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1页
沪教版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2页
沪教版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3页
沪教版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4页
沪教版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2、认识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物质性质是不同的。能力目标:1、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2、能设计或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说明物质的微粒性。情感目标:1、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2、激发学生探究构成物质奥秘的欲望,产生强烈的要求。【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

2、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我们将会在本章的讲课中逐步为你解决。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板书:第一节 用微观的观点看物质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 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2. 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 答:不能。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

4、说明什么问题?答: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集聚在一起体现出来的。举例:除了课本上的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回答:学生自行讨论。如过滤时水能够从滤纸中渗过。补充实验:20毫升的稀硫酸置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

5、0mL的稀硝酸钡,慢慢将硝酸钡溶液滴入小烧杯中,不断搅拌,“乳白色固体”无中生有,并且不断增多。说明:生成物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成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察觉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后小颗粒群聚而沉淀。练习:板书: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 用微观的观点看物质一、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微粒这间有一定的空隙;2.能用微观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构成物质微粒的特征。能力目标:1.能用微粒的特

6、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能运用实验、对比、类比、推理、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3.能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情感目标:1.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实验、对比、想象、推理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2、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

7、中加入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现象:溶液A逐渐变红原因: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假设实验3为了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用一杯纯净水来代替浓氨水做对比实验,有无必要性?回答:没有必要。因为在实验一开始,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提问: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我想问: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你又能用什么实验来证明,并不是酚酞扩散?这个实验又能说明 什么问题?讨论:学生议论回答:我们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氨水

8、。如果是酚酞扩散的话,它也会使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但实验事实可以证明,并没有变色,所以假设是错误的。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各种微粒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容易扩散,有的不容易甚至很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物质容易挥发,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却不易挥发,不易溶解。提问:我们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讨论学生讨论回答回答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3微粒的运动

9、速率与温度成正比。举例哪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讨论学生举例。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三. 微粒之间有空隙过渡5050等于多少?我们用实验来做做这道题?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50mL水+50mL水50mL酒精+50mL酒精50mL水+50mL酒精结果等于100mL等于100mL小于100mL实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构成水的微粒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很大;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

10、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提问:有水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解释: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主要有物质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微粒的运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微粒间的空隙就越大。当微粒间的空隙小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固体,大到一定程度时,成为液体,微粒间的空隙继续增大,就会成为气体。提问:我们在一量筒中,现放一定量的水,然后再放入两块冰糖,观察液面情况。待全部溶解后,再观察液面,试解释。回答:未溶解时,冰糖固体的体积占据了水的一部分体积,使液面上升;当冰糖全部溶解后,构成冰糖的微粒就被分散到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中,使总体积减小,所以液面

11、就下降了。举例:还有那些事例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注意:与海绵结构中间隙相区别 提问:在压缩空气的时候,发现体积被压得越小,所需的力要越大,空气不能被压缩到体积为零,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回答:空气中的确存在微粒。微粒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包括斥力和吸引力。讲述: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固体和液体的微粒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就是因为一切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例题解析:1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

12、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2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练习:1.以下现象不能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是 ( )A.热胀冷缩B.近朱者赤 C.花香四溢 D.墙内开花墙外香2.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微粒质量相同 B.同种微粒体积相等C.同种微粒性质相同 D.同种微粒运动速率相等3.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石油

13、气可装入容积为0.24m3的钢瓶中,这表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质量很小 D.分子之间有间隙4.氢气(填“能”或“不能”)燃烧,氧气燃烧,但能燃烧,这说明构成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是,因此,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微粒其性质不同。5.谁喝了爷爷的酒?小明的爷爷珍藏了一瓶茅台酒好几年,一日家中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爷爷的老战友,爷爷取出茅台酒执行客人,发现酒少了一些,他就奇怪了?谁偷喝了我的酒?你能帮爷爷找到偷了酒的“人”吗?板书: 第一节 用微观的观点看物质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三、微粒之间有空隙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教学目标】知识目

14、标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可结合成分子;能力目标1、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模型的方法;2、 能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情感目标: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等在化学变化中的转化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教师小结并引入新课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体积质量都很小,但

15、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一.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活动探究:讨论交流: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氢气和水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小结:构成水、氧气、氢气的微粒是不同的,不同的微粒性质不相同。电解水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氧气、氢气的微粒,因而水不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活动探究:观察课本图3-6、图3-10,认识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模型,领悟它们是不同的微粒。感知水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由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领悟当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与氧分子化合成水分

16、子,水分子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播放动画播放“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微观过程的动画。在“水的电解”和“水的沸腾”中,水分子分别发生的怎样的变化?引导小结引导学生小结: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板书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先分开,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组成新分子(生成物的分子);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间隙变了。二.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思考:水通电分解这一实验,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结合课本水分子分解的模拟图,思考在水电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17、,不变的微粒是什么?指出:科学上把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叫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观察:图3-6,领悟铜由铜原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小结归纳:原子不但可以构成分子,原子还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常见的金属(如铜、铁、汞、铝等)、某些固态非金属(如金刚石、石墨、硅等)和稀有气体(如氦、氖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设问:2、分子和原子的有何区别和联系?小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例题 1. 判断:分子大,原子小。

18、2. 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3. 简答: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氢气燃烧的化学过程?练习与实践:1. 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大,原子小B.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 原子脾化学方法不可再分D. 分子间空隙大,原子间空隙小2. 有人看到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打开,这是因为 ( )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C.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D. 水分子在不断的运动3. 下列实验事实:碘的升华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其中能说明:“分子可分成原子”的是( )A. B.C.D.板书: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

19、基本微粒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二、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第2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能力目标: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并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情感目标:1.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前面

20、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那么不同的原子又有什么差异呢?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内部的结构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新的问题:原子还能分成更小的微粒吗?三. 原子的构成阅读课本:了解原子由哪几部分构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什么?体会想象:结合课本图3-15,想象原子的结构。提示: 原子核的体积十分小,若将原子的体积放大成一个大型体育中心,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般大小。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猜一猜: 原子核能被打开吗?阅读课本“拓展视野”后思考:原子核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它们的带电情况如何?提示: 原子弹的成功研制以及核电站发电的原理都是

21、利用原子核被打开时,释放的巨大能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原子核(+)中子(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原子电子(-)议一议:根据下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微粒种类电性质量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1.6726×10-27Kg中子不带电1.6749×10-27Kg电子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1/1836小结:(1)电子与质子带的电性相反,中子不带电。(2).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讨论交流: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情况,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氢11碳666氧888钠1112

22、11氯171817小结: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中子数为零;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等量关系;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4、 原子的质量:议一议:原子的质量很小,直接使用和记忆是否方便?如何科学地表示原子的质量呢?提示: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即原子的相对质量。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砝码”是碳-12(含6个质子和6个个中子)原子质量的1/12。板书: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注(1)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一;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各

23、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例: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练习:1、求 CO2、 KMnO4、 SO2、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应为 ( )A.146B.92C.136D.54 3、请完成下表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碳6612氧816钠1211铁2630板书: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三、原子的构成四、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

24、际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2、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含义3、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时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原子、分子、离子间的关系。能力目标:1. 能理解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2. 能根据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判断该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情感目标:1. 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教学难点】 化学变化中原子、离子、分子相互转化的关系。【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讨

25、论、练习。【教学过程】 (指导阅读P.70页拓展视野)引入新课。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 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由于能量的不同而分层运动(分层排布)2、 用电子表层表示离核远近的不同;3、 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质子数1-18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中总结出哪些规律?4、 不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1)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2) 金属元素的原子(3)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分析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引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六. 离子1. 离子定义:电中性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电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2. 离子的形成过程

26、:3.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阳离子:Na+ 、Mg2+、Al+、NH4+ 等()阴离子:Cl-、O2-、SO42-、CO32-、OH- 等4.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例: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水B.液氧C.氧化汞D.二氧化碳练习、板书: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由于能量的不同而分层运动2、原子结构示意图3、不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4.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六. 离子1. 离子定义:电中性

27、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电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2. 离子的形成过程:3.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2. 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的符号。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力目标:1. 能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元素与生物的关系;2. 能根据原子序数找到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情感目标:1. 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2. 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体验化学就在身边。【教

28、学重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导入:电解水可以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可以分解产生氧气,说明了水和过氧化氢在组成上都有相似性。无论是过氧化氢中的氧原子还氧气中的氧原子,它们的核是电荷数都是8,我们可以认为过氧化氢和氧气中都含有氧元素。活动探究:关于元素你知道了多少;把你所知道的填写在下表中。你熟悉的元素含钙元素的物质该元素的作用钙钙片保进儿童骨骼生长碘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锌黄金搭挡促进儿童生长,增强记忆力氟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想一想:水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都有什么原子?该原子中质子数是多少?这说明水、氧气、二氧化碳

29、等物质中都有氧元素。一. 元素与元素符号1. 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多种。练一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等物质中都有什么元素?由此可见,一百余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填“等于”或“远远大于”)100余种。2. 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阅读领悟:领悟教材表3-4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及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所带来的方便。(1).元素符号的书写:用大写字母;若该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元素符号意义

30、: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若用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加适当的系数。如:5个铁原子,3个氢原子,10个铜原子,钠元素,氯元素,一个氧原子。(1).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的方法是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和正负。如钙离子用Ca2+表示、氯离子用Cl-表示、10个钠离子用10Na+表示。阅读:拓展视野讨论交流:元素周期表明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发现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根据什么进行排列的?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周期?多少个族?元素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小结:元素周期表构有7个周期、16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族),每种元素按质子数从1依次编号,这个编号就是原子序数,每周期以金

31、属元素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活动探究:6、8、16号是什么元素?你从元素周期表中能了解到这些元素的哪些信息?小结:从元素周期表表中可获得元素的以下信息: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数、中子数及周期序数、族数等。练习与实践:1.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电子层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 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 CaB. N C. 2H D. He3.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MGB. 铜cuC. 铁Fe D. 硅SI4. 关于氧气和铁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氧元素、铁元素

32、构成 B. 由氧分子、铁原子构成C.由氧原子、铁原子构成 D. 由氧分子、铁分子构成板书: 第三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 元素与元素符号1. 元素:2. 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1).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从组成上认识氧化物,区分化合物和单质、纯净物和混合物;2. 了解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能力目标:1. 联系生活常识,了解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2. 能根据元素组成正确区

33、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情感目标:1. 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2. 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体验化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导入: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2.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活动探究:下列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根据组成元素种类把它们分成两组。水、氢气、氧气、氧化铜、铜、铁、氯化钠、二氧化锰、碳酸氢铵。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氢气、氧气、铜、铁、等。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氧化铜、氯

34、化钠、二氧化锰、碳酸氢铵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活动探究:根据所给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相应的元素填入下表,并写出对该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认识。原子序数元素名称、符号单质或化合物对单质或化合物的认识1、8氢-H、氧-O化合物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13铝-Al单质26铁-Fe单质6、8碳-C、氧-O化合物80汞Hg单质二.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读一读:阅读课本内容,结合模拟图了解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指出: 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依次是氧、硅、铝、铁、钙;海水中主要元素含量依次是氧、氢、氯、钠;人体中主要元素含量依次是氧、碳、氢、氮、钙;太阳上最丰富

35、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三. 元素与人体健康讨论交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举例说明人体缺少哪些元素会导致哪些疾病?提示:有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较低,但缺少时会导致许多疾病。这些元素称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补充这些元素时要注意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中毒。如微量的硒可以防癌,如果摄入过量则会致癌。如:缺钙可能造成骨骼疏松,畸形,但如果钙吸收过多会导致白内障、动脉硬化等;锌可能造成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甚至侏儒症;缺碘会的甲状腺肿大,吸收过多也容易形成甲亢;缺铁、钴易得缺铁性贫血症等。人体有害的元素: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人体有害的元素,主要是铅、汞、砷等。活动探究:请从家中找几种食品,从包装袋

36、上了解食品中主要含哪些元素。元素的名称与元素的种类、单质的状态有关。金属元素、气态的非金属元素、固态的非金属元素、液态的非金属元素的名称各有什么特点?在元素周期表中找一找它们所在的区域,小结一下。交流: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人所知道的能够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食物。然后与同学交流,并列出食物的名称。练习与实践:1. 人体缺少某种元素容易引起甲状腺肿大,该元素是 ( )A.钙 B.锌C.碘 D.铁2. 国外医学界研究表明,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下列元素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 )A.碳B.氢C.氧D.碘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

37、C.铁D.铝4. 经检验某瓶气体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对这瓶气体的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 )A.有一种单质 B.有两种单质 C.是混合物 D.是纯净物5. 对于氧气、铁、二氧化碳、水、碳酸钙、海水等六种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板书: 第三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二.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1).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3)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三. 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38、(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式能反映物质的组成,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1、 了解单质化学式的写法。能力目标:1、 能积极参与活动探究,从中获取知识;2、 联系生活中熟悉物质,增强学生兴趣,体验学以致用。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从中获取知识;2、 联系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增强学习兴趣,体验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含义,单质化学式的写法。【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导入:投影: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氢分子的模型。设问:用什么样的符号来准确表示水、二氧化碳、氢气?像H2O、CO2、H2这样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一. 化学

39、式反映物质的组成活动探究:怎样用元素符号表示水的组成?什么是化学式?提示:根据水分子的构成,结合水分子的模型理解H2O与水组成的关系。小结: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化学式是物质客观组成的反映,化学式还能反映物质的微观构成情况,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一种物质只能有一种化学式。1、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单质化学式的写法讨论交流:氦气的化学式是He,氧气的化学式是O2,臭氧的化学式是O3。请思考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为什么有差异?如何用化学式表示单质的组成?小结:金属单质、稀有气体、一些固态的非金属单质(如

40、碳、硅、硫、磷等)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如铝Al、铁Fe、氖气Ne。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如氧气O2、臭氧O3、氮气N2、氯气Cl2、足球烯C60、氢气H2 。.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活动探究:如何用化学式表示由分子或离子构成化合物的组成做一做:仿照例子,写出下表中物质的化学式。物质名称所含原子或离子个数比化学式氧化铜Cu、O 11CuO氯化钙Ca2+、Cl 12二氧化硅Si、O 12碳酸钙Ca2+、CO32- 11注意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知道化合物由哪些元素组成、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同时还应了解符号的编写顺序。议一议:“CO2”能表示哪几层含义?(1

41、)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3)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4)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小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原子;(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练习:(1)用化学用语表示:五个水分子;10个氢气分子;铜 ;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氖气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2H2SO4第一个2表示,氢右下角的2表示,氧右下角的4表示。(3)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关于“C6H8O6”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 B.

42、表示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表示1个维生素C分子 D.表示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板书: 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一. 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1、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表示方法(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熟记化合价的规律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使学生了解化合价的书写和离子符号书写的异同;3.要求学生能根据化学式确定元素的化合价。能力目标:1.能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2.能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情感目标:1

43、.通过学习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2.累积化学用语,体验化学用语所带来的方便和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重点】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哪些单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哪些单质是双原子分子?化学式可表示哪些意义?“Cu”可表示哪些意义?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想一想: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找一找元素符号编写顺序有什么规律?氧化铝Al2O3、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碳酸钙CaCO3讨论交流: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已知哪些条件?指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知

44、道化合物由哪些元素组成、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 同时还应了解符号的编写顺序。讨论交流:有哪些方法可以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组成、原子或离子个数比。提示:通过实验测元素的质量比或原子个数比,但一般比较麻烦。化学家为我们总结确定原子个数比的方法化合价。活动探究: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过程做一做:(1).依照课本例子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进行交流。氧化钙;氯化镁;氧化钠。(2).例:书写硫酸铝的化学式。步骤:.写出元素或原子团的符号AlSO4+3 -2.查出化合价并标在元素的正上方;AlSO4.数字交叉下移(化合价约成最简整数比)Al2(SO4)3小结: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在前,负价元素(

45、或原子团)在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各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数目之比,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左下角。活动探究:分析教材表3-7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找出一些便于记忆的规律和口诀。与同学们交流比谁口诀更容易朗朗上口。小结:(1)在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金属一般为正价,非金属为负价;(2)在非金属与氧组成的化合物中,氧为负价,非金属为正价;(3)最常见的元素氢为+1价,氧为-2价。三. 简单化合物的命名1. 由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2. 有几种化合价的元素,低价称为“亚某”。如FeSO4读作硫酸亚铁。3. 有可变化合价时,命名时一般读出原子个数;4. 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省略

46、“根”字。做一做:已知氧为-2价,根据化学式求出其它元素的化合价,并标在其元素符号正上方。Fe2O3、FeO、SO2、P2O5、SO3、CO、CO2、WO3、Na2O练习与实践:1. 我国科学家发现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掉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中包括一氧化碳。为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污染程度,可采用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与一氧化碳反应。其中五氧化二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B.+2C

47、.+3D.+5板书: 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在前,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在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各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数目之比,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左下角。三. 简单化合物的命名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根据化学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节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化合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