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8YB212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支持系统研究研究总报告南昌大学课题组2010年11月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组人员名单课题组组长: 李 力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讲师课题组成员: 欧 番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讲师 杨 琳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副教授 苗元江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教授 陈水平 南昌科技示范学院 讲师 刘 灵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讲师 谢美华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讲师 曾铌铌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硕士在读目 录引 言.4一、研究目的.5二、研究对象与方法.5三、研究结果.5四、研究结论与分析.10五、原因与对策.11六、尚需
2、深入研究的问题.13七、主要参考文献14引 言心理学界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O年代,是在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自我支持”的概念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所提出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领域,指的是社会成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自我帮助与支持。国内外学者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积极适应和个人发展有显著影响。目前得到普遍承认的研究结果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它不一定在心理应激情况下才发挥保健作用,而是在于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
3、二是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心理健康发生联系,它缓冲压力事件对心理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择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之为择业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又称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中的体现。相关研究表明,择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职业选择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择业效能感的高低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因此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自我能力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个体内在的自我支持程度。随着高校扩招、并轨,并着手收费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
4、态使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剧增,客观上加大了当今大学生竞争压力与就业难度;另一方面,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模式下,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估与定位不准确,造成不能及时就业或择业失误,进而产生了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的现象。现实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女大学生包括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她们在“双向选择”的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是极易遭受就业挫折的群体。贫困女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就业动机更强烈,对就业抱有更大期望。她们更希望能够找到理想工作,更快速的解决就业问题,获得收入
5、,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她们更加追求稳定性高,报酬丰厚的工作。可以看到,一方面,贫困生对就业抱有很大希望,另一方面,贫困生在求职竞争中又处于弱势,这种矛盾会使贫困生感觉到压力和苦恼等不良情绪,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期间心理问题指数排在前三位的是焦虑、强迫和人际敏感,16.94%的女大学毕业生出现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某省妇联的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34.4%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北京青基会的调查表明,有40%的贫困生参与
6、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心理健康。这种精神上的心理压力也容易衍生出其他的心理障碍。因此从多方面建立、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地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就业期间心理的问题和危机,形成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其就业从而顺利的步入社会。由此“如何发展女大学生包括贫困女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社会支持系统”就显得尤为迫切了。一、研究目的女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特异性的困难与挑战,更需要社会与高校的积极关注,并及时给予就业指导与帮助。本研究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探讨当今女大学生包括贫困
7、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旨在:一方面从个体发展角度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择业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与评价,建立积极的就业心理自我支持系统,帮助其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并顺利就业;其次呼吁全社会关心和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积极寻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实证性的依据及参考性的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实现高校的就业工作目标;再者提出了培养女大学生及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建立积极就业心理状态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的系统方法。二、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研了解
8、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自我支持系统。在实际的研究中,对本研究调查的对象作了两方面的界定:一是关于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界定。贫困生是指目前在高等院校就读的,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存在生活上、学习上等方面的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具体的界定将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下且个人在校月总生活消费不超出350元不含学费)的大学生群体为本研究的贫困生群体。二是关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范围的界定。本调查所界定的面临就业的学生是指四年制中大三大四的学生和五年制专业中的大四大五的学生。采用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问卷、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下且个人在校月总生活消费不超出350元(不含学费)的465
9、名贫困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年级、性别、学科、家庭年收入、个人月消费等方面来测查她们的就业心理。三、研究结果(一)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选择了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和个人月消费在600元以上的同学为普通女大学生样本,与贫困女大学生数据进行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在F1就业心态、F4就业压力感、F6其他和总分上P值小于0.01,差异非常显著,在F2职业选择倾向上小于0.05,差异显著,在F3就业观念和F5对就业指导的认识两项因子上大于0.05,差异不显著。表 1 贫困女大学生与普通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差异性检验表就业心态 职业选择倾向 就业观念 就业压力感对就业指导的认识其他
10、总分是否贫困生T.0226.855.72312.8876.9011.3283.431Sig.000.011.051000.053000000贫困生与普通生在F1因子(就业心态)上差异非常显著。如下表所示,贫困生在所有的题项上的均分全部低于普通生的均分。方差分析可以看到贫困生在Q10项(自信),Q11项(自信),Q17项(自信)上,Q17项(焦虑), Q13项(竞争),与普通生差异非常显著,在Q21项(耐压)上差异显著。同时,在Q10项(自信),Q17项(自信)的两个题项、Q13项(竞争)上的分数低于平均分3分,表示贫困生的总体对自己缺乏自信,对竞争没有把握。贫困生在Q15项(回避),Q21项(
11、耐挫)上和普通生差异不显著。表 2 贫困女大学生与普通女大学生“就业心态”因子的差异性检验表Q10Q11Q17Q9Q13Q15Q20Q21贫困生均分2.523.092.303.432.733.683.873.22普通生均分3.403.733.074.163.763.804.133.65方差分析P值.000002000000000.531.170.000贫困生与普通生在F2因子(职业选择倾向)上差异显著。贫困生均分最低的两项是Q25项(创业)和Q49项(社会需要),均分最高的两项是Q52项(发展机会)和Q43项(薪水福利),这表示贫困生在就业时对创业和社会需要考虑的较少,对个人发展和薪水福利考虑
12、的较多。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到:贫困生与普通生在Q25(创业),Q45项(工作区域)上差异非常显著,在Q44项(单位性质)、Q48项(专业对口)、Q50(社会地位和声望)和Q52项(发展机会)上差异显著。表 3 贫困女大学生与普通女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因子的差异性检验表Q25Q26Q27Q43Q44Q45Q46Q47Q48Q49Q50Q51Q52贫困生均分2.313.253.534.023.723.533.793.513.343.043.083.684.05普通生均分3.003.293.474.053.924.033.823.573.072.953.313.794.25方差分析P值.000.8
13、40.768641.031.000.787.520.014.361.000.263.033贫困生与普通生在F4因子(就业压力感)上差异非常显著。贫困生此因子里所有的选项均分全部低于3分,说明贫困生的压力比较大。贫困生所有的题项均分全部小于普通生均分,说明贫困生与普通生相比压力要大。Q53项-Q60项代表不同的就业压力,令贫困生感到压力最大的是Q53项(快毕业了,却还没找到工作)和Q58项(父母对我的期望)。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到此因子中,贫困生与普通生所有选项的P值全部小于0.05,差异非常显著。表 4 贫困女大学生与普通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因子的差异性检验表Q8Q53Q54Q55Q56Q57
14、 Q58Q59Q60贫困生均分1.532.152.462.402.402.862.212.582.67普通生均分2.422.752.862.722.783.442.582.872.96方差分析P值000000000002001000002003003贫困生与普通生在F6因子(其他)上差异非常显著。贫困生的Q12项(家庭帮助),Q18项(就业准备),Q23项(自我定位),Q24项(对职业社会的了解)均低于3分,倾向不利。而普通生的所有选项均高于3分,倾向有利。贫困生的所有选项均分全部低于普通生,说明贫困生在所有选项上都不如普通生有利。在方差分析中,除Q19项(社会实践)外,其他所有选项的P值全部
15、小于0.05,差异非常显著。表 5 贫困女大学生与普通女大学生“其他”因子的差异性检验表Q12Q18Q19Q23Q24贫困生均分2.062.743.222.872.35普通生均分3.473.363.583.443.22方差分析P值000002.080006000(二)贫困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表6 贫困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家人支持 朋友支持 其他支持 总体情况学习和生活控制性 0.022 0.030 -0.054 -0.002学校专业满意度 0.088 0.075 0.030 0.077集体生活适应性 0.135* 0.020 0.018 0.071学习和考试负
16、担适应性 0.123* 0.120* 0.105 0.141*人际交往适应性 0.210* 0.228* 0.184* 0.252*自我意识适应性 0.074 0.087 0.023 0.073总体情况 0.157* 0.140* 0.085 0.154*表6是将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各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的结果,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贫困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性越好。其中,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及学习和考试负担适应性均与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家人支持和朋友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集体生活适应性与家人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为了检测社会支持
17、是否可以有效地预测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并且考察预测力的大小,以社会支持为自变量,以社会适应性为因变量,采用强行进入的方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7 贫困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t R 修正R2 F社会适应 社会支持 .037 2.595* 0.154 0.024 6.736*表7的结果显示,F值的相伴概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社会支持贫困与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回归效果显著。各回归系数的t值相伴概率均小于0.05,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显著。(三) 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1、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的
18、应对方式特点 调查发现,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面对应激事件或压力时,绝大多数能采取“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0.76±0.12),其次是求助(0.68±0.24)、合理化(0.54±0.26)、退避(0.52±0.16)、自责(0.44±0.15),最少的是幻想(0.37±0.21)的应对方式(见表1)。这说明贫困女大学生在面对求职压力时,还是能较多地使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总的来说她们的情绪和行为比较稳定,在生活中表现出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表8 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的应对方式(±s)解决问题
19、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全体被试0.76±0.120.44±0.150.68±0.240.37±0.210.52±0.160.54±0.26重点大学0.85±0.160.43±0.170.72±0.180.34±0.190.48±0.100.55±0.12一般高校0.74±0.220.44±0.120.67±0.170.36±0.210.51±0.200.53±0.21高职0.68±0.100.45±
20、;0.190.66±0.220.38±0.110.58±0.190.50±0.14F5.24*0.173.09*1.264.48*1.52城市0.82±0.110.44±0.130.67±0.190.36±0.160.53±0.250.58±0.16县城0.75±0.200.42±0.190.68±0.160.37±0.180.54±0.210.54±0.19农村0.74±0.160.44±0.210.68±
21、;0.190.35±0.190.62±0.150.51±0.20F2.380.230.290.473.67*2.16独生子女0.77±0.140.42±0.160.72±0.100.38±0.210.51±0.140.56±0.18非独生子女t0.76±0.181.280.53±0.26-3.26*0.68±0.192.48*0.37±0.110.850.53±0.16-1.680.54±0.211.82 从表8我们可以看出来自不同学校、地区和家
22、庭特征的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的应对方式特点。重点大学的贫困女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方面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和高职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的贫困女大学生除了在退避因子上有差异外,即农村的贫困女大学生选择退避的行为方式要明显高于城市和县城的学生(城市:0.53±0.25;县城:0.54±0.21;农村:0.62±0.15)。而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在自责、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2、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按照全国常模的结果,一般认为只要有一个因子分超过3分,就可视为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本调查发现,16.94%的学生
23、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各类检出的可能心理问题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是焦虑、强迫和人际敏感(见表9)。表9 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人数及比例(%)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比例人数3.4394.73134.26113.67106.90182.1361.3241.9651.3241.865表10 不同区域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心理健康水平得分的比较(±s)城市县城农村F躯体化1.46±0.561.46±0.521.48±0.471.18强迫1.11±0.651.19±0.691.27±0.612.
24、13人际敏感0.99±0.561.21±0.691.17±0.641.77抑郁0.83±0.510.97±0.531.12±0.762.76焦虑0.85±0.520.92±0.690.93±0.572.53敌对1.82±0.601.77±0.811.81±0.831.32恐怖1.43±0.341.51±0.671.49±0.520.69偏执0.85±0.490.96±0.710.98±0.522.04精神病性0.67
25、±0.460.73±0.620.76±0.520.98其他1.52±0.491.54±0.491.58±0.471.78总分136.68±32.81138.21±36.57141.22±39.672.88* 在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心理健康水平的检测分析中发现,不同区域的贫困女大学生在各个因子上并无明显的差异性。只是在总分方面农村的贫困女大学生要高于城市和现成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11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贫困与非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心理健康水平得分的比较(±s)独
26、生子女非独生子女t贫困生 非贫困生t躯体化1.43±0.361.45±0.42-2. 08*1.45±0.431.38±0.462.34*强迫1.83±0.561.96±1.08-2.12*2.17±0.551.86±0.543.52*人际敏感1.64±0.501.86±0.57-4.58*1.89±0.451.73±0.374.78*抑郁1.54±0.521.67±0.50-3.30*1.82±0.631.63±0.545.23*焦虑
27、1.45±0.421.62±0.56-4.23*1.62±0.531.53±0.473.76*敌对1.54±0.531.56±0.56-0.831.59±0.541.56±0.431.08恐怖1.33±0.411.41±0.45-1.62-1.44±0.541.38±0.482.13*偏执1.55±0.451.62±0.48-2.18*1.66±0.511.56±0.462.97*精神病性1.48±0.431.56±
28、0.46-4.16*1.59±0.481.52±0.443.46*其他1.53±0.491.58±0.47-1.731.63±0.511.54±0.482.99*总分136.75±31.83147.22±38.76-3.79*151.02±41.32142.12±35.354.46* 从表11中可以发现,除了敌对、恐怖和其他因子,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无显著性差异外,在总分和其他7个因子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女贫困生的得分除了在敌对因子上不存在差异外,在其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
29、。这说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非贫困生差。3、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为了考察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以SCL90的总分作为因变量,应对方式各个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五种应对方式的回归效应来考察影响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具体因素。表12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逐步回归表预测变量调整后的R2FBetat自责0.23653.2960.4156.394*幻想0.16935.8430.2683.362*退避合理化0.1600.14219.30016.
30、1720.1660.1292.425*2.127*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四个应付因子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从而进入了回归方程。表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四个应付因子对心理问题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解决问题、求助的预测效果相对来说要小。四、研究结论与分析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就业心态上的差异本次调查中,比起非贫困生,贫困生在此项因子上表现出相对缺乏自信,对竞争感到没有把握,情绪比较焦虑。在关于自信的三个题“我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就业上的优势”,“我害怕自己走出校门适应不了社会”,“我感到自己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上,贫困生的均分分别比非贫困生低0.97、0.66和0.98分,
31、且P值均小于0.01,差异非常显著。在关于竞争和焦虑的两个题目“面对就业竞争,会担心失败”,“自从求职以来,总感到心神不宁,十分焦急”上,贫困生比非贫困生低1.18分和0.74分,P值小于0.01,.也与非贫困生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贫困生往往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挫折感,从而长期处于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因此自卑和抑郁是贫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对自己持有较多的否定的态度和消极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的现实,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自信,不敢竞争对贫困生的就业行为将产
32、生某些不利影响。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表现出被动、消极的行为状态,不敢大胆自荐,这就可能丧失就业良机。贫困大学生不良就业子自态分析及对策研究乌中列举了目卑“等、要、靠”思想严重。因此,我们在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就业心理时要注意纠正他们的不良就业心态,帮助他们建立就业自信,形成积极的就业态度。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职业选择倾向上的差异在职业选择倾向因子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出现显著差异的地方在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少的考虑到工作区域、单位性质、专业对口和社会地位和声望同时,贫困生创业的意愿比非贫困生低,并呈现出显著差异。贫困生
33、与非贫困生在就业观念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他们都认为个人能力、个人努力、工作经验和就业信息在就业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有些就业观念上,一些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仍有所不同。有64.7%的贫困生愿意从事自己不满意的互一牛,高于非贫困生的48.2%。笔者认为,贫困生愿意从事不满意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贫困生希望尽快得到工作,获得报酬,减轻庭经济负担,这是他们务实的一种表现。非贫困生比较注重社会关系在就业中起到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非贫困生的社会资源比较丰富,能够比较有效的帮助他们就业。非贫困生比较注重证书对就业的影响。证书是具备某种职业能力的对就业成功有所帮助,但是有些贫困大学生连解决自己的生活费都有问然
34、无法对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多做投入。目前国家已有在这方面帮助贫困政策,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宣传,鼓励他们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3、贫困生就业压力比非贫困生要大。由于经济的问题,他们自身就业的迫切愿望,贫困生在就业问题上到焦虑,有比较大的压力。本次调查中,89.3%的贫困生感到有就业压力。压力感因子的9个题目的均分全部低于平均分3分,且全部低于非贫困分,全部与非贫困生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示贫困生的就业压力问成为比较突出的一问题。这也提示我们今后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方面应该贫困生减轻就业压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所列举的压力源中,贫困生最大的压力源是“快毕业了,却还没有工作”,其次是“父母对
35、我的期望”,第三是“个人前程的迷茫”,最小力源是“同学比我先找到工作”,非贫困生最大的压力源是“父母对我望”,其次是“毕业后经济上的独立”,第三是“快毕业了,却还没有找作”,最小的压力源和贫困生相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压力源强弱顺序没有太大的出入,但是在每种压力源方面,贫困生都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综上所述,在帮助贫困生减轻就业压力时要注意从鼓励贫困生的就业减轻来自贫困生家庭的压力和传授关于职业社会的知识方面来做。4、贫困生对就业指导的期望值较高对于没有太多的就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他们完业的重要的教育和指导途径。通过多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般对于心理咨询也有比较多的认识。
36、贫困生大部分来自乡村、小城镇、城市低收入人群,家庭不太可能给他们较多的指导和帮助,因此,贫困生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自己决策,他们对解决问题“心里没底”,“感到迷茫”。因此,在这个时候他们非常需要有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能够帮助他们,对就业指导抱有较高期望。职业测评量表一般有比较高的信、效度,贫困生希望通过职业测评的方式来进行指导和帮助是比较正确的。本次调查中包括中医学院的大四和大五的贫困生学生,在记入数据时分别转换成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三的贫困生和大四的贫困生在F1因子(就业心态)、F4因子(就业压力感)、F5因子(就业指导期望)、F6因子(就业准备,)上P值小于0.
37、05,差异显著。总的来说,大三的学生就业心理状况不如大四学生积极,他们显得更加焦虑,更缺乏自信,害J泊.竞争,耐压力和耐挫力也较差,就业压力比较大。5、领悟社会支持与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对职前心理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通过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社会支持的方式来缓解个体压力,提高个人成就感与价值感,促进适应。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因此社会各界应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通过提高贫困女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来促进社会适应,从而增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同来源的领悟社会支持与贫困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家庭支持和朋友支
38、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6、贫困女大学毕业生求职期间较以往相比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不同院校、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贫困生之间,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不同的显著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水平增加,从而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但总的来说,贫困女大学生们在挫折和困难情境中还是表现出了积极、正向的应对方式。贫困女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期间中所表现出的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原因主要是来自就业压力。其主要的就业压力表现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失败的求职经历和就业性别歧视以上几个方面。五、原因与对策1、贫困生就业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对于贫困生就业心理状况形成的原因的探讨是我们解决贫困生就业心理中的问题的出发点和依
39、据。表面上看形成他们所特有的心理状况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贫困生的身份,但深究下去仍然有许多具体的社会和个体的因素。(1)贫困生缺乏对帮助贫困生就业政策的了解尽管国家政府社会对贫困生关注的重点在帮助他们入学和进入大学后的生活上,但还是有一些直接有助于贫困生就业的政策。同时,还有一些帮助大学毕业就业的政策会惠及贫困生。贫困生如果能够了解这些政策,他们不仅会因为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支持和关注感受到力量和信心,而且能够更好的得到这些政策对他们就业的实际帮助。(2)学校部门针对贫困生的就业心理的缺位目前,学校方面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不够深入,就业指导方式比较单一,贫困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在帮助贫困
40、生方面多着重于构建和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针对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上关注的不够,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主要关注就业形势宣讲和就业技巧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主要关注心理咨询方面和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形成了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上的一个缺位。(3)家庭比较高的就业期望值贫困生的家庭对其抱有较高就业期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因为贫困生家庭的经济情况比较差。在这种比较差的情况上,他们做了对贫困生的学习“高投入”,这很有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笔的投入,因此如果没有回报,或回报不足时他们会感到非常失望一。贫困生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整体就业形势的信息了解不足,可能对
41、贫困生产生比较盲目的期望值。这种盲目的期望值会给贫困生带来相应的压力,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往往使就业变得不可预期,贫困生一长期处在这种矛盾中得不到纤解就很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压力感。2、构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自我支持系统的对策要提升女大学生包括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建立积极的就业自我支持系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的工作岗位中,本研究从政府、女大学生主体和高校两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1)重视贫困生就业工作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重视贫困生就业工作。中央政府应督促各地方政府做好贫困生工作,支持帮助贫困生就业,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要求,可以将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项内容。中央政府还应督促学校
42、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将其作为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学校在贫困生的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非常大,学校重视,对贫生的就业扶助工作做的多,做的比较到位,他们的就业结果就比较好,学校重视,学校方面的工作开展就受限,贫困生的就业结果就比较差。因此,政方面应提倡鼓励帮助学校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在必要的方面给予支持。(2)建立和完善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政策、机制和措施政府应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支持,包括以法律、法规、政策形式动员社会的力量进行帮助和支持。(3)免费进行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就业不同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照顾”贫困生,降低门槛是不现实的。因此,帮助贫困生就业还必须注意帮助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
43、质和能力。贫困生在校时如果有机会受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必然会增加他们的就业筹码,减轻就业压力。事实上,大学生参加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是十分重要的就业准备,学校里有很多种职业能力培训和资格证书的考试。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承受高额的学费支持他们就读已属不易,有的贫困生还是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接受这方面的培训不大可能,如果政府制订相关的政策,动员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对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进行免费的培训和帮助,对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具有非常大的作用。2、学生主体方面(1)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群体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
44、提高, 认清就业形势, 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 转化就业观念, 确立适当的就业期望值。(2)要主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巧, 并拓宽就业渠道, 以创业带动就业, 并要及时调整就业心理, 保持平常心态,要学会在挫折中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提高就业自信心。发展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根据学校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贫困女大学生应了解自身的实际能力, 认清就业形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 降低期望值, 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出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长远规划。3、大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和条件所限, 导致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因此高校对女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
45、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提供对应的就业信息,还应帮助学生学会调试好心态,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应提供合理、实际的就业服务:(1)要尽可能提供就业信息, 扭转高职院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并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各种就业心理现状,从而提供相关就业指导。研究表明在职业价值观中看重发展因素的学生, 其择业效能感较高, 他们对竞争的适应能力强, 喜欢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并倾向于选择制度建设、职位设置和工作安排比较完善的单位,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追求发展前途。学校通过了解女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对发展因素的重视情况, 可以预测女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并开展相关教育。(2)加强自信教育, 提高就业自信心, 加强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方面的指导,促进其自身的全面认识和适当的评价,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心。(3)要培养适合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 使他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超市促销方案5篇范文模板
- 石河子大学《食品物性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结构力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风景画表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自动武器原理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18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我心中的英雄》12
- 沈阳理工大学《电力电子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广州 存量房交易合同 范例
- DB43T 2635-2023 大口径涂塑复合钢管通 用技术要求
- 企业乒乓球活动外聘教练协议
-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期中模拟练习(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DZ∕T 0265-2014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正式版)
- 中华民族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MOOC 3D工程图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机(试行)
- 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3-My-friends》单元教学课件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