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__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_第1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__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_第2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__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_第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__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_第4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__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 职 高 专 院 校 特 色 专 业建 设 项 目 任 务 书学 校 名 称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负 责 人 曾好平 联 系 方 式浙江省教育厅 制二九年十一月填 写 说 明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一、 简表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修业年限3所属专业门类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方向塑料模、金属模本专业设置时间2002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692首届毕业生时间2005本专业现

2、有在校生数477所在院系数字控制工程学院本校相近专业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650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 名曾好平性 别男出生年月1970.07学 位工学博士学 历研究生所学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职 称副教授职 务教研室主任承担社会职务全国职业院校模具CAD/CAE/CAM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 话 办公:手机:电子信箱zenghaoping邮政编码312001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姓名学位技术职称承担工作林克伟学士副教

3、授/高级考评员课程体系开发杜海清学士讲师/考评员“双师”队伍建设丁昌涛学士副教授/考评员教学内容改革何柏海学士高级实验师/考评员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姬瑞海学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朱洪军硕士讲师/技师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张朝阁硕士讲师/技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郭恒亚硕士讲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李红莉硕士讲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刘 鑫硕士助教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单位承担工作浙江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杭州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浙江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浙江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

4、作教材开发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教材开发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教材开发浙江三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学生顶岗实习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学生顶岗实习永田精机(浙江)有限公司学生顶岗实习绍兴友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学生顶岗实习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学生顶岗实习四、建设目标1. 建设总目标:以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融合国家职业标准、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技能提升的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模块,建立“一个平台、多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工作案例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建立仿真型和全真型相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

5、手,融“教、学、做、工”为一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推行“工厂学校双导师、工人学生双角色”的校外顶岗实习模式,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引进培养并举、立足团队培养”的原则,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经过四年努力,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2. 年度建设目标:2.1 2010年建设目标制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按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制订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班级中试点“班主任兼(加)专业导师”制度

6、,让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教育责任,营造专业学习的浓厚氛围。制定“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教学大纲,与共建单位编写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校企合作教材。根据“双师”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以教学团队内部选拔或从校外引进等方式确定2名专业带头人,并对他们进行持续不间断培养。选派1名专业带头人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模具相关专业进修不少于6个月。选拔3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聘请5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特色专业建设顾问。在现有1500平方米校内实训场地基础上新增500平方米校内实训室场地,添置生产型实训设备,实现学生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制定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中

7、心建设计划,筹划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建设。新增5家校外合作实训企业。2.2 2011 年建设目标按照“实践教学围绕岗位需求、理论教学围绕实践教学”原则修订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开设注塑CAE技术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确定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与浙江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共建单位合作编写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校本教材。在总结“班主任兼(加)专业导师”制度试点经验基础上在所有模具专业班级中进行推广。选派1名教师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选派3名骨干教师和2名专职教师参加国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暑期培训;在现有两名模具制造工考评员的基础上再培养1

8、名模具制造工考评员以及5名具备“双师”素质教师;引进2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专业教师;在教学团队中再选拔2名专业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聘请4名企业兼职教师。建成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中心,完成模具制造工鉴定150人。开始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建设,新增3家校外实训合作企业。2.3 2012 年建设目标完成2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编写先进模具制造技术校本教材,申报先进模具制造技术校级精品课程。选派1名教师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高等院校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引进2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专业教师,选派2名骨干教师和3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暑期培训,组织专业教师

9、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展览10人次,在专业教师中再选拔1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继续完善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建设,完成模具制造工鉴定150人。建设两个配置高性能计算机的模具CAD/CAM实训机房,提升软件教学层次。2.4 2013 年建设目标总结前三年专业建设经验,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析报告;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申报先进模具制造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基本完成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建设。选派1名教师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选派5名教师参加国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暑期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展览会10人次。建成一支具有2名专

10、业带头人、2名正高职称、6名副高职称、6名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的教学团队。开展模具表面处理实训150人次,完成模具制造工鉴定150人,基本建成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校内实训中心。五、建设方案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1 按照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将设置为3大模块:基础平台课程、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将遵循“实践教学围绕岗位需求、理论教学围绕实践教学”的“双围绕”原则进行设置,实现“技能培养与知识培育”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保证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课所占课时比例将达到或接近总课时的50%,使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加有利于创新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1、。1.2 教学内容改革与浙江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共建企业合作,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毕业生典型就业岗位所需技能进行分解,再根据岗位核心技能要求确定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及支撑这些实践课程的理论技术平台课程,构建源于企业、面向企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与共建企业合作,建设以“工作案例当主角”为教学内容的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先进模具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3门专业核心课程,并编写三门核心课程的校企合作校本教材,形成教材、工程案例等形式多样的优质教学资源,并把先进模具制造技术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2

12、、 “双师”队伍建设及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将紧紧围绕“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目标,坚持“培养引进并举、立足团队培养”的原则,打造一支师资来源“工厂与学校结合”、教师素质“工程与学术能力兼备”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制定“双师”专业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发展规划,本专业将在教学团队中选拔和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通过进企业培训、到院校进修、参加国内外行业展览会、学术会议等培养方式,树立起在模具行业和同类院校同专业领域内的一定影响力;结合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在校企合作教材编写、课程工作案例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核心课程建设工作中培养6名

13、骨干教师;在教学团队中每年选派1名教师到国内企业或高等院校培训或进修不少于6个月,选派5名教师参加国内高职院校师资短期培训,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参加培训或进修时间不少于1个月。引进专业教师4名,重点引进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每年聘请4名以上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为专业教学兼职教师,建立一支25人以上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以上。建立专业教师培训进修常态化和全员化机制。首先,本专业将实行专业教师培训和进修的常态化制度,要求每位专业教师利用学期相对空闲时间下企业实践,参加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实现不上课则上岗的培训形式。其次,要求所有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利用寒暑假参

14、加一次以上各种形式的行业培训或进修,并采用积分卡形式进行登记和备案。为鼓励和推动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本专业将优先选拔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为骨干教师。建立专业核心实训课程的资格准入制度。在确定专业核心实训课程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任课教师的准入条件,然后在安排任课教师时实行无资格则不任课的原则,逐步建立专业核心实训课程的资格准入制度,率先在核心实训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师素质全员“双师”化。同时,本专业将积极推行“教师先培训、学生后实训”的原则,尽快实现每位专业教师都能承担一门或几门核心实训课程教学。 3、 教学模式改革3.1 推行工学结合的核心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在专业核心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一方面通过采用

15、工作案例为主角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校内模块化实训;另一方面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性实训车间,使学生按企业的日常生产和培训实训,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在毕业实习中,则将学生安排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训。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课程,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将由模块化实训过渡到生产性实训、由校内实训过渡到校外实训,实现阶梯渐进式技能实训教学,达到实训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目的。3.2 采用工作案例为主角的专业教学内容在模具制造综合实训、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先进模具制造技术等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着力采用“工作案例当主角”的教学内容,实现校内模块化实训和仿真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即接触真实的工

16、作案例,为将来过渡到全真生产实训奠定基础。3.3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课程教学形式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将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画、音视频、CAI课件、教学软件等,使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专业理论教学课程达到50%左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4、 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建立以技能考试为主导的实训课程学业评价制度。改革现有专业实训课程学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对技能培训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将实训课程的关联理论知识融于操作技能中,对实训课程的操作技能进行合理分解,建立以分项技能考试为主导的学业评价制度。构建以过程考核为主的理论课程学业评价制度。改革现有理论课程考核较大程度依赖期末考试的方式,将

17、学生课堂口试、平时作业、上课表现等纳入课程学业成绩,实现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理论课程学业评价制度。推行学生参与的学业评价反馈制度。在新生入学时随机选择一定比例的学生作为学业评价信息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每个学年和毕业后第一年由学生为自己的学业进行评价。将学生学业自评结果作为今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5、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5.1 建设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校内实训环境在现有模具制造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一台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机和一台精密平面磨床,以及若干套辅具刀具和量具,完善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条件,为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课程打好硬件基础。在教学团

18、队中培养模具制造工考评员的同时,积极进行模具制造工鉴定站的建设,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模具制造工职业资格鉴定。通过购置手动超声波模具抛光机、模具离子渗氮设备、电化学表面处理设备等硬件建设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扩展技能培训项目,为学生创造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的校内实训环境,提高实训教学的水平。 5.2 开设专业技能选修课程为拓展技能培训项目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开设专业基础实训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的基础上,本专业还将为学生开设图文雕刻、产品造型与设计、油泥模型制作等技能拓展的选修课程。6、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构建督导处、教务处、同行教师、学生信息员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

19、障体系。邀请学院督导处、分院督导组对专业教学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进行无缝覆盖,确保各教学环节优质有序进行;通过教务处的学生评教系统,由学生对每位专业教师的实训和理论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不中断的教学质量跟踪;采取同行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制度,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公正的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成长;在入学伊始即在每个学生班级中选择一名负责任、讲真话、敢表态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采用每月向督导组提交“教学信息员反馈意见建议或专题调查表”的方法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使得学校有关部门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学校与绍兴市共建的国家示范性公共

20、实训基地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向社会开展模具制造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加工机床操作工等技能培训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期间参与顶岗实习,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贡献。举办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师资培训班,在国内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专业建设引领作用。实行产学研结合,利用专业师资高技能、高职称、高学历的优势条件,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广泛开展各种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推动教师科研成果产业化,为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服务,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数量与质量。六、进度安排建设内容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分项年度建设目标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21、建设1. 新增500平方米校内实训室场地;2. 添置一批生产型设备;3. 制定模具综合实训建设计划;4. 新增5个校外实训企业。1. 开始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建设;2. 建成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中心;3. 完成模具制造工鉴定150人;4. 新增3个校外实训企业。1. 继续建设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2. 完成模具制造工鉴定150人。3. 建设两个配置高性能计算机的模具CAD/CAM实训机房;4. 新增3个校外实训企业。1. 建成模具表面处理实训中心建设;2. 开展模具表面处理实训150人次;3. 完成模具制造工鉴定150人;4. 基本建成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校内实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1. 制定模具专

22、业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 选拔或引进2名专业带头人;3. 选派1名专业带头人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模具相关专业进修6个月;4. 在现有教学团队中选拔3名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1. 引进2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专业教师;2. 选派3名骨干教师和2名专职教师参加国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暑期培训;3. 培养或引进2名骨干教师;4. 培养6名具备“双师”素质教师;5. 选派1名教师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进修,时间半年以上。6. 聘请4名企业兼职教师;7. 聘请5名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顾问。1. 引进2名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

23、专业教师;2. 选派5名教师参加国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暑期培训;3. 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展览10人次;4. 选派1名教师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进修,时间半年以上。5. 培养或引进1名骨干教师;1. 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展览会10人次;2. 选派5名教师参加国内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暑期培训;3. 选派1名教师到区域内大型模具企业培训或国内院校进修,时间半年以上;4. 建成一支具有2名专业带头人、2名正高职称、6名副高职称、6名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的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 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

24、制定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方案;3. 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班主任兼专业导师”制;4. 编写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校企合作教材。1. 按照以任务为导向原则修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 制定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3. 制定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教学大纲;4. 编写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校企合作教材。1. 完成2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2. 编写先进模具制造技术教材。3. 申报先进模具制造技术校级精品课程;1. 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析报告;2. 完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3. 申报先进模具制造技术省级精品课程。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本专业

25、建设完成后,将明显提升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并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中具有鲜明特色、发挥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1)工学结合共育人通过专家咨询、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确定模具专业目标岗位群和分项核心职业技能,按照“实践教学围绕岗位需求、理论教学围绕实践教学”的“双围绕”原则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一套源于企业、面向企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引进并举、立足团队培养”的原则,通过常态化和全员化的培训与进修制度,打造一支师资来源“工厂与

26、学校结合”、教师素质“工程与学术能力兼备”的高素质教学团队。(2)技能引领促课改以岗位需求为主导、校企合作为形式开发先进模具制造技术、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模具制造综合实训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及教材。建成一个超越传统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培训范畴,包括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实训、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模具表面处理实训等项目在内的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全过程实训环境。建成校内模块化实训、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训基地三个层次的实训场地,采用真实工作案例作为实训内容,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以技能培养引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在已经取得全省和全国技能大赛各项奖励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在国内同类职业院校中技能培养方面的突出优势。八、学校支持与保障学院历来重视和支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和发展,2004年,模具专业被确立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模具专业经学校推荐被确立为绍兴市重点专业。近三年来引进模具相关专业教师8名,投入专业建设经费近650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