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绪论、细胞功能(护理)_第1页
生理学绪论、细胞功能(护理)_第2页
生理学绪论、细胞功能(护理)_第3页
生理学绪论、细胞功能(护理)_第4页
生理学绪论、细胞功能(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生 理理 学学唐四元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前小提示:1、预习复习要做到2、课上动手又动脑3、作业认真又纠错4、不懂就问勤思考参考书:生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主编 唐四元,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11-6生理学2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 对象对象:人体、高等动物:人体、高等动物 机体及各组成部分的各种生机体及各组成部分的各种生 命活动现象或生理活动命活动现象或生理活动 任务任务:通过对生理机能发生的原理、条件、机体内外:通过对生理机能发生的原理、条件、机体内外 环境变化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的研究,去发现环境变化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的研究,去发现认认 识活动规律,为预防

2、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服务。识活动规律,为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服务。 层次层次:整体、器官、细胞水平:整体、器官、细胞水平 方法方法:慢性实验、急性实验(在体、离体):慢性实验、急性实验(在体、离体)第二节、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021-11-6生理学5一、新陈代谢概念:机体主动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过程 机体外界 物质交换、转变物质代谢 能量交换、转变能量代谢 同化作用物质的合成、能量的贮存 异化作用物质的分解、能量的释放二、兴奋性:概念: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周围环境条件迅速发生改变时, 有发生反应的能力的特性称之。 刺激:引起机体反應的環境條件的迅速變化

3、称之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阈值) 刺激作用时间 刺激时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反应:兴奋:活动弱(静止)活动强(活动) 抑制:活动强(活动)活动弱(静止)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难点)1、绝对不应期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4、低常期2021-11-6生理学8三、适应性:适应: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机体或部分组织的机能与结构也将在某种限度内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求与所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现象 适应性:机体的这种能力称之适应性。 生理性适应 行为性适应四、生殖 生长:一般指形体的生长,机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细胞繁殖增大,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各器官组织的大小、长短以及重量的增加。 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

4、一定阶段后,男性和女性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的功能。 遗传、变异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一、人体与外环境二、内环境与稳态(一)体液和体液的分布(二)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之为内环境(三)稳态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概念:2、稳态的概念和意义稳态的概念和意义: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 W B)1926年首创年首创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温度、渗透压、酸碱度)虽然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温度、渗透压、酸碱度)虽然在变动,但总不超出一定的范围,处于相对恒定状态。在变动,但总不超出一定的范围,处于相对恒定状态。 意义:细胞生命活

5、动的必要条件(酶促反应、渗透压、离子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酶促反应、渗透压、离子浓度)浓度) 通过反馈调节和自身调节来保持通过反馈调节和自身调节来保持第四节、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中枢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中枢通过神经纤维的联系,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调节作用。系统的生理功能发挥调节作用。 反射:反射: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即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 激所发生的激所发生的 规律性反应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如眨眼反射、吸吮反射如眨眼反射、吸吮反

6、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形成和过程复杂,易变形成和过程复杂,易变 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所产生的某些特机体的某些细胞所产生的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被血液运送到特定的靶器官或靶异性化学物质被血液运送到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细胞,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殖等机能活动体液调节的物质:体液调节的物质:神经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内外环境变化时,机体本身产生内外环境变化时,机体本身产生一种适应性反应。一种适应性反应。特点:范围小,幅度小,灵敏度低特点:范围小,幅度小,灵敏度

7、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神经调节: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局限、神经调节: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局限、持续持续 时间较短。时间较短。 体液调节: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体液调节: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广泛、持续时间较长。2021-11-6生理学15第五节、体内的控制系统二、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正反馈负反馈反馈复习以下概念兴奋性兴奋稳态抑制反射正反馈负反馈刺激2021-11-6生理学17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信号转换功能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

8、构: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的结构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的结构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本结构,其中镶嵌着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球形蛋白质;结构,其中镶嵌着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球形蛋白质; 细胞膜内部的分子结构不是静止的,膜中的蛋白质细胞膜内部的分子结构不是静止的,膜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均能和脂质均能 做一定程度的运动做一定程度的运动 脂质:磷脂和胆固醇 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蛋白质:表面蛋白质(分布于膜的外侧或外侧表面) 结合蛋白质(贯穿整个质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作用:通道、载体、离子泵;受体; 酶;免疫糖:形成糖脂和糖蛋白,多

9、裸露于细胞外作用:细胞的“标记” 膜受体的识别部分 抗原物质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被动转运1、单纯扩散 即脂溶性物质分子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现象。 如:CO2 、O2 扩散量取决于: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 是否脂溶性 离子还受电场力的影响2、易化扩散 概念概念:一些非脂溶性物质,在膜结构的一些蛋白质分子的参与:一些非脂溶性物质,在膜结构的一些蛋白质分子的参与下,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或构型,而顺浓度差进出细胞。下,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构象或构型,而顺浓度差进出细胞。1、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特点:1)特异性)特异性 2)饱和现象)饱和现象

10、 3)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2、通道介导:钠、钾、钙、氯等离子、通道介导:钠、钾、钙、氯等离子 离子通道离子通道-迅速激活、迅速失活迅速激活、迅速失活 激活时:出现的孔道激活时:出现的孔道选择性选择性允许某种离子允许某种离子顺浓度差顺浓度差移动移动 电压门控通道:膜两侧电位的变化电压门控通道:膜两侧电位的变化 化学门控通道:膜两侧化学物质的变化化学门控通道:膜两侧化学物质的变化 机械门控通道:膜局部受牵拉变形机械门控通道:膜局部受牵拉变形(二)主动转运概念概念:是指细胞膜通过其本身的某种:是指细胞膜通过其本身的某种耗能耗能过程而将某种物质过程而将某种物质由由低低浓度的一侧移向浓度的一侧移向高高

11、浓度一侧的过浓度一侧的过。有赖于膜蛋白质有赖于膜蛋白质泵泵 如:如:Na+ K+ Ca2+ H+ Cl-和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转运和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转运 K-Na泵:被膜内的钠离子增加和膜外的钾离子增加激活泵:被膜内的钠离子增加和膜外的钾离子增加激活 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Na+ 并由细胞外向细胞内并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转运K+ 分解分解1分子分子ATP酶,可使酶,可使3个钠离子移出膜外,和个钠离子移出膜外,和2个钾离子个钾离子移入膜移入膜内内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四)入胞出胞转运1、入胞:指某些物质团块与细胞膜接触,导致接触部、入胞:指某些物质团块与细胞

12、膜接触,导致接触部位的质膜内陷,包被该物质,然后出现膜结构融合和位的质膜内陷,包被该物质,然后出现膜结构融合和断裂,使物质团块连同胞被它的质膜一起进入胞浆中断裂,使物质团块连同胞被它的质膜一起进入胞浆中的过程。的过程。 吞噬:固体吞噬:固体 吞饮:液体吞饮:液体如:细菌、病毒、血浆脂蛋白、大分子营养物质、多肽如:细菌、病毒、血浆脂蛋白、大分子营养物质、多肽类激素等类激素等2、出胞(胞吐):大分子物质或团块通过细胞膜运动,、出胞(胞吐):大分子物质或团块通过细胞膜运动,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如:激素的分泌、神经末梢分泌递质等如:激素的分泌、神经末梢分泌递质等复习以下概念:绝对不

13、应期相对不应期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出胞2021-11-6生理学31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及产生机制 1、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细 胞膜两侧所存在的电位差。膜内为负, 膜外为正。 极化: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其静息电位总是维持在一 定水平上(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现象。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1)细胞安静状态时只对K有通透性2)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3)K外流 K平衡电位3、影响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1)静息状态时膜对K的通透性2)膜两侧K的浓度差3)细胞代谢障碍二、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1、动作电位:概念: 去极化 反极化 超射 复极化动作电位的特点:全或无现象

14、、不衰减性扩布、 脉冲式2、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动作电位主要是由于Na、K通道介导跨膜信号传递而形成的。通道介导跨膜信号传递而形成的。 1)除极相)除极相 Na离子内流(可被河豚毒阻断)离子内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阈电位阈电位 Na+平衡电位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峰值动作电位的峰值 2)复极相)复极相 K离子外流(可被四乙铵阻断)离子外流(可被四乙铵阻断) 3)复极后)复极后钠泵转运钠泵转运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动作电位的产生是 Na+ K+ 通道被激活,膜对钠钾离子通透通道被激活,膜对钠钾离子通透性先后增高的结果。其峰值近于性先后增高的结果。其峰值近于Na+平衡电位

15、平衡电位 三、局部兴奋及其特性阈下刺激局部兴奋基本特性:1)兴奋随刺激强度发生变化 2)不作膜上传播 3)局部兴奋可叠加:空间总和 时间总和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的传导: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发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迅速沿着纤维膜进行传播的现象1、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学说冲动传导的局部电路学说冲动传导的局部电路学说 局部电流学说:传导过程中膜的每一部分都是在局部电流的局部电流学说:传导过程中膜的每一部分都是在局部电流的作用下,重新发动一次兴奋。作用下,重新发动一次兴奋。阈刺激阈刺激 神经纤维某一局部神经纤维某一局部 兴奋兴奋 膜外变负膜内变正膜外变负膜内变正邻近部位仍膜外正膜内负邻近部位

16、仍膜外正膜内负 兴奋部与未兴奋部有电位差兴奋部与未兴奋部有电位差 电荷移动电荷移动 形成局部电流形成局部电流 膜外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形成局部电流回路 刺激邻近部位刺激邻近部位依次进行下去,使依次进行下去,使 兴奋向前传导,已兴奋的部位依次复兴奋向前传导,已兴奋的部位依次复极化极化。传导方式与速度: 无髓神经纤维:依次沿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慢 有髓神经纤维:髓鞘不导电,动作电位只在郎飞氏结处产生,冲动由一个郎飞氏结跳跃到邻近的下一个郎飞氏结,传导速度快。2、兴奋传导的特点:1)双向传导2)绝缘性3

17、)相对不易疲劳性4)不衰减传导5)不融合性ini伽复习以下概念:阈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极化2021-11-6生理学45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突触:两个可兴奋细胞间的机能联系部位。突触:两个可兴奋细胞间的机能联系部位。突触分类:化学性突触、电突触突触分类:化学性突触、电突触 神经肌肉传递: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神经肌肉传递: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运动单位:同一根轴突的全部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运动单位:同一根轴突的全部分支及其所支配的肌 纤维所构成的结构单位。纤维所构成的结构单位。 运动终板:运动终板: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点):运动神经纤维分支末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点):运动神经纤维分支末

18、梢在接近肌纤维时失去髓鞘,以裸露而膨梢在接近肌纤维时失去髓鞘,以裸露而膨 大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纤维膜上的凹陷中,大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纤维膜上的凹陷中, 形成突触的结构。形成突触的结构。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它属于化学性突触它属于化学性突触1、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接头前膜:内含有突触囊泡,每个突触囊泡内含有接头前膜:内含有突触囊泡,每个突触囊泡内含有Ach接头后膜:又称终板膜、终膜(含乙酰胆碱脂酶)接头后膜:又称终板膜、终膜(含乙酰胆碱脂酶) 上有上有N2 受体受体接头间隙:宽约接头间隙:宽约10-50纳米,其中充满了一种非定形的纳米,其

19、中充满了一种非定形的 粘多糖,把突触的前后膜胶合在一起。粘多糖,把突触的前后膜胶合在一起。2、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过程 神经肌肉接点突触传递过程概述神经肌肉接点突触传递过程概述1) 运动神经末梢传来动作电位运动神经末梢传来动作电位2) 去极化激活神经末梢膜上的钙离子通道,钙离子进去极化激活神经末梢膜上的钙离子通道,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入神经末梢。3)神经末梢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引发末梢中突触小泡)神经末梢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引发末梢中突触小泡的出胞作用。许多突触小泡将泡内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的出胞作用。许多突触小泡将泡内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释放进突触间隙。碱释放进突触间隙。4 )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

20、扩散,一部分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中扩散,一部分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的受体结合。5) 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激活了受体的离子通道。离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激活了受体的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开放,正离子循化学梯度流经通道,产生突触子通道开放,正离子循化学梯度流经通道,产生突触后电流。突触后电流形成突触后电位,终板电位。后电流。突触后电流形成突触后电位,终板电位。6) 如果终板电位超过阈电位,则引发肌膜上动作如果终板电位超过阈电位,则引发肌膜上动作电位。通常到达神经末梢的每一个冲动所产生的终电位。通常到达神经末梢的每一个冲动所产生的终板电位都高于阈电位,都能引发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板电位都高于

21、阈电位,都能引发肌膜上的动作电位。7) 终膜表面的乙酰胆碱酯酶迅速将乙酰胆碱分解终膜表面的乙酰胆碱酯酶迅速将乙酰胆碱分解成醋酸和胆碱,使之失去活性。所以乙酰胆碱的作成醋酸和胆碱,使之失去活性。所以乙酰胆碱的作用是短暂的,一般只能使终膜暂时去极化,引起一用是短暂的,一般只能使终膜暂时去极化,引起一个肌膜锋电位发放,导致一次肌肉收缩。个肌膜锋电位发放,导致一次肌肉收缩。3、神经、神经-肌肉之间兴奋传递的特点肌肉之间兴奋传递的特点1 )单向传递:)单向传递:2 )突触延搁)突触延搁 :神经兴奋的动作电位产生后,隔神经兴奋的动作电位产生后,隔 0.51毫秒出现肌肉兴奋的动作电位毫秒出现肌肉兴奋的动作电

22、位3)高敏感性(易感性):易受到物理化学因素)高敏感性(易感性):易受到物理化学因素(如细胞外液的酸碱性、温度、药物等)影响(如细胞外液的酸碱性、温度、药物等)影响美洲箭毒、银环蛇毒:竞争Ach受体有机磷农药、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不同于在同一神经纤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不同于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维上的传导,是包含一系列化学因素和电学因素在是包含一系列化学因素和电学因素在内的复杂过程。内的复杂过程。二、骨骼肌的结构特征二、骨骼肌的结构特征肌肉肌肉-肌束肌束-肌纤维(肌细胞)肌纤维(肌细胞)-肌原纤维肌原纤维-肌丝肌丝(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粗肌丝粗肌

23、丝-肌球蛋白肌球蛋白只存在于只存在于A带内带内细肌丝细肌丝-肌动蛋白肌动蛋白 从从Z线伸出,纵贯线伸出,纵贯I带,并伸至带,并伸至A带部位,带部位, 原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 与粗肌丝交错对插与粗肌丝交错对插 肌钙蛋白肌钙蛋白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暗带:暗带:A带,中部着色较浅为带,中部着色较浅为H带,正中有带,正中有M线线明带:明带:I带,中部有带,中部有Z线线肌小节:是肌肉收缩的机能单位,每个肌小节由肌小节:是肌肉收缩的机能单位,每个肌小节由1/2I带带+A带带 +1/2 I带组成带组成(二)肌丝的分子组成与横桥的运动(二)肌丝的分子组成与横桥的运动(

24、难点)难点)粗肌丝:粗肌丝:1条粗肌丝由条粗肌丝由200300个肌球蛋白(肌凝蛋白)分子组成,个肌球蛋白(肌凝蛋白)分子组成, 肌球蛋白分子:长肌球蛋白分子:长150纳米,宽纳米,宽2纳米。由双球形头部、纳米。由双球形头部、 颈、尾构成,是两条肽链铰合而成。头部具有颈、尾构成,是两条肽链铰合而成。头部具有ATP 分解酶的活性及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能力分解酶的活性及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能力 聚合:开始,一些分子彼此间尾对尾重叠在一起,聚合:开始,一些分子彼此间尾对尾重叠在一起, 头部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然后分子逐渐头部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然后分子逐渐 从两头增加,肌球蛋白丝逐渐增长。分子从两头增加,肌球

25、蛋白丝逐渐增长。分子 的头部都突出在肌丝主干的外面形成横桥。的头部都突出在肌丝主干的外面形成横桥。 横桥特性:横桥特性:1、可与细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作可逆性结可与细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作可逆性结 合合, 并向并向M线方向摆动,拖动细丝向线方向摆动,拖动细丝向A带中央滑行带中央滑行 2、具有具有ATP酶的作用酶的作用,在和肌动蛋白结合时被激,在和肌动蛋白结合时被激 活,水解活,水解ATP,释放能量。,释放能量。细肌丝:细肌丝:肌动蛋白肌动蛋白(肌纤蛋白):单体为球形,首尾相连形成两条双螺旋肌纤蛋白):单体为球形,首尾相连形成两条双螺旋 结构的单体链,为细丝的主干结构的单体链,为细丝的主干原肌球蛋白

26、(原肌凝蛋白):纤维状,其分子首尾相接地镶嵌原肌球蛋白(原肌凝蛋白):纤维状,其分子首尾相接地镶嵌 在肌动蛋白的凹槽中,每一个原肌球蛋白分子还与在肌动蛋白的凹槽中,每一个原肌球蛋白分子还与 一个肌钙蛋白复合体相连,沿细肌丝每隔一个肌钙蛋白复合体相连,沿细肌丝每隔40纳米有纳米有 一个肌钙蛋白复合体,肌肉静息时它位于肌动蛋白一个肌钙蛋白复合体,肌肉静息时它位于肌动蛋白 与粗肌丝横桥之间,阻止二者的结合。与粗肌丝横桥之间,阻止二者的结合。肌钙蛋白(原宁蛋白):为一球形复合体,是钙离子受体,由肌钙蛋白(原宁蛋白):为一球形复合体,是钙离子受体,由 三个亚单位组成:三个亚单位组成: C亚单位:具有带双

27、负电的结合位点,能结合钙离子亚单位:具有带双负电的结合位点,能结合钙离子 T亚单位:将整个肌钙蛋白结合于原肌球蛋白上。亚单位:将整个肌钙蛋白结合于原肌球蛋白上。 I亚单位:当亚单位:当C亚单位与钙离子结合时,将信号传递给亚单位与钙离子结合时,将信号传递给 原肌球蛋白引起后者分子构象的变化。原肌球蛋白引起后者分子构象的变化。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1、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引起自身构象的改变。、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引起自身构象的改变。2、原肌球蛋白受肌钙蛋白影响,发生构象改变,离开、原肌球蛋白受肌钙蛋白影响,发生构象改变,离开原先的结合位点。原先的结合位点。3、肌动蛋白的作用位

28、点暴露,横桥与之结合,并催化、肌动蛋白的作用位点暴露,横桥与之结合,并催化ATP水解为肌丝滑行提供能量。水解为肌丝滑行提供能量。4、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即向、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即向M线方向摆动,使细丝线方向摆动,使细丝拉向拉向A带中央,一次拉动可行带中央,一次拉动可行10纳米。一次摆动之后,纳米。一次摆动之后,横桥又和细丝脱开,摆向横桥又和细丝脱开,摆向Z线方向,然后再和细丝的线方向,然后再和细丝的另一作用位点结合另一作用位点结合,继续下一过程。继续下一过程。收缩蛋白-肌凝蛋白、肌动蛋白调节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横桥周期: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摆动、解离、复位和 再结合的过程。(三)肌管

29、系统(三)肌管系统横管(横管(T管):管):纵管(纵管(L管):管):三联管:三联管:是将肌是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衔接起来的缩过程衔接起来的关键部位。关键部位。(三)肌管系统(三)肌管系统肌管系统:与细胞内外信息传递有关。肌管系统:与细胞内外信息传递有关。横管(横管(T管):由肌细胞膜在管):由肌细胞膜在Z线水平向内凹陷而成线水平向内凹陷而成 横管与横管之间及与肌细胞的表面间横管与横管之间及与肌细胞的表面间 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纵管(纵管(L管):相当于一般细胞的光面内质网,故又管):相当于一般细胞的光面内质网,故又 称肌质网称肌质网 在在Z线附近

30、管腔变宽相互吻合,形成线附近管腔变宽相互吻合,形成 终池(侧囊)终池(侧囊)三联体:由相邻的两个终池及中间的横管形成。三联体:由相邻的两个终池及中间的横管形成。三、骨骼肌的兴奋三、骨骼肌的兴奋- -收缩耦联收缩耦联钙离子是骨骼肌兴奋钙离子是骨骼肌兴奋-收缩的偶联因子收缩的偶联因子1、 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深部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肌膜上的动作电位可沿横管膜传导到细胞深部,直至三联肌膜上的动作电位可沿横管膜传导到细胞深部,直至三联体附近,这是兴奋体附近,这是兴奋-收缩偶联的首要环节。收缩偶联的首要环节。2、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钙离子、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钙离子

31、 动作电位由肌膜传导到横管,由于某种现在还不清楚的原动作电位由肌膜传导到横管,由于某种现在还不清楚的原因,使贴近横管的肌质网侧囊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高,钙离因,使贴近横管的肌质网侧囊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高,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到细胞质中,与肌钙蛋白结合,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到细胞质中,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横桥活动。引起横桥活动。3、肌肉收缩后钙离子被钙泵摄回入纵管系统、肌肉收缩后钙离子被钙泵摄回入纵管系统肌肉收缩后,肌质网停止释放钙离子,同时钙泵将细胞质内的肌肉收缩后,肌质网停止释放钙离子,同时钙泵将细胞质内的钙离子主动转运回肌质网内,钙离子主动转运回肌质网内,ATP为其提供为其提

32、供能量能量。四、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四、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H.E.Huxley、A.F.Huxley 1954年分别独立提出肌肉收缩的肌丝年分别独立提出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滑行学说: 在收缩时肌小节的缩短,(也就是肌肉的缩短)是细肌丝在收缩时肌小节的缩短,(也就是肌肉的缩短)是细肌丝(肌动蛋白)在粗肌丝(肌球蛋白)之间主动地向对滑行的结果。(肌动蛋白)在粗肌丝(肌球蛋白)之间主动地向对滑行的结果。肌小节缩短,粗、细肌丝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肌小节缩短,粗、细肌丝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滑行。由于粗肌丝长度不变,因之滑行。由于粗肌丝长度不变,因之A带的宽度不变。由于肌小节带的宽度不变。由于肌小节中部两侧的细肌丝向中部两侧的细肌丝向A带中间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带中间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至重叠起来,因此,至重叠起来,因此,H区的宽度变小,直至消失,甚至出现反应区的宽度变小,直至消失,甚至出现反应细肌丝重叠的新带区,由于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相向运动,粗肌丝细肌丝重叠的新带区,由于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相向运动,粗肌丝的两端向的两端向Z线靠近,所以线靠近,所以I带带变窄变窄。 当肌肉舒张或被牵拉时,粗肌丝、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当肌肉舒张或被牵拉时,粗肌丝、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总结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