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政复议第三人浅析一、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概念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与申请人、 被申请人同属于行政复议当事人 范畴,是指除申请人、被申请人外,与复议案件有利害关系,为维护 自己利益而参与复议程序, 承有复议权利与义务的人。 作为具体行政 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行政主体、相对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 ,第 三人与申请人、 被申请人的区别仅在于程序上, 申请人是复议程序的 发动者, 被申请人是申请人复议请求的对象, 而第三人则是复议程序 启动后申请或被复议机关追加而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程序的,因此, 第三人作为一种特定的当事人, 与申请人、 被申请人具有质的共性。 ;二、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主
2、要有下列几种:1、有独立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这主要是从复议请求角度进行区分的, 有独立请求是指第三人的 复议请求并非依附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 而是排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复议请求的独立的复议请求。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主要是一些竞争性 许可案件、公平竞争权案件。如行政许可案件中,有三位自然人A、B、C竞争一个执照。行政主体将许可证颁发给 A, B不服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颁证行为,颁发给自己,在此复议案件中A、C 为第三人, A 自然倾向于维持颁证行为,支持被申请人的复议请求,为无独 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则要求撤销颁证行为,并要求颁发给自己,其 主张与被申请人、 A、B 均冲突,
3、尽管不同于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概 念(程序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须对原告和被告提起诉讼) ,这是 由于行政诉讼中被告限定为行政机关所致, 但这并不影响其诉讼请求 的独立性;无独立请求的第三人则是指第三人的复议请求不具有独立 性,而是依附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的复议请求, 该种第三人在复议中 处于辅助地位, 其复议目的是请求复议机关维护申请人或被申请人的 复议请求以保护自己的利益。2、作为行政主体的第三人与作为行政相对方的第三人这是根据第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角度进行区分的, 实践中 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共同作出的, 而申请人只针对 其中部分行政主体提出复议申请, 此时原则上应将所有行
4、政主体均列 为被申请人。此时,如申请人拒绝追加的,诉讼中的做法是将应追加 的被告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在复议中是否也应该追加为第三人?笔 者认为,无论是从复议制度救济性质还是监督性质出发, 都应追加为 复议程序当事人, 当然为了尊重申请人对利益冲突方当事人的追究权 利,只定为第三人而不是被申请人, 身份的区别并不影响复议制度发 挥其作用; 作为行政主体相对方的第三人则不具有行政主体身份, 作 为行政管理或服务的对象,其合法权益受到了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 现实当中这一类第三人最为常见。三、行政复议第三人的范围1、确定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标准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鉴于行政复议程序中第三人与申请人、 被
5、 申请人仅具有形式上的区别, 故第三人的范围实质上等同于当事人范 围,考察第三人的范围,只需要考察当事人的范围即可。当事人的范 围如何确定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0复议制度的价值取向:主观化还是客观化所谓主观化复议, 是指行政复议程序为救济程序, 以保护当事人 (尤其是申请人等利害关系人) 的主观权益为终极目的, 复议决定主 要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议。 体现在制度设计上, 主要是对当事 人的范围不加限制,同时强化救济途径(减少程序限制如申请期限等) 并侧重于赔偿,私益色彩较浓;客观化复议,是指行政复议程序为监 督程序,以监督行政权力运作为终极目的, 行政复议决定多表现为对 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
6、的合法性与效力的裁断。 体现在制度设计上, 主 要是对当事人的范围加以严格限制(通过利害关系、申请期限、限于保护特定权益),救济途径较少,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附属于对行政 权力的监督,有一定的公益色彩。(确定当事人范围的具体标准 主观利害关系标准又称主张标准,是指自然人、组织(包括法人、非法人组织)只 要主张自己的权益受到了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即认为主张人与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间存在利害关系,可以以申请人或第三人的身 份申请启动或参与行政复议程序,至于该当事人是否与被申请具体行 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其权益是否真正受到了侵犯,都要等进入程序以 后再进行审理。例如行政复议条例第二条、行政复议法第九
7、条第一款均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客观利害关系标准又称实际利害关系标准,实践中应用的利害关系概念均为客观利 害关系,是经复议机关审查认定的客观存在的利害关系(包括实际影 响),而不仅仅是当事人的主张。自然人、组织只有与具体行政行为 有某种法律上的联系(利害关系或法律承认的实际影响),方能成为 申请人启动复议程序或作为第三人参加程序, 是否具有该种联系构成 程序上的先决条件。从哲学上讲,事物是普遍联系(事实上的联系) 的,但只有法律上承认的那些联系 (法律上的联系以事实上的联系为 基础,此外还包括根据一般社会价值和法律规定而拟制的联系)
8、才能 成为解决当事人间争议的基础和标的, 这种法律上的联系就是利害关 系和实际影响。 从性质上讲, 利害关系和实际影响并不限于行政法实 体法,还包括民事、刑事、宪法等实体法上的利害关系和实际影响。 利害关系,是指自然人或组织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 系,即具体行政行为(限于行政法律行为和准行政行为,前者如行政 许可、行政处罚, 后者如行政确认)对自然人或组织的权益有法律上 的影响,产生了法律效果。 这种法律效果包括:对自然人或组织实体 权益(主要是人身权、财产权、相邻权、信赖利益)的直接限制、剥 夺或赋予;自然人或组织依与行政相对人间存在的某种法律关系而具 有的某种实体权利义务,因具
9、体行政行为而间接被限制、剥夺、赋予 或课与、消灭; ;对自然人或组织程序上请求权、公平竞争权、参与 权、知情权的直接拒绝或剥夺;实际影响,是指具体行政行为(限于 行政事实行为, 如公务员履行职务时殴打相对人等职务相关行为) 对 自然人或组织的实体权益有事实上的影响, 该种影响并不体现为对权 利的剥夺或赋予,对义务的课与或消除(特殊情况下例外,如公务员 殴打他人致死即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 ,而往往体现为事实上对权利 或义务的阻碍或促进。 实际影响标准源于 2000年 3月 10日施行的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六)项关于对自然人和组织的权利义
10、务不产生 实际影响的行为不属于受案范围的规定。 权益标准自然人或组织要启动或参与行政复议程序, 无论是主张标准或利 害关系标准, 都必须建立在权益基础上, 即该当事人主张受侵犯的权 益必须是现实存在的、为法律所认可和保护的合法权益。 ;这些合法 权益包括法定权利和尚未上升为法定权利但值得法律保护的利益: 实 体上的政治权利(游行示威权利) 、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人 身权、财产权、经营自主权、相邻权、信赖利益,程序上的请求权、 参与权、知情权、 公平竞争权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利益不包括不为 法律所认可和保护的单纯的反射利益, 如因政府拓宽马路而受影响的 营业利益, 因政府规划而给房地产带来
11、的升值。 上述利益必须现实存 在,并有被影响的现实可能性。 职权标准:主要适用于被申请人以及作为行政主体的第三人的确定上, 即被 申请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者(行政主体)方能成为被申请人,在例外 情况下,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是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 而申请 人只对其中部分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则其他行政机关则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程序2、第三人的具体范围第三人是复议程序的参与者, 其范围的确定要受到价值取向、 立 法设计的影响。 在价值取向上, 我国目前的行政复议制度在价值取向 上界于二者之间,以监督为主,附带救济,如行政复议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中就规定了监督目的 (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
12、政 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救济目的(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这种取向寻求公共利益和私利益的平 衡,优点是赋予行政复议制度以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较好地适应中国 的国情; 缺点是两种倾向相互冲突张力过大, 导致行政复议制度部分 功能紊乱,处于捉肘见襟的境地,例如客观化方面,复议决定主要体 现为对行政法律秩序的调整上, 适用维持和撤销决定以消除权力运行 中的瑕疵,同时, 这种行政法律秩序需要稳定以保护公益,故在申请 人范围、申请期限、申请范围等方面对当事人的申请加以种种限制, 难以全面体现和保护申请人复议请求, 与主观化复议要求的尽量减少 限制,扩大救济途径以保护
13、当事人主观权利相冲突。 而且对当事人范 围的严格限制反过来又因程序难以启动而导致复议的监督职能难以 发挥。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在于强化复议程序的救济功能, 在当事人问题上应扩大申请人和第三人的范围, 由私益复议向公益复 议逐步迈进, 一方面有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客观上也因复议程序的启动而更好地促进监督职能的发挥, 至于由此可能带来的对行 政法律秩序稳定性的影响,可以通过赔偿解决。制度设计上,第三人的适格要件是:1、具有合法权益主要适用于行政相对方第三人。 如上文所述, 目前行政复议程序 应保护的权益包括实体上的政治权利(集会、游行、示威权利) 、受 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人身权、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业管理人员培训与发展人工费资助协议
- 2025年度抵押机动车跨境交易及借款协议
- 2025年中国穿琥宁注射液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超市项目可行性报告
- 2025年中国中型货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化工原料矿石运输合同
- 产品整改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全新转让合同:智能穿戴设备品牌授权协议
- 英语教师研修计划
- 中国车载净化器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4年度超详细!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井下支护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中(多选题)
- 汽车维护课件 1.3 举升机的使用
- 2024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附答案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2个娃儿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DB11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