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教学计划(兼工作手册)(2010.09.12 - 2010.01.16)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大学英语教学部制订2010-09-08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学英语一般要求阶段第一、二、三、四级教学计划(2010. 09.12 2010. 01.15)一、总则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秉着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的原则,我校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已自2009学年从2009级学生开始实行“6+3+3”或“9+3”学分模式的分级教学。其中9学分(162学时)列入公共必修板块,3学分(54学时)列入公共选修板块。新生入校后参加统一的英语水平考试,根据水平考试的成绩
2、,将学生分成“A、B、C(即一、二、三)”三个起点级别实施分级教学。A (三级)起点:大学英语课程按照“6+3+3”模式设置。其中基础英语类课程(大学英语三、四)6学分,为公共必修课;高级英语类课程3学分, 为公共选修课,学生必选;3学分为英语类通识公共选修课程。B (二级)起点:大学英语课程按照“9+3”模式设置。其中基础英语类课程(大学英语二、三、四)9学分,为公共必修课; 3学分为英语类通识公共选修课。 C (一级)起点:大学英语课程按照“9+3”模式设置。其中基础英语类课程(大学英语一、二、三)9学分,为公共必修课;3学分为大学英语四公共选修课程。 该课程为C(一)级起点学生的必选课程
3、。二、教学目的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听说为主,听力为纲,其他为目,纲举目张,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张尧学,高教司司长,2008)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自2010年9月12日始至2011年1月15日止,共18周。周课时为:2+2= 4节。其中2节为课堂教学(涵盖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全新版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程和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另2节为 “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与测试课。第1-17
4、周为正常教学时间;第18周为停课考试时间。1. 本学期大学英语一般要求阶段 不同教学级别(一、二、三、四级)分别使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一、二、三、四册。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各级包括:综合教程、听说教程、阅读教程和快速阅读。 各级课程分别要求:课内完成综合教程中的课文及部分课后练习、听说教程中的口语及听力练习部分,适量进行快速阅读的技巧讲解和操练。强调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听与说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占课堂教学总时数的50。课外学生自主(在线和脱线)完成各相应级别的综合教程中的练习及测验、以及听说教程中的听力测试部分。在线学习的记录及在线记录的测试成绩将占期末总
5、评的20%;阅读教程、听说教程及快速阅读以课堂测验的方式(期末考试中涵盖的方式)检查课外自主学习的效果。新的“新理念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即学习大厅)将在开学后第二周开始运行。2. 较高要求阶段(后续课阶段) 各级课程课内完成指定教材外,还须安排学生在线或离线自主学习内容,在线自主学习记录或离线自主学习后以邮件或其他形式返回的作业也将作为期末总评的重要依据(建议占20%)。较高要求阶段课程的教学计划另行制定。3. 预科班可参照以上办法实施。四、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一般要求阶段各级别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师课堂讲授是指:大学英语一、二、三
6、、四级各班级由任课教师根据统一的教学计划与安排,对各单元课文的重点语言点及文化背景进行讲解分析,自行设计和编排相应的课堂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织学生就所学语言及技能进行操练,并且模拟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形式不限,教师可根据个人专长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因材施教。加强听与说的训练,重视句子与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的仿说和会话策略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日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常用交际功能的英语表达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在运用中内化(internationalize)所掌握的语言;强化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使其具
7、有边听边记录、听后总结与复述的能力,使其具有听懂短对话、长对话与短文的能力;四级阶段还要强化学生对音/视频的新闻报道与新闻综述(长度为5-10分钟)的理解能力。各级的教学方法要尽可能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好与主题相关的一系列听、说、读、写、译的课堂操练实践活动(text-related,topic-relatedand task-based practices and activities),并检查上一节课布置的各项课外学习任务。具体要求:1词汇、语法 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综合教程中(以Text A为主,也涉及Text B部分内容)出现的语言重点(常用词汇、语法结构、短语及习惯表达方式等预构成语块&l
8、t;prefabricated chunks>)、熟悉词与词的搭配关系、掌握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原则与方法。2阅读 加强阅读技能的培养。培养阅读技能要注重语篇水平上的阅读理解技能(即:确立中心思想、区分主题与细节、辨认重要事实、进行综合概括、做出合理判断、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和快速阅读技能(即:略读、寻读、猜测生词词义和利用语言信号进行预测)。为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课内适当增强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3听力 听力教学以听说教程的课堂听练与学生课外自主听练相结合,辅以其它相关材料(如电台电视新闻报道、新闻综述、专题记录片)。主要增强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即:提高学生对所
9、听材料的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同时也要进行听写、归纳总结等的专项听力的训练;加强从相关材料中摄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讲解听力技巧,强调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训练提高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语篇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先抓中心思想,后抓要点,培养整体理解及摄取特定信息的能力(listening for general idea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4写作 要求学生掌握综合教程中出现的写作技巧和策略,但是不同级别的学生,对其写作内容和形式做不同的要求。其中一、二级以汉译英和段落写作为主,熟练掌握基本的词汇、句法层次的表达技巧,以及段落主题句的扩展,组
10、段为篇。三、四级的写作训练以篇章写作为主,内容为各单元要求掌握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同时进行“listening-based writing”的训练。任课教师必须检查学生平时写作训练,但考查方式由教师自主决定,考查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总评。5口语 加强说的训练,重视句子与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的仿说和会话策略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日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常用交际功能的英语表达法。对不同级别的学生的口语要求及考核办法也不尽相同。第一、二册主要围绕听说教程中的主题展开,熟练掌握日常会话能力和技巧,重点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掌握教材中所列的各种交际功能。第三、
11、四册主要培养学生对所学教材(包括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的内容以及相关主题进行较有深度的讨论、陈述并问答相关问题的能力。课题上要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与陈述的训练,任课老师应介绍口语交际及观点陈述的技巧,给学生提供操练的机会,在学生展示其口语交际和观点陈述之后,应给予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附送的单机版助学光盘、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大学英语教学部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包括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网络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以及其它英语学习资源库等),以及中山大学的elearning上的Blackboard平台上学习资源,自主地学习教材中的内容。
12、具体包括: Text A和Text B中所包含的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结构、语篇结构及涉及到的背景知识等; 完成各单元课文后的练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在线或课堂所布置的各项课外学习任务和新课预习准备活动; 在线学习,完成并提交在线学习系统上的测试题,本部分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20%。教育网网址:; 公共网网址:;广州大英教学平台:或5/珠海大英教学平台:或6/五、考试安排 本学期设期末考试和平时课堂测试(pop quiz)若干次。本学期一般要求阶段各级对写作和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测试将集中纳入期末考试中。1 口语测试 一般要
13、求阶段的一、二、三、四级大学英语课程及较高要求阶段(后续)课程不在学期末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口语考试,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估应贯穿于全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占期末总评的15%的口语能力应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至少三次“classroom presentations” 和其他形式的课堂口语测评。 较高要求阶段各课程的课堂口语测评的形式由担任各课程的老师自行或集体决定,但应反映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在课堂进行的口语测评可参考以下方式:第一、二册考查学生进行interview以及就日常话题进行简短问答(Q&A)、就教材所涉及到的主题进行讨论并简短发表个人意见 (discussion) 的能力;第三、四册考查学
14、生进行interview的能力、对教材所涉及的主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 (discussion)、以及就某个主题比较完整地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mini-presentation)的能力。2写作测试(改革题型) 写作测试是期末考试(Terminal Exam)的一部分。一般要求阶段各级期末考试的写作测试纳入到期末考试中。本学期一般要求阶段的二、三、四级(第三、四册)的写作测试形式继续使用改革题型(即先听后写的“listening-based writing”)。 一般要求阶段的一级期末写作测试沿用传统的测试方法,但在时间安排上纳入期末考试中。较高要求阶段的高级英语类课程的写作测试应在各课程的教
15、学计划中有具体的说明。3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将于第18周进行(暂定,具体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一般要求阶段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各级别的考试题型可能包括:(1) 各种形式的听力:长、短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复合式听写、新闻报道、新闻综述或专题采访(四级)等;(2) 阅读理解:阅读教程、速读、深度阅读、篇章阅读词汇理解题(Banked cloze)(3) 词汇与结构:基于综合教程中的Text A,也可部分基于Text B;(4) 完型填空:多项选择或句子填空; 三、四级题可基于听力题中的某篇文章;(5) 辩错或改错:可与(4)、(6)选择性出现;(6) 段落排序:内容可能出自课本中Text B (可与(
16、4)、(6)选择性出现);(7) 翻译: 句子片段翻译(给出关键词);(8) 写作: 一级(第一册)为不拘文体的篇章写作,作文题应围绕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二、三、四级(第二、三、四册)的写作测试为基于听力测试中某部分内容的短文写作,先听短文,然后写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或对指定情景做出书面回应。较高要求阶段的高级英语类的期末考试题型由开设课程的任课老师(共同协商)决定。 4. 考试范围 一般要求阶段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各级别的期末考试范围包括:(1) 相应级别的综合教程中的1-8单元所学内容(词汇、句法结构及篇章理解);(2) 与相应级别的快速阅读同等难度的课外材料,(3) 与相应级别的听说教
17、程同等难度的课外材料,或取自听说教程的对话或文章(题目经改编);(4) 与相应级别的阅读教程同等难度的课外材料,或取自阅读教程的文章(题目经改编); 较高要求阶段的高级英语类课程的考试范围与形式由各任课老师在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计划或要求)中加以说明。请担任较高要求阶段高级英语类课程的老师在设计试题时注意以下几点:()较高阶段的高级英语类课程的考试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各级别的考试同时进行;()只有一位老师担任的课程,该课程的考试试题由该老师单独设计,但试题设计后必须提交大学英语教学部负责人审查。() 由两位及两位以上老师担任的课程,该课程的考试命题原则上由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所有老师共同设计;个别课
18、程名称相同,但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与教学形式不同的课程的期末考试试题可分别命题,但试题设计后须向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分管负责人提交备审。() 每门课程考试时间原则上应设计为120分钟,试题题量要充足。视听说类课程的考试试题的听力部分应不少于45分钟,也应不多于75分钟。当题量所需时间达不到120分钟时,应另增加相关的阅读、写作等题型,但视听部分所占的比重应不少于70%。试题设计的具体说明请参见附件3。六、考勤学生按照统一安排在所在的班级上课,并进行考勤登记,不得私自调班。任课老师要加大考勤检查密度,严把请假关。学生请假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请假申请应有有关学系领导或辅导员的书面许可意见,请假人应在上课之
19、前交给任课老师,由任课老师签名批准方可生效。请各位老师妥善保存学生的请假条,对屡次或无充分正当理由请假者可视情况不予批准。无故缺课作旷课处理。请老师们做好学生的考勤记录。学生每旷课一次扣1分(从平时成绩分中扣除)。旷课次数达3次以上者予以警告,通报该生所在院系,并要求其做出书面解释,旷课严重者(达总课时1/3以上)按学校有关规定不能参加本课程的有关考试,本课程视为不及格。七、试题设计在进行期末考试试题设计时,试题设计者与校审者应确保考试内容的60%出自相应级别的教材课本。原则上,各门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量应控制在一般学生能在120分钟内完成考试的范围之内(最多不超过135分钟)。试题
20、设计的具体说明请参见附件3。(一)期末考试试题的改革与设计1听力理解题型及权重(一级为40%,二、三、四级为35%,时间约30-35分钟)A. 10 short dialogues.(10%)B. 2 long conversations (5-8%: 个取自听说教程,个取自课外。)C. Spot Dictation (5%;10题,只写单词和不超过3个词的短语;文章取自 听 说教程或综合教程,文章读3遍)D. 4 passages (17-22%; 2篇取自听说教程,2篇来自课外的新闻报道与综述;二、三、四级的写作将基于短文听力的最后一个passage。) 2. 篇章写作(15%;时间约为3
21、0分钟)第一册的写作测试可为各种文体的篇章写作,命题形式与传统题型相似;主题应围绕综合教程各单元主题。写作测试将嵌入于期末考试试题中,不再提前在课堂进行。第二、三、四册写作测试为基于听力的最后一篇录音的短文写作(listening-based writing)。形式是先听短文、新闻报道或综述,然后概括所听内容的大意,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或对录音内容中所指定的情景做出书面回应。作文长度:一级不少于100词;二级不少于120词;三级不少于130词;四级不少于150词。3阅读理解(一级为20%、二、三、四级均约25%;时间约为35分钟)A. 快速阅读(一级为5%;二、三、四级为10%,1篇,时间约
22、为10分钟;文章出自课外;在一级试题中,此项紧接听力部分之后,两项合为试卷一(Paper One),其他部分合为试卷二(Paper Two);在二、三、四级中,此项在基于听力的写作之后,与听力理解和写作一起合为试卷一(Paper One), 其他部分合为试卷二(Paper Two)。B. 阅读教程(5%,1篇。时间约为10分钟;文章出自课本;必须提供原文于试题册上,可删节原文的部分内容。)C. 深度阅读 (5%,1篇,时间约为8分钟,文章出自课外。)D. 阅读词汇理解题(Banked Cloze)(5%; 时间约为7分钟;文章取自综合教程中Text A或Text B, 可以是原文,也可是改写或
23、缩写。)4词汇结构 (15%, 30题;时间约为20分钟) 题型为完成句子或替换划线部分的多项选择。词汇题约20题,结构题约10题(较低级别的可适当增加结构题比例,但不超过一半);所有考点题点均应出自综合教程的8个单元,但题干应与原文有所不同,题干不宜过短或过长,同一考点不能出现在相似的两道题中,其答案不能出现在试卷的其他部分中。答案项和干扰项词汇均不能超出相应级别的教材,也不能超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规定的词汇范围。词汇与语法结构所占比例为:一级:50%:50%; 二级:55%:45%;三级:60%:40%;四级:70%:30%。5综合填空 (5%,10题;时间约为8分钟)题型为多项选择(
24、10题);多项选择题型,文章既可是由教材中课文改写的短文,也可是取自课外的相应难度的短文,长度为200词左右。6汉英翻译 (5%,时间约为5分钟) 5个句子中的片段翻译;所有句子均应基于综合教程的8个单元。注:预科班试题不包含听力部分,试题设计为60分钟左右的题量,总分为50分。(二)期末考试试题设计人员安排: 按照教务处规定,教师在设计期末考试试题(A卷)时, 须同时设计补考试题(B卷)。期末考试试题设计人员的具体安排如下:试题设计总负责人:李向奇、陈 静顾问与指导:夏纪梅、黄继炎序号 设计与审题出题课程及级别试题责任设计人试题责任审稿人1大学英语第一册A卷易 利陈 静2大学英语第二册A卷王
25、 芳郑岩芳3大学英语第二册B卷邓 妮吴伟英4大学英语第三册A卷袁文娟齐 曦5大学英语第三册B卷胡 飞黄志英6大学英语第四册A卷徐秀琴张佩雯7大学英语第四册B卷郭 曼王洪全8预科班A卷(50分(半套)李 玥李向奇9商务英语A卷吴 凝张 珺10商务英语B卷张 珺吴 凝11跨文化交际英语A/B卷黎 婧自审12职场英语写作A/B卷李向奇自审13新闻英语A卷辛 枝自审14美国制度与文化张健洲黄志英15英语文学选读朱坤领自审16中国文化英语导读王芳自审17媒体英语伍杏英自审18流畅英语口语(2+2)外教自审19高级英语视听说大英部提供(三)试题提交形式与时间: 试题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的小
26、四号字录入,每题答案选项用红体字标识(整个选项),最后附上全部答案及评分标准。 听力部分必须附上录音文本。 试题初稿务必于2010年12月4日前发送到flshqy (黄琼英),试题责任审稿人的终审稿须于2010年12月18日前发至:flshqy(黄琼英)和flslxq(李向奇)。 八、期末总评成绩等文件的提交 (一)大学英语一般要求阶段一、二、三、四级的期末总评成绩的评定: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5%、课堂展示与参与15%、平时写作及其他作业10%);2自主学习:20%(完成新理念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即学习大厅上的学习与测试);3期末考试:50%; 在期末考试(100分制)中: 1) 听力:
27、第一册占40%(听说教程20%,课外20%); 第二、三、四册均占35% (其中听说教程20%,课外15%; 另外,基于听力的写作15%);2) 写作:占15% 第一册为不拘文体的篇章写作,命题形式与以往相似,纳入期末考试试卷之中,不再提前在课堂随堂进行考试。 第二、三、四册为基于听力的短文写作,先听短文、新闻报道或长对话,然后写总结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观点或对指定情景做出书面回应3) 阅读:一级占20%,二、三、四级均占25% 。包括:快速阅读5-10%(一级5%,二、三、四级10%),阅读教程5%,深度阅读之泛读5,深度阅读之阅读词汇理解题(Banked Cloze)5%,课外内容5%。 4
28、) 词汇与结构:占15% (基于综合教程); 5) 完型填空(或句子填空、段落排序):占5% (基于综合教程); 6) 翻译:占5% (基于综合教程)。(二)新理念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自主学习大厅)在线自主学习与测试成绩评定原则: 在线自主学习记录(系统记录的学习时间与答题情况)和在线自主测试结果(学生可在界面查阅)在期末总评中的比重为20%。其中: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各占10%。具体评分标准视期末导出成绩后,再分段确定。(三)“视听说”类较高要求阶段课程的成绩评定(仅供参考):1) 平时成绩 30(包括考勤、作业、练习、课堂展示与参与、随堂测验等)2) 口语考试 20%(当同一课程由多位教师同
29、时担任时,由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协调口语考试的形式与内容)3) 期末考试 50%(主要为音频与视频听力;当同一课程由多位教师同时担任时,建议由该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统一出题)。(四)其它较高要求阶段的高级英语类课程的文化类课程的成绩评定:其它较高与更高要求阶段的高级英语类课程的成绩评定,老师应按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考核方式和标准来进行成绩评定。 (五)期末总评成绩及试卷等文件的提交 期末考试结束后10日内, 请老师们将下列文件交至大学英语教学部办公室黄琼英(东校区教师)或宋秀琼(珠海校区教师)处:1) 期末总评成绩的书面(打印)稿和电子表(Excel格式);2) 评阅后的各班试卷【(附封面、封
30、面上注明班号、考试级别、试卷数量、任课老师(阅卷人)署名、试卷须分班装订成册)】;3) 试题质量分析表;4) 期末成绩明细信息表;5) 教师手册。教师手册每班一册,用于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考勤、作业记录、 各类考试成绩等)和教师各阶段的教学总结。各位老师须严格按照学生名单对学生进行考勤登记,新增或减少学生前须经分管各校区的大英部负责人或教务员的批准同意。各位老师须认真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在期末时做好详细总结,然后与学生成绩一起交回大英部,以备检查,并供交流之用。教师因工作变化时须将该班的教师手册移交接班教师。九、教学安排进度表(见附件1、2) 重要说明:1. 第一周为导入课(10级新生
31、第一周为不分级别的导入课,第二周开始进行分级教学),老师务必向学生重点介绍中山大学数字化教学平台(Blackboard)、新理念自主学习与测试系统(4.0版)以及大学英语教学部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详细介绍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教学要求、英语学习的方法和特点以及考勤考核与成绩考核的规定等。2. 每次上课结束时,请提醒学生本周自主学习内容和进度并向学生强调下周课程的任务,以便学生预习;老师在上课时应以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所完成的相应内容。3. 本表为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特色自主安排课堂授课的具体内容,在有关考试之前务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强调有计划地利用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的重要性。 4
32、. 课内的听说训练,以听说教程和综合教程中的主题为主,老师也可以适当补充相关资料。 5. 本进度表中所列内容为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各级别课本中的章节单元,其它课程可参考该表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把教学计划挂在大英部网站上各自名下。 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大学英语教学部 2010年9月8日以下附件:附件1201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教学进度安排表本学期上课时间从2010年9月12日起,到2011年1月15日,共18周,第18周为期末考试时间。每周周课时为4节。课堂授课2节,教学内容包括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教师自主决定具体授课内容的先后次序,但必须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教学任务);学生自主学习2节,学习内容包
33、括阅读教程、快速阅读、听说教程和综合教程以及新版新理念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学习大厅)里的自主学习内容与测试部分。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周 次课堂教学(2+2)自主学习(2)综合教程听说教程阅读教程快速阅读听说教程第1周 (9.12-9.18)导入课Unit 1Unit 1Unit 1导入课Unit 1Unit 1第2周 (9.19-9.25)Unit 1Unit 2Unit 1Unit 1Unit 2第3周 (9.26-10.3)国庆中秋国庆中秋国庆中秋国庆中秋国庆中秋第4周 (10.4-10.9)Unit 2Unit 3Unit 2Unit 2Unit 3第5周 (10.10-10.16)U
34、nit 2Unit 4Unit 2Unit 2Unit 4第6周 (10.17-10.23)Unit 3Unit 5Unit 3Unit 3Unit 5第7周 (10.24-10.30)Unit 3Unit 6Unit 3Unit 3Unit 6第8周(11.31-11.6)Unit 4Unit 7Unit 4Unit 4Unit 7第9周(11.7-11.13)Unit 4Unit 8Unit 4Unit 4Unit 8第10周(11.14-11.20)Unit 5Unit 9Unit 5Unit 5Unit 9第11周(11.21-11.27)Unit 5Unit 10Unit 5Unit
35、 5Unit 10第12周(11.28-12.4)Unit 6Unit 11Unit 6Unit 6Unit 11第13周(12.5-12.11)Unit 6Unit 12Unit 6Unit 6Unit 12第14周(12.12-12.18)Unit 7Unit 13Unit 7Unit 7Unit 13第15周(12.19-12.25)Unit 7Unit 14Unit 7Unit 7Unit 14第16周(12.26-1.1)Unit 8Unit 15Unit 8Unit 8Unit 15第17周(1.2-1.08)Unit 8Unit 16Unit 8Unit 8Unit 16第18周
36、(1.9-1.15)复习与期末考试寒假(2011年1月16日至2月19日期末考试结束后10天内完成试卷评阅与总评成绩处理,并提交成绩。注:此表中所示进度仅作参考,教学进度安排遇节假日顺延。附件2201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较高要求与更高要求阶段高级英语类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以“高级英语视听说”为例,仅供参考)本学期上课时间从2010年9月12日起,到2011年1月15日,共18周,第18周为期末考试时间。课堂授课内容主要为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周 次高级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第1周 (9.12-9.18)Unit 1第2周 (9.19-9.25)Unit 2第3周 (9.26-1
37、0.3)国庆中秋第4周 (10.4-10.9)Unit 3第5周 (10.10-10.16)Unit 4第6周 (10.17-10.23)Unit 5第7周 (10.24-10.30)Unit 6第8周(11.31-11.6)Unit 7第9周(11.7-11.13)Unit 8第10周(11.14-11.20)Unit 9第11周(11.21-11.27)Unit 10第12周(11.28-12.4)Unit 11第13周(12.5-12.11)Unit 12第14周(12.12-12.18)Unit 13第15周(12.19-12.25)Unit 14第16周(12.26-1.1)Unit
38、 15第17周(1.2-1.08)Unit 16第18周(1.9-1.15)复习与期末考试寒假(1月16日至2月19日期末考试结束后10天内完成试卷评阅与总评成绩处理,并提交成绩。附件3 一般要求阶段课程(一、二、三、四册)期末试题设计的补充说明项 目比例源自教材的比例备 注听力一级40;二、三、四级35%约60短对话应取自课外; 长对话可取自教材或教材外内容,短文听力理解中应有1篇取自教材外,较难的听力部分应取自教材,听写部分应出自教材中内容; 三、四级应包含新闻报道、新闻综述或新闻访谈。写作(二、三、四级基于听力)150-100一至四册的写作测试均嵌入期末考试试题中,不提前在课堂内进行。
39、第一册为不拘文体的篇章写作,命题形式与以往相似;第二、三、四册为基于听力的最后一篇短文(抑或为长对话、新闻综述、采访)的短文写作。该部分的原文可取自听说教程或综合教程中课文,也可取自课外; 写作部分先是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议论文)或做出相应的回应(应用文, 如书信等);听力内容不应太专业化和学术化, 以通识的主题为宜。阅读20-25(一级20%;二、三、四级25%)约50%Fast reading应来自课外,字数需要控制,按照每分钟的阅读字数累计(一、二、三、四级快速阅读速度分别为70wpm、80wpm、90wpm、100wpm),并最好给出小标题; In-dept
40、h Reading Comprehension共3篇,其中1篇来自阅读教程(将课文原文提供在试题册上),另1篇来自课外, 但应严格把握文章难度;另1篇阅读文章为Banked Cloze,该篇应来自综合教程中的Text A 或Text B。 词汇与结构15100%词汇题题干长度应适中(大概为A4纸小四号字的一行至二行的长度),选项单词或短语均应来自本级教材,并且原则上不超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要求;一题只考一个考点(如:考词汇就不再同时考时态等测试点);应适当考查学生对功能词的掌握;课文后的structure和usage里的语言点可以作为结构的重要(并非必须)考点; 另外,词汇与语法结构所占比例为
41、:一级:50%:50%; 二级:55%:45%;三级:60%:40%;四级:70%:30%。完形填空5100取自综合教程Text A或Text B(改写的Text A为最佳); 也可考虑教材外材料。翻译5100不考全句翻译, 只考句子片段的翻译; 一般不超过12个单词;考点应是固定句型和短语、固定的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各题均应来自教材,并且应给出要测试语言点的关键词,如要考“take it for granted that”这个结构,就应给出grant一词作为提示,学生必须用此关键词完成翻译; 翻译考点不能已在试卷的其他项目中出现。注:1掌握试题难易度:在整套试题中,30%为较容易题,55%
42、为中等难度题,中上等以上难度的题目约占15%。2机改题的平均分及格率:争取将此指标控制在较为理想的区间,使机改题的平均分折算达75分左右,及格率达到85%以上,从而使期末总评的及格率达到95%左右。3考试质量分析:因为期末考试定位为课程考试,因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希望是偏态高分分布。但因事先无法预测学生最终考试结果,考试后大英部可能对分数进行调整。附件4: 大学英语教学部师生互动(Office Hour)安排表原则上要求每位老师都安排Office Hour,但考虑到时段等因素,只安排部分老师。校区节次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大 学 城 校 区1/2节8:00-9:452/3节9: 50-10:35
43、4/5节10:45-12:25 7/8/9节13:30-15:10-16:05KornelE1027-8节9/10/11节15:20-16:05-17:55DavidE10210-11节陈 静 E10210-11节外教3E10210-11节 珠 海 校 区1/2节8:00-9:45李向奇E1022-3节3节9: 50-10:354/5节10:45-12:25DianeD3024-5节Keith ChristieD3024-5节7/8/9节13:30-15:10-16:05 黄志英D3058-9节Mathew 外教D3028-9节9/10/11节15:20-16:05-17:55附件5学期末考试
44、结束后须填写的表格(届时教务处会发放该表)中山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质量分析表(文科)院系: 专业: 课程: 班级: 抽查试卷份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秀人数(85分)及格人数(60分)难度L( L=1-平均分/试卷总分 )L= 1 分数段(D)D6060D7070D8080D9090D100人数教学和考试中需改进的问题 课程负责人院系负责人存档日期教务处制表附件 6请假代课登记表外语教学中心教师临时请假代课登记表请假教师姓名请假时间(标明日期、周次、课时)请假缘由课程名称使用教材教学进度代课教师名称代课日期所在校区代课节数上课教室报酬处理方式中心领导意见 日期:附件7:中山大学2009学年度上课时
45、段设置一览表第一节08:00-8:45第二节08:55-9:40第三节09:50-10:35第四节10:45-11:30第五节11:40-12:25第六节12:35-13:20第七节13:30-14:15第八节14:25-15:10第九节15:20-16:05第十节16:15-17:00第十一节17:10-17:55第十二节18:05-18:50第十三节19:00-19:45第十四节19:55-20:40第十五节20:50-21:35教室熄灯22:30南校区教学楼值班电话:第一教学楼:84110429 第二教学楼:84113316第三教学楼:84110428 第四教学楼:84113314文科楼
46、 :84113315 逸夫艺术中心楼:84115463 珠海校区教学楼值班室电话:BCD区值班室:3668594EF区值班室:3668742 东校区教学楼值班室电话:教务工作室(A305):39332700物业管理值班室(C栋C101对面):39332220附件8:2010学年第一学期校历附件 9 新学期广州校区点对点班车运行时刻表 广大师生:根据上学期运行情况和新学期教学计划,为了更好地满足教职工、学生乘坐点对点班车需求,经相关部门研究,从2010年3月1日(星期一)起广州校区点对点班车实行如下运行时刻表: 一、南北校区东校区班车时刻表1工作日点对点班
47、车运行时刻表A:南校区东校区班次、行车时刻和行车路线表(星期一至星期五)班次序号发车时间发车点行车路线到达点乘坐人员车型及数量17:1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1车停坚真花园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大巴1台28:0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1车停坚真花园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38:2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1车停坚真花园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3台49:0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2台59:5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611:0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712:4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大巴1台813:30南校区
48、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914:3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1015:20南校区文科楼中途不停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1117:45(候车)南校区西门对面北校区、南校区西门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1218:10(候车)南校区西门对面北校区、南校区西门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 特别提示:第11、12班次的始发点是北校区,南校区候车点为西门对面,候车时间为17:45、18:10。 B)北校区东校区班次、行车时刻和行车路线表(星期一至星期五)班次序号发车时间发车点行车路线到达点乘坐人员车型及数量17:10北
49、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大巴1台28:0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38:2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大巴1台49:0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59:5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612:4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713:3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814:3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915:20北校区北门途经黄埔大道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1017:30北校区北门途经南校区西门对
50、面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1117:55北校区北门途经南校区西门对面东校区教学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 C)东校区南校区班次、行车时刻和行车路线表(星期一至星期五)班次序号发车时间发车点行车路线到达点乘坐人员车型及数量18:0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210:0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310:5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411:4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512:1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612:4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大巴1台714:0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815:3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916:20东校区教学楼校区内经教师公寓对面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1台1017:10东校区教学楼1车停坚真花园南校区文科楼教职工、学生大巴3台1118:10东校区教学楼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州省石阡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2025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 2025年贵州省兴仁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巧用策略借力家长
- 工程造价变更概述课件
- 工程课件培训
- 工程试验检测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杭州商铺租赁合同-含品牌合作增值条款
- 2025年度物流运输居间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集体土地租赁合同(文化创意产业)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JJG 1000-2005电动水平振动试验台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GB/T 13785-1992棉纤维含糖程度试验方法比色法
- 混床再生操作培训课件
- 《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教学配套课件
-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课件
- 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