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问题研究_第3页
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问题研究_第4页
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问题研究    要改善当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我们需要限制导师的上述权力。为此,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当前,中国博士生招生是考前联系、确定导师,考试环节的面试成绩主要由导师来决定,最后的招生对象也是由导师来确定。这种招生制度决定了研究生从考试之前就对导师建立了严重的依附关系。优秀的导师可以通过这种关系招录到优秀的博士生,但不良的导师会将这种关系演变为自身的利益。要破除这种依附关系,需要改革招生制度。笔者认为可以在博士生招生中实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考前不确定导师,考试

2、环节特别是复试环节由导师组来集体决定;录取对象则完全由考生的成绩来决定;录取并入学至少一个学期以后,在相互了解、磨合的基础上,再由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这种招生模式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实施效果相对不错,值得在博士生招生中进行推广。二是取消导师对研究生中期考核、答辩的前置同意权,也就是说,研究生是否参加中期考核、是否参加毕业答辩,不需要导师同意,直接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即可。只要研究生符合中期考核、答辩的各种形式条件(比如课程学分、前期成果等),就有权利参加中期考核、答辩,由导师组、评委团来进行学术评价。三是完善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的集体评审机制,其中主要是严格实行导师组、评委的匿名评审制度,

3、并实行导师回避制度。有人会担心,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没有上述权力,导师如何“管理”研究生?笔者认为,导师对研究生的功能定位其实是“指导、帮助”,不是“管理”。导师的“权力”主要是“专业权威”,导师的专业权威来自于学术权威的“引导、指导”,是一种“软权力”。其实,导师要适应“没有权力的导学”,通过自身学术权威的软权力来实现对研究生的“导学”。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导学共同体中,和谐的关系需要在平等、尊严、协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即使是导师的专业权威,在研究生阶段也有显著变化,特别是对博士生来说,随着导师指导的不断发展和自身学习的不断深入,导师地位会从原来作为“是学生正着手课题无可置疑的权威”慢慢变得其

4、权威性和专家性遭到挑战。34布莱洛克(h.m.blalock)35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36都认为,要建立自由流动型的研究结构,让学生与其他人员处于一个更平坦的结构上,学生有机会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对研究发起攻击。实际上,对研究生的行政管理权力(即学校纪律、学校管理规定等方面的行政事务管理权)应该交给学校,对研究生的学术评价权力应交给导师组、评委团,导师对研究生行使的仅仅是学术权威的导向力。权威接受理论的创立者巴纳德(chester i.barnard)认为,“命令是否有权威决定于接受命令的人,而不是决定于权威者或发布命令的人”37。其实导师的真正权威也应该是这样一种自下而上的权

5、威,体现为学生认可的实际权威,也就是威信的建立。38导师要树立自身学术权威,必须时刻加强自身的学术修炼,用学术修养来“臣服”研究生,实现对研究生的指导、引导。(三)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从理论上来分析,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确实应该有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在课题研究参与活动中隐性知识的习得,而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生能习得大量显性知识无法替代的隐性知识。但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是以生为本的。为了体现这一要求,我们在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这个过程中,必须秉持三个原则:一是自愿参与原则,即研究生是否参与老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完全由研究生自己确定,而不

6、是由导师来提出要求。参与课题研究固然有利于研究生习得大量隐性知识,但这不应该是一种必须,因为研究活动不一定必须参与课题研究,很多重大研究成果未必是在课题研究中完成的。另外,每个人的研究主题有所不同,研究生未必能幸运地碰到恰好与自己研究兴趣相投的课题。特别是在博士生阶段,很多博士生已经具备相对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都有比较成熟的主见,没有必要硬性规定他们参与课题研究。二是以生为本原则,即研究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研究生培养”优先、课题任务服从于研究生学习和成长的原则,不能把研究生等同于科研助手来看待,在课题任务安排、课题参与方式等方面都要

7、服从于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三是公平获酬原则,即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如果他对课题研究付出了劳动,他就应该获得公平的报酬,而且这个报酬和课题组招聘的科研助手的报酬是同样性质即劳动报酬。(四)改革导师评价机制当前,中国各高校对导师的评价指标比较单一,主要是科研成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后果是导致部分导师只看重自己的科研成果,忽略了对研究生的培养,甚至为了增加自己的科研成果而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加入自己的科研成果生产行列,硬性要求研究生帮自己完成多少科研成果。实际上,导师培养研究生与导师自己的科研工作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其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科研和教学之间有可能是正相关,也可能是零相关,还有可能是负相关(比如

8、时间、精力方面的此消彼长之冲突)。导师评价过于重视科研,忽略教学(研究生培养),则会加剧教学(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之间的冲突,进而影响师生关系。研究显示,消极的情感与较低的自我效能和消极的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而教师压力可能会增加教师在消极情感上的不合适表现,且这种表现可能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般基调,被学生看成是一种惯常的敌对行为。39为此,学校要放弃“唯科研成果是瞻”的导师评价机制,减轻导师的科研压力,同时增加教学(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作为导师,他毕竟不是专职科研人员,其核心工作还是培养研究生,所以,要评价一名导师是否优秀或合格,核心指标还是培养研究生,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成为导师评价的

9、核心指标。(五)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2007年以来,中国一些高校实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核心是实行导师资助制和导师负责制,即建立起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现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工作的更紧密结合,要求导师招收研究生时必须从其科研经费中提取一定金额给学校,由学校转移支付给研究生作为奖学金,也就是导师缴纳“人头费”。实行导师负责制后,要求导师对研究生负有资助和指导责任的同时,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也有更多的权力。笔者认为,这种研究生培养机制必须改革,因为它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研究生的生活,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一是导致科研能力强、课题经费多的导师(尽管其研究生培养能力可能较弱)能“买”

10、更多的研究生,而课题经费少(尽管其研究生培养能力很强)的导师可能只能“买”1个研究生。实际上,很多人文学科的导师很有思想,也很有培养研究生的热情和能力,但是他们手头没有什么课题,也就没有什么经费。如果因此而让这些高水平的导师失去培养研究生的机会,这只能是我们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失败;二是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变得不再单纯。导师支付“人头费”之后,“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些导师就理直气壮地要求研究生帮自己做课题,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直接伤害师生关系。甚至有一些导师更倾向于招收那些手中有权力的官员博士生,要求这些官员博士生在报考之前就利用手中权力定向

11、委托一些课题给导师,以换取招生指标。至于改革方向,当然就是取消导师资助制,消除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经济联系,让师生关系回归其原本的纯洁和简单。(六)明确禁止导师与研究生联合发表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学术成果,有时难免需要合作完成,所以联合署名也是客观需要。但是,中国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研究生联合署名却往往不是正常的科研合作,而是潜藏着很多的问题:有的是导师侵占研究生的成果,直接在研究生完成的论文中加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则是导师的成果,但导师为了帮助自己的研究生顺利毕业而将研究生的名字顺手带上。上述这些联合署名的情况都是学术不端的表现,失去了“合作科研成果”的本来意义,理应禁止。为此,笔者认

12、为不妨探索在制度层面明确禁止导师在师生关系存续期间与研究生联合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书籍等科研成果。笔者这样构想,主要是因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主要是一种“指导”、帮助的关系,而不是科研劳务“合作”的关系,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术论文,学生可以在发表论文的时候在文中标注“感谢”,但不应该将导师列为作者。当然,现实中确实有些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和导师联合完成一些科研成果。如果确实遇到这种情况,为了管理的方便,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到研究生毕业以后再发表。参考文献:1philips, e. m. & pugh, d. s. how to get a phd.m. 2nd ed. buckin

13、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28.2苌庆辉,闫广芬.扩招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体因素j.现代大学教育,2010(5):49.3anderson, d. h., et al. using dialogue journal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11, 45(2): 269-287.4pieratt, j. r.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14、in project 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high tech middle north countyd. claremont, ca: doctoral dissertation,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2011: 59.5bernstein-yamashiro, b. learning relationships: teacherstudent connections, learning, and identity in high schoolj.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

15、opment, 2004(103): 55-70.6mcgrath, k. f. & bergen, p. v. who, when, why and to what end? students at risk of negative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outcomes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15(14): 1-17.7贺莉丹,张益清.中山大学博导承认粗暴对待个别学生n.新民周刊,2008-01-16(3).8刘晓玲.博士生不满津贴被扣除持刀控制导师获刑9个月n.北京青年报,201

16、4-05-13(5).9佚名.在校学生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第一医院n.北方新报,2009-11-05(48).10安莹.南京理工大博士为向导师索取毕业证跳楼n.现代快报,2010-01-18(2).11崔佳明.南邮公布学生坠亡调查结果:其导师严重违反师德eb/ol.中国新闻网.(2016-02-04)2016-05-16. 12王瑞锋,李玲.华东理工研究生死亡调查:导师的“工厂”eb/ol.南方周末.(2016-06-02)2016-06-17. 13rogers, c. r. a way of beingm. boston: mariner books, 1980.14rogers, c

17、. r.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43.15applefield, j., et al. constructiv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j. high school journal, 2001(2): 35.16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0.17陈晓云,朱新卓.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

18、j.现代大学教育,2015(3):36.18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19卢梭,j.爱弥儿m.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罗建利.人本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1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1.22newman, j. h.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m. chicago: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1987: 3.23高桂娟.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探论j.现代大学教育,2007(2):33-36

19、.24陈桂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事态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39-41.25寇红召.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需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1998(2):15.26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27dobransky, n. d. & frymier, a. b. develop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out-of-class communicationj.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4(52): 21 1-2

20、23.28姚文峰,黄甫全.异化与重构: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师生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12(6):16-20.29金运成.审视与重构:文化立场中的大学师生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13(1):28-34.30陈峥滢,黄圣生.论大学教学的探究性与师生关系的定位j.现代大学教育,2004(3):105-107.31范红霞.论“同伴探索”式师生关系模式j.教育研究,2003(4):48-52.32brekelman, m., et al. teacher experience and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

21、nt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2002: 73.33wubbels, t. & brekelmans, m.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cla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5(1): 6.34welsh, j. the supervision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stud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