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合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_第1页
目标合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_第2页
目标合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_第3页
目标合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_第4页
目标合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标合约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究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目标制定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制定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调查问卷之大学生版,研究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综述以及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五个维度即个人品质和个人管理能力、职业认同、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4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58份。图3 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认知情况图3为大学生就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情况,其中得分最高的是个人品质与个人管理能力3.802 7,最

2、低为专业知识与技能3.428 7,说明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较好的个人品质与个人管理能力,而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表现不足,因此大学生应该对专业知识与就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注重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另通过对北京市10家企业的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主管进行深度访谈,得出企业比较重视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具备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企业对目前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不满意的方面包括: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做事缺乏毅力、自我评价能力低、不够敬业、做事缺乏责任感、抗压能力弱;企业对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所提出的建议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3、)专业学习方面: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多想多做多实践多找符合自己就业方向的实习机会,多接触社会,在实习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2)职业规划、选择方面:在大三、大四阶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早期要抛得开一切,放的下一切,有舍才有得等;(3)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强组织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培养主人翁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抗压能力。思想多元化与正统教育没有必然冲突,学生要注重开拓视野。大学生在签署目标合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或是相关专业测试、问卷调查以及通过对比自身能力

4、与相关用人企业的差距等方式,如图3所示,了解自身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明确自身的优劣势。通过分析自身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早获知和规划哪些方面的能力能够通过高校培养,哪些方面需要通过实习提高。再通过了解自己未来就业的目标企业对大学就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情况。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可以提出对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并明确在合约中所要履行的义务。此三方签署的目标合约是大学生培养就业能力的私人订制方案,因学生特点各有不同,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可考虑分专业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目标合约方案。四、目标合约的实施:制定实践任务单高校、企业、大学生三方在明确目标的

5、前提下签署目标合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实践任务单。任务三方主体主要是高校、企业以及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实践任务单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企业、高校、大学生三方主体目标的制定;(2)三方共同约定所要实现目标的要求;(3)目标合约的执行;(4)约定目标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考核主体以及监督检查以及协调机制,权责分明,任务明确;(5)高校、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成绩认定。第一部分,企业、高校、大学生三方分别制定目标。三方从各自利益出发,提出各自对就业能力的诉求。即企业从招收到适岗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收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人才的目标要求。高校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角度出

6、发制定高校培养目标。大学生则从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加强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制定目标。目标合约三方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缓解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现状。第二部分,综合企业、高校以及大学生三方目标,提炼出满足三方目标要求的所要培养的大学生具体就业能力,如经过三方约定认可,大学生需要在知识、实践、态度等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合约需要这些能力做具体的阐释,如能力的内涵阐释、实现要求、实现目标等,使得三方能够明确合约内容。第三部分,目标合约的执行。合约制定需要三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且能够通力合作。高

7、校在合约执行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如制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落实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改革等;企业则通过明确培养义务,安排入职培训、工作指导、一对一实习指导、入校宣讲等方式执行;大学生可采取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我认知、有意识进行自我培养等方式执行合约。第四部分,约定目标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考核主体以及监督检查以及协调机制。该部分需要明确监督考核的主体、指标和方式。监督考核的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和大学生。企业方面由相关部门组建的检测中心进行监督考核,主要是对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监督以及大学生的在企业的实践表现进行监督考核;高校方面的监督考核工作由就业办等相关就业单位执行,监督工作主要包括对企业的实践

8、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是否按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实践等相关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还需对大学生目标制定情况进行督促、监督和考核;大学生方面,需要对企业的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及时反馈个人感受,及时与企业沟通并调整个人的个性化培养方案。此外大学生还需对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反馈,督促高校及时调整并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第五部分,高校、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成绩认定。成绩认定包括两部分,即分阶段成绩认定和综合能力总成绩认定。成绩认定由企业部门主管、hr评定、高校相关部门指导老师评价以及大学生自评三部分构成。表1为约定目标合约制定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任务单。表1

9、 制定目标合约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任务单任务名称目标合约制定高校目标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质量,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等企业目标招到能够胜任公司岗位的毕业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收益等大学生目标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增强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找到理想工作等合约内容描述合约三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商定共同目标,规定三方的权利与义务实现目标要求知识目标实践目标态度目标其他目标就业能力相关知识等专业实践知识等工作中认真、抗压、沟通、创新等其他要求目标合约执行高校企业大学生制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落实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改革等明确培养义务、安排入职培训、工作指导、一对一实习指导、入校宣讲

10、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我认知、有意识进行自我培养等监督考核主体、指标、方式监督考核主体高校就业办等相关就业单位企业相关部门组建的检测中心大学生监督考核指标时间质量规范性其他监督考核方式企业、高校实施任务的反馈跟踪制度、考核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计入考核成绩分阶段成绩认定企业(部门主管、hr)高校大学生自评综合能力总成绩认定企业高校大学生自评合约三方签字企业高校大学生注:(1)本合约一式三份,企业、高校、大学生三方各执一份;(2)三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后要共同对任务结果进行鉴定,结果由三方共确定五、结语缩小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提高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可以有效缓解当前

11、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高素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起到重要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企业、大学生共同的责任,高校、企业与大学生应统一目标,共同努力。高校应该面向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实际,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就业平台。企业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做好与高校的对接和联合,深入教育一线,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及时的行业信息和良好的实践资源。大学生自身也应该认清自我,做好自我定位,不断拓展自身的就业能力。总而言之,各个主体应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相互之间通过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为实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共同目标而努力,从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实现高等教

12、育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郝亚美,朱彦杰,2013.b2c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电子商务(9):19-20.2姚华儿,2013.顾客满意视域下高职就业指导服务机制建设j.中国就业(3):18-19.3薛萍,徐洁怡,2013.顾客满意度指数建模方法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3):17-20.4李军凯,201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11):89-92.5汪霞,钱小龙.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3):21-27.6王静波,王翡翡,2011.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状况探析j.现代大学教

13、育(4):87-92.7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2010.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3):168-170.8葛晶.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比较分析以上海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9郭开宇,马俊红,2009.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6).10jay mitra etal. knowledge creation and human capital for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j. education training, 2011, 53(5): 4

14、62-479.11sun, qian.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 the curriculumj. journal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2011, 3(1): 36-48.12fugate m., kinicki a. j. a dispositional approach to employability: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and test of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 reactions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j. journal of occu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8(3).13robinson j s, garton b l. an assessment of the employability skills needed by graduates in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