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小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小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小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对小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小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份量也最重。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大致是由知识和心理两方面造成的。(一)知识方面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如果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是必定会错误

2、百出。1.感念不清,算理不明如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一系列数学感念组成的。如果概念不清,就无法依据法则 、定律、 性质、 公式等数学知识正确计算。例1. 500-426=84 500 -426 - 84分析:被减数个位上的0不够减6,向十位借1,十位是0,向百位借1,变成10个十,10个十被个位借走1个十,十位上还剩9个十,9减2得7,不是8.这道题错在退位概念不清,影响对减法计算法则的全面掌握。例2. 426×105=6390 4 2 6 × 1 0 5 - 2 1 3 0 4 2 6 - 6 3 9 0分析:用乘法百位

3、上的1与被乘数相乘,积的末尾应写百位上。此题反映这位学生只掌握了笔算乘法的分步操作程序,而对每部分乘积的实际数值概念模糊。由此可见要纠正计算中的错误一定要从弄清概念入手,循理入法,才能根治。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数的加减、 100以内的乘除、口算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也是四则运算与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因为任何一道整数 分数或小数四则运算的题都可以分解成一些基本的口算题。如果口算不熟,计算时必然会出错误。只要计算中有一步口算出错,就会导致整道题的计算结果。(二)心理方面的原因1.感知比较粗略 进行计算时,学生首先感知的是由数据与符号所组成的算式。54 +5 5+45的里填写等号的不

4、会是个别的,甚至当教师指出填写有错误时,有些学生还会感到茫然。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将一些新奇的、 感兴趣的强的成分首先摄入脑海,而掩盖了其他弱成分。由于“0”和“1”在计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凑整”往往可以满足简便计算的要求,因此,这些因素均会对学生的感知产生强刺激,使学生在计算时忽略运算顺序、导致计算出错。 例: 25×4÷25×4 100÷100= 1分析:“凑整”成了强成分,忽略了运算顺序。2.情感比较脆弱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而,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较为陌生,或算式的外形显得过繁时,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不能认真的审

5、题,也不再耐心地去选择合理的算法。3.注意力不够稳定 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尤其面临一些单调乏味的内容时容易产生疲劳,注意的范围比较狭窄,如果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也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现象。例: 100-12×554 = 100-60 = 40+54 = 94 造成以上的计算错误的心理原因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的足够的重视,并要做到有针对地、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三)培养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要有效的提高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

6、的理解与掌握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得到同步的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应该掌握以下与计算有关的知识:加强口算、重视笔算、学点估算、用些巧算1. 加强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1)课前34分钟口算。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计算课每节课前进行34分钟口算练习,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可以直接笔答,即手头有一张口

7、算纸,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数量可以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也可以视算,即教师出示一题目,学生看着题目写出答案;还可以听算,即教师只报题目,学生说出答案。(2)进行针对性练习。口算训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数据要熟记。计算中的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可以大大的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0,75×4是300,125×8是1000,625×16是10000;½是0.5(50),¾是 0.75(75) 是0.125(12.5)等等。2重视笔算笔算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也便

8、于发现和检查计算中的错误,笔算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计算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结合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等要求,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1)留有足够的笔算时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2)提高笔算练习质量。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回到机械重复的做法。而是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

9、练习内容的选择。其次,笔算练习形式多样。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程度适合学生。教材上的、教师、学生设计的题目都要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第三,关注笔算练习后的反思。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回顾、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例如,计算125×8÷125×8,常有学生得出等于1的结果。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观察算式时,要从算式的整体着眼,不能受算式的细节(数据

10、的特点)影响,误认为是两个“125×8”相除。3、 学点估算估算是对运算过程与计算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估计的能力。在计算前进行估算,使学生自由而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进行估算,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方法去检验结果。促进计算正确(1).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应用估算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作出判断。如估计整数乘除法中积、商的位数。小数乘除法中积、商的数值范围,可以初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4.15×6.82.822,两个因数的整数部分相乘积是两位数,便可判断积2.822是错误的。也可以这样估算一下:4. l5大约接近4,6.8大约接近7,乘积应在28左右,很快

11、就能发现这道题的错误所在。(2)促进计算方法的灵活.由于估算是通过口算进行的,是口算技能的灵活应用,所以估算在培养学生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上有特殊的作用。认真审题,多思善想,准中求活。4.用些巧算1、美国的一个叫戈莉嘉的10岁女孩,在研究乘5的乘数时发现:把双数折半,再添一个0,即可以答案。如:6×5,你只要把6折半,变成3,后面添一个0,就是30.如果乘的是单数 ,你可将其减1之后再折半,再添一个5,就是答案。如7×5,7减1得6,6的一半是3,再添一个5,就是35.中国优秀教学文化非常丰富,乘法口诀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的计算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1.十几乘十几:口诀:头乘头,尾

12、加尾,尾乘尾。例:12×14=?解:   1×1=1        ×        12×14=16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口诀:一个头加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解:××21       23×27=621注:个位相乘,不

13、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口诀:一个头加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解:3+1=4    4×4=16    7×4=28          37×44=1628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几十一乘几十一: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解:2×4=8       2+4=6       1×1=1       21×41=861 .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解:2+3=5        3+1=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