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_第1页
-试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_第2页
-试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_第3页
-试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_第4页
-试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 (包括材料)的关系知识内容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考试属性必考课时要求1. 进一步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的设计思想2. 会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3. 掌握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关系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 处理方法.一、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原理1 构造及原理:如图1所示,它的测砧 A和固定刻度B固定在尺架C上,可动刻度E、旋 钮D、微调旋钮D'是与测微螺杆F连在一起的,并通过精密螺纹套在B上,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 mm,即旋钮D每转一周,测微螺杆 F前进或后退 05 mm,可动刻度分成50等份, 每一等份表示 0.01 mm.精

2、选图12 .使用方法:当 A与F并拢时,可动刻度 E的零点恰好跟固定刻度 B的零点重合,逆时针旋转旋钮D,将测微螺杆F旋出,把被测物体放入 A、F之间的夹缝中,再顺时针旋转旋钮 D,F快要接触被测物时,要停止使用旋钮D,改用微调旋钮 D',直到听到“咔、咔”声.3 .读数方法:L =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 (估读一位)分度值.注意:(1)以毫米为单位时,小数点后面要有三位有效数字,特别是最后一位估读数字为零时,不能省略.(2) 在读数时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已露出.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 .实验原理(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R=U).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

3、2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I,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算出横截面积 Snd(S=7T).由电阻定律r= S,得p= RRS= n|iR= ndjr,求出电阻率.2. 实验器材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开关及导线、被测金属导线、电池、 滑动变阻器.3. 实验步骤(1) 测直径: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并记录.连电路:按如图 2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3) 量长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重复测量3次,并记录.(4) 求电阻: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杳确认无

4、误后,闭合开关 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 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5) 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4. 数据处理电阻R的数值可用以下两种方法确定:(1) 计算法:利用每次测量的U、丨值分别计算岀电阻,再求岀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图象法:可建立I U坐标系,将测量的 U、I值描点作出图象,禾U用图象的斜率来求出电 阻值R.5. 注意事项(1) 因一般金属丝电阻较小,为了减少实验的系统误差,必须选择电流表外接法.(2) 本实验若用限流式接法,在接通电源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状态.测量I时应测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即两接线

5、柱之间的长度);在金属丝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d.(4)电流不宜过K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以免电阻率因温度升高而变化.实验原理与操作在“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3所示,金属丝的匝数为 39,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5 0,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 R,然后用控 制变量法探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图3(1) 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2) 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A .电压表03 V,内阻约10 k 0B .电压表015 V,内阻约 5

6、0 k 0C .电流表 00.6 A,内阻约 0.050D .电流表03 A,内阻约0.010E. 滑动变阻器,010 0F. 滑动变阻器,0100 0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序号) 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4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图4错误a: ;错误b: .答案 (1)0.649(0.647 0.651)(2) A C E错误a:导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 错误b: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2 53 cm解析(1)从图中可读出紧密绕制的金属丝的宽度为2.53 cm,故直径为 亠30 0.064 9 cm =300.649 mm

7、(0.647 0.651 均可).(2)因为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是 3 V,用3 V量程的电压表 A ;因为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5 Q 如果把3 V的电动势全加在金属丝上,电流才是 0.6 A,因此用量程是0.6 A的电流表C ;此 题中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5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 10 啲滑动变阻器 E.错误a:导 线连接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错误b:采用了电流表内接法.二、仪器的读数及数据处理2利用螺旋测微器、米尺和如图 5 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流表的内阻为 属丝的电阻率1 Q,电压表的内阻为 5 k 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阻值约为5 Q的金(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5 中的器材连接成实物电

8、路,要求连线不能交叉,电流表、电压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6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020 Q)图5图6图7(2) 实验时,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和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示数如图6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 7所示则金属丝两端的电压 U =,电流1 =,金属丝的长度1 =,直径d=.(3) 该金属丝的电阻率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见解析图(2)2.20 V 0.44 A 30.50 cm 1. 850 X 103 m (3)4.4 X 105 Qm解析(1)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得多,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小,

9、因此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了保证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滑动变阻器应该连接“ B、C”或“ A、D”接线柱;由题图可以看出电流表应该连接“”接线柱和“ 0.6”接线柱,具体连线如图所示.电压表的量程是 3 V,所以读数是2.20 V ;电流表的量程是 0.6 A,所以读数是0.44 A;由于螺旋测微器的半毫米刻度线已经露出,因此读数是1.850 X 10-3 m ;米尺的读数是 40.50 cm 10.00 cm= 30.50 cm.(3) 由电阻定律得_RS_ U nd2 p= T = 4H2.20X 3.14X 1.850X 10Qm 4.4X 10m.4 X 0.44 X 30.50X 101

10、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其长度L、直径d和电阻R.(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读数如图8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 mm.图8若用图乙测金属丝的电阻,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9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3)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V,电流表的读数为 A.图9答案(1)0.697(0.696,0.698 也对)(2)偏小(3)2.600.52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0+ 0.5 + 0.01 X 19.7) mm = 0.697 mm.(0.696 mm,0.698 mm 也 对)(2) 题图乙中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故测量值偏小

11、.(3) 电压表精度为 0.1 V,其读数为2.60 V ;电流表精度为 0.02 A,其读数应为 0.52 A.2 某同学探究电阻丝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有如下器材:A .电源E(电动势为4 V);B .电流表A«量程5 mA,内阻约为10C .电流表A2(量程0.6 A,内阻约为1 Q;D .电压表Vi(量程3 V,内阻约为1 k Q;E. 电压表 V2(量程15 V,内阻约为 3 k Q;F. 滑动变阻器Ri(阻值02 Q;G. 滑动变阻器 R2(阻值020 Q;H 开关及导线若干.他对电阻丝做了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编号金属丝直径D/mm金属丝直径的平方 D2/mm2金属丝长

12、度L/cm电阻R/ Q10.300.09100.0014.2020.300.0950.007.1530.600.36100.003.60(1)图10是测量编号为2的电阻丝电阻时的备选原理图,则该同学应选择电路 (选填“甲”或“乙”)进行测量选用的器材代号为 .图10请写出电阻R与L、D间的关系式R=(比例系数用p表示)根据表中数据,求出比例系数p=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甲 ACDGH (2)4p2L 1.0X 10飞tD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B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

13、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C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D .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答案 BD 2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将会使C 由B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并联引起了电阻丝分压的减小而引起测量误差 p=n4iu可知,I、d、u、丨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会引起p的测量误差D 由p=誉可知对实验结果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的测量答案ACD解析由于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将导致R测V R真,由 尸罕可知p测V p真,A对;虽然电压表的并联引起电阻丝分得电压减小,但是计算电阻丝的电阻用的是电

14、压和电流的瞬时对应关系,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会使电流I的测量值偏大,电阻测量值偏小,引起误差,B错;由pnl2U4Il可知d、U、 l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会引起p的误差,但由于直径的指数为2,所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是 d的测量,C、D对.3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安全、准确、方便地完成实验:(1)除电源(电动势为3 V ,内阻很小)、电压表V(量程3 V ,内阻约5 k Q、)待测电阻丝(约5 Q、) 导线、开关外,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下列器材的字母符号)A .电流表Ai(量程600 mA,内阻约1 Q)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为0.02 Q)B .滑动变阻器R

15、i(总阻值10 Q)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100 Q)若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的左端应与电路中的 (填“ a”或"b”)点相连.若某次测量中,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U和I,请用上述直接测量的物理量(D、L、U、I)写出电阻率p的计算式:p=.答案(1)A1 R1(2)btUD24IL解析(1)为了读数精确,操作方便,电流表应选A1,滑动变阻器应选 R1.(2)由于待测电阻很小,故电压表左端应接b点使电流表外接.由R=学,R=pSL, S=B右,联立解得_ nuD2尸4IL4 某同学想要研究某元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变化,实验室现备有如下

16、器材:图2A 待测元件(额定电压2.5 V,额定功率约为 0.1 W);B .电流表 Ai(量程050 mA,内阻约为10 Q;)C .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约为0.5 Q)D .电压表 V(量程03 V,内阻约为10 k Q;)E.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 Q允许最大电流1 A);F. 直流电源E(输出电压3 V,内阻不计);G. 开关S,导线若干.(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 (选填“ A1 ”或“ A2”);(2)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采用 接法(选填“内”或“外”);(3)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指针指向图2甲中位置,则其读数为 V ;(4)为使实验误差尽量

17、减小,且操作方便,请用实线把图乙中测量元件电阻的实物电路图补画 完整.答案 (1)A1外 (3)2.00(2.00± 0.0(4)如图所示Rx约为5 Q,实5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 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A .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15 k Q;B 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为75 k Q;)C .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0.2 Q)D 电流表E .变阻器 Ri(0 100 Q 0.6 A);(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Q;)F.变阻器 2(02 000, 0.1 A);G.电池组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H 开关

18、S,导线若干.(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填器材前面的序号).(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 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3中(选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4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图4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5甲、乙所示,贝U U = V , I = A,电阻值Rx= Q.图5答案(1)ADEGH (2)乙见解析图(3)1.200.502.4解析(1)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为 3 V,所以电压表应选 A ;被测电阻约为5 Q,电路中的最大E 3电流约为1= RX= 5A = 0.6 A ,电流表应选D ;根据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可知,变阻器 应选E;还要选用电池和开关,导线若干.故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D、E、G、H.由于rv>R;,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应选图乙所示电路,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从电压表可以读出电阻两端电压为1.20 V,从电流表可以读出流过电阻的电流为0.50 A,被测金属丝的阻值为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