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大全五篇] (4)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大全五篇 中共苏区振兴规划xx县区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卫生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工作也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攻坚时期。为更好地加快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保护和促进我县居民身体健康水平。根据中共苏区振兴规划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卫生工作实际,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卫生现状 1、医疗卫生机构。2011年底,全

2、县拥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8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中医医院1个、专科医院1个、妇幼保健机构1人、疾病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新农合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20个(其中:中心卫生院6个,一般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205个,民营医院3个,个体医疗机构19个。 2、卫生人力。全县公立医疗机构拥有医务人员1108人,其中在职正式职工924人,聘用184人。在职职工中,卫生技术人员820人,占88.74%,其中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315人,初级职称458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数2.25人。另有村级卫生技术人员621人。 3、医疗状况。共开放住院床位803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12张,乡

3、镇卫生院291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2.2张。价值5000元以上的医疗设备411件,占地面积107221.8平方米,建筑面积49255平方米(其中乡镇医疗机构14796平方米),日均门诊1100余人次,年均住院3万余人次。 4、公共卫生。规划免疫12种疫苗接种率96%,以乡镇为单位规划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通过省级验收;住院分娩率100%,新法接生率100%,婴儿死亡率1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28/10万以下,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以上,人均寿命75.3岁。 5、医疗保障。2008年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11年,我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64188人,参合

4、率97.6%,基金总量为5930.88万元,全年补偿参合农民160567人次,基金支出5485.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卫生事业费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长。2010年全县卫生事业费投入只占财政经费总支出的8.83%。由于长期投入不足,造成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用房简陋、设备配置欠缺、设2施落后、人才队伍断层和医技人员培训经费短缺等,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效果与质量的提高。截止2010年12月31日止,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负债8739万元,其中基建负债3451万元, 2、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滞后。2

5、007年以前,我县卫生卫生事业发展欠账最大。全县乡镇医疗用房面积14796平方米,其中4916平方米为d级危房,占全县医疗用房面积的33.23%。全县20个卫生院中,有6个卫生院至今没有合格的业务用房。尽管从2006年起,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才争取到部分国债项目建设资金,改造新建了9880平方米的医疗用房,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427万元,其中国债资金仅为575万元,而附属设施建设标准高,征地拆迁成本大,地方配套资金无法落实,项目单位无力自筹资金,致使项目单位负债累累,总负债为1852万元。另外为了方便农民看病,我县在6个非乡镇政府所在地(合并乡)仍开设了卫生院,但由于是非政府所在地,国债项目资

6、金不予安排,地方又无力筹措,6所卫生院医疗用房均为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早已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危房,但迫于资金压力,到目前都无法完成改扩建工作。 3、人才队伍不能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现有卫技人才严重缺乏,基层卫生院缺少医护人员200多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县皮防院、县卫监所、县疾控中心按现有标准需增人员350余人。卫生系统已经进入到龄退休的高峰期,严重影3响了我县医疗卫生业务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后备人才难以引进,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住房都难以解决,对医学本专科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4、医疗设备落后。近几年上级部门陆续配了一些基础

7、性设备,但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设施不完善,无清晰度好、配置高的b超、x光机等大型医疗辅助检查设备,造成有些常见病和急诊病不得不到县级医院确诊和治疗,县级医院无核磁共振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无法诊断,加上我县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还未开展,无相关医疗设备,这些问题导致患者不得不到上一级医院治疗,进一步加重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村卫生室建设滞后。一是现在农村许多地方还没有摆脱缺医少药的状态,全县没有一所规范化的村级卫生室,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连简陋的卫生所都没有,农民根本没有地方看病。二是许多农村缺乏素质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农民生

8、病以后,无法得到基本的救治。三是县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面临诸多困难,许多村卫生室无固定场所,医疗设备只有老三件(温度计、血压计、听诊器),达不到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要求,服务能力低下。 四、下一步发展设想 以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1、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卫生监督综合网络和卫生安全检测预警机制。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维护健康的社会行动,

9、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二是加大对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投入力度,建设卫生监督综合大楼项目,配齐的执法专用车辆和快速检测设备,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三是改善县妇保院条件,新建住院大楼,添置先进医学仪器和设备,提高全县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条件,配备公共卫生服务专用车辆、全自动生化仪、彩超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四是加大对全县205个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到2015年85%的村卫生室建设达标,2020年全部达标,同时逐步实现乡村卫生一体化。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一是争取县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县xx县区项目及搬迁后的软硬件配套设施

10、建设,合理配置县xx县区的医疗资源;二是争取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改新建项目,购置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器械,改变乐安无此类医疗设备现状,方便广大患者;三是争取县皮防院异地重建项目及配齐相关医疗设备。四是积极争取县级中医院综合大楼改扩建项目。五是全力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六是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特别5应加大6个不在乡镇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投入。七是创立“xx县区流坑医疗康复中心”,改变流坑景区无综合性医疗机构现状,提升“千古一村”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 3、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通过近几年的积累,我县新农合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完善新农

11、合保障体系,将加大新农合工作硬件投入,建设新农合管理中心综合大楼和信息系统。 4、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构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二是xx县区卫生培训中心,积极做好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工作,建设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提高服务质量。三是要落实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编制。按照省编办和省卫生厅下达的人员编制标准,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进行核定,在重新核定编制中,要在保留现有编制数前提下,争取更多的人员编制。四是积极抓好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录力度。继续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招录专业技术人才、吸收“三支一扶”人员充实到各医疗卫生单位。同时积极做好省厅招聘执业医师

12、到乡镇卫生院承接和服务考核工作。五是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派县、乡医疗技术骨干到城市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县级医疗技术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帮扶工作。 四、建议政策支持 1、尽快化解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县乡医疗机构沉重的债务负担制约了我县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还隐藏了诸多不稳定因6素,我县医疗机构高达近亿元的债务,希望中央、省财政能够尽快拔出专款,进行债务核减。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一是取消上级下达的卫生基建项目县本级配套资金,改由省财政负担;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边、穷乡镇卫生院倾斜,特别是向我县6个非乡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倾斜。三是专项安排卫生人才培训经费,提高医护人员的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