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aGaB勺服装设计【摘要】本文从对自然界的态度、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的能 动性三个方面,运用现代生态学勺观点对荀子勺生态观进行 现代诠释,指出荀子勺生态观对解决现代日益严重勺环境危 机有重要勺启示意义。【关键词】荀子天行有常与天地参制天命而用之生态平 衡随着全球范围生态危机勺加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 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勺意义和价值,反思人类与大自然勺 关系这一古老勺哲学命题。被视为现代生态伦理学奠基之作 勺文明勺哲学:文化和伦理学通过对文化危机勺分析引 到生态危机问题,在此方面,东西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西 方古已有之勺传统是人类中心主义,结果导致了生态危机勺 加重。现代西方学者看到东方传统
2、文化中勺生态智慧,出现 了一种“东方转向” 。在被现代生态伦理学所认同和“回归”勺东方文化传统 中,最受重视勺是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而对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主流勺儒家则重视不够。在他们看来,儒家讲“天人合 一”,实际上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但是,钱穆先生在晚年对 “天人合一”勺思想有了新勺体认,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 界人类未来之生存即在此。 ”近年来西方一些生态哲学家们 已开始重视儒家思想中包含勺生态智慧,把它和道家一起放 在“东亚的深层生态学”名目下进行研究,荀子作为先秦哲 学之集大成者,他秉承了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首次以系统 的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对“天人关系”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总 结。一、“天行有
3、常”的生态自然观“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 夫是之谓神。 皆知其所以成, 莫知其无形, 夫是之谓天: 唯 圣人为不求知天。 ”(荀子天论,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 名)这里描述了一个自生自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自然界一一“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 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认 识是难能可贵的,它与现代生态环保学的宗旨一一保护生态 平衡是基本一致的。“天行有常”的“常”字,即自然生态 平衡的规律。“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也是强调要保持生态自然和谐的面貌。现代生态
4、学表明,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不停地与外在环 境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过程中保持的稳定、有序的 动态平衡。生态系统本来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一旦人类 对自然力量的干扰超过了生态阈限,就使系统丧失自我调节 能力,造成生态失调。西方学者在对现代生态环境危机根源的分析上存在着 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所谓的浅生态学(ShallowEcology)和 深生态学,前者认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法律制度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失控,它们据此提出大 力发展科学技术等解决方案,这也是目前西方工业社会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危机的主要方法。但是深层生态学理 论则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人类在自然界中占统
5、治地位 的世界观指导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因而只是 一种浅层次的生态环保观念和生态运动形态。在他们看来,我们应该对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以及对生态环境危机 的解决途径进行道德观、价值观的思考。在西方,人们抱着 “人定胜天”的宏愿,对自然界进行着无情改造。特别是近 几百年来,培根、笛卡尔、牛顿三位巨匠非凡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人类在物质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丧 失了自知之明,对自然进行盲目的征服和统治。当我们陷入 与自然势不两立的困境时,按照文化的层次去理解人与自然 的关系时,去追寻行为和制度规则背后的价值观时,我们才 意识到,两千多年前,荀子指出“天行有常”是具有多么敏 锐的
6、触觉!荀子曾说: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 其天正,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 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其行曲治, 其养曲适, 其 生不伤, 夫是之谓知天。”( 天论)圣人心志清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天地万物故能各尽其能供人利用,这 就是“知天”, 即认识到“天行有常”。 他又说: “唯圣人为 不求知天。 ” ( 天论)“知天”与“不求知天”似乎矛盾而 其实并不矛盾。正如梁启雄所解释:“此处求知天单指反科学方法的求。”所以“不求知天”是说不能违背科学 规律强行去探究自然的奥秘。“知天”与“不求知天”一方面肯定人有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一方面又对人的
7、能力有所 保留,强调人的能力有限,不能强违自然规律行事。二、“与天地参”的生态平衡观既然“天行有常”破灭了“人定胜天”的一厢情愿,那 么在自然与人的相互对待关系之中,人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呢? 现代生态伦理学就以人为中心,还是以自然为中心而争论不 休,荀子却早已解决了这个难题。荀子说:“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 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论) 这里表明天事与人事是界限分明的,自然界不能影响人类社 会的治舌L。天和人的职分根本区别在于“天能生物,不能辨 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礼论)因此天人是相分 的。对于人的地位,荀子说道:“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
8、义,故最为天下贵。”(王制)人最为天下贵在于人有“义”,人不仅要以“义”关怀同类,也应该将“义”的情 怀投向自然。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道德命题就将 自然纳入到人的道德视野之中。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认 为道德不仅调整人际关系,也调整生态关系,并在儒家思想 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义”这一生态道德概念。他说:“夫义 者内节于人, 而外节于万物者也, 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 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强国)就是以礼来规范和评 价人类的行为。如果将“义” 、“节”、“万物”联系起来看, 荀子的“义节于万物者也”表达的是人类对自身和自然存在 物关系的规范和评价体系,这样, “义”就成为一个既涵
9、盖 人际道德又包括生态道德的完整统一的道德概念。由此可见, 这里“最为天下贵”的人与西方式的脱离自然,与自然对立 的宇宙之主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荀子看到 “万物为道一偏, 一物为万物一偏, 愚者为一物一偏, 而自以为知道, 无知也。 (天论)就是意识到了人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已。这与现代生态环保观点是一致的。生态学指出,地球是一个整体。荀子说: “天有其时, 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 参,则惑矣。 ”(天论)“与天地参”正是由天、地、人三 者相协调发展所构成的理想状态。可见荀子说的天人相分并 不是割裂天人关系,使天人对立,而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 指天时不能干预
10、人世治乱;二是指天行有常,人事不应破坏 天时自然运作。荀子就是这样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与天地参”的对 生态平衡观的一系列论述,看作是一个通过人事活动构成的 整体,从而巧妙地摆脱了现代生态学关于人还是自然为中心 的二难困境。三、“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发展观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荀子对的生态规律和生态平衡 的重视。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该双管齐下,问题的 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荀子充分肯定人在自然界的 地位和能动性。他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 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这话很容易引 起误解,例如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这样认为: “荀 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还在于他提出制天命而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立自强-职业院校新生入学教育 课件 第七章 心理健康-阳光心理你我同行
- 短直播培训课程
- 2024版出版发行劳务分包合同2篇
- 医疗器械商务讲解
- 2024年度工程拆除环保验收合同3篇
- 常见应用文写作课件
- 建筑检测机构培训
- 2024年度销售合同分销渠道管理2篇
- 散货港口管理实务
- 二零二四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标的及服务项目2篇
- 【报告案例】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充电电池碳足迹核查报告
- 白酒的品牌竞争与市场营销考核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等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质量和密度单元说课
- 古田会议的课件
- 服装行业生产质量控制手册
- 2024年时事政治试题【带答案】
- 2024年秋季新人教PEP版3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unit4 A 第1课时
- 2024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 2024年秋新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 5 PartB(3) Start to read
- 大连版(2015)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3.互联网揭秘-了解互联网 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