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河海大学_第1页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河海大学_第2页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河海大学_第3页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河海大学_第4页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河海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概概 述述一、学习目的与内容一、学习目的与内容二、本章的学习要求、重点和难点二、本章的学习要求、重点和难点一、学习目的与内容一、学习目的与内容 了解建筑材料基本性质,以便按要求正确选用了解建筑材料基本性质,以便按要求正确选用材料。材料。将具有共同性和比较重要的材料性质作为基本将具有共同性和比较重要的材料性质作为基本性质进行重点讲述,其它性质将在有关章节中介绍。性质进行重点讲述,其它性质将在有关章节中介绍。 了解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对材料的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与水有熟练掌握材料的物理

2、性质、力学性质、与水有 关的性质和耐久性;关的性质和耐久性; 了解材料热学性质的一般概念;了解材料热学性质的一般概念; 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了解材料性质与其组成、结构、构造的关系。了解材料性质与其组成、结构、构造的关系。 重重 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与水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与水 有关的性质和耐久性。有关的性质和耐久性。 难难 点:基本物理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点:基本物理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 材料组成、结构、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材料组成、结构、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 材料的组成是指材

3、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材料的化学组成是指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材料的化学组成是指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 和数量。和数量。 材料的化学组成,直接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材料的化学组成,直接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料 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材料材料化学组成的表示:化学组成的表示: 金属:金属: 以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数表示以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数表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元素的氧化物含量表示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元素的氧化物含量表示 有机高分子材料:以构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表示有机高分子材料:以构

4、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表示 海南省八所港码头钢板桩所用钢的化学成海南省八所港码头钢板桩所用钢的化学成分()如下:分()如下:葛州坝工程局水泥厂生产的一水泥的化学葛州坝工程局水泥厂生产的一水泥的化学成分()如下:成分()如下:CMnCuPSSi0.370.500.280.0210.0560.08SiO2Al2O3Fe2O3CaOMgOSO3Na2OK2O21.424.686.1563.781.881.080.190.53 材料中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特定结构和特定物理材料中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特定结构和特定物理力学性能的物质或单质称为力学性能的物质或单质称为矿物矿物。 材料的材料的矿物组成矿物组成是指构成

5、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 矿物是构成岩石和各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矿物是构成岩石和各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单元。单元。 如:如: 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和长石;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石英和长石; 石灰岩的矿物组成为方解石;石灰岩的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硅酸钙、铝酸钙等。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是硅酸钙、铝酸钙等。 材料的矿物组成直接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矿物组成直接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 材料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材料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称为相。 凡是由两相或两相以上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凡是由两相

6、或两相以上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 建筑材料大多数是多相固体,可以看作复合建筑材料大多数是多相固体,可以看作复合 材料材料,如混凝土。如混凝土。 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的内部组织情况,可分为材料的结构是指材料的内部组织情况,可分为: : 宏观结构宏观结构 细观结构细观结构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 三个层次。三个层次。 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毫米级)以上。级(毫米级)以上。材料的宏观结构可按其特征分为:材料的宏观结构可按其特征分为: 致密结构(钢材、玻璃等)致密结构(钢材、玻璃等) 多孔结构(

7、泡沫塑料、加气混凝土等)多孔结构(泡沫塑料、加气混凝土等)纤维结构(竹材、纤维板等)纤维结构(竹材、纤维板等)层状结构(胶合板等)层状结构(胶合板等) 细观结构是指用光学细观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范围在结构,其尺寸范围在10-310-6m(微米级)。(微米级)。如: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如: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 木材的木纤维、导管、木材的木纤维、导管、髓线等组织。髓线等组织。 材料细观特征、数量、材料细观特征、数量、分布和界面性质对材料性分布和界面性质对材料性能由重要影响。能由重要影响。 微观结构是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可用电子微观结构是原子分子层次

8、的结构,可用电子显微镜或显微镜或X射线衍射仪来分析研究该层次的结构特射线衍射仪来分析研究该层次的结构特征,其尺寸范围在征,其尺寸范围在10-610-10m(级,级,1=10-1nm)。)。 材料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强度、硬度、熔点、材料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强度、硬度、熔点、导热、导电性等都是由微观结构所决定的。导热、导电性等都是由微观结构所决定的。 材料在微观结构层次上可分为材料在微观结构层次上可分为晶体、玻璃体晶体、玻璃体和和胶体胶体。 晶体是由离子、原子或分子等质点在空间按一晶体是由离子、原子或分子等质点在空间按一定方式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定方式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 . 特征: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各

9、向异性,在一特征:具有固定的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固定的熔点,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产定的压力下具有固定的熔点,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产生弹性变形。生弹性变形。NaCl晶体中Na+、Cl-离子有规则排列方方解解石石石英石英菱菱锰锰矿矿 按组成晶体的质点及化学键的不同,晶按组成晶体的质点及化学键的不同,晶体可分为:体可分为: 原子晶体,如石英原子晶体,如石英 离子晶体,如离子晶体,如CaCl2分子晶体,如有机化合物分子晶体,如有机化合物金属晶体,如钢铁材料金属晶体,如钢铁材料玻璃结构上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其有序范围玻璃结构上近程有序,远程无序。其有序范围只有有序单位尺寸的几倍距离。只有有序单

10、位尺寸的几倍距离。 。玻璃体的特点是无一定的几何外形,无熔点而玻璃体的特点是无一定的几何外形,无熔点而只有软化现象,各向同性,化学性质不稳定。只有软化现象,各向同性,化学性质不稳定。钠硅玻璃结构粉煤灰中的玻璃微珠 胶体是指粒径为胶体是指粒径为10-710-9m的颗粒在介质中形成的颗粒在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的分散体系。 溶胶溶胶在胶体结构中,介质对胶体的物理力学性在胶体结构中,介质对胶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起决定作用。能起决定作用。 凝胶凝胶胶粒数量较多或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胶粒胶粒数量较多或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胶粒相互吸附凝聚而形成网状结构,胶体反映出胶粒的相互吸附凝聚而形成网状结构,胶体反映出胶粒的

11、物理力学性质。物理力学性质。 溶胶 凝胶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材料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式中 密度,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g/cm3 。 每种材料的密度是固定不变的。每种材料的密度是固定不变的。Vm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表观密度(俗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可(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可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 式中式中 表观密度,表观

12、密度,g/cm3(kg/m3);m材料的质量,材料的质量,g(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m3)。 材料的表观密度通常是指在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材料的表观密度通常是指在气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0Vm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材料的孔隙率可按下式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可按下式计算: Vp V0 V 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100)1 (%10000VVVP 材料中的孔隙,可分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材料中的孔隙,可分为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孔和与外界隔绝的闭口孔

13、。孔隙本身又按尺寸孔和与外界隔绝的闭口孔。孔隙本身又按尺寸大小分为极细孔隙(大小分为极细孔隙(D0.01mm)、细小孔隙)、细小孔隙(D1.0mm)。)。闭口孔开口孔材料材料密度密度 (g/cm3)表观密度表观密度 (kg/m3)孔隙率孔隙率(%)建筑钢建筑钢7.8578500铝合金铝合金2.712.90270029000花岗岩花岗岩2.602.90250028000.51.0石灰岩石灰岩2.452.75220026000.55.0普通粘土砖普通粘土砖2.502.80150018002040松木松木1.553807005575普通玻璃普通玻璃2.502.60250026000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

14、土23002500320石油沥青石油沥青0.951.10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2200240026天然橡胶天然橡胶0.910.939109300聚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1.331.45133014500 散粒材料密度试验常采用排液置换法测定颗粒的散粒材料密度试验常采用排液置换法测定颗粒的体积,测得的体积包含颗粒内部的闭口孔体积。体积,测得的体积包含颗粒内部的闭口孔体积。此时计算得密度视密度(此时计算得密度视密度( )。)。石料水闭口孔开口孔 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堆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根据散粒材

15、料堆放的紧密程根据散粒材料堆放的紧密程度,堆积密度可分为度,堆积密度可分为疏松堆积密疏松堆积密度度、振实堆积密度振实堆积密度和和紧密堆积密紧密堆积密度度三种。三种。0Vm 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散粒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空隙率。空隙率(所占的比例称为空隙率。空隙率(P)可按下式)可按下式计算:计算: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散粒材料的颗粒相互填充空隙率的大小反映散粒材料的颗粒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的致密程度。 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砂率的依据。%100000VVVP 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

16、用下的有关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有关变形性质和抵抗破坏的能力。变形性质和抵抗破坏的能力。 材料的变形性质材料的变形性质 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强度 材料的变形性质是指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材料的变形性质是指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状及体积变化的有关性质。状及体积变化的有关性质。 弹性变形是指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卸荷后可弹性变形是指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卸荷后可以自行消失的变形。以自行消失的变形。 塑性变形是指在外力去除后,材料不能自行恢塑性变形是指在外力去除后,材料不能自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保留的变形,也称残余变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保留的变形,也称残余变形。 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固体材料在外

17、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下,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长的现象称为逐渐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徐变。材料在荷载作用下,材料在荷载作用下,若所产生的变形因受约束若所产生的变形因受约束而不能发展时,其应力将而不能发展时,其应力将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这一现象称为这一现象称为应力松弛应力松弛。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荷载)作用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外力(荷载)作用引起的破坏的能力。引起的破坏的能力。 在在静荷载静荷载作用下,材料达到破坏前所承受的作用下,材料达到破坏前所承受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材料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材料的静力静力强度(简称材料强强度(简称材料强度)或极限强度

18、。度)或极限强度。 根据作用荷载的不同,材料强度可分为抗压根据作用荷载的不同,材料强度可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或抗折强度)和抗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或抗折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剪强度等。 材料强度的测定常用破坏性试验方法来进行。材料强度的测定常用破坏性试验方法来进行。即将材料制成试件,置于试验机上,按即将材料制成试件,置于试验机上,按规定的速规定的速度均匀度均匀地加荷,直到试件破坏,由试件破坏时的地加荷,直到试件破坏,由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按相应计算公式,可求得材料强度。荷载值,按相应计算公式,可求得材料强度。式中式中f材料强度,材料强度,MPa; F破坏时荷载,破坏时荷载,N;

19、 A试件受力断面面积,试件受力断面面积,mm2。 AFf/ 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分别为:抗弯强度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中间加一个集中荷载)和(中间加一个集中荷载)和在跨度的三分点上作用两个集中荷载)在跨度的三分点上作用两个集中荷载)式中式中fm抗弯强度,抗弯强度,MPa;F破坏荷载,破坏荷载,N;L梁的跨度,梁的跨度,mm;b、h梁断面的宽与高,梁断面的宽与高,mm。223bhFLfm2bhFLfm()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和构造()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不同品种的材料,强度不同。即使同种材料,其不同品种的材料,强度不同。即使同种材料,其内部孔隙率、构造等不同时,强度也不相同。内部孔隙率、构造等

20、不同时,强度也不相同。()试件的形状和尺寸()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多数情况下,材料的强度随试件尺寸的增加而降多数情况下,材料的强度随试件尺寸的增加而降低,当尺寸大到一定程度后,强度不再下降,这一现低,当尺寸大到一定程度后,强度不再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尺寸效应。试件的形状也会对材料的强度结果象称为尺寸效应。试件的形状也会对材料的强度结果产生影响。以脆性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为例,采用棱产生影响。以脆性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为例,采用棱柱体或圆柱体试件测得的强度要比采用立方体试件测柱体或圆柱体试件测得的强度要比采用立方体试件测得的强度小得的强度小。()试件的表面状态()试件的表面状态试件的表面状态同样会对强度结

21、果产生影试件的表面状态同样会对强度结果产生影响。试件表面(受压面)凹凸不平或有掉角等响。试件表面(受压面)凹凸不平或有掉角等缺损时,会引起应力集中而缺损时,会引起应力集中而降低降低强度测定值。强度测定值。 ()试件端部的约束情况)试件端部的约束情况 试件试件端部的约束情况端部的约束情况不同,压板与试件承压不同,压板与试件承压面之间的摩擦力,测定的强度也不同。出现正摩面之间的摩擦力,测定的强度也不同。出现正摩擦时,强度偏高,负摩擦时,强度偏低。脆性材擦时,强度偏高,负摩擦时,强度偏低。脆性材料立方体试件在有(正摩擦)无摩擦时的破坏特料立方体试件在有(正摩擦)无摩擦时的破坏特征。征。()试验加荷速

22、度()试验加荷速度试验时,若加荷速度较快,则由试验时,若加荷速度较快,则由应力引起的材应力引起的材料变形料变形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应力增长速度,破坏时的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应力增长速度,破坏时的强度值偏高;反之,强度试验值偏低。强度值偏高;反之,强度试验值偏低。()其它因素()其它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试验时试件的温度、湿度、除了上述因素外,试验时试件的温度、湿度、含水状态及试验装置等也会对材料强度测定结果产含水状态及试验装置等也会对材料强度测定结果产生影响。生影响。 固体材料的强度取决于结构中各质点(原子、固体材料的强度取决于结构中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

23、用力。 材料的理论抗拉强度可按下式计算:材料的理论抗拉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fm材料理论抗拉强度;材料理论抗拉强度; E材料的弹性模量;材料的弹性模量; 材料的表面能;材料的表面能; d0组成材料质点间的距离。组成材料质点间的距离。0dEfm 在自然界中,各种材料都有结构及构造缺在自然界中,各种材料都有结构及构造缺陷,如晶格缺陷、孔隙、微裂纹等。由于缺陷陷,如晶格缺陷、孔隙、微裂纹等。由于缺陷的存在,材料的实际强度要比理论强度小得多的存在,材料的实际强度要比理论强度小得多(通常相差(通常相差1001000倍)。倍)。 举例:课本举例:课本P15 材料在承受材料在承受持久荷载持久荷载下的强度,称为

24、下的强度,称为持久强度持久强度。 静力强度静力强度是材料在承受是材料在承受短期荷载短期荷载条件下具有的条件下具有的强度,也称强度,也称暂时强度暂时强度。 实际结构物中材料承受的荷载大多为持久荷载。实际结构物中材料承受的荷载大多为持久荷载。材料在持久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徐变,使塑性变形增材料在持久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徐变,使塑性变形增加,故材料的持久强度一般低于暂时强度。加,故材料的持久强度一般低于暂时强度。材料承受的材料承受的荷载随时间而交替变化荷载随时间而交替变化时,其应时,其应力也随时间而交替变化。这种交变应力超过某一力也随时间而交替变化。这种交变应力超过某一极限、且多次反复作用后,即会导致材料破

25、坏,极限、且多次反复作用后,即会导致材料破坏,该应力极限值称为该应力极限值称为疲劳极限疲劳极限。疲劳极限与静力破。疲劳极限与静力破坏不同,它常在没有显著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坏不同,它常在没有显著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疲劳极限远低于静力强度,甚至低于裂。疲劳极限远低于静力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屈服强度度。 材料抵抗冲击或震动等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材料抵抗冲击或震动等荷载作用的性能,称为冲击韧性冲击韧性。冲击韧性以试件受冲击时,单位体积或。冲击韧性以试件受冲击时,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内所能吸收的冲击功来表示。单位面积内所能吸收的冲击功来表示。 脆性材料受冲击后易碎裂;强度低的材料不能脆性材料受冲击后

26、易碎裂;强度低的材料不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荷载。故材料冲击韧性可反映材料承受较大的冲击荷载。故材料冲击韧性可反映材料既有一定强度,又有良好受力变形的综合性能。既有一定强度,又有良好受力变形的综合性能。 桥梁、路面、桩及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所用的材桥梁、路面、桩及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所用的材料需考虑冲击韧性。料需考虑冲击韧性。 材料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入的能力称为材料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硬度。 材料受外界物质的摩擦作用而造成质量和体材料受外界物质的摩擦作用而造成质量和体积损失的现象称为积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磨损。材料同时受到摩擦和冲击两种作用而造成的材料同时受到摩擦和冲击两种作用而造成的质量和体积

27、损耗现象称为质量和体积损耗现象称为磨耗磨耗。第四节第四节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固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按其是否易被固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按其是否易被水湿润分为水湿润分为亲水性材料亲水性材料和和憎水性材料憎水性材料两类。两类材两类。两类材料与水接触时,界面上有着不同的状态。料与水接触时,界面上有着不同的状态。 气固气固、 气液气液及及液固液固分别表示气固、气液及分别表示气固、气液及液固界面间的界面张力,液固界面间的界面张力,为接触角。当三力达到为接触角。当三力达到平衡时具有以下关系:平衡时具有以下关系:气固气固= 液固液固 +气液气液coss液气固液固气cos1.当当气

28、固气固液固液固= 气液气液时,时, cos=1,=0,液液体体 完全湿润固体;完全湿润固体;2.当当0气固气固液固液固 气液气液时,时, 0 cos 1, 90,液体能湿润固体;,液体能湿润固体;3.当当气固气固液固液固 0时,时, 90 ,液体不能,液体不能湿润固体。湿润固体。 材料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吸水性。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材料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材料干燥质量干燥质量的百分比的百分比为含水率为含水率 。材料中的水分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时,材料中的水分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时,材料处于气干状态,此时材料的含水率称为材料处于气干状态,此时材料的含水率称为平衡

29、含平衡含水率水率。材料吸水达到材料吸水达到饱和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吸水率吸水率 。吸水率可用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两种。吸水率可用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两种方式表达。方式表达。 质量吸水率的计算式为:质量吸水率的计算式为:体积吸水率的计算式为:体积吸水率的计算式为:Wv与与Wm的关系为:的关系为: 式中式中 G1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 G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水水水的密度;水的密度; V 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材料的干表观密度。材料的干表观密度。 材料受水的作用材料受水的作用 不

30、会损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不会损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材料的耐水性以软化系数K软软表示。软化系数表示的是材料浸水后强度降低的程表示。软化系数表示的是材料浸水后强度降低的程度。度。 有时耐水材料是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经常位有时耐水材料是选择材料的重要依据。经常位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其材料的软化系数于水中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其材料的软化系数 不宜小于不宜小于0.850.90;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材料软;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材料软化系数也不宜小于化系数也不宜小于0.700.85。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称为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

31、称为抗渗性抗渗性。材料。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及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孔隙特征有关。有关。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材料的抗渗性可用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或或抗渗等级抗渗等级来表示。来表示。式中式中 K渗透系数,渗透系数,ml/(cm2s)或)或/s; Q透水量,透水量, ml; A透水面积,透水面积, cm2 ; H水头差,;水头差,; t透水时间,透水时间,s。 物理作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作用等。物理作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作用等。 化学作用:酸、碱、盐等物质的水溶液或气体化学作用:酸、碱、盐等物质的水溶液或气体对材料的侵蚀破坏。对材料的侵蚀破坏。 生物及生物化学作用:昆虫、菌

32、类等蛀蚀及腐生物及生物化学作用:昆虫、菌类等蛀蚀及腐朽。朽。一般矿物质材料(如石料、砖及混凝土等):一般矿物质材料(如石料、砖及混凝土等):当暴露于大气中或处于水位变化区时,主要发当暴露于大气中或处于水位变化区时,主要发生物理破坏作用;当处于水中时,除物理作用生物理破坏作用;当处于水中时,除物理作用还发生还发生化学侵蚀化学侵蚀作用。作用。(2) 金属材料:主要是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作用;金属材料:主要是化学腐蚀及电化学腐蚀作用;(3) 沥青质及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阳光、空气沥青质及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阳光、空气及热的作用。及热的作用。工程中所指的材料耐久性,是指材料在所处环工程中所指的材料

33、耐久性,是指材料在所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抵抗所受破坏作用的境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抵抗所受破坏作用的能力。能力。材料的耐久性包含抗渗、抗冻等许多方面。材料的耐久性包含抗渗、抗冻等许多方面。抗冻性抗冻性是指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是指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而不产生宏观破坏,同时微观结构不明显劣化、冻融而不产生宏观破坏,同时微观结构不明显劣化、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能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能 。 冰冻对材料的破坏作用与材料组织结构及其冰冻对材料的破坏作用与材料组织结构及其含水状况有关。水结冰时体积增大含水状况有关。水结冰时体积增大9%,其破坏,其破坏作用可概括为作用可概括

34、为冰胀压力作用、水压力作用冰胀压力作用、水压力作用及及显微显微析冰析冰作用三种。作用三种。 当材料孔隙中充满水并快速冰结时,在孔隙内当材料孔隙中充满水并快速冰结时,在孔隙内将产生很大的冰胀压力,使毛细管壁受到拉应力,将产生很大的冰胀压力,使毛细管壁受到拉应力,导致材料破坏。冰胀压力的大小及破坏作用程度,导致材料破坏。冰胀压力的大小及破坏作用程度,取决于材料孔隙的水饱和程度及材料的变形能力。取决于材料孔隙的水饱和程度及材料的变形能力。 水结冰时的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充满了水的水结冰时的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充满了水的较粗孔隙内和毛细孔隙内。孔隙中水的冰点随孔径较粗孔隙内和毛细孔隙内。孔隙中水的冰点

35、随孔径减小而降低,故极细孔隙中的水,在一般情况下不减小而降低,故极细孔隙中的水,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结冰。粗大气孔,水易进易出,不易充满其中。会结冰。粗大气孔,水易进易出,不易充满其中。 当其受冻降温时,不同直径的孔隙内的水逐当其受冻降温时,不同直径的孔隙内的水逐渐结冰,并伴随着体积增加,在某些孔隙内已结渐结冰,并伴随着体积增加,在某些孔隙内已结冰的水的体积膨胀,迫使尚未结冰的多余水移向冰的水的体积膨胀,迫使尚未结冰的多余水移向附近气泡或试件边缘。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水压力,附近气泡或试件边缘。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水压力,使孔壁受到拉应力,造成材料体积膨胀。当冰融使孔壁受到拉应力,造成材料体积膨胀。当冰融

36、化时,材料体积收缩,但会留下部分残余变形。化时,材料体积收缩,但会留下部分残余变形。经多次冻融后,材料将会遭到破坏。经多次冻融后,材料将会遭到破坏。 材料孔隙中的水,一般为盐类的稀溶液,一材料孔隙中的水,一般为盐类的稀溶液,一旦结冰,则析出纯冰并使溶液浓度提高。此时,旦结冰,则析出纯冰并使溶液浓度提高。此时,若相邻较细孔中尚未结冰并仍存在着原浓度的溶若相邻较细孔中尚未结冰并仍存在着原浓度的溶液,即产生了浓度差,水则向已结冰区域迁移并液,即产生了浓度差,水则向已结冰区域迁移并迅速结冰。同时,对纯水而言,当温度下降时其迅速结冰。同时,对纯水而言,当温度下降时其表面张力增大,也会向孔径较大的孔隙转移

37、,并表面张力增大,也会向孔径较大的孔隙转移,并使已结的冰晶增大,称为析冰现象。使已结的冰晶增大,称为析冰现象。 当材料中所含孔隙较少并已充满水时,析冰当材料中所含孔隙较少并已充满水时,析冰作用使水向较粗一级的孔隙内迁移,使较粗毛细作用使水向较粗一级的孔隙内迁移,使较粗毛细孔隙内水分增多、冰晶增大,致使冻胀压力和水孔隙内水分增多、冰晶增大,致使冻胀压力和水压力作用更为严重,此时析冰现象使冻融破坏作压力作用更为严重,此时析冰现象使冻融破坏作用加剧。用加剧。 某一材料是否容易被冰冻破坏,与某一材料是否容易被冰冻破坏,与冻结温度、冻结温度、冻结速度及冻融频繁程度冻结速度及冻融频繁程度等因素有关。温度越

38、低、等因素有关。温度越低、降温越快、冻融间隔时间越短,材料越易破坏。处降温越快、冻融间隔时间越短,材料越易破坏。处于建筑物水位变化区的材料,在寒冷季节交替地受于建筑物水位变化区的材料,在寒冷季节交替地受到水饱和和冻融作用,其破坏最为严重。此时建筑到水饱和和冻融作用,其破坏最为严重。此时建筑物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抗冻性。物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 抗冻等级是指抗冻等级是指标准尺寸标准尺寸的材料试件,在水的材料试件,在水饱和饱和状态下,经受状态下,经受标准标准的冻融作用后,其强度不严重降的冻融作用后,其强度不严重降低、质量不显著

39、损失、性能不明显下降时,所经受低、质量不显著损失、性能不明显下降时,所经受的冻融的冻融循环次数循环次数。 影响因素材料抵抗冻融破坏作用的能力,与其影响因素材料抵抗冻融破坏作用的能力,与其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和孔隙内的充水状况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和孔隙内的充水状况有关,并受有关,并受到材料变形能力、抗拉强度及耐水性的影响。到材料变形能力、抗拉强度及耐水性的影响。第六节第六节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质称为导热性导热性。材料导热性。材料导热性的大小用导热系数表示:的大小用导热系数表示:式中式中 导热系数,导热系数,W(mK); Q通过材料的热量,通过材料的热量,J; d材料厚度或传导的距离,材料厚度或传导的距离,m; A材料传热面积,材料传热面积,m2; Z导热时间,导热时间,s; t材料两侧的温度差,材料两侧的温度差,K。 孔隙率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中含有空气,而空气的导材料的孔隙中含有空气,而空气的导热热 性很小,所以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导热性愈低。性很小,所以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导热性愈低。 孔隙特征孔隙特征 空气在粗大和连通的孔隙中较易对空气在粗大和连通的孔隙中较易对 流,使导热性增大,故具有细微或封闭孔隙的材流,使导热性增大,故具有细微或封闭孔隙的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