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1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2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3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4页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为确保路基填筑质量,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参数,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损失,找出适合本地区施工的最佳方案,指导全线路基施工,特编制本方案。1 编制依据11、国铁级铁路设计规范12、国铁级铁路设计规范1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1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15、下发的施工图纸16、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2 工程概况21 概述 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包括:莆田站至港湾站铁路正线(SCDK0+000SCDK5+200m),长5.21km;东吴支线(DDK0+000DDK21+042),长21.042km;罗屿支(LDK0+000LDK4+460),长4.6km

2、; 秀屿支线(XDK0+000XDK9+367),长9.367km。区间路基总长38.18km,站场路基3.02km。区间路基土石方共计343.68万方,全区以填方为主。22试验段的设置我项目部把试验段选在东吴支线DDK0+?DDK0+?位置处,长度为100m, 地势较平坦,填筑高度在?m之间,共计填方?m3。其中普通填筑土方? m3。本试验段路基地势平坦, 填土高度在?m至?m之间,路基断面宽度7.3m。基床以下夯实土边坡和基床边坡加铺土工格栅防护。路基本体填筑就近使用C组填料,基床厚度2.5m,其结构为1.9mC组填料 +60cm级配碎石(A、B组填料或改良土)。3 试验段的目的31 选择

3、适合的填料,确定符合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选定经济、合理、准确的检测手段。32试验范围基床底层(基床下部1.9m范围内)填筑的施工工艺基床以下部分路堤本体填筑工艺路基基底沉降观测和路基面沉降观测4 施工机械,人员组织:施工本试验路段所需机械如下: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挖掘机PC200台1履带推土机T220台2自卸汽车815S台6振动压路机YZ18T台1洒水车5-8T台1压路机18T台1试验段施工所需人员管理人员: 4人机械手: 14人机械维修: 2 人填筑工人: 6人由于路基为机械化施工,配以少量人员辅助作业,指

4、挥自卸汽车倒土。试验人员,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及时记录。另外配备8人对边坡及高低较大部分人工进行修整。5 路基试验段的准备工作施工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5.1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提供的导线点进行路中线和两侧边线的放样,10米一个桩。首先清除原地表种植土,清理深度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集中堆放,运到指定弃土场。5.2填料选择和室内试验 经详细调查,本段可利用土源有2处,其中1号取土场位于SCDK3+700右侧1km处和;2号取土场位于DDK7+100。试验段土源定在1号取土场进行取土,对填

5、方土进行取样后,分别进行颗粒筛分、土壤液限、塑限、自由膨胀率、标准击实等试验以鉴定填料类别并确定指导现场施工的相关指标。根据取样检测表明。填料属C类填料。5.3原地面处理5.3.1基底处理根据施工时原地面和土质实际情况,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平整、碾压,使基底土层的强度和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1)、拆迁地面建筑物,砍伐树木,清除地表植被,树根和种植土。(2)、地面横坡小于或等于1:5时,地基土层经检验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可在压实后直接填筑。若基地存在松软土层时,采用重型机械振动碾压,合格后进行填筑。当地横坡大于1:5时,应将坡面做成台阶形,宽度做不小于2米向内倾斜4%-6%的横坡。(

6、3)、在基床厚度范围内按设计要求采取地基改良和采取加固措施。(4)、基底检查:基底平整压实,经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核实合格签字后,进行路堤分层填筑。原地面压实:将原地面整平后,用18T振动压路机静压23遍,从路两边向路中线进行。当个别位置有翻砂现象时,进行局部开挖洒水,最后碾压至无明显轮迹。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90%后可进行正式路堤填筑。6 路基填筑: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量,含水量适宜时用推土机整平,平整度及松铺厚度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后三遍后进行压实度检测,以后每增加一次碾压后,检测一次压实度。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标准。

7、土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见路基填筑工工艺流程框图。制定填筑方案测量放线排水疏干基底处理合格基底检测路基本体水平分层填筑分层检测试验路基基床底层水平分层填筑C组改良填料分层检测试验路基基床表层水平分层填筑分层检测试验边 坡 碾 压边 坡 整 修边 坡 防 护清理场地 路基填筑工工艺流程框图6.1卸土控制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边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边线每边宽出50cm。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10延米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6.2 摊铺整平本试验路堤填筑的土源在取土场借土,土质细粒土为主。填筑前先检查填料的含水量,当填料的

8、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不超过2%时立即摊铺整平,本次试验段按松铺厚度30cm、40cm、50cm分别进行试验。填料的摊铺采用推土机,精平采用平地机,保证每层的填筑厚度及平整度的均匀。摊平过程中用铁锹挖洞检查松铺厚度,路基横坡设4%,考虑土方运送车辆的正常运行,路基横坡在基床底层逐步形成。在相邻两区段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小开3m的距离。 6.3 碾压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记录数值。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本试验段采用18T振动压路机两台,两台压路机以中线为界,各压半辐路基宽度,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碾压时采用从两侧向中心的

9、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压路机横向重叠0.40.5m,纵向重叠1.01.5m。碾压方法: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二至六遍,(同步检测结果定),弱振碾压一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即:静压 弱振强振 弱振 静压,开始时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得超过4KM。64压实检测在每一层碾压三遍后用K30平板荷载仪检测地基系数,用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含水量,作为验证补充。若合格就采用此碾压参数、填筑厚度和该种土质此时的含水量。若不合格,增加碾压遍数,若碾压遍数超过10遍,考虑该种土含水量及填筑厚度,经过几次改变作业参数,直到密实度合格。总结出压实该种土的碾压遍数和压实度的最佳曲线。 压实度 碾压遍数 碾压

10、遍数与压实度曲线当填土土质改变时,重新确定碾压该种土的最佳参数。确定出碾压参数后,用于指导全线填土路基的施工。7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检测方法:路基填筑实行工序签证制度:土方填完后需检查松铺厚度才允许碾压,每施工完一层,必须检验合格后才允许填筑上一层路基,对于工序不报检,施工混乱队伍,实行停工整顿措施。压实度检测用K30测试检测地基承载力;用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含水量,作为验证补充。基床土的压实标准表层位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类级配砂砾石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190190相对密度孔隙率n(%)1818基床底层C组填料或改良土压实系数K0.95地基系数K30110孔隙率n(%)

11、2828路基整修后满足“路基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表”、“路基中线测量精度的允许限差表”的检验标准。 路基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表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范围频 次纵断高程(mm)±50每100米用水准仪检查5点中线平面(mm)±5每100米用经纬仪检查5点宽度(mm)设计值每100米检查3处横坡±0.5%每100米检查2个断面边坡3%的设计值每100米检查3处平整度(mm)土质15每100米用2.5直尺检查10点 路基中线测量精度的允许限差 项目允许限差检查次数检查方法直线方向闭合KL400时,每100m允许20mmKL400时,每100m允许5mm沿线检查每段抽50

12、m经纬仪测距仪直线测距闭合1/2000沿线检查每段抽50m经纬仪测距仪曲线方向闭合500mm沿线检查每段抽50m经纬仪测距仪曲线测距闭合1/2000沿线检查每段抽50m经纬仪测距仪8 试验成果81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K30值和孔隙率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不同填层厚度的碾压遍数。82对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的填层厚度和碾压遍数。83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报监理和业主审查批准。9、施工进度计划91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工期:计划2009年?月?日开工,2009年?月?日竣工。10质量保证措施101本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取得

13、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具有一定的施工。及管理经验。专业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取得上岗证及相应的技术等级证、持证上岗。102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新工人,变换工程人员和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10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每项工作都要由专人负责。104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施工队伍选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11安全保证措施111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112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作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