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读后感集萃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8/8e48dc89-1d15-4759-933f-400b7c37f073/8e48dc89-1d15-4759-933f-400b7c37f0731.gif)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集萃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8/8e48dc89-1d15-4759-933f-400b7c37f073/8e48dc89-1d15-4759-933f-400b7c37f0732.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游褒禅山记读后感集萃1.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朿。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 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 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宋代范仲淹从小有 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岀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2、乐而乐”这句 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著爼爱国英雄,戊戍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英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 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 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 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 像谭嗣同一样永
3、远心系祖国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 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 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2.读游褒禅山记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 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
4、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泄成功。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 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 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 败而视他为一个无能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
5、们钦佩吗?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 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 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 To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 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3.读游褒禅山记写游记,除了在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 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
6、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 夫。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王安石是北宋著需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 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 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而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而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 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淸晰地描绘岀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 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
7、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 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英文漫火,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 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英下平旷,有泉侧岀: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 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英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 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岀,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而是叙述当
8、日的游踪,一方面 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 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岀“然视苴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 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岀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 乐也”。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我们好象跟着作者从山中的 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 到过的人很多。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龙,见到的
9、景物也越奇。虽然 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余 地。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 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于是予有叹焉” 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 深入的结果。一般人只想泄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 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魂怪非常之观”总是在
10、“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 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左志向:立泄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 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这段逍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 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 地、山川、草木、虫鱼、岛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 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1、: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 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里是一 转。“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 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 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一此予之所得也”。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 收获。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但它转得亳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 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
12、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是风件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而的记游文 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 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样的收朿,显岀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岀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 是有独特之处的。4.尽志无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
13、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 在令人叹服。人生、 治学, 亦如游山。 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 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 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 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且事物亦如 此。郑板桥曾说过:“咬疋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青松的 高贵的品质。3立志坚泄的人,才能做岀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 判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
14、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爼于 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卧崭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轲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 不知成就了多少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 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 漫英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泄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谭嗣同一代烈 士,从小便立志
15、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 说:“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 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 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5.立志乃成功秘诀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 为能至也。
16、”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述。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 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隔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 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 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 着,那就是一一要实现自己的宏愿。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上人 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
17、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泄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 一 个人一旦坚泄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 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中国摆脱贫汕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 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英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
18、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 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 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而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 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6.攀登人生的金字塔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髙人越少,貞正能成功的确实寥寥无 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
19、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 跳杀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虽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 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 更髙的山。”志存髙远者实繁,达髙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苴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翎翔蓝天之志 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平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岀,这就是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
20、关键。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实 难。4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徳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希 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怎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行, 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攀登,肯泄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立, 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可能飞起来,但大黄 蜂飞了起来,甚至成
21、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 一一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孙宾膑 而创兵法,司马刑而书史记,文王囚而著周易一一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今天也能 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一一物也能补力之不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髙,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上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高度越髙,对社会这个整个金字 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7.攀登人生的金字塔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
22、的确实寥寥 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 把跳棗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棗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条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 远地跳不岀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 有比人更髙的山。”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翎翔蓝天之 志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平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 出,这就是
23、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关键。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 实难。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徳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 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左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 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轴登,肯泄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 立,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
24、可能飞起来, 但大黄蜂飞了起来,甚至成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 一一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 孙宾膑而创兵法,司马刑而书史记,文王囚而著周易一一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 今天也能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一一物也能补 力之不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髙,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泄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髙度越髙,对社会这个整个金 字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立志乃成功秘诀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
25、魂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 者为能至也。”是说也,苴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髙远。 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丽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 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 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的悲痛。她 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一一要实现自己的宏愿。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
26、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上 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 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立的目标挺进。艰难、险阻又何足挂齿? 一个人一旦坚泄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 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 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岀海之势。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 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中国摆脱贫油国之需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 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英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5“有志者事竟成。”成
27、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 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 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 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 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适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 的一种表现。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9.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王安石是北宋著需的古文家, 这篇游记充分发挥
28、了他的长处, 不多写景物, 而是尽疑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 议论。全篇文章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 基。后而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而。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前半篇记游,淸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 它的历史。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 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火,独英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 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
29、“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 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 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 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 欲岀者,曰不岀,火且尽。遂与之俱岀”。这一方而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岀“然 视英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岀方是时,予之力尚足
30、以入,火尚足以明”; 补叙出他们岀来以后,“则或咎貝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后半篇以于是予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一番大议论。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 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 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 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深远的地方去, 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 泄志向;立泄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 游后洞
31、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岀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这段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 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 地、山川、草木、虫鱼、乌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 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 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是一 转。有志矣,不随以止
32、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 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 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一一此予之所得也”。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 层意思,提岀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 “物”力”,把需要坚泄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 泄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淸楚、完备而透彻。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其中志”又 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
33、,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 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 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苴岀,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 “有志”的决 泄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髙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 的道理。但它转得亳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 是风计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而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最后, 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B-22-N-5-Hydroxypentyl-3-carboxyindole-metabolite-生命科学试剂-MCE-1773
- L-Glutamic-acid-ammonium-生命科学试剂-MCE-7975
- 1-Octadecyl-lysophosphatidic-acid-PA-O-18-0-0-0-生命科学试剂-MCE-8369
- 2025年度绩效合同签订与履行指南
- 二零二五年度未签合同员工劳动仲裁应对措施及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与业主之间绿化赔偿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烟酒店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合同
-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协议
- 施工日志填写样本防雷工程施工
- 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上册识字2《日月明》教学设计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主要知识点
- 2025年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零模)英语 含解析
- 偏瘫足内翻的治疗
- 药企质量主管竞聘
- 信息对抗与认知战研究-洞察分析
-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 手术室专科护士工作总结汇报
- 2025届高三听力技巧指导-预读、预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