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_第1页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_第2页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_第3页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_第4页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研究     摘要: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收入代际继承性和流动性指数、收入代际弹性系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特点,运用通径分析技术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功能,分析教育的这一功能随中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所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原因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多数子女依然滞留在与父亲相同的收入组群;教育作为一

2、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有助于促进弱势群体的子女实现经济社会地位的跃升,具有较强的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改善整个社会收入公平状况的功能也日益增强。关键词:教育,收入,代际流动,市场化水平一、引言教育与收入公平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依据收入分配所针对的主体,收入公平可细分为代内收入公平和代际收入公平。其中,代内收入公平是指同一代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小,而代际收入公平则是指子代收入的多寡并非由父代收入这一先赋性因素所决定,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子代本身的后致性因素,如其能力、教育程度和健康程度等。当前国内外有关教育与收入公平关系的实证研究更多关注教育

3、对促进代内收入公平的作用,研究者对于教育促进收入代际公平功能的探讨并不多见。收入代际流动程度是衡量代际收入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具体来说,一个社会的收入代际流动程度愈小,表明父代收入这一先赋性因素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就愈大,收入代际也就愈不公平;反之,一个社会的收入代际流动程度越大,说明父代收入这一先赋性因素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就越不明显,而子女本身的教育等后致性因素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可能更为突出,收入代际也就越公平。因此,探讨父代收入等先赋性因素和子代教育等后致性因素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教育与代际收入公平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原有单

4、一的公有制形式正逐渐过渡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体制,原有“大锅饭”的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模式也正日益被按劳分配方式所取代。与之相应,中国城镇居民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拥有较多经济资本的家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为子女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或者为子女提供更为直接的财政支持等,使其子女在经济收入上依然保持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从而使得代际收入不公平在两代人之间可能得以不断延续。在此情形下,教育作为弱势群体向上跃升的一个重要工具,其促进收入代际流动,保证收入代际公平的职能尤其值得关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并

5、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的工作年数是决定其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而其教育水平和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甚微。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流动性相对较弱,劳动者在初次就业时所确定的职业往往成为其一生所从事的职业,难以改变。这些均使得教育所具有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功能无法得以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后,随着整个社会的日益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和流动性日渐增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可以通过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和流动得以充分体现。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其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功能也得以较大程度的实现。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近些年来,一些新兴的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和行业不断涌现,这些新兴职业

6、和行业的收益相对较高,同时它们对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可能使得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劳动者子女,尤其是那些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低收入家庭子女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这些新兴行业和职业,以提高他们的收入,从而有利于发挥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功能。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验证以下四个研究假设:(1)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2)与父代收入这一先赋性因素相比,子代教育这一后致性因素对其收入的影响更大;(3)中国城镇居民子女,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其受教育年数的增加有助于其进入最高收入组群;(4)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中国城镇居民子女受教育年数的增加对其进入最高收入组群的作用日益增

7、强。二、已有收入代际流动研究代际流动包括代际的城乡流动、职业流动、行业流动和代际的收入流动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外有关代际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职业的代际流动问题。9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已将研究重心从职业代际流动转移到收入代际流动。其原因在于许多学者认为收入作为社会成员所拥有的重要经济资源,并不能被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完全反映。其理由有三:一是同一职业的劳动者,收入未必相同;二是职业一般反映的是劳动者长期的收入,它不能完全等同于劳动者的短期收入;三是即使父子的职业相同,但由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两代入的收入可能不尽相同。因此,一个社会的职业代际流动与其收入的代际流动状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8、,有时甚至会迥然相反。solon于1992年所撰写的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文是收入代际流动研究的经典之作。自这篇论文发表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收入代际流动问题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归纳如表1所示。 (一)国别研究solon利用美国psid(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调查中有关代际收入的数据,通过建立父代收入与子代收入的回归模型分析在控制了年龄等因素后,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solon的研究共建立了三个计量模型:其一,仅用

9、1967年父亲的收入和1984年儿子的收入作为衡量父代和子代收入的指标,分析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其二,用1967年1971年五年父亲收入的均值和1984年儿子的收入作为衡量父代和子代收入的指标,分析收入的代际流动现象;其三,通过引入父亲受教育年数的工具变量,分析父代与子代收入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收入代际弹性系数第一个模型为0.386,第二个模型为0.413,第三个模型为0.526,收入代际的继承性较强,而流动性较弱。elizabeth对美国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的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美国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他通过对美国国家追踪调查数据(nls)中相关变量的分析,发现美国收

10、入代际流动性较强。在控制了父代的受教育程度和种族等因素后,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0.228;父代收入的对数只能解释子代收入对数变化的9%11%。couch和lillard认为,许多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在选取样本时,将收入为0的样本剔除在外的做法不甚合理。有鉴于此,他们同样利用美国psid调查的数据,将收入为0的样本加入回归模型中;另外,他们选取父亲一年的收入,并分别选取儿子一年和四年的平均收入作为衡量代际收入的主要变量(solon与之相反,他分别选取父亲一年和四年的平均收入,并选取儿子一年的收入作为衡量代际收入的主要变量)。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收入为0的样本后,美国收入代际流动

11、性明显增强,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父亲收入对儿子短期收入的影响,比对儿子的长期收入的影响更大。而solon研究发现父亲长期收入对儿子收入的影响,比父亲短期收入对儿子收入的影响更大。corak和heisz认为,不同收入组群父亲的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他通过分析加拿大有关个人收入与纳税状况的相关数据,将父亲五年内的年均收入以1美元、100美元、1000美元和3000美元为分界点,将样本量分成4个组进行对比。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加拿大的收入代际效应不是很强,四个组群的收入代际弹性系数都略高于0.2,分别为0.228、0.227、0.237和0.242,这说明父亲

12、的年收入越高,其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就越大。aughinbaugh采用与solon相同的研究方法,同样利用psid调查的相关数据,同样选取子代在1951年1956年这五年出生的人群,父亲的收入同样选取1967年1971年的收入。其唯一与solon不同之处在于他选取儿子在1989年的收入,而solon选取的是儿子在1984年的收入。其比较结果发现:美国收入的代际影响明显增强,如果只用1967年的收入来衡量父亲收入,其收入代际弹性系数由1984年的0.386增长到0.397;如果选用1967年1971年收入的平均数来衡量父亲收入,其收入代际弹性系数由1984年的0.413增长到0.466。(二)国际比

13、较bjorklund和jantti利用瑞典生活水平调查的相关数据,选择与solon同样的计量模型,分析瑞典收入的代际流动状况,并将其与美国收入代际流动状况进行比较。其结果指出:瑞典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其收入代际弹性系数为0.282,明显小于美国的0.386。solon通过对比各国已有的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结论,发现大部分有关美国和英国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研究所计算出的代际弹性系数均在0.4以上,而大部分有关瑞典和加拿大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研究所计算出的代际弹性系数均在0.3以下。由此,他得出美国和英国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比加拿大和瑞典等国稍弱,其收入分配更不公平的结论。(三)性别比较现有关于男

14、女性别收入代际流动的对比研究并不多见,dearden和mchin对英国的研究,以及chadwick和solon对美国的研究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大相径庭。dearden和mchin等人利用一项有关英国发展研究的调查数据,通过选取父亲1974年的收入和子女1991年的收入建立计量模型,对比父亲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美国存在较强的收入代际效应,父代对子代的影响因子女性别的不同略微有些差异,父亲收入对儿子收入的影响略小于对女儿收入的影响,二者ols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428和0.455;引入工具变量(父亲职业地位)后,二者分别变成0.439和0.481。chad

15、wick和solon利用美国psid调查中的数据,通过截取1968年出生,1992年有收入的父亲和女儿、父亲和儿子的配对样本。通过对比父亲收入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差异,发现父亲收入对儿子收入的影响大于对女儿收入的影响,二者的收入代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535和0.429。(四)历史比较levine和mazumder利用美国国家跟踪调查数据(nls)和社会调查数据(gss),通过建立收入代际流动的计量模型,对比1980年和1993年的代际流动状况。其研究结果发现,1980年收入代际弹性系数为0.217,1993年上升至0.414,收入代际的继承性有所加强,而流动性有所减弱。nam与前面学者不同,他通过

16、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美国收入的代际流动问题。他利用美国psid的调查数据,根据收入将人群分成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根据年龄将样本人群分成1969年出生人群组和1979年出生人群组。以子代收入是否为高收入组或低收入组为因变量,以父代收入的组群、年龄、人种、子女年龄组群、父代收入组群和子女年龄组群的交互变量等为自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比两个年龄组收入代际流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近十年来,美国社会的收入不公平现象依旧非常严重,高收入人群的子女依然是高收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低收入人群的子女成为高收入组群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改观,其摆脱父亲影响,进入高收入

17、组群的可能性依然很小。(五)简单评述综合以上国外有关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大都在探讨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而分析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关系,探讨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功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另外,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等国的情况进行分析,而对发展中国家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这些发达国家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父代的年收入越高,其对子代收入的影响也就越大。此外,不同国家收入代际流动状况的对比结果发现,美国和英国收入的代际传递性强于加拿大和瑞典。也就是说,与瑞典和加拿大相比,美国和英国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在代际之间传递的现象更为明显。与国外收入代际流动研究工作的开展形势相比,中国学术界现有关于代际流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职业代际流动的研究,对收入代际流动的研究则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十几年内,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确立,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因此收入的代际流动问题并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而到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居民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联合国开发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