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C小组成果提高线路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目 录一、小组概况2二、选题理由31、作业空间狭小作业不方便32、作业难度大3三、活动计划4四、现状调查4五、设定目标7六、分析原因7七、确定主要原因9八、制定对策11九、实施对策13对策: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作业工具的改进13对策:现场调查、制作专题课件,开展专题培训20十、检查效果22效果检查一、课题目标实现情况22效果检查二、效益计算23十一、制定巩固措施25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261、总结回顾262、下步打算26提高线路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一、小组概况小组名称组长成立时间2012年1月注册号XG2012017 课题类型攻关型活动课题提高线路狭小空间下
2、作业效率小 组 成 员 情 况 表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TQC教育接受QC教育288小时以上制表:邢栩炜 日期:2012年1月5日 二、选题理由1、作业空间狭小作业不方便随着动车的开行,高站台逐渐增加,特别是靠近高站台一侧作业空间狭小,桥梁护轨地段钢轨内侧桥上作业范围狭小及砼枕道岔岔后通长枕作业受限制较多,造成线桥作业受影响2、作业难度大桥隧轨道线路、高铁无碴线路、宽枕轨道结构、使用传统作业工具效率低下,作业时间较长,机具易超限,现场存在安全隐患选择课题 提高线路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三、活动计划时间内容要因确认原因分析2012.012012.04 计划时间 完成时间1234选题理由现状
3、调查活动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总结打算制表:邢栩炜 日期:2012年1月5日 四、现状调查我们对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现状调查如下:以线路改道作业为例:5人在不同天窗点时间内完成改道作业情况如下:天窗时间(分)304050计划数(处)71012实际数(处)468完成率57%60%66%绘制柱状图:42、对工务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开展现状调查,原因统计如下:序号原因类别频数(次)频率(%)累计频率(%)1作业工具落后5041.6741.672劳动强度大5041.6783.343人员素质不高86.6790.014作业标准不高65.0095.015劳动组织不到位43.3398.346其他2
4、1.661007合计120100根据调查表作排列图:100 %41.67%83.34%95.01%90.01%20406080100120504010080602050作业工具落后作业难度大人员素质不高作业标准不高劳动组织不到位其他86425098.34%频数累计百分比00N=120 %从排列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作业工具落后和劳动强度大占了83.34%,是导致工务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攻关活动必须解决的关键所在。五、设定目标1、本次活动目标为:将工务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由66%提高至85% 做柱状图显示。85%66%2. 可行性分析85%的目标是可行的!可 行 性 分 析领导重
5、视段领导非常重视科技革新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技术攻关,积极提供活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小组成员整体素质较高,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现场工班长组成,具有较强的攻关能力及丰富的现场经验。成员素质高小组经过现状调查及讨论认为,只要解决好“作业工具落后”和“劳动强度大”这两个问题点的80%,则提高了作业效率:(1-66%)×83.34% ×80%=22.7%,暨作业效率可达到66%+22.7%=88.7%。设定目标科学六、分析原因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原因,并采用关联图对作业工具落后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具体分析,确定了9个末端原因:作业工具落后劳动强度大工具笨重不好返工劳动组织
6、不到位作业空间狭小携带工具多作业不达标职工不熟悉作业标准职工责任心不强工具设计不合理培训不足未发现合适工具使用时间较长未购买更新成本紧张手工操作工艺不良工作量大未研发改进工具类型单一26七、确定主要原因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原因验证措施确认方法负责人完成日期论证结果1工作量大2月1日在襄阳东站分2组进行作业试验,每组人员分别对相同数量的设备问题进行处理,均能完成,日常工作量安排符合定额要求现场验证刘灿邢栩炜2012.2.1非要因2未研发改进工具领导不重视,技术力量薄弱调查、分析刘宝申2012.2.1非要因3成本紧张由于加强成本控制,经费短缺,成本费用从2010年326万,2011年206万,至20
7、12年167万不断缩减调查、分析高俊2012.2.1非要因4未发现合适工具作业现场调研较少,主管人员创新意识不强调查、分析李生2012.2.4非要因5工具设计不合理2月1至2月3在襄阳东、襄阳站、随州站高站台地段6处分别进行作业,发现现有作业工具均受到高站台一侧干扰,造成正常作业难度增大、安全隐患增加现场测试刘灿邢栩炜2012.2.3是要因6劳动组织不到位2月1至2月3在襄阳东、襄阳站、随州站高站台地段安排6组作业人员分别作业,工班长均能按照职工不同技能,合理安排岗位、劳力,完成作业项目现场验证刘德军唐尚安2012.2.3非要因7职工责任心不强2月1日在襄阳东站安排2组作业人员,针对相同的设备
8、问题进行作业,均能完成作业项目,达到要求现场验证刘德军唐尚安2012.2.1非要因8培训不足2月1至2月5日,对全段2011年至2012年1月开展的各类脱产培训3425人次的培训试卷进行检查,未对狭小空间下的特殊作业方式、方法开展专题培训调查、分析唐尚安刘敏2012.2.5是要因9作业空间狭小2009年10月动车开行后,我段高站台增加12处、更换道岔后通长枕132处,造成作业空间狭小处所增加现场验证吴志强2012.2.3非要因通过对9条末端原因进行逐条确认,共确认了工具设计不合理、培训不足2个主要原因。八、制定对策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1工具设计不合理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作业工具的改
9、进 通过改进现有作业工具,提高作业效率达到85%1.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调查、研究,结合狭小空间下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工具改进方案的设计 襄阳东站2.5-2.19刘 灿刘德军 邢栩炜 吴志强2.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实验室2.20-2.24高俊刘宝申刘德军 李生邢栩炜3.依据最佳方案研发新工具 实验室2.25-3.9刘德军 邢栩炜 吴志强4.新工具现场使用测试、使用说明书制定襄阳东站3.104.10邢栩炜 吴志强唐尚安5.新工具推广使用及培训段电教室4.11-4.25邢栩炜刘 敏2培训不足现场调查、制作专题课件,开展专题培训针对狭小空间下的作业方式方法开展专题培训,在4月底完成100名带班人员的培训任务
10、1.现场调查及跟班作业襄阳东站2.5-2.19唐尚安刘 敏2.拍摄现场作业图片及视频,制作培训课件办公室2.5-4.10唐尚安刘 敏3.结合改进后的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日常作业标准、工具的使用维护等知识对带班人培训、考试段电教室4.11-4.25邢栩炜刘 敏九、实施对策对策: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作业工具的改进实施一、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调查、研究,结合狭小空间下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工具改进方案的设计1、根据我段襄阳东共有5组高站台的情况,2月5日小组成员分别安排2组作业人员使用现有工具进行作业,发现作业中靠近站台一侧由于工具过长,导致与站台内侧墙壁相互干扰,造成作业难度增大、安全隐患增加。2月7日小
11、组成员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最后,根据收集到的意见,运用亲和图法整理出成果如下:通过亲和图汇总,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认真分析,最后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解决线路狭小空间下作业工具的问题,采用自主改进创新完成,研发新的作业工具,该工具要达到体积狭小,便于携带,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及行业要求,同时职工要使用有效。实施二、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根据以上亲和图,我小组决定从以下方案进行试验和分析。方案1试验分析特点分析结论手动式工具1、将现有工具进行切割,长度减少后,再次以高站台一侧作业进行2次试验;优:长度减少后,可在高站台一侧进行作业缺点:减少长度后,使用起来比较费劲,因为杠杆力臂距离过短,受力面减小,职工耗力
12、,增加工作量不采用2、操作人员:3人3、操作时间:手摇杠杆作业3分钟,拆、复扣件4分钟4、试验后符合作业标准试验时间:2012年2月21日 地点:襄阳东站 责任人:刘德军方案2试验分析特点分析结论手动液压工具1、利用液压起拨道器原理进行改进作业工具,主要是利用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载荷通过往复运动形成一种压强后,推动活塞杆向前活动,从而达到作业效果优:作业省时,人员少,安全性能好,便于携带缺点:有时出现回收慢情况采用2、操作人员:2人3、操作时间:手摇杠杆作业2分钟,拆、复扣件4分钟4、试验后符合作业标准试验时间:2012年2月24日 地点:襄阳东站 责任人:李生根据2个方案进行对比选择后,小组成
13、员确定了研制手动液压工具的最佳方案。实施三、依据最佳方案研发新工具根据确定的研制方案,我们再次进行研制方案对比:方案1测算分析特点分析结论委托厂家 研制在襄阳市配件厂实地考察,委托其制造顶力能达到40Mpa,重量9kg的工具费用:3600元工期:15天优:重量、各部件尺寸均能按我们要求制作缺点:成本高,工期长不采用试验时间:2月25日 地点:襄阳市配件厂 责任人:邢栩炜方案2小组人员在综合车间、襄阳东工区实地调研,对现使用的液压起拨道器进行了解,并决定利用其液压缸工作原理进行新工具的试验和分析试验分析特点分析结论自主研制创新选择大连机械配件厂小型液压泵进行试验,根据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载荷形成种
14、压力后,推动活塞杆向前运动,当液压泵冲击1次/1秒,活塞顶头伸长5mm,液压泵冲击20次/20秒,活塞顶伸长60mm,并进行作业费用:活塞杆900元 油缸660元 油箱269元合计:1820元优点:重量、各部件尺寸均能按要求制作,省时、体积小,重量轻,不易变形缺点:活塞速度需加快采用试验时间:3月7日 地点:综合车间 责任人:刘德军小组成员在研制便携式多功能液压改道器的过程中,利用液压缸及手柄操作的原理,主要参数及计算原理如下:主要参数小组成员在研制便携式多功能液压改道器的过程中,利用液压缸及手柄操作的原理,主要参数及计算原理如下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载荷计算· 根据力矩传递通过液体实现
15、的计量P=F2/A2=F1/A1F1,F2大、小活塞作用力A1,A2大、小活塞作用面积· 运动速度:A1V1=A2V2 V1=A2V2/A1=Q/AV1,V2大小活塞运动速度,Q单位时间的流量 活塞面积一定,运动速度只与输入流量有关改变输入流量,实现无级调速。液压泵工作缸最大压力40Mpa是通过计算和在试验压力试验所得的最大压力。根据液压泵工作原理:设定多用便携式液压改道器顶头最大顶压力的吨位。根据活塞杆的直径和行程,求得柱塞泵直径和行程进油的容积与流量,通过往复运动形成一种压强,推动活塞杆向前顶动钢轨所产生的最大压强得出的数据是: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为40Mpa。最后通过试验台设定压
16、力后,调整溢流阀的最大压力不超过40Mpa。实施四、新工具现场使用测试、使用说明书制定1、现场测试:针对3月7日研发后的便携式多功能改道工具,进行了现场测试。3月10日至4月10日,小组成员在襄阳东站5股道的高站台处共进行了10次测试,测试期间,小组成员严格检查该工具外部轮廓尺寸现场是否超出限界,机械性能是否可靠,故障率是否为零故障。 天窗时间(分)304050计划数(处)71012改进前处理(处)468原作业效率57%60%66%改进后处理(处)7911作业效率100%90%92%课题目标完成情况A:改进前后数量对比477691081112024681012处理数量30分天窗40分天窗50分
17、天窗天窗时间改进前改进后计划B:改进前后作业效率对比576066100909202040608010012030分天窗40分天窗50分天窗天窗时间作业效率改进前改进后2、使用说明书制定:工具作业流程10m10m拆卸扣件安装便携式多功能改道器进行改道作业整治作业复紧扣件缩短距离重新开始开始结束作业距离长短?工具现场安装流程将研发改进后的便携式液压改道器顶头处对准钢轨轨腰,然后将油缸下部扣体对准扣件螺栓,安装牢固,手柄压杆进行上下运动,利用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载荷,推动活塞杆向前活动当活塞杆已将顶头达到规定长度,将卸荷阀紧固后,可进行作业作业完毕后,将牢固的卸荷伐松动,使得顶头回位(3)使用维修注意
18、事项在使用过程中,要检查各部位的阀门是否紧固,避免出现因阀门未紧固,造成作业标准、精度不高由于该工具小巧,便于携带,严禁作业时随意丢弃或人为损坏,做到机随人动实施五、新工具推广使用及培训小组成员在新工具多次试验后,由段组织各车间带班人在电教室进行推广使用及培训说明,并且对于已使用的新设备的工长进行现场咨询,工长表示非常喜欢新设备,强烈要求多配发该设备。对策:现场调查、制作专题课件,开展专题培训实施一、现场调查及跟班作业根据推进措施实施时间安排,2月5日小组成员分别对安排2组作业人员使用现有工具作业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分别在2月5日、2月8日、2月11日、2月15日、2月19分别5次到达作业现
19、场,并进行跟班,了解现有工具作业情况实施二、拍摄现场作业图片及视频,制作培训课件根据2月5日至19日5次跟班情况,小组成员进行了跟班图片拍摄,对狭小空间下各工区作业情况进行了拍照、摄像,随后于4月8日制作完成了总时长8个课时的培训课件。实施三、结合改进后的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日常作业标准、工具的使用维护等知识对带班人培训、考试十、检查效果 效果检查一、课题目标实现情况我们QC小组在四个月的活动中,对各项对策措施逐一落实,根据,小组于3月10日至4月10日期间,进行了活动效果检查,下表是在襄阳东站40分钟天窗点内的作业情况跟班。检查时间3.13.133.143.173.23.253.284.14
20、.54.9计划数(处)1091010101111111011完成数(处)666778910910作业效率60%67%60%70%70%73%82%91%90%91%通过小组攻关,本次课题目标已由活动前的作业效率66%增加为92%,超过了设定85%的目标。效果检查二、效益计算1、自主研发成本序号配件名称单位数量金额(元)1顶头件1802活塞杆(进口弹力密封圈等)套19003油缸(代阀体)套16604拉杆总成套1505柱塞泵(单向阀)套11806手柄压杆(连接板、联接销、手柄套)套11907油箱(密封件)套12608手提把组11009溢流阀总成套112010卸荷阀(放油阀)总成套16011总计
21、160; 2600 我QC小组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多功能改道器成本低(2600元),体积小(60mm),重量轻(8.5kg),符合便携的特点。2、社会效益目前我段在段内各线、桥共计107个工区推广提高线路狭小空间下作业效率这一QC成果,一个月来,共节约用工214人,同时降低了职工作业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使用便携式多功能改道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上有以下优势:传统改道作业需3人配合完成,1人松、紧扣件,1人使用改道器进行改道,1人使用量具检查几何尺寸,但该产品仅需1-2人,1人松、紧扣件后放置该产品进行改道,改道过程中使用量具不受其影响,从而降低了作业人员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现有情况,各工务站段大约有80-100个班组,高站台随着动车的开行也将逐渐增多,在工务系统内推广价值极高。3、技术效益我小组研发的便携式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演讲稿500字(18篇)
- 外科护理工作计划
- 银行行长竞聘演讲稿范文(11篇)
- 深基坑培训课件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期末复习学习计划(9篇)
- 可爱的人演讲稿(5篇)
- 中学班主任工作评价(28篇)
- 新客服工作计划范文(17篇)
- 幼儿园教育教学总结(17篇)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教案配套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2025春教科版(2024)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智障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3篇)
- 信息时代的研究生 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 契税补贴申请表
- 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高速公路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课件
- 最新金属软管设计制造新工艺新技术及性能测试实用手册
- 心理咨询记录--个案5
- 节煤型高温沸腾炉的结构设计与应用
- 三维激光扫描在影视业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