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1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2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3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4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一百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地学基础实习报告学院:资源学院 班级:土管14级3班 姓名:舒美惠 学号:20141561 任课教师:郑子成一、 实习时间:2015年12月19日二、 实习路线: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樱花河畔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三、 区域概况:我们此次实习的大范围是在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西北侧是龙门山,东南侧是龙泉山,地形倾斜,易灌易排,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区域,也是是中国最大芒硝产地。平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组成。总面积23000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有名的鱼米之乡。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

2、界,该界以东为扬子地台,以西是松潘甘孜地槽区。成都平原位于以广元-雅安-叙永-奉节为顶点的菱形状四川盆地上,虽然邻近龙门山断裂带,但却属于地质上十分稳定的扬子地台(即华南地块),如下图可看出来,除西面断裂带外,成都平原南面和东面地质相对稳定,汶川县刚好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图1.四川盆地 图2.成都平原四、 实习内容:这次实习三个地点我们主要从地质学的角度,观察了当地岩石组成,地质地貌特征,并且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其利用规划进行了分析,三个地点按照地形可以看出是平原(金马河)平原山区过渡带(都江堰)山区(映秀),下面将按照此顺序分别对三个地点实习内容进行分别的具体阐述最后进行综合分析:(一)、 金马

3、河大桥A. 地点概况:成都金马河,又名正南江。岷江干流,属干流局部河段,即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始流河段河宽96-104米,过江节制闸后称金马河,河床逐渐增宽,由300米阔至1200米,流经新津县五津镇时,纳入西河分支以及南河后又复称岷江。金马河段全场76.1公里。成都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以排洪为主要功能,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7个区(市)县,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新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河段全场76.1公里。金马河是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B.

4、岩石土壤观察:1. 岩石及矿物的观察:岩石可以分三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种岩石最基本的岩石。在实习之前的实验课上我们已经对基本的矿物及岩石鉴别有了初步掌握。这次实习我们仔细观察了金马河大桥附近的岩石分布情况,这里处于江岸河河岸,鹅卵石很多,但是这里并没有看到大量的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而是大量的砾岩,两岸岩石类型丰富,可以初步判断与人为作用(如滥采石)有关。实习中借助携带的盐酸及小锤,我们对有些岩石矿物组成及其类型有初步判断。例如下图: 图3.层理

5、 图4.非层理上面两个石块都可以看到许多岩石表面受到水流等外力作用呈现层次感。野外观察比起我们的实验中室内观察要复杂许多,很多岩石类型我们不能自己判断,不过当我们用携带的小锤将它们敲碎后发现图3中石块里面仍然是是像表面那样的层理,所以判断是沉积岩,反之,图4石块则不是“表里如一”。可见岩石的鉴别是绝不能看表面的,很多时候要借助工具。2. 土壤观察:通过地质学理论学习我们了解到,土壤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分不开,作为成都平原,典型的冲击平原,岷江灰色冲击母质形成的灰潮土,质地轻。 C. 地质地貌:金马河是典型的平原河流地貌,在此处我们主要看到了以下河流地貌的典型特征:1. 河漫滩: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

6、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和河谷谷坡之间(见河谷地貌)。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育,且宽广。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十分有利于我们的观察,以下几点是我们主要注意到的几点:1) 二元结构:虽然有人为干扰因素,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河漫滩二元结构(下粗上细,近河岸粗,远河岸细)如图5,可以看到有人在进行滥挖沙采石,但仍然可以明显看到靠近河岸石块偏大。 2) 组成物质特点:磨圆度高,泥沙混杂,有一定分选性。如图6,可以注意到其石块较光滑,混杂在泥沙中间。图5.二元结

7、构 图6.组成物质2. 河流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它是由地壳的抬升,河床的下切所形成的。阶地按上下层次分级,级数自下而上按顺序确定,愈向高处年代愈老,金马河观察到的是一级阶地,是阶地地形是最低的(下来便是河流了),它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后面有大量的山地沟渠等,大量的地表水与地下水都首先侵润到一级阶地。3. 河流发育阶段:初步可以判断金马河是处于壮年期阶段。组成物质比较复杂,磨圆度相对较高,水流相对平稳。D. 利用规划:作为河流地貌的典型代表,金马河的利用规划与其地貌特征分不开,结合我们所看到的,此次实习中对金马河区域有以下注意:1)

8、河漫滩的保护:在我们实习过程中注意到,有人到此处运砂石。滥采沙是十分危险的,其涉及因素颇多,造成后果不是我们想象中如此简单,如果引起河流改道则对两岸建筑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该明白一点河漫滩是留给大自然的,人类由于经济利益随意河漫滩是非常危险,遇到非常年的洪水会造成毁灭性的伤害。金马河作为岷江的泄洪口,建议有关部门在此处进行整治,防止不必要的灾害发生。2) 阶地合理利用:河流阶地地表组成独特,地质构造稳定,是最常利用的是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利用有一定的共性,金马河的一级阶地在利用上要注意:1) 农用最佳。一级阶地正如上面所描述的特点,产量高耕作方便灌溉设施好,属于我们的粮仓有许多高

9、质量的作物都在一级阶地上。但是由于自然作用一级阶地上也形成了大量的滥泥田,滥保田,滥硝田,这些年国土整治在这些方面也很重视。一级阶地作为我们的粮仓却出现了大量的这种地产田(由于常年的地下水、地表水的侵润形成,阶地面大,后缘有山沟壑的等,不易排出),受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特别是地下水(至少地表水有分阶段),而地下水特点:含盐分高,温度低,对植物是不利的,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造。 2) 不能修永久性建筑。一级阶地在非常年洪水时是要被淹没的,在利用是为安全考虑原则上是不能修建永久性建筑。金马河是成都平原排洪口之一,我们发现其一级阶地上有工厂修建,这是十分危险的。图7. 不合理的挖沙

10、及工厂修建3) 灾害防治:作为泄洪河道,金马河两岸在利用活动上应注意汛期,上游水量也需要时时注意,做到应有的灾害防治措施。(二)、 都江堰紫坪铺A. 地点概况: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

11、quot;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此次实习河流属于岷江上游,挨近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紫坪库水库近几年挖掘的备用水库。B. 地质地貌:实习地点挨近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山区河流阶地地貌。1. 河流阶地:此处地势相对较高,有多级阶地。可以看到明显的三级阶地地貌。2. 树枝状水系:水系的观察是我们此次实习内容之一。在山地地貌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面前的河流是由许多岔口汇集而成。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干支流呈树枝状,是水系发育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一般发育在抗侵蚀力较一致的的沉积岩或变质岩地区)。3. 猪背岭:站在河流一边,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对面我们地质学上典型的

12、猪背岭地貌(是一种地形,指当侵蚀倾斜排列的岩层后,形成两边山坡极斜的山),我们可以看到其岩层倾角大于35度,且山体两坡基本对称,岭顶形如猪背。关于单面山和猪背岭,实际上猪背岭是单面山的一个特例,如下示意图: 4) 河流改道:根据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综合分析该地各种特征可以猜测此处曾发生过河流改道(又称河道变迁。主要是指江河流向、流程发生改变的现象)。首先,从我们看到前方山体岔口直接流经出来近似转弯的直角,不合乎规律,一般来说是以侵蚀面成为河流的。我们可以发现看到河流现在的剥蚀岸,堆积岸与自然规律相反,并且岸这边的一级阶地比另外一边高,这是不合理的,但是这便阶地后面山体,并且上面堆积物可以根据岩性

13、等可以初步看出来有冲积物,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推测这里曾经出现河流改道。可能是由于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较大的自然变化使山体堆积物堆积下来,造成河流堵塞,迫使河流改道,形成堰塞湖(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图是河流改道的示意图:C. 阶地利用规划:阶地是由堆积物抬升后形成,比较稳定,是我们惬意居住的很好选择。如图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对于河流的各级阶地进行了有一定规律的利用,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上均是修建了很多居名点。可以看出来一级阶地上的房屋规划相似,应该是灾后重建,的确根据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一级阶地其实并不适合修建永久性建筑,容易遭受洪灾,可能由

14、于其他因素,对面一级阶地上灾后仍然重建了房屋,这是不合理的。可以看到河边二级阶地上的房屋则是老百姓自己根据先辈经验所修建在此,古人经验是有一定地质学规则的,二级阶地的确是最适合我们修建房屋居住的,相比一级阶地它不易遭受洪水淹没,相比三级阶地它交通更加方便,灌溉也更方便。三级阶地上则很少居民点等永久性建筑,主要是农耕,从地质学来讲这是合理的,太高交通不方便,地下水位也高。 图8.都江堰处阶地(三)、 映秀镇A. 地点概况:映秀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映秀镇位于岷江及其支流河道的两侧,渔子溪河和岷江穿境内

15、而过,雨量充沛,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周围分布着多由二叠系的石英闪长岩和震旦系的砂岩所构成的山脉。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多次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新建的映秀镇张家坪村坐落在岷江河畔,靠近国道213线、毗邻牛圈沟震源点保护区,与黄家村隔河相望。B. 地质地貌:映秀镇位于汶川,此次实习主要观看的是山地地貌。山地河流呈现出的峡谷地貌,河谷低地中可见河流与季节性洪水冲积出的滩涂地,还有就是沿河谷两岸的高山。主要看到以下地形地貌:1. 河流地貌:实习时可以看到对面鱼子溪河流经。有以下相对应的

16、地貌:1) 河流发育阶段:河流发育可以分为幼年河,壮年河和老年河,不同时期的河流有很大不同。我们所看到的渔子溪河可以初步判断是一条幼年河,有以下特点:弯曲程度大;坡度大、水流急,冲刷力强;河流里面组成物质磨圆度相对不高,可以看到很多卵石;河流堆积物搬运距离不大,很多是原来就近的山地垮塌下来,组成单一。2) 凹凸河岸:在河岸的弯曲处我们明显看到了河流的凹岸和凸岸,即河流的剥蚀岸和堆积岸(是河流侵蚀作用造成,在弯道离心力作用下,产生横向环流,在其不断作用下,弯曲程度加大所形成)。如以下示意图所示:3) 河流侵蚀作用:可以看到下游桥附近的水泥原来是都一样挨着河床的,然而现在确是缺失很多,比河床高了许

17、多,说明河床发生了下切,侵蚀作用非常强。如图,我们可以看到,桥下水泥被侵蚀的明显痕迹。图9.河流侵蚀4) 河流阶地:对于位于山区的映秀来说,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它的地势高于前面两个地方,河流两岸阶地便有更多级别。图10.河流阶地1. 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我们这次在映秀主要观察的地貌。1) 岩石的观察:站在山脚下,可以注意到我们看到的许多山体岩石都是白云岩和一些白云质石灰岩,由于现在的地方受了一个较大的地址灾害的作用,这些山体山岩石便不是很明显能看到层理状,反而是交错刀砍状,这与其岩石组成有很大关系(白云岩或白云质石灰岩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容易风化)。山体岩石有许多直接裸露,受到风化严重。图11.裸

18、露的岩石2) 堆积物质的观察:我们也看到河流两岸山体坡面下有多年风化垮塌的物质形成的物质。首先看到河岸两边一级阶地上的是典型的冲击物,是由河流搬运冲击堆积下来的,它的组成物质明显的分选性,近河岸粗、远河岸细。同时看到一些山体坡面是典型的坡积物,是由坡面物质多年的风化垮塌堆积而成,搬运距离很远,泥沙混杂,没有明显的分选性,磨圆度低。(对比之下,洪积物有一定的搬运度但磨圆度不高,此处实习点我们没有看到)C. 利用规划:映秀在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灾害后,我们看到的便是地质学等等方面专家来规划后重建的情况,相对来说都是合理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阶地的利用规划:如上图10我们注意到对面

19、一级二级阶地上修建了许多建筑,有点看上去很矛盾的一点是对面一级阶地上修建了很多居民点和厂房,从地质学上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如遇非常年洪水是会被淹没的,但其实这是无奈之举,在这个高山峡谷之内,要修建居名点,考虑各种其他因素,当地居民也不想搬离故土,如果非要修建居民点,这样利用已是最佳选择。而其他更高级别的阶地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则是农用,较高处阶地坡度大,可以看到顺着坡面耕作。2. 河流凹凸岸的利用:河流的剥蚀岸和堆积岸在利用上要注意的有很多,自古人们便以“凶岸”和“吉岸”来形容,顾名思义,人们这么说是符合地质学规律的,根据流水的惯性来看,当有洪水来临,剥蚀岸是会被淹淹没的,所以一般不适合修建永久

20、性建筑,相反的堆积岸是相对安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灾后重建的居民点均在河流凸岸上。 3. 山地灾害防治:山地有许多灾害威胁,泥石流、崩塌及山体滑坡等等。山地灾害的防治需要的是前期对地质作用的了解以及合理的规划。我们在映秀这个刚刚遭受了特大灾害的地方对灾害的防治学习了许多(以泥石流为主的灾害防治):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常常在暴雨或融雪时期突然爆发,速度快,历时短,有很大的侵蚀与搬运能力,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要对泥石流进行防治,首先来看看其形成的几点条件:突发性水流、大量碎屑物、陡峭的地形以及人为因素。接着我们观察了实习地点的情况,发现了几点泥石

21、流易发条件:几面环山;山上物质通过多年的风化垮塌形成了大量松散堆积物;润滑剂水,如雨季。正如我们分析,此处已发生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我们发现对面修建了大量泄洪沟(短时间内可以将地表水引进河流内)。我们得明白一点是地质是人类无法控制的,我们所做的山地灾害的治理只能是尽力减缓。山上物质在多年的风化在重力作用都会下降,人类在工程、生物方面可以减缓发生。工程措施:可以在上缘修一些环山沟、竖沟,拦截引流地表水,不让其侵润到坡积物里面;有时会在下游修一些拦砂坝,防止冲刷很深。生物措施:树木生长。现在生态很恶劣,处于生态脆弱。我们看到山体坡度大,土层薄,生物难以恢复,对面裸露的是岩石,连坡积物都没有,人为不要破坏。人为如果想要去做一些生物措施则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都需要去考虑,因为当地居民需要农作生产来维持生活。五、 实习心得:地质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地质学学习的一个实践学习,这一次的实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