病变,如肝大、胆管炎、胆囊炎。主要并发症为:肠梗阻、肠穿孔、肠瘘、腹膜炎。本组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较少,无一例有肝周病变及上述并发症,可能与本组结肠病例较少有关。 2.3 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由于克罗恩病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不一致,实验室及影像学上无特异性,但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开展,CD的大体形态改变通过肠镜即可观察到。内镜活检作为肠镜大体形态的补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以往许多学者特别强调非干酪样肉芽肿对CD的诊断价值,认为一定要看到肉芽肿才能诊断3。本文报告的10例CD,实际病理肉芽肿检出率为50%,另外5例,我们则根据临床表现、X线、内镜及病理综合诊断。在内镜检查中,由于活检取标本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有些检出率较低,相当一部分仅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故肠镜拟诊克罗恩病的送检标本需多块、深凿活检以提高阳性率。鉴别诊断: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表现,CD常需要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盲肠癌相鉴别。故需结合X线检查、肠镜及病理检查综合分析,大多数克罗恩病患者是可以明确诊断而获得及时治疗的。 参考文献 1 徐克成,江石湖.消化病现代治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3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