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谁还在顶风跨界并购短债长投_第1页
看看谁还在顶风跨界并购短债长投_第2页
看看谁还在顶风跨界并购短债长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看看谁还在顶风跨界并购短债长投 就在大家以为债务违约潮已告一段落的时候,两家上市公司又发布了债务违约公告。一家公司10亿元短债实质性违约,另有1月21日到期的5亿元短债兑付存在不确定性。还有一家公司新增16.7亿元逾期债务。 债务违约潮中,不少企业被迫变卖资产、股权来还债,有的甚至发生控股权变更,少数企业还经营恶化、存在退市风险。笔者认为,除了地方国资“救市”、对企业增加银行授信等紧急措施以外,从根本上治理债务违约潮,还需出台综合性政策,严把跨界并购、股权质押与短债长投之关。 大凡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基本都是前期热衷快速扩张和并购。因杠杆太高,最终出现流淌性枯竭。假如原来做实业的公司,过度放大

2、杠杆过度扩大债务跨界经营,在这一波经济调整中压力就会特别大。这些企业过度依靠举债驱动规模增长,可经营效率、现金流却不见改善,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借新还旧无法连续,应允许其破产清算。 公司举债盲目跨界并购,导致的债务违约与大额商誉减值许多时候是共生的。截至1月16日,沪深两市已有64家上市公司在业绩预报中提示了商誉减值风险,有些已导致业绩大幅变脸。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重组,主要表现为跟风式热门题材并购、忽悠式重组、业绩承诺对赌、高溢价收购、盲目跨界并购。众多事例证明,他们的主要动力在“监管套利”,谋取一级半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估值差价,把公司市值做大,是为了大举减持股份,而不是为了企业战略和

3、真正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购重组一般有三至四年的观看期和业绩承诺兑现期。当多重因素混合为一体,并购重组的潮水退去,债务违约和商誉减值、业绩崩塌等并购后遗症的爆发也就成为必定。 据悉,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大部分咨询委员同意,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这个方法对治理上市公司盲目并购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一旦对商誉采取摊销模式,并购带来的业绩增厚的不确定性将加大,一定程度对上市公司的高溢价并购重组积极性形成抑制,尤其是轻资产并购的公司。只是,要从根本上治理,还要监管层严把并购关,将一度盛行的那些忽悠式重组、高溢价收购、盲目跨界并购一概拒之门外。 治理债务违约潮还需亲密关注短债长投的债务期限错配。前期,一些企业以依靠短债为主,不停滚动发行短债来支持长期投资,一旦停止滚动,其流淌性压力立马凸显。在信用市场资金充裕的时候,企业会觉得短债的成本更低,往往忽视了负债结构的安全性,而依靠短债的结构更简单受到市场变化影响。在全市场去杠杆的背景下,那种借新债还旧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