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2-32“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 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教育。从材料中可知自由讲学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 项正确;a 项“均主张社会转型”不符合史实;b项“各国支持”,c 项“否定了传统观念”等结论,仅靠材料无法推知。故选d。【答案】 d2(2018·山东滨州调研)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

2、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解析】 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说明百家争鸣并未结束,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当时思想兼容的走向,故b项正确;思想统一的实现是在西汉,故c项错误;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体现不出各种学派的诘难,故d项错误。【答案】 b3(2018·贵州贵阳模拟)孔子

3、曾说:“为国以礼”。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a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 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 d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解析】 从材料中“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可知孔庙“祭祀之礼”具有利用礼仪教化维护政治的作用,故a项错误;从材料“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可知凸显宗族和亲族关系不能体现出祭孔之礼作为国典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祭孔之礼既是国典又祭祀祖先,可知是利用伦理礼制巩固国家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祭祀祖先和天神,不能反映出

4、祭孔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故d项错误。【答案】 c4(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先秦时期,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a孟子 b老子c墨子 d韩非子【解析】 孟子属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与题目中“事少而功多”不符,故a项错误;老子属于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与题目中“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相符,故b项正确;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题目中“事少而功多”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法治、变法革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题目

5、中“事少而功多”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b5(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c加强个人修养 d公民意识【解析】 根据题目中“为政以德”得出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主张“礼”,主张恢复周礼,并未对时代提出批判性的建议,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属于个人修养的加强,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题目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并未牵涉到自由观念和公民意识,故b、d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重义轻利”得出孔子注重个人修养的加强,根据题目中“美德即知识”得出苏格拉底加强个人修养

6、,故c项正确。【答案】 c6(2018·山东滨州调研)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张,题干中没有法家,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答案】 d7有学

7、者认为:别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其主要反映中国文化()a重鬼神 b轻人性c轻自然 d重人性【解析】 据材料“敬鬼神而远之”可知中国文化并不是重鬼神,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重人性,而非轻人性,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轻自然,故c项错误;据材料“别于重自然(如希腊)或超自然(如印度、希伯来)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可知中国文化重人性,故d项正确。【答案】 d8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a是

8、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解析】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义利观,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孔子、孟子和荀子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为,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可知,先秦儒学并没有完全否定利,故c项错误;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的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答案】 b9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

9、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解析】 “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是法家思想,“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是儒家思想,“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是道家思想,故a项正确。【答案】 a10(2018·湖北黄石调研)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孔子主张捕鱼用钓竿而不用渔网)。下列言论所蕴含的思想与“钓而不纲”相符的是()a天下兼

10、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c治民无常,唯法为治d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解析】 材料“钓而不纲”体现的是尊重自然、注重可持续发展,a项表达的是人与人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b项“节用”与“使民以时”体现了节省民力、顺应农时,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故b项正确;c项体现了法治的理念,故c项错误;d项体现的是君臣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 b11(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

11、养方式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析】 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道德偶像,故a项错误;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反映出对各不相同修养方式的认同,故c项错误;传统礼制只符合儒家道德要求,材料中老子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没有突破传统礼制束缚的要求,故d项错误。【答案】 b1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

12、要 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解析】 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变化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3、问题。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二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

14、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财富与道德的主要观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解析】 第(1)问根据儒家对君民关系的思想主张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围绕着财富与道德的关系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这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二

15、小问回忆所学知识,结合思想解放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回答即可。【答案】 (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2)主要观点: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符合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道德的根本,要坚守仁)。(3)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16、甲“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乙“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丙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毛泽东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

17、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解析】 根据材料甲中:“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材料乙中:“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根据材料丙中:“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得出强调孔子的道德观;材料甲中“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材料乙中“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根据材料丙中:“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可知讲的孔子的法律观。在评论中,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不难看出,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辩证的论述。【答案】 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史料解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 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必须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