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oc6)_第1页
关于对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oc6)_第2页
关于对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oc6)_第3页
关于对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oc6)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 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 45 例 RA患者随机配对以 12分为针灸组 (30 例)和消炎痛组(15 例) 。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 (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 (LEK) 的变化。结果针 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 (P0.05) ,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 (ESR)、类风湿因子 (RF) 均下 降。治疗前后 SOD和 LPO降低,而 LEK明显升高。结论针灸治疗 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

2、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 ESR明显下降, 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关键词:针刺;关节炎,类风湿;脑啡肽,亮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类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中医学认为RA是由于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湿、瘀血,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筋骨气血受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乏、重着、变形,治疗有内服药和外治法。 而针灸可减轻局部症状, 改善关 节功能的作用。我院在近几年中应用针灸治疗RA的临床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在本院专科病房与门诊选择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 年

3、 RA诊断标准。受试者在18 65 岁之间,病级为12 级,红细胞沉降率(ESR)30mm/1h,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抗风湿药物研究指导原则活动期RA的标准,受试者排除明显心、肝、肺、肾等的器质性疾病, 药物过敏史和晕针史, 孕妇与哺乳妇女不纳入试验。受试者在3 个月内未使用过二线药物。病人的一般情况见表1。表 1病人的一般情况组别例数性别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病期( 例)病级(例)男女 针灸组3052545±53±525501018 7对照组1531244±733±5123094 2注: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2方法: 45 例患者按年龄、性别、病期、病级随机

4、按21配对分为二组:对照组应用消炎痛25 mg, 3 次/d ,治疗组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而应用隔日1次针灸治疗,每次40 min ,1 个月为一疗程。取穴:整体取穴: 根据整体治疗原则, 患者每次取背部督脉经和膀胱经,肝俞、睥俞、肾俞和命门穴,手足阳明经曲池、足三里和足少阴肾经太溪穴。局部取穴:根据患者受累关节取穴。肩关节取肩于、肩贞、肩内阿是穴,肘关节取曲泽穴,腕关节以阳池、阳谷、阳溪穴,指关节取八邪穴,膝关节取膝眼、曲泉、膝阳关、阳陵泉穴,踝关节取解溪、昆仑、丘墟穴,趾关节取八风穴,颞颌关节取下关穴。 四肢穴位采用温针以驱寒逐湿,通利关节, 针刺采用捻转提扦补泻法,随后温 针 2 次,应

5、用灸粒温针。 背俞一般用附子饼间接灸法( 附子饼为附子丁桂冰片以4091比例制成 ) 。1.3观察方法:每 2 周随访一次,每次检查晨僵、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每 4 周随访血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 (RF) 滴度,部分患者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和亮脑啡肽,测定超氧化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采用化学比色法,亮脑啡肽采用放免法测定,由华东医院协助完成。1.4疗效评定:显效:关节肿胀指数改善率、压痛指数改善率、握力改善率、晨僵改善率和 ESR改善率 等五种改善率均数 70%。改善率 ( 治疗

6、前值治疗后值 )/( 治疗前值正常值 ) ×100%。有效:以上五种改善率均数50%。改善:以上五种改善率均数 30%。无效:以上五种改善率均数30%。1.5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计量指标改变用t 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疗效比较用Ridit检验。2 结果2.1疗效评价:针灸组30 例,显效 1 例,有效 7 例,改善 17 例,无效 5 例,改善率 83.3%;消炎痛组 15 例,有效 3 例,改善 9 例,无效 3 例,改善率 80%,二组间经 Ridit检验, P0.05 ,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针灸组疗效与消炎痛组相似。2.2针灸与病程和关节功能:见表2。从表 2 中可

7、见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关节功能损害越少,疗效也越好。表 2针灸疗效与病程和关节功能的关系疗效病程( 年)关节功能1/21 22 33 显效0010100有效3211421改善3635593无效0113023有效率 (%) 10088.883.366.6100 84 572.3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见表3。表 3针灸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项目针灸组 (30例 )消炎痛组 (15 例)治疗前治疗后P值治疗前治疗后P 值关节肿胀指数6.9 ±4.44.7 ±4.30.00113.4 ±3.612.6 ±3.5 0.05关节压痛指数17.2

8、±7.6 10.1 ±0.70.00113.1 ±3.19.1 ±2.40.02晨僵 (H)2.9±1.61.9 ±1.60.0012.3±1.71.4 ±0.50.02握力 (mm Hg) 83.5 ±31.2 95.7±62.1 0.001102.3 ±28.6113.8 ±30.4 0.05ESR(mm/1h) 57.2±25.7 46.4±27.20.0175.1±29.562.6 ±29.60.01CRP(g/L)18.8 &

9、#177;11.68.2 ±14.50.0517.9 ±12.110.2 ±12.10.05RF(对数值 )2.4 ±0.42.2 ±0.40.012.4 ±0.32.2 ±0.40.052.4针灸治疗前后亮脑啡肽 (LEK) 、超氧化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脂质过氧化物酶 (LPO)的改变:见表 4。表 4 针灸治疗前后 LEK、SOD、 CAT和 LPO的变化项目LEK(10 例 )SOD(18 例)CAT(18例 )LPO(18 例)mg/mlU/g(Hb)U/mg(Hb)nmol/L治疗前 85.

10、1 ±41.8485.9 ±38.617.1 ±3.55.7 ±1.0治疗后 172.5 ±62.2458.2 ±46.118.1 ±1.65.2 ±1.1P 值 0.010.010.050.052.5不良反应:消炎痛组有 1 例头痛,有 2 例胃肠不适, 针灸组无明显副作用。3 讨论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经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镇痛,但该类药物引起严重胃肠道症状和肝、肾、神经等方面损伤, 而中医 认为 RA属痹证,一般均为正虚标实之病,除应用药物治疗外,中医针灸治疗RA是一种非药物消炎镇痛疗

11、法。本研究用艾灸背俞穴温阳益肾、调和气血。 局部取穴 祛瘀通经,捻转提扦补肾法治疗RA,疗效可达 83.3%,与消炎痛的消炎镇痛疗效相似,经 Ridit检验, P 0.05 。同时发现病程越短关节功能损伤越少,疗效越好。目前没有一种早期RA的标准,根据 Morgan 等 1报道早期 RA病程12 个月以内的患者为界限,针灸治疗对早期RA疗效较好 ( 见表 3) 。针灸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均有明显好转。ESR、RF滴度也有改善, P 0.01 ,消炎痛对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 ESR也有好转, P0.02 ,而对 RF无明显作用,与我国近年来报道相似2。Mezes等 3和 Wade等 4检 测 RA患者血浆和滑膜液中LPO的含量增高。Pasquier 等5和 Marklund 等6报道 RA患者外周血多形白细胞中SOD活性和滑膜中 SOD活力下降或相对不足。这说明RA患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所以测定 RA患者红细胞中 SOD、CAT活性与血浆 LPO治疗前后变化可了解针灸治疗 RA 的疗效。本研究针灸治疗后 SOD活力明显下降, P0.01 ;血浆 LPO含量降低,使关节炎症减轻,关节功能好转。自从 Hugher7首 先从亮脑内分离出亮脑啡肽以来,对针灸镇痛机制的研究起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