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变电站报告编写1. 2009年来新增规范a) 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b)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区划图(两图一表);c)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d)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基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e)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f)地方标准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96-2007);g) 地方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02-20112. 室内岩土实验参数分析2.1 统计变异性根据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2、dl/t5170-2002)表10.1.2 参数变异性表10.1.2 参数变异性变异系数变异性很低低中等高很高(1)参数统计变异系数不能0.5,0.5要么分层不合理,要么异常值没剔除。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注意三轴压缩试验的统计。(2)参数选用注意各种现场测试、室内试验成果得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要矛盾。当矛盾的时候需进行数据处理,或者说明原因。1)选用合适的经验公式,尽量减少不同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差异;2)而剔除异常值。3)在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中附录2.2 岩土压缩系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3、 50007-2002)第4.2.5条当a1-2<0.1mpa-1时,为低压缩性土; 当0.1mpa-1a1-2<0.5mpa-1时,为中压缩性土; 当a1-20.5mpa-1时,为高压缩性土。3.水文地质条件注意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区别a) 气象水文中的水文是说的地表水系。包括附近地表河流,注意建设工程是否受洪水位影响。b) 水文地质条件专指地下水,注意当地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注意场地沟谷地段,地表水汇集,填土后地下水有所抬升,与自然地面接触带附近填土将出现软化,从而对挡土墙或填土边坡稳定不利。4. 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分析根据建筑抗
4、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 场地、地基和基础表4.1.6判定(应注意抗震设防烈度7度时的饱和砂土、粉土液化判别和饱和软土震限可能,以及对桩基础的影响)。液化:7度区以上、饱和砂土粉土须进行,应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标贯试验”;软土震陷:7度区f70kpa、8度区f90kpa、9度区f100kpa,软土均可不考虑软土震陷问题。场地地震动参数可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表5.1.4-2进行确定。注意参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5.2.3 电力调度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国家和区域的电力调度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2 省、自治区、
5、直辖市的电力调度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宜划为重点设防类。 5.2.4 火力发电厂(含核电厂的常规岛)、变电所的生产建筑中,下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1 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或规划容量为8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厂和地震时必须维持正常供电的重要电力设施的主厂房、电气综合楼、网控楼、调度通信楼、配电装置楼、烟囱、烟道、碎煤机室、输煤转运站和输煤栈桥、燃油和燃气机组电厂的燃料供应设施。 2 330kv及以上的变电所和220kv及以下枢纽变电所的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就地继电器室;330kv及以上的换流站工程中的主控通信楼、阀厅和就地继电器室。 3 供应2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镇集中
6、供热的热电站的主要发配电控制室及其供电、供热设施。4 不应中断通信设施的通信调度建筑。5. 地基均匀性分析评价根据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170-2002)10.2.21)建(构)筑物跨越两个或以上不同地质单元2)建(构)筑物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地层成因时代混杂,岩性不均,或有岩性差别较大的夹层、透镜体呈不规则分布3)建(构)筑物基础底面压缩层范围内岩土虽属同一成因时代,但岩土的压缩性质在平面上有显著差异。建议增加变形计算深度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3.7条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
7、算:zn=b(2.5-0.4lnb)(5.3.7) 式中 b-基础宽度(m)。 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粘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是否存在平面上压缩有显著变化。6. 岩土定额分类的确定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cm3)极限压碎 强 度 (kg/cm2)用轻钻孔 机钻进1m耗时(min)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
8、固系数 f一 、 二 类 土 壤 砂 砂壤土 腐植土 泥岩 150016001200600 用尖锹开挖 0.50.6 轻壤土和黄土类土 潮湿而松散的黄土,软的盐渍土和碱土 平均15mm以内的松散而软的砾石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植土 含有直径在30mm以内根类的泥炭和腐植土 掺有卵石、碎石和石屑的砂和腐植土 含有卵石或碎石杂质的胶结成块的填土 含有卵石、碎石和建筑料杂质的砂壤土 16001600170014001100165017501900 用尖锹开挖并少数用镐开挖 0.60.8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cm3)
9、极限压碎 强 度 (kg/cm2)用轻钻孔 机钻进1m耗时(min)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固系数 f三 类 土 壤 肥粘土,其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的粘土和冰粘土 重壤土、粗砾石、粒径1540mm的碎石和卵石 干黄土和掺有碎石和卵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 含有直径大于30mm根类的腐植土或泥炭 掺有碎石或卵石和建筑碎料的土壤 18001750179014001900 用尖锹开挖 并同时用镐 开挖(30%) 0.81.0来源:考试大四 类 土 壤 含碎石重粘土,其中包括侏罗纪和石炭纪的硬粘土 含有碎石、卵石、建筑碎料和重达25kg的顽石(总体积10%以内)等杂质的肥粘土
10、和重壤土 冰渍粘土,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其含量为总体积10%以内 泥板岩 不含或含有重量达10kg的顽石 1950 1950200020001950来源:考试大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用尖锹开挖 并同时用镐 和撬棍开挖 (30%)考试大论坛1.01.5来源: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cm3)极限压碎 强 度 (kg/cm2)用轻钻孔 机钻进1m耗时(min)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固系数 f松 石 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砾(占体积10%以上)的冰渍石 砂藻岩和软白垩岩 胶结力弱的砾岩 各种不坚
11、实的片岩 石膏来源: 21001800190026002200小于200小于3.5部分用手凿工具,部分用爆破开挖 1.52.0次 坚 石 凝灰岩和浮石 松软多孔和裂隙严重的石灰岩和介质石灰岩 中等硬变的片岩 中等硬变的泥灰岩采集者退散11001200270023002004003.5来源:考试大用风镐和爆破法来开挖 24 石灰石胶结的带有卵石和沉积岩的砾石 风化的和有大裂缝的粘土质砂岩 坚实的泥板岩 坚实的泥灰岩 22002000280025004006006.0用爆破方 法开挖 46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cm3)极限压碎 强
12、度 (kg/cm2)用轻钻孔 机钻进1m耗时(min)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固系数 f次 坚 石 砾质花岗岩 泥灰质石灰岩 粘土质砂岩 砂质云片岩 硬石膏 230023002200230029006008008.5用爆破方 法开挖 68普 坚 石 严重风化的软弱花岗岩、片麻岩和正长岩 滑石化的蛇纹岩 致密的石灰岩 含有卵石、沉积岩的碴质胶结的砾石 砂岩 砂质石灰质片岩 菱镁矿 2500240025002500250025003000800100011.5用爆破方 法开挖 810 白云岩 坚固的石灰岩 大理岩 石灰岩质胶结的致密砾石来源:坚固的砂质片岩 2700270027002600
13、26001000120015.0来源:用爆破方 法开挖 1012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cm3)极限压碎 强 度 (kg/cm2)用轻钻孔 机钻进1m耗时(min)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固系数 f特 坚 石 粗花岗岩 非常坚硬的白云岩 蛇纹岩 石灰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石 石英胶结的紧固砂岩 粗砾正长岩 2800290026002800270027001200140018.5来源:考试大用爆破方 法开挖 1214 具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和玄武岩 片麻岩 非常紧固的石灰岩 硅质胶结的含有火成岩之卵石的砾岩 粗石岩 270026002900290026
14、001400160022.0采集者退散用爆破方 法开挖 1416 中粒花岗岩 坚固的片麻岩 辉绿岩 玢岩 坚固的粗石岩 中粒正长岩 3100280027002500280028001600180027.5用爆破方 法开挖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1618定额 分类 普氏 分类 土壤及岩石名称来源: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 (kg/cm3)极限压碎 强 度 (kg/cm2)用轻钻孔 机钻进1m耗时(min)开挖方法 及工具 紧固系数 f特 坚 石 非常坚固的细粒花岗岩 花岗岩麻岩 闪长岩 高硬度的石灰岩 紧固的玢岩 330029002900310027001800200032.5用爆破方 法开挖 182
15、0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 安山岩、玄武岩、坚固的角页岩本文来源:考试大网高硬度的辉绿岩和闪长岩 坚固的辉长岩和石英岩 31002900280020007. 场地条件复杂性评价根据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170-2002)4.1.61)简单场地:地形地貌简单,地层层次少,且规律,无特殊性岩土,地下水对基础无影响;地震基本烈度小于7度,无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2)中等复杂场地:除简单场地和复杂场地以外的建筑场地。3)复杂场地: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层次多,且规律性差,或特殊性岩土,地下水对基础有不良影响;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有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8.
16、 岩土胀缩性分析评价a) 根据室内土工实验根据相关规范判断b) 应根据现场土体失水开裂现象、周围建筑物(土墙)开裂现象、是否有陡坎陡坡等综合判断c) 根据广西膨胀土规程应确定以下内容:胀缩岩土类别,膨胀岩土场地类别,大气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地基胀缩等级。9. 环境地质及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预测a)注意环境地质和地质环境的区别,地质环境是空间概念,报告中部应出现环境地质评价。b) 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危害:遭受现状地质灾害,遭受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永久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等的可能性。c)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下方房屋、村民、农田等地灾敏感点的危害可能性大小。d) 建设工程排水,是否
17、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对农田灌溉、饮用生活水造成影响。抽取地下水是否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区域水位下降等灾害。具体内容可参考以下编写。9.1 环境地质影响及灾害风险性预测是否有人为的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地下采空、地面沉陷、地裂缝、地下水上升下降、化学污染等。如果有,它们与变电站的关系(距离、发展方向、影响程度等)评价:拟建场地环境地质对建设工程影响程度,受环境地质灾害风险性大小。9.2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问题1) 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的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下方房屋、村民、农田等地灾敏感点的危害可能性大小。2)变电所建设后,在变电站的近周主要是改变了场地地形形态,形成永久建筑边坡,在采用有效的支挡、护
18、坡措施后,建设工程本身遭受永久性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3)场地自然条件下场地排水条件好,无积水,预测建设变电所采取合理的排水系统后,不会对场地地下水系统产生改变,即环境地下水不会改变。同时变电站的排水采取了净水装置处理,无污水排放,不存在污染环境地下水问题。4)变电站是否打井取水,抽取地下水是否引起地面塌陷、地基不均匀沉降、区域水位下降等灾害的可能性大小。9.3 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预测主要考虑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指的是地震此生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震此生地质灾害)风险性预测a) 历史地震法判断是否存在发生5级地震(破坏性地震)的地质背景。b) 场地地震动参
19、数,有没有地震液化现象等(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震效应中有评价,引用下结论)。c) 永久性建筑边坡,地震时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的风险性大小。(设计通畅考虑了地震条件,地震引发永久性建筑边坡崩塌、滑坡的风险性小。)d) 场地岩溶发生地震塌陷风险性大小。e) 结合场地水文条件(地表水场地是否处于沟谷下游、水量大小等)评估建设工程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小结:拟建场地受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大小。10. 建筑环境主要在周边有临近建筑的地方,评价拟建场地建筑环境。11. 特殊岩土与专门岩土工程勘测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170-2002)8.1断裂(8.1.6变电站与断裂的安全距离) ;8
20、.2地震液化;8.3岩溶;8.4边坡;8.5特殊性岩土。12. 区域断裂活动性判别应描述地震的活动性,根据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表8.1.4进行判别。微弱对应的地震等级m6(火电规范为5)(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中等7m6(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强烈m7(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13. 云南地区应增加岩土工程勘察等级14. 站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a)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b)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c)地基岩土工程特性分析d)建筑场地的均匀性分析评价e) 岩土胀缩性分析评价f) 地下水及场地土腐蚀性评价h) 岩土定额分类i) 地层条件(场地)复杂
21、性评价j)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k) 其他类容: 地质环境及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性预测;建筑环境分析评价;岩溶、土洞工程评价、红粘土的复浸水特性等其他相关内容。15. 岩溶与土洞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表6.6.2判别岩溶发育程度。表6.6.2岩溶发育程度等级岩溶场地条件岩溶强发育地表有较多岩溶塌陷、漏斗、洼地、泉眼溶沟、溶槽、石牙密布,相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高差大于5m地下有暗河、伏流钻孔见洞隙率大于30%或线岩溶率大于20%溶槽或串珠状竖向溶洞发育深度达20m以上中等发育介于强发育和未发育之间岩溶微发育地表无岩溶塌陷、漏斗溶沟、溶槽较发育邻钻孔间存在临空面且基岩面高
22、差小于2m钻孔见洞隙率小于10%或线岩溶率小于5%土洞形成:a)地下水强烈活动于岩土交界面的地区,应考虑地下水作用所形成的土洞对地基的影响,预测地下水在建筑物使用期间的变化趋势。b)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岩面的地区,应注意人工降水引起土洞进一步发育或地表塌陷的可能性。c) 由地表水形成的土洞或塌陷,应采取地表截流、防渗或填堵等措施进行处理。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表11.1.3岩溶发育等级地表岩溶发育密度(个/km2)线岩溶率(%)遇洞隙率(%)单位涌水量(l/m·s)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强烈发育610601岩性纯,分布广,地表有较多的洼地、漏斗、落水洞,泉眼、暗河、溶洞发育岩溶中
23、等发育5103603010.1以次纯碳酸盐岩为主,地表发育有洼地、漏斗、落水洞,泉眼、暗河稀疏、溶洞少见岩溶弱发育13300.1以不纯碳酸盐岩为主,地表岩溶形态稀疏,泉眼、暗河及洞穴少见。注:1 同一档次的四个划分指标中,根据最不利组合的原则,从高到低,有1个达标即可定为该等级; 2 地表岩溶发育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岩溶空间形态(塌陷、落水洞等)的个数; 3 线岩溶率是指单位长度上岩溶空间形态长度的百分比,即:线岩溶率=钻孔所遇岩溶洞隙长度/钻孔穿过的可溶岩的长度×100%; 4 遇洞隙率是指钻探中遇岩溶洞隙的钻孔与钻孔总数的百分比。16.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质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
24、力极限值关系1.25×特征值=设计值; 1.6×设计值=极限值;2×特征值=极限值。17. 物理指标统计取标准值还是平均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4.2.2条 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分别为标准值、平均值及特征值。抗剪强度指标应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应取平均值,载荷试验承载力应取特征值。24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附录 a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的工程分类和桩端承载力a.0.1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可根据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n和泥岩的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进行工程分类。
25、a.0.2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的风化程度分类应符合表a.0.2的规定。表a.0.2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风化程度分类nn3030n50n50风化程度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a.0.3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坚硬程度分类应符合表a.0.3的规定。表a.0.3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坚硬程度分类frk(mpa)frk55< frk1515< frk30坚硬程度极软岩软岩较软岩注:frk泥岩的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a.0.4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应符合表a.0.4的规定。表a.0.4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26、)风化程度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600-13001300260026005000附录b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b.0.1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附录h岩基载荷试验要点确定。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岩石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室内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可按b.0.1式确定。 (b.0.1)式中:fa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按b.0.2-1、b.0.2-2确定;折减系数。根据岩体的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由地区经验确定。无经验时,可按表b.0.1确定。表b.0.1 折减系
27、数 岩体完整程度岩石类别完整岩体较完整岩体较破碎岩体硬质岩0.250.300.20软质岩0.400.500.300.40注:1上述折减系数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2 对于黏土质岩,在确定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3 广西新近系、古近系泥岩折减系数取0.800.95,灰岩取0.150.25。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平板静载荷试验确定;当试验难以进行时,也可按表c.0.1-1确定。b.0.2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可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确定。1 试料可用钻孔的岩心或坑、槽探中采取的岩
28、块;2 岩样尺寸一般为50mm×100mm,每岩层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6组,每组不应少于3件,进行饱和处理。3 在压力机上以每秒500800kpa的加载速度加载,直到试样破坏为止,记下最大加载,做好试验前后的试样描述。4 根据参加统计的每个岩性层试样的试验值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 frk=·frm (b.0.2-1) (b.0.2-2)式中:frm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统计修正系数; n试样个数;变异系数。附录c 按查表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0.1 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
29、应符合表c.0.1-1c.0.1-3的规定。表c.0.1-1 岩石承载力特征值(kpa)风化程度岩石类别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坚硬岩8001500150040004000较硬岩600l3001300260026004000较软岩50010001000200020003500软 岩400750750160016002500极软岩300550550100010001600注:1 除风化情况外,尚需结合岩体裂隙、节理、夹层及均匀性综合取值;2 对微风化坚硬岩,其承载力如取用大于4000kpa时,应由试验确定;3 对于强风化的岩石,当与残积土难以区分时,可按土考虑。表c.0.1-2 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
30、kpa)密实度土的名称稍 密中 密密 实卵 石3005005008008001000碎 石250400400700700900圆 砾200300300500500700角 砾200250250400400600注:1 表中数值适用于骨架颗粒空隙全部为中砂、粗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黏性土或稍湿的粉土所填充; 2当粗颗粒为中风化或强风化时,可按其风化程度适当降低承载力,当颗粒间呈半胶结状时,可适当提高承载力。表c.0.1-3 砂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密实度土的名称稍密中密密实 砾砂、粗砂、中砂160240240340>340细砂、粉砂稍湿120160160220>220很湿12016
31、0>160c.0.2 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应符合表c.0.2-1c.0.2-9的规定。表c.0.2-1 黏性土承载力特征值(kpa)液性指数il孔隙比e00.250.500.751.001.200.5380340310280(250)0.63002702502302100.7250220200180160(135)0.8220200180160140(120)0.9190170150130110(100)1.0180140120110100(90)1.11301101009080注:1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黏性土,其工程性质一般较差;第四纪
32、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老黏性土,其工程性质通常较好;这些土均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取值;2 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表c.0.2-2 粉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天然含水量(%)孔隙比e202530350.6(260)(240)0.7200190(160)0.81601501300.9130120100(90)1.011010090(80)1.11009080(70)注:1 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粉土,其工程性质一般较差,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取值;2 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表c.0.2-3 膨胀岩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天然含水量(%)地基胀缩等级161820222426283
33、032343638404260053045038030023015070484003302501709031027024020017013090410360310260210150110450420390360330300270240210180150表c.0.2-4 红黏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含水比w土的名称液塑比ir红黏土1.73502602101701301102.326019016012010080次生红黏土23018015012010080表c.0.2-5 淤泥和淤泥质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天然含水量(%)36404550556575 (kpa
34、)70656055504030注:1 本表只适用于一般工程,应同时进行地基变形验算。缺乏经验地区,必须有可靠的试验对比或实际工程验证;2 为原状土的天然含水量。表c.0.2-6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压缩模量es1-2(mpa)75432fak(kpa)130110907050注:本表仅适用于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黏性土,以及超过5年的粉土。表c.0.2-7 粗粒混合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干密度(g/cm3)1.92.02.12.2fak (kpa)170200240300380480620表c.0.2-8 细粒混合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孔隙比e0.650.600.5
35、50.500.450.400.350.30fak(kpa)190200210230250270320400表c.0.2-9 花岗岩残积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天然含水量(%)孔隙比e砾质黏性土砂质黏性土黏性土1020304010203040304050600.6450400(350)400350300(250)0.8400350300350300250(200)(300)1.0350300250(200)300250200(150)2502001.1300250200150250200150(100)200160(140)1.4160140120(100)注:括号的数值为提供内插时使用。c.0
36、.3 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轻便触探试验锤击数n10、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63.5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120的标准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应符合表c.0.3-1c.0.3-11的规定,对实测试验的锤击数应按c.0.4进行修正。表c.0.3-1 黏性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357911131517192123 fak(kpa) 105145190220295326370430515600680表c.0.3-2 黏性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1015202530fak(kpa)100130150180表c.0.3-3 粉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3456789101l1
37、2131415fak(kpa)105125145165185205225245265285305325345表c.0.3-4 砂土承载力特征值(kpa) n土的名称101520253035404550中砂、粗砂、砾砂180250280310340380420460500粉砂、细砂140180200230250270290310340表c.0.3-5 砂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63.5土的名称345678910中砂、粗砂、砾砂120160200240280320360400粉砂、细砂75100125150175200225250表c.0.3-6 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63.534567
38、8910111213141618ak(kpa)140170200240280320360400440480510540600680表c.0.3-7 碎石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1203456789101214161820ak(kpa)270350430500580670750820900975102010701100表c.0.3-8 黏性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1010203040fak(kpa)80110130150表c.0.3-9 杂填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63.51234fak(kpa)4080120160表c.0.3-10 花岗岩残积土承载力特征值(kpa)n土的名称410
39、152030砾质黏性土(100)250300350(400)砂质黏性土(80)200250300(350)黏性土150200240(270)注:1 括号内数字仅供内插用; 2 n按修正后锤击数平均值进行查表。c.0.4 当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63.5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n120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时,锤击数应按式(c.0.4-1)、式(c.0.4-2)、式(c.0.4-3)进行修正后,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第14.2.4条的规定,计算锤击数的标准值。 (c.0.4-1) (c.0.4-2) (c.0.4-3)式中:,修正后的
40、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的修正系数,应按表c.0.4-1、表c.0.4-2、表c.0.4-3确定;,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实测锤击数。表c.0.4-1 标准贯入试验触探杆长度校正系数1杆长l(m)36912151821253040507511.000.920.860.810.770.730.700.680.650.600.550.50表c.0.4-2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系数2n'63.5l(m)5101520253035405021.001.001.001.001.001.001
41、.001.0040.960.950.930.920.90.890.870.860.8460.930.900.880.850.830.810.790.780.7580.900.860.830.800.770.750.730.710.67100.880.830.790.750.720.690.670.640.61120.850.790.750.70.670.640.610.590.55140.820.760.710.660.620.580.560.530.50160.790.730.670.620.570.540.510.480.45180.770.700.630.570.530.490.460.430.40200.750.670.590.530.480.440.410.390.36注:表中l为杆长。表c.0.4-3 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系数3n'120l(m)13579101520253035401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税收登记管理办法
- 电力舆情管理办法
- 生育待遇管理办法
- 社会监控管理办法
- 电动轿车管理办法
- 省级管理办法性质
- 特惠商户管理办法
- 生乳收购管理办法
- 用工管理办法范本
- 环境噪音管理办法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冀少版)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升初】2023-2024学年全国升学分班考数学真题模拟试题2套(含解析)
- 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2024-2030年中国液体化工品仓储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重庆发展投资公司及所属子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2
- 《土木工程测量 第2版》 课件 第3章 角度测量
-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DBJ-T 15-152-2019
- 间歇充气加压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 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教案
-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B 10314-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