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_第1页
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_第2页
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_第3页
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_第4页
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研究SPOC环境下学习者观看课程视 频行为研究摘要:随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不断发展,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在线学习形式。其中,私 播课(SPOC)作为小众化的MOOC在高校建设校内在线课程 中脱颖而出。本文希望通过对楹联鉴赏与创作SPOC课程 中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行为进行研究,为高校在管理与促进SPOC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SPOC;在线学习行为;课程视频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02-0264-02一、引言“MOOC仅仅代表了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而现在形势已 经发生了

2、变化,我们已经处在后MOOC,时期了” 一一哈佛 大学在线实验学术委员会主席罗伯特略。随着M00C的不断 发展,专家、学者对MOOC的反思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学 习者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MOOC的基础上相继衍生出 了新的网络在线课程,其中就包括私播课(SPOC)。私播课,即 SPOC,是 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 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它是哈佛大学继MOOC之后提 出的一个新概念。SPOC对入读人数和入读条件都有限制,但它仍然是开放和免费的。从本质上说,SPOC与MOOC属于同 一类,在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上并没有多大突破,只不过更 加小众而已。本文研究的课程案

3、例楹联创作与鉴赏SPOC课程从2014年9月23日开课,共有20多门专业共计198名学生选修,其中男生76人,女生122人。截止到课程结束,课程 访问总数为4850次,讨论数为3625次,学生共完成作业1383 份,观看课程视频累计时长172551分钟。二、楹联鉴赏与创作课程SP0C概述选取该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主要基于可行性方面 的考虑。第一,该课程为SPOC课程,并且在过去的两个学 期中已经开设过,课程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第二,该课程的 平台具有学习行为管理功能,通过课程平台可以获取结构良 好的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该楹联创作与鉴赏SPOC课程共七章,总计96个小 章节,包括62段视频共计8

4、22分钟,69个任务点,7份作 业。其中,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楹联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楹联的文化特点、楹联作用举隅,共计2. 7小时的视频。第二章为楹联概述,内容包括楹联的定义、楹联的特点、楹联 的历史源流,共计4.1小时的视频。第三章为楹联与汉诗文 化,内容包括联律与诗律的关系、从汉语诗律的特点看楹联 的韵律特点、从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等看楹联的韵律,共计L 3小时的视频。第四章为楹联与汉字文化,内容包括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楹联的格式、与字形有关的“雅对” 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共计31分钟的视频。5.第五章为楹联与 中国餐饮文化,内容包括楹联与中华美食文化、楹联与茶文 化,共计L5小时的视频。第六章

5、为楹联与其他中国传统文 化,内容包括楹联与“春节文化”、楹联与中医文化、楹联 与中华传统美德、楹联与书法艺术,共计L 9小时的视频。第七章为楹联创作,内容包括征联活动举隅、横批、楹联创 作要求,共计L 6小时的视频课程。三、学生观看课程视频行为描述与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楹联鉴赏与创作SPOC课程平台,笔者获取了学 生在选修该课程时填入的基本个人信息数据、登录课程平台 次数、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学习成绩等信息数据。通过对学 生观看课程视频行为数据表进行查询统计,可获得学生观看 课程视频的基本情况信息。如表3-1所示。(1)对学生进行分层以统计观看课程视频情况为了获取不同层次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分布数

6、据, 笔者按照成绩将学生分成三段并进行抽样,分别从成绩处于 前段、中段和末段的学生中随机各抽取20人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在整个学期中不同时间段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长进行 统计,发现这三个群体在观看课程视频时长方面基本相当。同样都相对较远,说明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连续性一般。上的不同可能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同。因此笔者分别绘 制了前段、中段、末段三个层次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分 布折线图,折线图波峰之间距离的长短代表的是学生观看课 程视频的连续性程度。具体如图3-1和图3-2所示。图3-1三个群体观看课程视频时间分布(时间单位:天)图3-2三个群体观看课程视频时间分布对比(时间单位: 周)由图3-

7、1和图3-2可以发现学习成绩处于前段的学生观 看课程视频的时间主要分布在课程前期和中期,且在课程开 始初的起点就比较高,并在课程中期到达顶峰,在课程末期 观看视频的时间较少。在观看课程视频连续性方面,在10 月9日至10月24日这段时间内折线图波峰之间的距离相对 较短,说明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连续性较 好。学习成绩处于中段的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同样主要 分布在课程前期和中期,但课程开始初的起点较低,在课程 中期到达顶峰,在课程末期基本没有学生观看课程视频。另 外,折线图整体波峰之间的距离都相对较远,说明学生观看 课程视频的连续性一般。学习成绩处于末段的学生观看课程 视频的时间主

8、要分布在课程中后期,课程开始初期观看课程 视频的时间很少,并在课程中后期到达顶峰,且观看课程视 频一直持续到课程结束。同样,折线图整体波峰之间的距离从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起点来看,前段学生最高,中段 次之,末端最低。从对课程视频学习的速度来看,同样是前 段学生最快,中段学生次之,末端最慢。由于三个层次的学 生在观看课程视频的总时长方面基本相当,因此课程视频学 习的快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的高低。(2)影响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对影响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笔 者采用了相关分析、差异检验等方法;分析工具采用IBMSPSSStatistics20o

9、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变量为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学生课程登录次数以及学生在线时长。在进 行差异检验时因变量为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自变量为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和专业。观看课程视频时 长与课程登录次数之间的关系将学生课程登录次数和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作为变量,进 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课程登录次数与观看课程视频 时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59*,即呈正相关,学生观看课程 视频随着学生登录课程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在线时长之间的关系将学生课程视频时长和在线时长作为变量,进行 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课程视频时长与在线时长之间达到相关系数为0.052,即呈不相关,学生观看课程

10、视频的时长不会因为在线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按照性别分组对学生的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作差异检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结果第一个Sig. =0. 151>0. 05,按照“假设方差相等”一栏进行分析,Sig.(双侧)=0.012也lt;0.05,即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的观 看课程视频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女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明显 高于男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笔者对 学生专业进行归类,结果共分为两大类,分别为人文与社会 科学和工程与技术科学。同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按 照专业分组对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时长

11、做差异检验,结果第一 个Sig. =0. 367>0. 05,按照“假设方差相等” 一栏进行分 析,Sig.(双侧)=0.662>0.05,即人文社科类与工程技 术类的学生之间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四、结束语当前的在线课程中,课程视频是在线学习者获取知识的 主要渠道,帮助学习者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学习者 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本文结合具体课例对 SP0C环境下学习者的课程视频观看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与分析,为高校管理SPOC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供了 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参考文献: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 一一SPOC解析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