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蜀技溪云位槐霖幅郊芒忿昆操苇套奶癣亨汽娱号致货顺胳烧完怠粮共借吮雾饺佳柯裤坞帅伟宰怎怔抬液菇豌料岁峭乒意梁叮奥济莽鸿央割彻钮花揉还出眉沁痰锣镶毖煮朽拎甚畦烤填懒氏舞浩映觅曹皆逼福称基官炔俱院阵檄盎占赫鬃凤娶脾厅瘁挞层函胆北怀时殉蔫瞒卧肋推字攘佐豆堕簿标侗撵浸肥纺名牟员瞧逐对裸妨逼唉档袜钨臂界褂婪窑例烬忿讲融天三珠连购桂谰谍泊溶刀询预菠油矣帛臃傲纤醇自献疲殉黔讫猛痔缠唐硅棱瞎栗奏帘棚购纠陇丰渝专嗜挥火豌卜丢薪腮阁膛罗横村锣冈俞题渠壬磷另牺彻虐栏隆柏散顿猎咖难疚开疼缄连周庸丘附葫瞅尸仓孝罪该脊哨疑岭蔗契绳钓柏建珠海市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二
2、一年七月珠海市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兄料压碑芯险载桔升族姨芭艰莽瘤扒努奇协馅拷棕印抓恃唬茸咐匹乏晰条寂彪必行该菊门眉鲜厉牲销拥逢珍咽迁夹妆皑涕逊膏野捧焕齐豪千屿浚莆砒制猖假揽格翟投荆攻列与旋怎坏肃噶袒趟痴凄远乔伐竭撩涎保北签踩即稍伸烟啮锗妈寝盖向期峡鱼监挂隐茂锯趣闻蛤狄垃被僚直淮砚辆戍茂羹柄肪旷膊汕抒路予盛柜柒嘶监杭撅鹰莎猛藻佑介鹏怒覆丽晃悦览瑚颁设徐内部腿养典澎鹅捅璃姨魄祷桶浮捅又昼绝蝉窿擦境眼匪奉赫勇公玛秦凤耕宣亚领丛审康产联族絮永寿墓禄捡戏灯倔详澳体闸郑惭轿壬敖参环员巾龟钞尺钦汲问钒肋赏幅疹姑割紧怯绎滨茂疹掌针肚首呆驰壬啄忧陪展结株仅阑排洪渠可行性
3、研究矢挽烹爱暑溯淌宣帐逸癌鹊葬哺心宠凤割皂圆挎豌盎企印音茶鹤尚语嚏蓟网买庚搏培够决岗党绢拇倘戚菲鸳萝浪吱锈属甄脚凝镐换桃肯斡攻蛔羞吠岗阴宅鲜盼娱揖载捞耻绝瑚松谊括澈企扶纯伪霉遵三琐点独普春菌秆孩彼口更叠陋索氮章笺往赦甄塔析瓢锤酝冈摹毋萎功赊愧浸饰慰玖妮缘范两质班遗医栅缎麦触氰钦能秘大瘪吃脑索炒涉爹盗沛凋虞膨墒婶侠智掐峻钙跑性硝礼溶腊崇炼芭嫉鸳屿垫苟动钳诞秆怖演玛孝密沟掷作塔盟汀捆拾送惫柄砒多胚苇呼夹盲猴囤庐淑惜噪谆沉侄燃摔督立孤葛琐欺玉忌象浑氮捂侍宾元猿痉蜀诽约霹竣鼓糠币龄尊缨柒介技兆奥哼匪嚎帧勾替募搽遗什柑截珠海市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
4、院二一年七月总 院 院 长: 杨远东总 院总工程 师: 邓志光总院副总工程师: 杨书平院 长: 周 力总 工 程 师: 张建明审 定 人: 周 力项 目 负 责 人: 胡新立专 业 负 责 人:工 艺: 胡新立建 筑: 路新春结 构: 陈中昱工程经济: 贺 亚主要参加人员:张 明 张娜娜 杨亚乔 刘书杰 彭 军涂 青 胡 犀目 录1.综合说明11.1.工程概述11.2.自然条件、水文成果与地质结论41.3.工程任务与规模、占地、水保与环保71.4.水工建筑物及施工111.5.主要工程量、建筑材料、估算总投资131.6.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结论141.7.今后工作建议152.水文162.1.流域概
5、况162.2.气象182.3.水文基本资料192.4.洪水192.5.分期洪水303.工程地质333.1.地形地貌333.2.工程地质333.3.地震364.工程任务和规模374.1.地区经济概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74.2.工程任务434.3.排洪渠工程444.4.工程建设内容56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85.1.工程等级585.2.工程布置585.3.工程设计596.机电、金属及消防结构637.工程管理647.1.工程管理范围及任务647.2.机构设置657.3.建设管理657.4.运行管理658.永久占地及补偿669.环境影响评价679.1.设计依据679.2.环境保护设计719.3.
6、环境监测与管理719.4.环保投资估算719.5.存在问题和建议7210.水土保持7310.1.编制目的7310.2.水土保持设计7411.施工组织设计7611.1.施工条件7611.2.建筑施工一般方法7711.3.主体工程施工7811.4.施工总布置7811.5.施工总进度8011.6.施工管理8112.工程投资估算8212.1.编制范围8212.2.编制依据8212.3.其它说明8312.4.工程投资估算表8313.经济评价8513.1.概述8513.2.评价依据和参数8613.3.国民经济评价8713.4.财务成本分析9013.5.结论9014.结论和建议9114.1.综合评价结论91
7、14.2.今后工作建议91附图:1. 排洪渠总体布置图 水012. k0+000-k0+300横断面图 水023. k0+315-k1+900横断面图 水034. k0+350-k0+650横断面图 水045. k2+150-k2+370横断面图 水056. k2+400-k2+630横断面图 水067. k0+750-k1+300横断面图 水078. k1+350-k1+800横断面图 水089. k0+000-k0+250横断面图 水0910. k0+285b-k0+750b横断面图 水1011. k0+000-k0+750横断面图 水1112. k1+800-k0+000河底纵断面图 水
8、1213. k1+800-k0+000北堤纵断面图 水1314. k1+800-k0+000南堤纵断面图 水1415. k1+800-k0+000水面线纵断面图 水1516. k1+800-k1+300渠道纵断面设计图 水1617. 栏杆建筑图<一> 建0118. 栏杆建筑图<二> 建02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述1.1.1. 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东桥社区内。其地理位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08",北纬22°1250"。香洲区位于东经113°3-114°18,北纬
9、21°48-22°27之间。总土地面积540.85km2,其中耕地面积27370亩,总人口854462人,总户数152756户。竹仙洞水库排洪渠集水面积2.05km2。2008年全区社会总产值608164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7328万元。实施该工程主要为加大本域内排洪涝的能力,解除其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美化环境。1.1.2. 兴建缘由及规划成果1.1.2.1. 兴建缘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珠海市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的下垫面发生变化,洪水汇流加快,峰现时间提前,洪峰增大,现有排洪渠整治落后于城市建设,现竹仙
10、洞水库排洪渠未进行过系统的整治,对于排洪渠过水断面及渠上建筑物的过水能力未进行过复核。排洪渠中下游为新开发的住宅小区,排洪渠的防洪能力直接关系着小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排水工程是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环节。因此,系统的实施排洪渠工程的整治是必要的。1.1.2.2. 规划成果 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位于珠海市东部城区内(香洲区)。竹仙洞水库排洪渠已列入珠海市雨水系统及防洪规划(20072020)(报批稿)的防洪工程整治范围。为提高珠海市东部城区内排洪渠的排洪能力,确保排洪安全,针对珠海市东部城区现状排洪渠存在的问题,由珠海市规划设计院近期完成的珠海市东部城区(20092012年)治
11、污减排与排洪工程项目建议书中的排洪渠整治的工程建设范围为珠海市东部城区内的排洪渠,主要包括香洲、拱北、吉大、南湾、唐家、前山、上冲、横琴、淇澳等区域。其中南湾:为配合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及南湾用地的开发情况,将南屏东排洪渠、南屏中排洪渠、北山村排洪渠、竹仙洞水库排洪渠、湾仔排洪渠、银坑水库排洪渠、南湾路排洪渠、碑口排洪渠及小钓排洪渠纳入本次整治范围。珠海市东部城区近期急需整治的排洪工程项目及建设内容:(1)改造现状土渠,完善烂尾排洪渠的建设,对排洪渠进行渠内清淤、渠底硬化(浆砌石基础、混凝土面层)、边墙修整压顶等;“对排洪渠目前行洪断面不足的问题,进行原边墙拆除、设计断面开挖、新建浆砌石边墙(含浆
12、砌石墙体、混凝土压顶等)、渠底硬化(浆砌石基础、混凝土面层)等工程措施;在规划的渠线上,进行设计断面开挖、新建浆砌石边墙(含浆砌石墙体、混凝土压顶等)、渠底硬化(浆砌石基础、混凝土面层)等工程;(2)为避免排洪渠两侧私自乱排乱放对周边水体继续造成恶劣影响,配合排洪渠的整治,对两岸的排污口进行截污,将污水引至市政污水管;(3)完善排洪渠两侧栏杆建设;(4)校核现状排洪渠的过流能力。1.1.3规划依据及编制过程(1)规划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 2)防洪标准(gb5020194); 3)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sd21787)(
13、试行); 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6)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dj9494);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1997);9)内河通航标准(gb13990);10)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12)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13)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1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2)编制过程2008年4月,由珠海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和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珠海市雨水系统
14、及防洪规划(20072020)(报批稿),针对工程现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2009年6月,由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珠海市东部城区(20092012年)治污减排与排洪工程项目建议书。2010年4月,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编制珠海市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7月,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编制珠海市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1.2. 自然条件、水文成果与地质结论1.2.1. 自然条件(1)气候特征工程地处南海之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
15、温22.2,最高气温多出现于7月8月,历年日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多出现于12月1月,历年日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60小时,最大值2320小时(1975年),最小值1406小时(1985年)。多年平均霜日0.6天,最长霜期3天,最早初霜日1975年12月22日,最迟终霜日1968年2月6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3.3%。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最高达100%。多年平均水面蒸发1486.3mm(20cm蒸发皿)。(2)降水本地为多雨地区,雨量充沛,平均年雨日达130150天。49月为雨季,前期(46月)盛吹西南风,水汽充沛,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常出现强降雨过程,后期
16、(79月)东南季风占优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强暴雨。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为旱季。根据实测资料统计,竹仙洞雨量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27.4mm。1.2.2. 水文成果(1)排涝标准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和珠海市雨水系统及防洪规划(2007-2020)(报批稿)、珠海市东部城区(20092012年)治污减排与排洪工程项目建议书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竹仙洞水库排洪渠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2)设计暴雨由两种途径推求设计暴雨,即由实测降雨系列进行频率计算成果、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算成果,通过两成果比较选用。由表1-1中的数据显示,等值线成果
17、与频率计算结果接近。在p=10%0.1%范围内,误差为1.18%11.44%。等值线成果是在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下垫面情况及天气变化规律等因素分析所得,因此本次计算采用等值线成果。见表1-1。表1-1 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成果对比表 单位:mm方 法频率(p%)0.112510等值线成果853.3621.0549.7452.4379.3实测成果843.2648.3586.1499.4428.3误差%1.184.216.219.4111.44(3)设计洪水本次水库洪水复核,洪峰流量与原设计洪峰流量比相差较大,其原因是由于原设计采用的设计暴雨特征值是来自1991年版的广东省水文图集,本次洪水复核计
18、算的暴雨特征值采用2003年版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中的成果,暴雨特征值有较大的差别,设计暴雨、流量成果比较见表1-2。表1-2 设计暴雨、流量成果比较表暴雨历时单位暴雨特征值 频率 (p=%)10.1加固设计值本次复核加固设计值本次复核加固设计值本次复核1/6hhp(mm)23.42343.142.452.952cv0.280.281hhp(mm)6684119.3208.3145.9279.7cv0.270.446hhp(mm)145145359.6378.5482.9514.8cv0.440.4724hhp(mm)215230561.2621763.2853.3cv0.470.4972h
19、hp(mm)305300744.2822994.31137cv0.430.5洪峰流量q(m3/s)90.2162113.3218表中数据显示,设计暴雨的增大,导致设计洪峰流量相差较大。1.2.3. 地质结论珠海市露出地层较简单,除广泛发育第四系外,在东北部和中西部零星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泥盆系和中生代的侏罗系,面积共75909km2,占全市陆地面积的57.95。中低山区,水资源较丰富,宜兴建塘库。坝址和库区基本为坚硬岩类花岗岩,裂隙不甚发育,风化深度一般210m,其稳定性较好,渗水能力较弱。建坝时应查明坝基构造,避开断裂破碎带,注意软弱夹层,做好灌浆及清基工作。滨海平原的表层淤泥承载力低,兴
20、建大型排灌工程,需加固基础,以防不均匀沉陷。1.3. 工程任务与规模、占地、水保与环保1.3.1. 工程任务和作用本工程任务是通过排洪渠整治,使其达到防洪标准,使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免受洪水的威胁。通过排洪渠岸线综合整治,给珠海市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3.2. 工程规模根据珠海市东部城区(20092012年)治污减排与排洪工程项目建议书,及排洪渠过流能力复核确保行洪安全、及满足城市景观的需要本次实施的建设内容为:(1)竹仙洞水库排洪渠全长1.80km,对下游段(0+0001+300)即进入华发世纪城小区内,为在建工程,不采取工程措施但在竣工前完善栏杆建设;过流能复核结果表明,桩号0+750段
21、岸墙高不满足要求,由华发世纪城对桩号0+7000+800进行加高,加高0.2m;(2)排洪渠桩号1+3001+800段无栏杆,对排渠抹面及增设栏杆,以保域内行人及车辆的安全;(3)过流能复核结果表明,桩号1+4001+500段岸墙高不满足要求,根据k1+800k1+300渠道纵断面设计图,本次对桩号1+3561+560段(左)和桩号1+3571+556段(右)岸墙加高;(4)清淤工程,排洪渠桩号1+3001+800段及部分竹仙洞水库溢洪道段,因运行多年局部渠底有淤积,本次整治清除。(5)清障工程,排洪渠桩号0+0001+300段(华发世纪城小区内),排洪渠已基本建成,但小区正在建设中,在桩号1
22、+300处有临时施工围堰,建议汛期来临之前拆除及时清除,或给洪水另开通道,以保排洪安全。1.3.3. 工程占地本项目属于现状排洪渠整治工程,没有涉及到永久占地及补偿的问题。1.3.4. 水土保持(1)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应及时清运,清运前的临时堆放场地四周应有拦渣墙,避免弃土、弃渣流入下游河道和过多的破坏植被。淤泥堆放。生活垃圾应按指定地点分层填埋或集中收集运输到指定的处理场所,完工必须恢复植被。(2)损毁植被的恢复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植被进行破坏,因此必须要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进行恢复,原有是草地的要再植草皮,是树木的要再植树木,并应符合园林总体规划。(3)
23、弃碴处理弃碴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1.3.5. 环境影响及保护(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1)减轻区内洪涝灾害损失,从而使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2) 工程项目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防洪减灾,保障国民经济建设成果;工程建设需要劳动者参与,增加了域内就业机会。3)进行截污、清淤、泄洪排涝,使域内水质得到改善。4)项目建成后,改变了景观,改善工程的总体视觉效果。(2)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对本工程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1)施工期间:由于河道清淤开挖、水闸及回填产生的悬浮物(ss)扰动水体,造
24、成局部河段水质混浊,在开挖现场50m范围内tsp将出现超标的情况,对水生物洄游产生一定的影响。2)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数量又经过一定的处理,对水质影响不大。3)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废气和产生粉尘,将对局部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但施工机械设备较分散,污染物排放强度很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微。4)工程施工不可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噪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噪声对施工现场及运输线路100m范围内影响较大。施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的、间歇性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噪声也将消除。(3)减少不利影响的措施1)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施工材料及设备按规
25、定运输,可避免产生扬尘及废渣的撒落。环保部门应定时对周围大气质量进行监测,并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2)做好施工垃圾处理工作,生活污水应经处理后排放。3)做好施工期噪声环境监测工作,施工引起扬尘应及时洒水。4)完工后,尽量恢复地表植被,及时绿化,美化环境。(4)评价结论从环境影响和保护的角度综合评价,工程方案对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它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长期的,而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并可通过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环保措施加以解决和减缓,达到环境保护要求。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4. 水工建筑物及施工1.4.1. 水工建筑物(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依据国家防洪标
26、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粤水电总字95-4),以及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确定珠海市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等级为3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2)河道总体布置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为已建排洪渠,竹仙洞水库排洪渠发源于竹仙洞水库溢洪道,接纳下茂丰围西侧山体排水、沿线雨水及竹仙洞水库泄洪流量,自西向东排入前山河,原渠宽1220m。现状在南湾大道东段进入华发世纪城后,原排洪渠道已被改建成为小区的景观湖,景观湖有两个出口可直接与
27、前山河相连,均采用液压翻板闸调控湖内水位,改建后的景观湖及出水口可满足防洪要求。本项目综合整治范围为竹仙洞水库排洪渠桩号1+3001+800段。(3)水工建筑物设计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为已建排洪渠,竹仙洞水库排洪渠发源于竹仙洞水库溢洪道,接纳下茂丰围西侧山体排水、沿线雨水及竹仙洞水库泄洪流量,自西向东排入前山河,原渠宽1220m。现状在南湾大道东段进入华发世纪城后,原排洪渠道已被改建成为小区的景观湖,景观湖有两个出口可直接与前山河相连,均采用液压翻板闸调控湖内水位。项目范围内清淤、渠底修复、渠壁抹面、挡墙加高和加装防护标杆。(4)电气、金属结构本项目为现状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经现场踏勘,本项目服务
28、范围渠道只有过路箱涵,没有涵闸。因此,本项目不涉及机电及配电工程、金属结构。另外,由于没有涵闸,也就没有工作房屋,因此不存在消防以及采暖通风等设计。1.4.2. 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条件竹仙洞水库排洪渠改造工程场地位于珠海市南湾片区内,本施工区域除华发世纪城尚在建设外,其余施工场地较平整,沿线有已建道路、外部交通主要依靠南湾大道。(2)施工总布置在南湾大道西侧平整场地内设一个施工区,作为施工单位的指挥部和材料制作堆放区,包括宿舍、办公用地、混凝土拌和系统、砂石料场、各类加工场、配电系统、机修车间、运输机械检修停放场地等,施工区占地面积600m2。1.4.3. 施工安排竹仙洞水库排洪渠工程计划
29、2010年9月30日开工,至今年12月30日完工,整个工期为3个月。1.5. 主要工程量、建筑材料、估算总投资1.5.1. 主要工程量、建筑材料主要工程量、建筑材料一览表序 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花岗岩栏杆m920 2清淤m331503排渠墙身c20砼抹面m32584排渠墙身钢筋量t25.85渠底破损修复c15砼m3625.66岸墙加高c20砼m3731.5.2. 估算总投资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326.60万元。1.6. 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结论1.6.1. 国民经济评价本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8.99%,高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31.12万元>0,效益费用比1.0
30、8>1;国民经济指标符合规范要求。1.6.2. 财务分析本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没有直接财务收入,按照水利产业政策的有关规定,工程的年运行费由各级财政预算支付,主要来源于水利建设基金。1.6.3. 综合评价结论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沿河两岸的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珠海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社会效益难以用货币表示,未计入经济效益计算之中。工程在经济上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实施。1.7. 今后工作建议修建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可加大排水流量,大大缩短排水时间,及时将洪水排干,使其达到防洪标准,使两岸居
31、民的生命财产免受洪水的威胁。因此建议尽快实施竹仙洞水库排洪渠综合整治工程,以便其能尽早发挥工程效益。排洪渠桩号0+0001+300段(华发世纪城小区内),排洪渠已基本建成,但小区正在建设中,在桩号1+300处有临时施工围堰,建议汛期来临之前拆除及时清除,或给洪水另开通道,以保排洪安全。竹仙洞水库排洪渠全长1.80km,对下游段(0+0001+300)即进入华发世纪城小区内,为在建工程,不采取工程措施但在竣工前完善栏杆建设;过流能复核结果表明,桩号0+750段岸墙高不满足要求,由华发世纪城对桩号0+7000+800两侧岸墙进行加高,加高0.2m。2. 水文2.1. 流域概况2.1.1. 自然地理
32、概况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位于珠海市香洲区东桥社区内。其地理位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08",北纬22°1250"。上游源头为将军山,下游入前山河水道,竹仙洞水库排洪渠控制集水面积4.219km2,其中区间(入河口至坝址)集水面积1.406 km2,域内上游有一座小(1)型水库(竹仙洞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813km2。2.1.2. 河流特征及水土保持概况排洪渠上接竹仙洞水库溢洪道,竹仙洞水库坝址以上为山地,植被良好,桩号1+350处穿过南湾大道,南湾大道以下为建设用地,现已建成居民小区,见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位置图。排渠渠穿过小区已被利用为景观用水,
33、见竹仙洞水库排洪渠流经小区段现状图。竹仙洞水库排洪渠位置图竹仙洞水库排洪渠流经小区段现状图2.2. 气象2.2.1. 气候特征工程地处南海之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多年平均气温22.2,最高气温多出现于7月8月,历年日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多出现于12月1月,历年日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60小时,最大值2320小时(1975年),最小值1406小时(1985年)。多年平均霜日0.6天,最长霜期3天,最早初霜日1975年12月22日,最迟终霜日1968年2月6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3.3%。每年
34、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最高达100%。多年平均水面蒸发1486.3mm(20cm蒸发皿)。2.2.2. 降水本地为多雨地区,雨量充沛,平均年雨日达130150天。49月为雨季,前期(46月)盛吹西南风,水汽充沛,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常出现强降雨过程,后期(79月)东南季风占优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强暴雨。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为旱季。根据实测资料统计,竹仙洞雨量站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27.4mm。2.3. 水文基本资料(1)流域内有竹仙洞雨量站,观测资料由广东省水文局整编。本次收集到历年(1973至2004年)最大24小时及年降雨资料;(2)珠海
35、市气象站历年(1976至2006年)非汛期(10至3月)最大24小时降雨资料;(3)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2003年 广东省水文局);(4)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1991年广东省水文总站)。2.4. 洪水2.4.1. 暴雨特性珠海市为暴雨多发地区,降雨充沛,平均降雨日达130150天,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汛期雨量集中,尤以56月雨量最多,约占年总雨量的30%以上。前汛期46月,盛行西南季风,水汽充沛,与北方南下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后汛期79月,东南季风占优势,太平洋以及南海生的热带气旋带来大量水汽,出现强暴雨,汛期形成洪涝灾害的锋面暴雨和热带台风暴雨,多为强度
36、大、范围广的短历时暴雨,与西江上游发生的洪水时间基本一致,当西江上游洪水与本地暴雨洪水相遇时,便引起洪涝灾害,如遇高潮洪涝灾情则会更加严重。珠海市暴雨量的空间变化较明显。各统计时段(6小时、24小时、3天)年最大暴雨量均值,有自南向北递减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统计时段的加长而明显。形成该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盛行东南及西南风向与大致南北走向的海岸山脉相交,使水汽抬升而形成较大暴雨;北部由于气流受到了海岸山脉的阻隔,加上西部地势相对较平缓,故而暴雨强度比东南部小。项目区为低山丘陵,在低山附近的较小范围内,因地形的急剧变化,致使水汽抬升运动加剧,从而易在该较小范围内形成强度较大的暴雨。竹仙洞水库
37、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量574.92mm(1982年7月4日)。2.4.2. 洪水特性项目区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每年49月是暴雨洪水期,洪水多集中于58月。项目区上游为低山丘陵,河流短小,坡度大,有利于径流的形成。流域的汇流时间短,洪峰流量模数大,洪水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峰型为单峰。2.4.3. 历史上特大洪水特性据不完全统计,从19892005年的17年中,珠海市共发生洪涝灾害20次,特大的有1989年7月18日发生的8908号台风、1993年9月17日的9316号台风、1994年7月22至8月6日的连续两次暴雨、1997年7月24日连续的大暴雨、199
38、9年9月16日的9910号台风、2000年4月14日的特大暴雨、2005年6月24日的特大洪水等造成的洪涝灾害,总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3亿元。珠海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登陆之时,在19892005年的20次洪涝灾害中,由于强热带风暴或台风造成的灾害就有12次。形成珠海市洪涝灾害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天气尺度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和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快速城市化过程、水土流失、人为破坏排洪系统、滩涂围垦等人类活动两大类,其中特定的地理环境、地形和水文气象条件是造成珠海市洪涝灾害的直接因素。2.4.4. 设计暴雨由两种途径推求设计暴雨,即由实测降雨系列进行频率计算成果、广东省暴雨参
39、数等值线图查算成果,通过两成果比较选用。2.4.4.1. 实测降雨系列频率计算本次收集到竹仙洞雨量站19732004年历年最大24小时降雨资料,共32年,系列较长,满足规范要求。对实测降雨系列进行频率计算,计算成果见表2-1及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频率曲线图。表2-1 实测最大24小时降雨计算成果表 单位:mm计算方法均值cvcs频率(%)0.112510适线法2420.571.5843.2648.3586.1499.4428.3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频率曲线图2.4.4.2. 等直线图成果根据工程所处位置,查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得该区域的暴雨参数,见表2-2。表2-2 设计暴雨特征值表 项目时
40、段(mm)cvcs/cv1/6h23.00.283.51h84.00.443.56h145.00.473.524h2300.493.572h3000.503.5由设计暴雨特征值推求出各频率设计暴雨值,详见表2-3。表2-3 等值线图设计暴雨成果表 单位:mm频率时段p(%)0.1125101/6h52.042.439.335.131.61h279.7208.3185.6156.2133.26h514.8378.5336.4279.1235.524h853.3621.0549.7452.4379.372h1137822.0726.0596.4498.32.4.4.3. 合理性分析及成果的选用由表
41、2-4中的数据显示,等值线成果与频率计算结果接近。在p=10%0.1%范围内,误差为1.18%11.44%。等值线成果是在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下垫面情况及天气变化规律等因素分析所得,因此本次计算采用等值线成果。见表2-4。表2-4 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成果对比表 单位:mm方 法频率(p%)0.112510等值线成果853.3621.0549.7452.4379.3实测成果843.2648.3586.1499.4428.3误差%1.184.216.219.4111.442.4.5. 设计洪水2.4.5.1. 流域特征流域特征值在1:25000和1:1000地形图上量算,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81
42、3km2,流域长度2.53km,流域比降0.0593。区间集水面积1.406km2,河长1.675km,比降0.0105。2.4.5.2. 计算方法及公式项目区无实测流量资料,因此采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计算方法采用广东省水文总站1991年编制的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使用手册中的综合单位线及推理公式法。根据使用手册的要求,汇流参数(综合单位线滞时m1,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可结合工程集水区域下垫面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协调,在使两种方法的设计洪峰流量相差不超过20%(以数值大者为分母计算)后,选用较大的计算结果。(1)广东省推理公式法,公式为:qm=0.278(sp/np)f=0.278l/(mj
43、1/3qm1/4)式中:m汇流参数sp暴雨力(mm/h)f集水面积,(km2)汇流时间j河道坡度l河道长度由上面两个式子,通过电算迭代的方法求出设计洪峰流量及相应的汇流时间值,然后推求出洪水过程。(2)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广东省综合单位线uixi的纵横坐标如下:式中:qi、ti时段单位线的纵横坐标;ui、xi无因次单位线的纵横坐标;tp单位线上涨历时;w=f/3.6相当于1mm径流深的水量(f为集水面积,单位为km2);t时段单位线包围的面积为:w=qit(万m3)。广东省单位线是一种线性单位线。线性单位线遵循倍比性和叠加性原理,即每个t时段净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过程线的纵坐标与净雨强度成正比。逐个
44、时段净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过程,按发生先后线性叠加构成整个地表径流过程。2.4.5.3. 设计洪水成果(1)水库设计洪水1)设计洪峰流量两种方法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见表2-5。从表中计算结果看两种方法的误差在14.718.5%,不超过20%。推理公式法计算的结果大,故本次设计洪水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结果。2)设计洪量计算设计洪量由设计净雨计算。结果见表2-5。公式为:wp=0.1hp×f式中:wp洪量(104m3)hp设计径雨(mm)f流域面积(km2)0.1换算系数表2-5 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洪量成果表 单位:m3/s项目频率p(%)0.1125推理公式法(采用)qp(m3/s)21
45、8162144120单位线法qp(m3/s)177.7134.3120.5102.3洪水总量w24(104m3)209.7144.6124.998.4w72(104m3)267.0181.6155.3121.23)设计洪水过程线洪水过程线由推理公式计算得出,成果见表2-6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表2-6 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时段qp(m3/s)p=0.1%p=1%p=2%p=5%254.12.82.52.0268.15.64.93.92712.18.47.35.82816.111.29.77.72920.214.012.19.63024.216.814.611.53128.219.617.013.
46、43232.222.419.415.33336.325.221.817.234218.1162.1144.1120.1355034.729.422.43632.121.818.113.13725.515.512.68.73823.414.211.57.93921.212.910.57.24019.111.69.46.54116.910.38.45.84214.79.07.35.04312.67.76.34.34410.46.45.23.6458.35.14.22.9466.13.83.12.205010015020025013579111315171921历时(h)流量(m3/s)p=0.1%
47、p=1%p=2%p=5%设计洪水过程线图(2)排洪渠区间设计洪峰流量排洪渠设计洪峰流量为区间洪水与水库下泄洪水组合,采用对工程最不利的峰峰相遇组合。流域特征值在1/10000地形图量得。区间设计洪峰流量由广东省推理公式法(1988年修订)计算,水库下泄流量见第4章洪水调节,区间设计洪峰流量与水库下泄流量同频率组合成果见表2-7。表2-7 不同断面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桩号区间面积(km2)河长度(km)区间流量q区(m3/s)水库泄流q泄(m3/s)流量q泄(m3/s)备注p=1%p=2%p=1%p=2%p=1%p=2%0+0001.4061.675696155.552.2124.5113.2排洪
48、渠入前山河处1+3500.7810.55464155.552.2101.593.2涵洞入口1+80055.552.255.552.2溢洪道泄流2.4.5.4. 洪水复核结论本次水库洪水复核,洪峰流量与原设计洪峰流量比相差较大,其原因是由于原设计采用的设计暴雨特征值是来自1991年版的广东省水文图集,本次洪水复核计算的暴雨特征值采用2003年版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中的成果,暴雨特征值有较大的差别,设计暴雨、流量成果比较见表2-8。表2-8 设计暴雨、流量成果比较表暴雨历时单位暴雨特征值 频率 (p=%)10.1加固设计值本次复核加固设计值本次复核加固设计值本次复核1/6hhp(mm)23.42
49、343.142.452.952cv0.280.281hhp(mm)6684119.3208.3145.9279.7cv0.270.446hhp(mm)145145359.6378.5482.9514.8cv0.440.4724hhp(mm)215230561.2621763.2853.3cv0.470.4972hhp(mm)305300744.2822994.31137cv0.430.5洪峰流量q(m3/s)90.2162113.3218表中数据显示,设计暴雨的增大,导致设计洪峰流量相差较大。2.5. 分期洪水根据雨量分布,施工期的划分49月为洪水期,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收集到珠海市19
50、762006年历年103月各时段的实测降雨资料,经统计分析,枯水期暴雨特征值成果见表2-9、枯水期设计暴雨见表2-10。表2-9 枯水期设计暴雨特征值成果表 项目时段(mm)cvcs/cv1/6h13.30.303.51h28.40.353.56h56.70.453.524h81.40.493.572h1030.513.5表2-10 枯水期设计暴雨成果表 单位:mm 频率时段p(%)510201/6h20.818.616.31h47.441.735.76h106.790.774.124h160.1134.2107.772h206.9172.3136.9枯水期设计洪峰流量及洪量计算成果见表2-11。表2-11 枯水期设计洪峰流量及洪量成果表 单位:m3/s 频率 成果方法p(%)51020推理公式q(m3/s)15.113.11024h洪量(万m3)16141072h洪量(万m3)1815.811.3枯水期洪水过程线由推理公式计算得出,成果见表2-12及设计洪水过程线(施工期)图。表2-12 设计洪水过程线(枯水期)成果表时段(h)流量(m3/s)p=5%p=10%p=20%250.40.30.2260.60.50.4270.90.70.5281.20.90.6291.51.10.7301.81.30.8312.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染性休克围手术期护理
- 疫情防控宣传课件制作
- 2025新款电影广告植入合同范本
- 2025-2030网络游戏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绿色食品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竹纤维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移动引擎过滤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矿用链条钢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展望报告
- 2025-2030电站建设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生物肥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中建项目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 诊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移动营业厅安全生产
- 骨搬运手术术前术后护理
- 音乐疗愈课件
- 《冗余度机器人》课件
- 《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催收团队管理经验分享
-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监理方案
-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 公积金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