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破绽、咕咚、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题开门见山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2、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部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强调“胖墩儿”和“
2、嘎子”的读音。二、 反馈预习1、反馈预习较好的学生2、指导读预习中出错的字词3、指导书写听写中的错别字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5、梳理问题:文中借助什么写法来描写的?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精讲点拨。1. 导语: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 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学生说说观看玩的感受。2、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注意爽快、无所谓惧的语气、跳”“退”“闪”(快速转身)的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
3、表演和评价。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打架似的对起阵来。注意“虎势一站”(还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水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评价。(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注意: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小胖墩儿“塌着腰(凹着腰),合了裆(合并两腿),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4)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
4、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抓)”“推拉拽(拉)顶”“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的动作表演和评价。3、探究人物性格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_ _的小嘎子_ _的小胖墩儿(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2、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
5、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4、小组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找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并谈谈体会。(如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四、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
6、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五、限时作业板书设计: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机智敏捷 动作描写 争强好胜 心理描写教学反思:教学时,我主要围绕“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小嘎子的这些性格特点?”来展开教学。在教学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时,抓住描写他的动作的词,通过表演,来体会他的性格。除此之外,引导学生抓住嘎子的心理描写来揣摩他的争强好胜。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
7、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揩揩眼泪、诸亲六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预习提纲:导语:(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我们看看吴敬
8、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侄儿、穿梭、郎中、揩揩眼泪、诸亲六眷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4、结合上下文猜想或查工具书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诸亲六眷 穿梭 越发 登时 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重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7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严监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在文中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2)找出文中最能体现
9、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0、60; 8、查阅本文作者吴敬梓的资料,了解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故事背景,有条件的可以读一读儒林外史这本书。 9. 质疑。(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2
11、、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部分(临死前的严监生)”。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二、反馈预习 1、 反馈预习较好的同学2、指导认读易错的字词 侄儿、穿梭、郎中、揩揩眼泪、诸亲六眷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监”的写法。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5、梳理问题: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三、精讲点拨。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
12、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拓展延伸: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
13、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12.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14、160;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 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五、拓展延伸1、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2、阅读 儒林外史 通过课外阅读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
15、大精深六、完成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í zi chun su lán zhn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
16、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描写 ,第二句话是写严监生 。从第二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严监生
17、; 。 三、后人对严监生这个人物有以下一些说法:一是说他是吝啬鬼,二是说他勤俭持家,你同意那个说法?请你说说理由。 七、板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吝啬) 一茎灯草 点头 两个手指 伸着 亲人 银子 舅爷 摇头,闭眼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抓住动作、神态描写来感受严监生这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学习作者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严监生伸出的这两个指头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线索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在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病情的严重,即学习课文的1至7句。再通过学习“严监生喉
18、咙里的痰伸着两个指头”一句,引导学生质疑,严监生的病情都这么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接着再由这个疑问引出三位亲人和严监生的对话,最后揭晓答案,从而体会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凤辣子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凤辣子的人物形象,体会
19、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预习提纲:导语: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 1、借助注释读通读懂课文。(做到不掉字,不添字,不错字。)标出自然段。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媳妇、辉煌、风骚、标志、气派、祖宗、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要写
20、得既正确又美观。 4、结合上下文猜想或查工具书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 嫡亲 风骚 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系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7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凤辣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在文中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2)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
21、#160; 8、查阅本文作者曹雪芹的资料,了解红楼梦的大体内容,有条件的可以读一读红楼梦这本书。
22、 9. 质疑。(至少提出2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2、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部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反馈预习 (1)反馈预习较好的同学(2)指导词语的认读:预习中出错的字词媳妇、辉煌、风骚、祖宗、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 (3)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敛、骚”的写法。 (4)认为哪一段话是最难读的? 跟师朗读这段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句.(5)概括课文内容: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6)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的背景。(7)质疑: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的?三
23、、精讲点拨:1、细读外貌描写,初品王熙凤性格特点.板书:美丽华贵2.为什么文中对王熙凤外貌描写要这么细致入微?先总写她的打扮与众人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再不厌其烦地写她的穿着,从头饰,到裙饰,再到服饰.说明她在贾府中的尊贵,是重量级的人物.在文中,另一个人物更有分量,那就是贾母,人称“老祖宗”者是也。理清三者关系:贾母出身尊贵,在贾家的地位和尊严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相当于贾府的慈禧太后。 林黛玉是贾母的最疼爱的女儿贾敏的独生女,也就是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天资聪慧,从小知书答礼,深受贾母的喜爱。此次,林黛玉进贾府,因母亲病故投奔姥姥,更得怜爱。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同时还是贾母二儿子
24、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上上下下的事情都由她说了算。所以她不仅仅是一个尊贵可以形容的,还有把权者的精悍老练! 3、课件出示句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在容貌方面,着重写的是什么?从中你有何体会?(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隐藏着圆滑和狡黠。)板书:圆滑狡黠 粉面含春是笑,丹唇未启还是笑,同学们,王熙凤会怎样的笑?放肆的笑、张扬的笑、夸张的笑、冷冷的笑、皮笑肉不笑,虚伪的笑,奸诈的笑王熙凤是笑里藏刀,她的笑声无处
25、不在,王熙凤一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4、精读语言描写,再品王熙凤性格特点.(出示课件: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听到她的声音,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要读出王熙凤的热情,爽朗?是真正的热情爽朗的表现吗?结合理解黛玉的心理活动这一人物间接描写的手法. 在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她为“凤辣子”. (出示课件中贾母的这段话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王熙凤在贾母眼中是这样的一个人,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 )出示课件:(这熙凤携着
26、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真”这个字能去掉吗?有什么不同?(说明之前怀疑过,流露出黛玉美貌的惊叹.)从”才”体会到什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指名读这两句,你觉得话中夸了谁? 反馈: 她见黛玉时先是恭维因为她知道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
27、,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板书:阿谀逢迎 她还考虑到身边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顾此失彼。她真是八面玲珑,圆滑之至。板书:八面玲珑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有句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可王熙凤的脸也跟这六月天似的,刚刚还笑逐颜开,谈笑风生的,却一下子用帕拭泪,转喜为悲了.为什么?是真伤心吗? 反馈后小结:因为王熙凤知道, 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板书:虚情假意 出示课件中的句子:(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
28、喜道:“正是呢,我一见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王熙凤是真的忘记了老祖宗吗?(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为老祖宗是从.因为老祖宗是忽而转喜为悲,忽而转悲为喜,天才的演员啊!她可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啊!)板书:见风使舵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如果你是黛玉,听了这番话,你有什么感受? 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板书:管家
29、本色 5、总结: 王熙凤逢场作戏,善于阿谀奉承,做表面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这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6、小组合作学习提示:除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之外,还有几处动作描写,我们也不能错过,因为曹雪芹笔下是字字珠玑,值得深深推敲的,才也因此有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1)找到描写动作的词句,读读. (2)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拓展写法: 1、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这么多词语概括了王熙凤这个人,(齐读词语)那么作者是怎样把
30、她的这些特点表现点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重点写了王熙凤的什么?还写了谁的表现? 导语:这是对主要人物的直接描写,也就是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还写了谁?(林黛玉和贾母的心理和语言)用他们的表现来烘托王熙凤的特点,这就是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2、今天我们走近了红楼梦,品读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学习,我们感觉到这部作品中作者的语言有许多言外之意。正如曹雪芹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继续阅读红楼梦,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3、这节课,我们通过文中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林黛玉、贾母的心里,
31、口里这种间接描写的手法,让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我们能不能仿照这几种人物描写方法来试着写写你身边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呢? 五、完成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í fù hu huán miáo tio fn so d lin ( &
32、#160; )( )( ) ( ) ( ) bio zhì qì pài z zon k lián
33、60; ( ) ( )( ) ( ) lin shn bn qì fàn dàn wú l zhun bi wéi x
34、 ( )( ) ( )
35、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头上戴着( ),绾着( );项下( &
36、#160; );裙边( );身上( ),外罩( ),下罩( )。这段是&
37、#160; 描写,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 三、 阅读思考: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片段:
38、 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 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 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39、#160; 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外
40、貌 刁钻狡黠 阿谀圆滑 王熙凤 语言 泼辣张狂 动作 见风使舵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王熙凤的刁钻狡黠、泼辣张狂、阿谀圆滑、见风使舵等性格特征。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我首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与本片段有联系的内容,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以及王熙凤、贾母、林黛玉她们之间的关系;其次借鉴远程教育光盘资源,在课堂适时播放,让学生了解王熙凤的特点,第三是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插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王熙凤的外貌、衣着特点。通过以上途径,促使相关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很好地完成了课时教学目标。23*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透亮、清爽、衔接、搜索、威严、露馅、
41、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文重点: 411段感情朗读训练点: 刻画刷子李语句读说结合训练点: 为什么说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展示成果。(1)读生字。蘸(zhàn)和(hè)着琴音必得(d)发怔(zhèng)调(tiáo)浆天衣无缝(fèng)(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
42、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3、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2.学生自读。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2)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
44、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6.自由练读。话题三:写法的妙处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三、总结升华
45、、拓展延伸。出示最后一句,想一想为什么说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其意思至少有三:一是“刷子李”确有绝活,这一绝活,若没有亲眼目睹,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说明“刷子李”技艺高超。二是“刷子李”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练的结果。三是“刷子李”的所言所行深深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感触很深,获益甚多。四、质疑、释疑。五、系统总结限时作业。板书设计:俗世奇人技艺高超24 金钱的魔力预习提纲导入: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
46、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1、 按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 正确认读并规范抄写下列词语魔力 通融 刻薄 钞票 武断 熔岩 窘况 阔佬 撵跑 雅致 考究 兴致勃勃 妙不可言 十全十美 3、 把下列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 兴( ) ( ) 劲( ) ( )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窘况 兴致勃勃 妙不可言 5、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蹩脚 挑剔 胆怯 通融 妙不可言7、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1) 老板和托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作批注。(2)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人
47、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想想这样写的好处。(3) 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什么?8、读一读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9、质疑:至少提出三个问题24*金钱的魔力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钞票、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兴致勃勃、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 一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二是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 一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二是了解作
48、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文重点: 217段感情朗读训练点: 课文中描写托德和老板的语段读说结合训练点: 谈一谈学了这篇文章后启发。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反馈预习1、反馈预习较好的同学2、重点认读读错的字撵跑 窘况3、指导书写:窘况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5、梳理质疑:老板和托德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他们的特点的?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1.静心读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在书上作批注。)2.交流阅读感受。(1)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谈谈对两个人物的评价。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2)派
49、代表分别在写有“老板”和“托德”的题板上写上概括性的词语。例: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3.各学习小组针对其中一个人物选取课文中一处最精彩的描写读一读,谈谈体会。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指导:关于“托德”:(1)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抓住:“刻薄的嘴脸”读出“刻薄的语气”。)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善变”。)(2)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他微笑
50、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満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读懂的?(点拨: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通过表情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关于“老板”:(1)动作描写: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引导抓住:“钻进”“来回翻动”“兴奋地说着话”,想象人物的连续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2)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课文1218自然段。)学生自由试读十二自然段,谈谈感受。分角色朗读。(较快的
51、语速,体现人物的金钱的奴隶媚态。)4.小结、提炼:读了文章,托德与老板的可耻嘴脸及性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都缘于作者对人物的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吗?(这段最好放在前面,介绍背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1.在百万英镑这篇短篇小说中处处可寻觅到这样的生动描写。感兴趣的同学可读原文
52、,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特点。2.了解作者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乞丐等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形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幽默画。这些作品读来亲切、自然,充满轻松的幽默又蕴涵深刻的批判意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四、限时作业。板书设计: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教学反思:金钱的魔力一文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这篇课文很有挖掘、开发的价值,通过托德和老板的语言、动
53、作、神态等描写,细致刻画出两个市井人物的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教学时,我主要由人物描写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即通过对文中人物的描写,学会写人记事的方法。口语交际七 讲人物的故事教学目标: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教学重点: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教学难点: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课前准备:故事录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二、试说故事1、选择
54、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3、课堂评议: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三、再说故事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四、说好故事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2、课堂交流。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2)掌握好
55、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习作七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目标:1、回忆生活中给
56、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1)这个人是谁?(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
57、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58、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第二课时一、典型讲评,修改作文1、选择典型的作文。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要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2、课堂评议。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一般包括这些方面:(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
59、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二、互相评价,互相修改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试题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公司员工补贴购车协议书
- 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创意求职个人简历介绍
- 船运货物贸易合同书
- 运输合同汽车货物运单
- 小学西瓜知识课件
- 复婚后离婚协议
- 《元旦的由来与历史》
- 皮肤治疗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 外科常见手术备皮
- MOOC 大学英语学术阅读-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清版)DZT 0300-2017 煤田地震勘探规范
- 2024年广州市高三一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课件
- 银行保安员培训课件
- 手术患者预防感染
- 经典成语故事九色鹿
- 《禁毒教育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