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模型在漳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_第1页
VIC模型在漳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_第2页
VIC模型在漳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_第3页
VIC模型在漳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_第4页
VIC模型在漳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ic模型在漳河上游流域的适用性分析【摘要】通过运用vic模型对漳河上游流域有代表性水文站进行径流 模拟,探讨vie模型在大中型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vie模型在 漳河上游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各站自建站至1986年都具有较好的 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nsc均在70%以上,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 内,满足该流域水资源评价与规划要求。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 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 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 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漳河上游流域;vic模型:径流模拟;适用性analysi

2、s of the vic model applicability in the upstream ofzhanghe river basinsun hui-xia(gongyi city reservoir management ccntcrgongyihcnan451200) abstract through runoff simulation on behalf of theupstream of zhanghe river basin hydrological station by usingvic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v

3、ic model in the large and middle scale water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vic model has good applicability in the upstream of zhanghe riverbasin, the station has a good simulation effect site in -1986years, regular inspection rate and period of nsc arc in the morethan 70% , the relative error is c

4、ontrolled within 2%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iver basinplanning and evaluation.key words the upstream of zhanghe river; vic model; runoffsimulation; applicability1. 引言(1) 近几年,vic模型对流域径流模拟己成为热点,如马贺等1 应用vic模型对老哈河流域径流模拟;张磊磊等2应用vic模型对三 江源地区产汇流模拟;胡彩虹等3应用vic模型对流域径流模拟;金 君良等4研究

5、vic模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本文采用vic 模型对漳河上游流域进行径流模拟,可为漳河上游流域水资源评价与 规划提供依据。(2) 深入探讨漳河上游降水径流形成规律,正确把握该区域水资 源变化成因,科学预测未来漳河上游水资源变化情况,可为漳河上游 水资源的可持?m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参考,对于促进当 地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 研究方法2. 1vic模型简介vic (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是由 washington大学、california大学berkely分校和princeton大学的研究者基于 wood等人的

6、思想共同研发的一种基于svats ( soil vegetation atmospheric transfer schemes)的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基本过 程为考虑陆-气间水文收支和能量收支过程、次m格内地面植被类型不 均匀性、土壤蓄水能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基流退水的非线性和山 区地形对降雨和气温的影响56。vic模型的参数可分为四类:气 象参数、植被参数、土壤参数和水文参数。其中气象参数、植被参数 和土壤参数一经率定,在模型运行过程中不再进行微调,而水文参数 则需要根据实测的流量来确定。2. 2研究区概况漳河上游流域在海河流域西南方,流域面积为18284km2,多年平 均降雨量为564

7、. 8mm,横跨豫、晋、冀3省4个市的22个县(市、区), 流域内支流众多,主要为清漳河和浊漳河。上源可分东西两区,其中 东区多为石质山区,山高谷深,岩石裸露,坡陡流急,含沙量少,称 清漳河;西区多为山丘和盆地区,盆地内植被覆盖较差,泥沙较多, 称浊漳河。漳河上游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多 风,夏季温和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总之,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2. 3检验方法。2. 3. 1以vic模型为基础,利用漳河上游流域7个有代表性水文 站资料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观台站是漳河流域较早设立的水文测 站,在20世纪60、70年代又陆续设立了一些测站进行水文观测。综 合考虑资料序列及代

8、表性,本研宄选择7个水文站进行流域水文模拟研究。2.3.2模型参数的率定主要有2个目标函数:nash-sutcliffe效 率系数(nsc)和相对误差(rc)。nsc表示模拟的流量过程和观测的 流量过程之间的吻合程度;re是一个水量平衡指标,反映了模拟总径 流和实测总径流之间的相对误差。若nsc的值越接近1,re的值越接 近0,则表示模拟效果越好。表达式如下:nsc=l-2 (qobs-qsim) 2 2 (qobs-q-obs) 2re=rsim-robsrobsxloo% (1)式中:qobs和qsim分别是观测和模拟的流量过程;q-obs是观测流量的均值;robs和rsim分别是观测和模

9、拟的总径流量。3. 模型率定及检验根据流域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现状,漳河上游流域在20世纪 70年代之前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而在70年代后期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逐步增加3.1径流模拟(1) 首先采用1970年之前的资料率定模型,模型参数反映了接 近天然状况的产流特征。固定模型参数,采用各子流域建站至1986 年的降水、气温、日照、风速等资料,模拟各代表站的长系列天然径 流量过程,研究分析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可能影响。图1至图7 分别给出丫各站19711986年实测与模拟的径流景结果图。(2) 从图1至图7可以看出:各站在月径流模拟过程中,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趋势基本一致,拟合成功。

10、3. 2结果分析。(1) 利用模拟与实测流量,代入公式(1),得出表1结果:(2) 巾表1可以看出:(1) vic模型对漳河上游各站均有较好的 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前nsc均在70%以上,相对误差控制基本在 2%以内;(2)相比而言,模型对蔡家庄和石梁水文站模拟效果相对较 好。4. 结论本文通过运用vic模型对漳河上游流域进行径流模拟,探讨其在 漳河上游流域适用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 模拟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的丰枯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说明降 水决定了流域水资源的多寡及丰枯变化。(2) 模型对前期径流量模拟效果较好,对一些站点后期径流量模 拟值明显偏大;巾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后期实测径

11、流量明显 偏小,这是后期径流量模拟偏高的主要原因。(3) 对漳河上游流域支流站蔡家庄站19711986模拟径流量与 实测径流量非常吻合,说明这段时期漳河上游支流受人类活动影响轻 微。参考文献1 马贺,江善虎,任立良等.vic模型在老哈河流域径流模拟中 的应用j.水文,2013,33 (3): 5255.2 张磊磊,郝振纯等.vic模型在三江源地区产汇流模拟中的应 用j.水电能源科学,31 (1): 1820.3胡彩虹,郭生练等.vic模型在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j.人 民黄河,2005, 27 (10): 2224.4金君良,陆桂华,吴志勇.vic模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应用研究j. 2010,28 (1): 1214.5宋星原,余海燕,张利平等.vic陆面水文模型在白莲河流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