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修改_第1页
写在前面的话--修改_第2页
写在前面的话--修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写在前面的话一、研究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了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开发性和 拓展性,因此,教师应当“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灵活实施。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主张“教育 是生活”,教育的国际化、规范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一个 重要视角,开发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 项重要任务。纲要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要求。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 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因此对新教材的开发和拓展,适应具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教学,需要 进行

2、深入的研究。每个地域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 人们的生活中文化的积淀,呈现出各 自不同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带有很大的地域特色,莆田,史称 兴安”、 兴化”,山海俱得,风光旖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造就了巍峨秀丽的群山, 诗情画意的溪流,灿若明珠的岛屿,富饶肥美的平原,而且还打造了诸如壶山致 雨、永兴神石、九鲤飞瀑等奇山秀水,风光无限,美不胜收。这里地理环境优越, 特产资源丰富,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当年游览莆 田,由衷地赞颂: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美丽富饶的莆田大地, 繁衍着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人民。 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文 化和骄人

3、的业绩。素有“文献名邦” “海滨邹鲁”之誉,深厚的民间文化基础, 密集的人群和古老的民情民俗 ,以及独特的地方方言,孕育出特色鲜明的民间 文艺。这些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丰富的自然景物、 人们的生产劳动等都是幼儿园可开发的教育资源,乡土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使乡土资 源转化为乡土课程,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服务。如何发挥乡土资源优势,有效 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体现所开发的课程资源的价 值,是我们关注并积极探索的课题。本课题立足幼儿的实际生活,关注地域性, 科学地选择利用本土资源,发掘本

4、土资源的多元教育价值,使本土化的课程内容 有机地整合到幼儿发展的各领域中,为幼儿园和教师开发课程提供参考性的课程、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一)研究目标1、了解、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形成具有莆田本土化的幼儿园课程。2、培养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使民间传统的、优秀 的、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材料得以传承。3、提高幼儿教师开发乡土资源构建本土化幼儿园课程的能力。(二)研究内容1、收集和整理本地区的教育资源。2、筛选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3、编制乡土教育内容并设计教育活动方案。4、组织实施教育活动方案。(三)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调查法、文献法为辅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

5、)收集和整理本地区的教育资源。1、学习和调查。组织课题基地园教师进行学习和调查,了解和认识家乡各 种资源,教师围绕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查阅地方志、文化丛书、地方网站, 到市电视台采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查找的资料有:莆田文化丛书、中国行一走进莆田VCD光盘、电视台有关报导。2开展实地访问。组织课题组的骨干教师到地方文化馆了解当地一些人文 资源,社区资源,采访当地有名望的老文人、老艺人,采访村里的老人,到实地 察看当地的人文景观等等。如:到湄洲岛、九鲤湖等地进行实地考察。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拓展对家乡各种资源的认识。请家长提供相关的资 料和他们知道的其它的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向老师传授和展

6、示有关生活 生产知识、技能。如秋芦的家长告诉我们老师如何为果树“间花疏果” 、怎样辨 别毒蘑菇,湄洲岛的家长教幼儿园老师织渔网、梳妈祖髻,平海镇的渔业养殖基 地的家长介绍各种渔业资源和海产品等。家长积极配合,拓展了教师认识的空间,我们设计了资源调查表,如我们在表中列出了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动植 物资源、气候资源、自然景观等;人文资源:如民俗文化、民居特色、名胜古迹 等;产业资源:如种植业、养植业、加工业等。对这些资源进行汇总,进行分析, 便于指导课题实施的幼儿园确定子课题,选择适合的研究切入点。(二)筛选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我们知道,凡是有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可以加以开发和利

7、 用,从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资源信息, 是十分丰富的,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直接都 作为课程内容加以运用,究竟哪些资源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我们要根据幼儿 的发展特点、对资源本身的价值判断,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为了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我们对所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汇总,按季节列出 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按类别列出可利用的社区人文资源。我们在筛选的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考虑适宜性在民俗文化中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我们都摒弃了。十音八乐是莆仙所特有的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十分动听,成为当地喜庆、庙会不可 缺少的艺术形式,它所蕴含的是莆仙民俗的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十音八乐”无 不

8、渗透于岁时节令、婚烟、寿诞、祭祀、崇拜等民俗活动中,无非也被描上迷信 的色彩,所以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中珍贵的东西, 摒弃那些不健康的东西。笏石中心园所在的笏石南埔“旧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 置和人文文化展现着古香古朴的韵味, 是当地各宗教庆典活动、踩街宣传活动的 必经之道,而且几乎家家都备有逢年过节踩街、庆典活动时用的戏服、道具,我 们本着“运用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点的 民间艺术内容、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一目标,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及优势对莆仙民间音乐戏曲这一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改造,生成综合活动十音八乐,开展对幼儿的民间

9、艺术教育。2、体现启蒙性和趣味性从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水平的内 容,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体现教育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如,在我们 调查的资源中,那些有关家乡名人的事迹、传说,远离幼儿的生活,不适宜作为 学习内容,我们都不以采用。而是选取幼儿能感知、体验,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内 容,女口,对湄洲岛的“妈祖文化”这特色资源,我们选取的资源为幼儿生活中“妈 祖髻、妈祖服、妈祖面”,围绕着“妈祖文化”的旅游资源以及号称“海上布达 拉宫”的妈祖庙那气势宏伟庄严、色彩金碧辉煌的建筑的艺术美。3、把握时代性选取地方性的教学内容还应体现时代特征,因此在开发地方性课程资源的

10、过 程中,要充分体现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所取得的成果,使幼儿能初步感受该领 域发展的历史和迅猛而又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幼儿的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如美丽的秀屿港就能体现了这一点。4、凸显地方性地方性教学内容必须是由当地自然风光、 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等 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含着,通过开发和拓展,让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 开发思维,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 从而激发起幼儿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5、关注可行性和优先性幼儿生活中、周边的环境中可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我们幼儿园教育所能包 揽,所以要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

11、考虑能否实施的前提下突出重点, 并使之优先得到运用。比如幼儿园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要帮助幼儿学习参与活动 的各种本领,对能有效地参与各种活动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社区、家长为幼儿活动所能提供的种种机会进行综合的了解,做出恰当的判断,筛选出适当的内容并优先应用于课程。 比如,我们让参与课题的各所幼儿园不要舍 近求远,而是从距幼儿园最近的周边的资源入手, 充分考虑各方因素,把可利用 的资源纳入我们的教育课程。这样使幼儿的学习 和实施的相关理论,过程能得以 顺利进行,因为要让幼儿能更多地进行自我建构的学习,在感知和体验中获得, 需要在与密切相关环境的互动中得以发展。(三)发掘本土资源的多元

12、教育价值1、贴近生活、从身边寻常事物入手(1)开发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我们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资源本身的所指向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 形成适合幼儿学习的本土课程内容。以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的融合不同领域的系列活动棕树活动一:参观采集棕叶(认知) 活动二、棕叶变变变(美术活动) 活动三、商店游戏(数学活动) 活动四、玩棕叶制品(体育活动) 本系列活动是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棕树”,展开的综合系列活动,农村的屋 前房后,农民们一般都会见缝插针地栽上几棵棕树。春夏,人们把棕毛剥下来, 做棕绳、扫把、蓑衣,还可把棕毛卖给厂家做床垫,用棕毛做的床垫睡起来特别 暖和,而棕叶除了偶尔用来做蝇拍和打蚊子的拂

13、尘外,很少用它,孩子们则用棕叶编粽子、做玩具,其乐无穷。利用它开展系列了活动。把健康、科学、艺术、 社会等领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各个活动中又以分 区、分组活动为主,可照顾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差异。 幼儿可根据自 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活动如:在归国华侨,特别是印尼归侨聚居的赤港华侨农 场幼儿园,开展的去印尼侨家做客(大班系列活动) 活动一:去印尼归侨家做客 活动二:印尼服装真漂亮 活动三印尼舞蹈真好看 活动四:印尼小吃真独特整个系列活动在目标上呈现多元化, 多让幼儿体验、感受,在活动中突出情 感,兴趣,态度的价值取向。创设一个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的环境帮助幼儿

14、 学习,从中获得经验。我们应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的一切积极健康的东西,从本地、从社区、家庭中开发和种用课程资源,因为日常生活中鲜活的课程内容,孩 子们能体验到,觉得真切,这才是真正的教育。2、找准切入点,从不同角度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1)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切入点从资源自身所凸显的教育因素来设计教学,女口:大班主题探究活动海盐的 秘密,东峤中心幼儿园所在的东峤镇,是莆田的最大盐场,孩子们每天上学路 上放眼望去的尽是一片片一望无际的盐田,一堆堆雪白的结晶海盐。盐,这再也 普通不过的生活必需品,却蕴藏很多可让孩子们探究的话题。 以科学领域为切入 点的主题探究活动-海盐的秘密,即是抓住这一资源特点来设计

15、教育活动的。 以下是如何开展这一主题活动的预设方案(一)给家长的一封信(二)请家长帮助幼儿共同完成“海盐作用”的调查表(三)活动安排*参观活动盐宝宝的家盐场*谈话:我们离不开盐*语言活动:盐宝宝找妈妈*科学小实验:盐宝宝变变变*体育育活动:运盐*劳动我来做腌菜(四)区域设置区域内容材料语言区提供盐场的图片,粘在语言角,让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见到的盐场情 景。1、各种相关图书资源。2、盐的生成过程图片。3、海盐弟弟找妈妈的图片。音乐区提供节奏卡,录音机、磁带,让幼 儿自己根据喜欢的方式进行演唱或 读谱。1、各种乐器,如鼓,锣,三角铁2、节奏卡。3、相关图片科学区1、“豆浆变豆花”游戏2、“海水变盐

16、”3、沉浮猜想1、提供豆浆、盐水、供幼儿探索。2、提供绳子、海水等供幼儿发现“盐抓绳”的秘密。3、提供盐、水、透明杯子、筷子,汤匙、鸡蛋、土豆等供幼儿探索。美劳区“盐工劳动”的情景绘画及粘贴油画棒,画纸、粗盐、双面胶等制作 材料。体育区“绑盐袋”体育游戏提供盐、布袋,场地表演区盐弟弟找妈妈故事表演 营造温馨的海面情景提供相关头饰、瓶子等,供幼儿进行 游戏。又如:以莆田独特的民间艺术奇葩-车鼓舞开展的中班系列艺术活动 车鼓声声是围绕艺术领域而展开的系列活动。活动一:参观车鼓队活动二:家长助教-莆田车鼓活动三:音乐活动-鼓阵活动四:综合活动-咚隆咚咚锵活动五:亲子活动一一制作服装活动六:快乐小剧场

17、一一车鼓舞“咚咚隆,咚咚锵”,雄壮的鼓声,整齐有力的动作,这就是莆田独特的民 间艺术奇葩-车鼓舞。逢年过节,开业庆贺,莆田人总不忘请上车鼓队表演一 番。车鼓舞成了家乡民俗文化的重头戏。幼儿园隔壁城隍庙,每蓬节日,总是车 鼓声声,热闹非凡。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本社区这一重要的教育资 源,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感兴趣的活动,幼儿园门口的教育资源发挥了作用,让孩子亲自到现场观看车鼓表演,邀请车鼓表演队的家长来临课堂与幼儿积极互 动,尝试用各种器皿制作乐器并创造性地演奏“莆田车鼓”,引导幼儿实际感受 家乡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以及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 感。此外,以语言领域为切

18、入点的活动桃花林、爸爸的渔经,以社会性领 域为切入点的系列活动去印尼侨家作客等等。(2)同一种资源、不同的切入点当一种资源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要对资源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可以从不同 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加以利用。女口,同是海边的幼儿园,同是“大海”的主题,湄 洲第一中心幼儿园的教师根据靠近码头,海浪交织船只悠扬的气笛声,海、天、 船、水、人等多姿多彩的景象,并发挥自己艺术特长,设计了艺术领域的系列活 动大海的乐章,有活动一:美妙的声音(讲述见闻)、活动二:美丽 的色彩(美术活动)活动三:欢快的舞蹈(艺术表演)(海边感受大海如音乐般美妙的声音)“画海”、“海的舞蹈”等。湄洲第二 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利用

19、幼儿园靠近充满想象空间的著名鹅尾神石园海边风景区, 设计了语言活动“美丽的大海”(户外情景讲述),“说说神石园”(想像、创编石 头的故事);平海幼儿园与平海亿豪度假村咫尺而距,人们在海边的各种愉快的 休闲活动则成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内容素材。我们对“石头”这一资源的利用就体现了不同的切入点。如,大班利用石头开展 的三个活动:健康领域活动小脚丫和小石头采用探索体验、观察记录等多种 的形式与方法,积极探索石头对脚丫不同部位的刺激,在体验感知中发现石头在 日常生活中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活动中石头成了探究的材料。艺术领域的美术活动神石园,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通过利用湄洲 岛特有的鹅尾神石园

20、神奇石头的特性引发幼儿展开想象,以海蛎壳、贝壳、海螺、螺贝、树叶等辅助材料给石头化妆、造型,把这一自然资源利用到幼儿园课程当 中,使幼儿园的课程体现了生活化、真实化、成为幼儿对美的创作提供源泉、对 美的表现提供展示的空间。以认知领域为切入的大班综合活动趣味石头,教师利用萩芦溪畔,堆积 如山的各种不同形状、颜色、鹅卵石,以及山上的采石场里的青石、沙石、黑色 石,各种各样不同质地的石头,收集来开展活动,通过拈一拈、称一称等以不同 方法感知不同质地石头的轻重, 铺一铺、踩一踩,感受石头的软、硬、光滑和粗 糙及石头的温度,看一看、找一找各种石头身上到底有什么图案、花纹。来发现 石头的各种秘密。在这一活

21、动中石头成了幼儿探究的对象。我们课题组在阶段的研讨交流中,惊喜地发现原来同样的资源不同的优势背 景,竟然能有挖掘出不同的课程内容!所以资源的开发还要根据各幼儿园在所处 的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园内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素材性课程资 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3、进行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突出体现资源的 多元教育价值。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全面的、 启蒙性的”,并应当使“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 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当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内 容之后,要想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还必须以整合的教育观创造

22、性地开展教育活 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如在“家乡的海蛎”主题活动中,根据对资源的分析,整合各领域的幼儿发 展目标开展了各种活动。有融合了认知、语言、社会、艺术等领域目标的参观、 采集活动“海蛎收成了”,在劳动“选壳”、“串海蛎串”、“挑海蛎”等活动中感 知海蛎的生长过程:选壳一一串壳一一系壳一一育苗一一收成。整合了社会、科 学(包括认知和数学,因为海蛎壳是必须串成一定数量和排列规律才能育苗的)。活动案例:“家乡的海蛎”海蛎是怎样长出来的:带孩子到养殖户家观察听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们 不但了解了海蛎的整个生长、 养殖过程,还学会了倾听与沟通,再尝试用自己的 语言向同伴介绍海蛎的

23、生长过程中,做个“小小讲解员”思维能力、口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观察挑出来的海蛎时,有的幼儿说,“老师海蛎也有眼睛! ”“老师海蛎的嘴巴在哪里,它是怎么吃饭的?”孩子的语言多可爱,想象力多丰 富!串海蛎壳:孩子们不但对穿的动作感兴趣,在穿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点 数和计数而且还发现了穿的规律一一要按壳开口的方向穿整齐,也学会了提出问题:当孩子们拿起穿好的一串串海蛎壳后,有幼儿问;老师,为什么穿好的一串 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多有的少?他们去找原因, 孩子发现了原来钻好洞的壳有的 是单个,有的是多个的,所以串起来就不一样。孩子们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以及 如何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这个活动

24、也体现分健康领域的教育目 标,在串海蛎壳的过程中幼儿的手眼的协调能力提高了、 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因 为大家知道壳的边沿有点利,要很专注、很小心地穿壳才不会伤到手)。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挑海蛎,终于发现了挑海蛎的技巧,这个过程 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探究能力也提高了。漂亮的海蛎壳造型:孩子们在给海蛎壳染色说是给海蛎壳穿上漂亮的衣 服,摆出的各种造型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这一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审美能力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串海蛎壳、挑海蛎: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深刻体会到平常 吃一碗海蛎汤不知要挑多少个海 蛎,有的父母、叔叔、阿姨天天都在挑海蛎, 手都磨破了,真

25、是太辛苦了。孩子们流露出了对叔叔、阿姨的终尊重之情,激发 了爱的情感而在美工区 “海蛎壳造型”等活动中,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得到了不同 的发展。我们以一种资源为基点,使本土教育资源成为我们幼儿园教育内容及运用的 过程中,通过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的方式, 使各领域横向或纵向联系起来,并利用 适合的现成的教材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让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健康等 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得到有机的整合。4、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设计活动,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先是让教师通过学习研究全面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并且结合平时对孩子

26、的观察分析,全面掌握本班 孩子的发展情况,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班级孩子的共性都了如指掌。其次,注意加强不 同年龄段之间的沟通,使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上升的模 式。女口,被誉为“枇杷之乡”的秋芦,每到春天枇杷从逐渐成熟到上市,每个孩子的家 里都在忙着管理、采摘、销售或进行加工。这时,孩子们的活动内容也自然可以围绕 “枇杷”展开,但同是枇杷的主题,我们在小班是安排“枇杷品尝会”,让幼儿各自带来不同品种的枇杷,进行摸摸、看看、闻闻、尝尝、说说、画画,发展幼儿用各种感官感知 事物的能力和积极运用语言表达、用绘画表达的能力。中班设置了有关枇杷的系列区域 活动,在美工区以绘画、泥塑

27、、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现对枇杷的认知,在劳作区制作枇 杷汁,以及为自己制作的枇杷产品设计商标、进行出售等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模仿父 母的劳动,同时通过交流和合作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大班开展了“走进果园”的活动,由教师带领孩子到枇杷园,参观果园,看到枇杷丰收 的景象,感受收获的喜悦,帮助采枇杷的果农把采下的枇杷分类、包装。鼓励幼儿向果 农提出自己的的疑问,从中让孩子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自主获得知识的快乐。女口:小班的泥巴乐是让幼儿在玩中感受泥性, 让幼儿了解并尝试着几种民间的玩泥的方法, 孩子们津津乐道地盘泥条、摔泥碗,体验自由创造的乐趣,突出体现了“乐”一在玩中学。

28、中班科学活动和 泥,让幼儿的充分地操作、发现,孩子们自己动手和泥,在 动手操作中发现泥土与水量的在和泥过程中控制的方法,发现了泥土变成泥团的许多小窍门,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借鉴经验再探索,发展了观察、交 流、表达的能力,体现了“做”一在操作中学习。大班科学系列活动泥土探密让泥土成为孩子多种感官感知的对象,成为孩子体验、表达的载体,让孩子自主地感知和探 索泥土的特性,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探索水平。活动之一:“多彩的泥土”让幼儿以多种感官亲近泥土,探究泥土的秘密,多种方式探究多彩的泥土。活动 之二:“粘土和砂土”引导幼儿以的科学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粘土和砂土的不同特性

29、,培 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极积的求知态度。突出了“探”一在探究中学习。5、因地制宜提供活动材料,突出低成本高效益,最大发挥资源的教育价值。 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许多农村幼儿园设备条件差、教师少,而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效益从而达到高质量的幼儿 教育的,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方向。如去大自然中探索种种有趣的 现象,各种自然物既是幼儿探究的对象、各种情感体验的载体又是幼儿动手操作 的材料、游戏时的玩具。例如,田野中的水稻,是农村到处都有的农作物,我们 最大化地挖掘它的教育价值的作法体现在: 从播种开始,让幼儿经常到田野里观 察水稻的生长过程,进行科学

30、探索;收获的季节,让幼儿到地里拾稻穗等,使幼 儿在体验一份劳动乐趣的同时,分享了劳动成果的快乐。收集稻草作为美工区里 幼儿制作的材料;让手巧的家长编制成孩子们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表演区的道 具、娃娃家的用具,甚至是孩子们在活动室里可使用的用品(草席、坐垫、扇子 等等)这些可都是不用花钱的!又如海边渔民们捕鱼的工具一一鱼网,这十分不起眼的东西,在海边随处可见,随手可得。教师们利用它我们沿海的幼儿园利用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饶有趣味的鱼网系列活动。小调查“我知道的鱼网”、“海边观网”(小朋友们向 渔民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感知各种各样不同的鱼网,并交流了自己的发现);“我和鱼网做游戏”(十分有趣的“网

31、鱼”、“钻山洞”、“滚泥鳅”等体育游戏); 劳作“编织鱼网”(孩子们编织出可以捕鱼的各种小鱼网,会让你惊叹我们农村 孩子的动手能力);“海边捕鱼”;“设计未来的鱼网”等。当我们看到这些从孩子 们身边挖掘的资源而构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效益决不逊色于设施 先进的幼儿园所达到的效果。这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乡土的东西, 蕴含着丰富面 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只要我们善于发掘,收到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6、关注学习过程,改变教师的教育策略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并不等于教师教育行为的转 变,“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常常出现,所以,我们十分注重教师的教育策略的 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

32、元的,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教师示范幼儿模 仿;教师表演,幼儿看”的做法为师幼共同学习,开展问题讨论,让幼儿在生活 环境中亲身感受、体验,动手制作,调查等形式,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 考。为幼儿创设开放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打破单一和封闭性的教学形式,在时 间和空间上充分地开放,幼儿学习的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 幼儿园,面是到更加 广阔的大自然和社区环境中支体验、去发现、去探索。把真实、丰富的环境作为 幼儿学习的大课堂,把学习内容直接和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真实中体验,在真实中学习,从儿童实际出发,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发展规律,尊重 儿童的个性,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

33、自然把幼儿园教育融入到家庭、 社区的和谐互动中,促进幼儿自然、平衡、和谐的发展。如:在海边网鱼这 一活动中,让幼儿、教师、家长一同合作、参与活动。我们与幼儿、家长一起走 向大自然,到海边浅海处进行网鱼。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带幼儿到大的环 境。让他们充分与环境互动,实施有效教育,与环境和谐相处,同时自然中去体 验劳动的乐趣。日常生活中,跟爷爷奶奶学编织鱼网,还帮助爷爷奶奶数鱼网的 行目,孩子们在编织鱼网当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计算能力五、研究成效1、促进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自然赐予莆田丰富的物产,岁月造就了莆田独特的乡土文化,这其中蕴涵 着巨大的教育财富。

34、我们抓住这教育契机,不断更新教育资源观,并将家乡资源 作为一部真实、形象、生动的百科全书课程纳入我们的课程研究中。活动的内容,许多不是现成的,而是教师和幼儿学会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共 同建筑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研究中,课题组不仅把教师作为课程 实施主体,更重要的是把教师作为课程开发、利用、整合的主体。我们在课程中注重多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幼儿、教师、家长及家庭、社区都包容在课程 资源网中,让幼儿充分和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通过参观、调 查、操作、发现等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得不同信息,促进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 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教师在实践中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35、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地方性课程 资源的开发研究和有效实施的能力,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新编的形式, 为幼儿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 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并使我 市本土化幼儿园课程有了可喜的成果。2、促进了幼儿积极主动的发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在利用本土资源,开 展探究性主题活动中,幼儿与环境是互动的,幼儿与教师之间也是互动的,幼儿 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选择、敢于创造,真正体现了 主体性的内涵。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幼儿自 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它鲜明地体现了 “一切从幼儿的实际出发”, “把教育与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的教育理念,是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 动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土课程的开发,开阔了幼儿眼界、丰富了幼儿经验, 使幼儿学会了从更多的渠道中获取信息, 学会了关心自己生活环境。幼儿在活动 中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加强了,不仅探索热情更高,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 了显著的进步。通过教育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更进一步, 能自觉感受到家乡的丰富 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开展实验的研究中,教师们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首先把纲要规程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并根据课题目标,设计了 适合实际年龄班幼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