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_第1页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_第2页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_第3页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_第4页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云南省17所本科高校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数据,从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设置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省各高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发现高校间的差距,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灰色关联度分析引言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能力在提升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越来越成明显,并在区域

2、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一词以来,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外专家及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当成熟的研究。在研究与学习创新的基础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的arrow认为,政府应该对高校的基础研究给予一定的支持,尤其在政策和经费上1。而yukio miyata认为,应当优先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从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2。在国内,郭俊华等(2016)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五个评价维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衡量3。杜俊慧等(2013)设置五个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并提出建议和措施4。也有学者对区域和全国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在分析研

3、究前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一)指标构建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耿迪、陈琪、贺志亮等5-7主要从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基础能力及环境支撑能力等几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廖文秋等8(2012)从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这几方面比较分析。韩晓明等9(2015)认为,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应从资源投入、研究成果、成果转化、技术交流等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高校应根据发展阶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本文在

4、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指标体系设置的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等的原则,本文共设置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教学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政府资金(千元)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千元)其他经费(千元)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研究与发展人员(人年)研究与发展人员中高级职称的比例(%)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人员(人年)当年科技课题总数(项)当年科技课题投入人数(人)当年科研经费拨入(千元)当年科研经费支出(千元)高校科技创新

5、产出能力专著数量(部)学术论文(篇)鉴定成果数(项)成果授奖量(项)注:本表指标体系的设置参考了2015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二)评价方法邓聚龙教授首先提出灰色系统理论(grey theory),这一理论可以适用于数据量小、部分信息未知、精度不高的小样本,不要求数据服从概率分布或者有一定的规律10。灰色关联分析法是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相对性的排序分析法,它是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的相异或相似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度大小来定量地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次序,并对系统主行为的贡献测度的一种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1.构造特征值矩阵。根据设置的m个指标,选择n个对象

6、,组成m×n阶特征矩阵rm×n。2.特征矩阵的规范化处理。通过规范化处使评价体系间具有可比性。用r=(rij)m×n表示规范化矩阵。3.评价标准的确定。根据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标准的先进性、可行性的原则,选择各个评价指标中最优的数值组成最优决策方案g作为评价标准。4.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的确定,可以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类。本文选用客观赋权的方法。5.计算关联系数。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公式求第个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关联系数ij:式中0,1分辨系数,通常情况下,取=0.5。6.计算关联度。求各个评价对象与最优决策方案d的关联度:7.排序。依据计算所得的关联度d(r

7、j,g)进行排序,确定优劣次序。二、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一)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对地位分析在对前人研究的分析基础上,参考郭俊华(2016)等的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成果,运用因子分析法,借用spss软件,选取2个主因子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云南省高校在全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同时发现,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东部及个别中部省份的差距还很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云南省各高校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了更好找出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所在,在收集云南省17所本科高校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数据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云南省各高校科技创

8、新能力进行测算,得出关联度评价值,由此分析云南省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所在。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步骤,对搜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得出云南省17所本科院校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值及排名,如表2。表2 灰色关联度评价值及排序一览表高校名称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排序基础支撑能力评价值排序投入能力评价值排序产出能力评价值排序昆明理工大学0.8200010.0481110.0502210.056972昆明医科大学0.6791720.0297230.0397120.063141云南大学0.4418230.0244450.0262830.033914云南农业大学0.4389240.0248640.0

9、250040.034913云南师范大学0.4364950.0332120.0211160.030686西南林业大学0.3955060.0242060.0221050.029967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排名前6名的多为理工类或者综合类高校。这6所高校在基础支撑能力评价值、投入能力评价值、产出能力评价值等三个一级指标的排名上也是非常靠前的。在详细分析高校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发现,综合排名靠前的高校,基础支撑的经费总量、投入的经费使用量对高校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而产出中对高校创新能力影响的指标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高校科技创新产出成果因高校发展侧重点不同而有所

10、差异,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产出增长都可以看做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云南省其他高校应当参考与借鉴这些优秀的先进高校,提升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缩小云南省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三、结论与建议在对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定位的基础上,发现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中东部地区的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在分析云南省17所本科高校中发现各个高校之间也存在悬殊差距。据此找出优势高校,为云南省其他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与借鉴,并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一)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建优质创新环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云南省应积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的创

11、新完善,打造良好的校企创新机制,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设优质的创新环境。(二)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优化高校资源配置经费的投入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和保障,政府要根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强项的不同,优化科研经费的投入;同时,各个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优化资源的使用效率。(三)积极培育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储备创新人才教学与科研人员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后备军,这些人员在进行有效培训与锻炼之后,作为建设高校科研创新人员的新队伍,对补充高校科研人员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注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成功转化是

12、科技创新能力上的重要表现。高校在科技创新时应该注重科技创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除了进行一些理论研究之外,也要正确把握时代科技动向,关注科技前沿,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五)加强高校间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学习与借鉴高校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来源之一,高校之间应该加强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以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校带领和指导较低创新能力的高校,同时较低创新能力的高校要重视对其他高校的学习与借鉴,在学习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参考文献:1arrow k. i.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 for i

13、nvention in university national bureau committee for economic research: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m. new f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609-624.2yukio miyat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nnovative activity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technovation, 2000(20): 413-425.3郭俊华,孙泽雨.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4杜俊慧,王文寅,苏贵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经济问题,2013,(7).5耿迪.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6陈琪,施生旭.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差异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7贺志亮.甘肃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析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