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的平面优化组织_第1页
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的平面优化组织_第2页
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的平面优化组织_第3页
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的平面优化组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的平面优化组织                     摘要:分析中小学作避难场所时所需空间类型,优化平面组织,结合被动式布局原则,设置合理的温度阻尼区,利用暨有中庭,提高整体舒适度关键词:避难场所 中小学校 避难平面组织1概述在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以及中小学校在以往绿色设计研究中,很少考虑到在寒暑假的极端天气下的使用情况。但是灾难的发

2、生并不会刻意避开极端天气,应全面地考虑在灾难发生时,在城市生命线尚未恢复时,室内避难环境的舒适度的提高会在空间环境上给予灾民一定的心理慰藉。而合理的平面组织优化有利于帮助提高室内的舒适度,与使用时的便捷度。本文试图将被动式技术合理的与避难建筑设计过程相融合,对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的平面布置进行合理的优化组织。2 绘制总平及各层平面图首先确定暨有建筑单体位置以及各个建筑空间分布情况绘制总平面图和各层平面图。中小学校主要是教学功能的载体,会配套些相应的生活空间。中小学校以建筑单体内部空间、交通空间、室外活动空间、绿地空间四种空间类型来以承载着不同的使用空间功能。将建筑单体内部空间可提供教学、办公行政

3、、室内活动场、餐饮及住宿的作用;交通空间连接着几大功能空间,为整个场地提供道路交通功能及车辆停放;室外活动空间包括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如田径场及各类球场,是用于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及学生课间活动场地。根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中对避难场所的使用功能要求,可将防灾避难场所需的功能空间划分为:临时居住空间、道路空间、医疗救护空间、运营空间。3 避难建筑内空间划分其次确定避难功能分区,布置避难建筑使用空间,(及原有设施如何处置;)以房间编号的方式进行单元划分。3.1临时居住空间临时居住空间可分为室内临时居住区和室外帐篷居住区。室内临时居住区一般选用学校的教室和体育馆。应急避难场所的老人、弱者、残疾人都需要特

4、殊照顾,应安排在较好的室内临时居住空间,并考虑无障碍设计。如遇灾后次生传染病,可根据需要将一个或多个房间分为隔离病房,防止相互感染引起的疾病传播1。室外帐篷居住区主要用于室外田径运动,在总体规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有时除了搭建室外帐篷外,需划分出草坪地内较硬质区域作应急停机坪使用,以便消防救援、医疗救护及抗灾物资的运输。设置的区域与位置需避开灰尘、石子及灯光排水设施。另外,作为灾害时的避难所,还需考虑作为资材运输存储和临时设施(临时厕所等)使用的情况,应该确保建筑物周围有足够的空间。3.2道路空间道路空间设计可将其分为两部分,开放区与非开放区。将居民的避难行为减少到对运营管理和学生复课的最小影响。

5、流线应尽量简明直接。为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避难,必须保证两条以上的避难线疏散线路。灾害发生时,应保证多条避难通道,对部分通道可上锁管理,但要采取易于开启的方式。此外,必须采用垂直交通设计,以满足在复课后教学、体育等正常教育活动的交通需求。学校开学时要考虑人数负荷情况,以满足使用要求。其次,还应满足医疗相关人员和货物的交通需求。最后还需考虑无障碍设计要求,方便学校开放时对周围服务辐射范围内的儿童和老人、使用、残疾人的使用。学校开学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电梯,供灾民移动行李,方便残疾人、儿童、教师、老人使用,或学校提供膳食时使用。,每级;中学学校建筑楼梯设计,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400mm,踏面宽度

6、不小于260mm,每级踏步高度不大于180mm。根据建筑基准法规定,小学建筑在楼梯设计中,梯段宽度*踏面宽度*踏步高度不应小于1400mm*260mm*160mm;中学则是三个相同维度尺度不小于1400mm*260mm*180mm。为了满足避难中日常使用情况和安全通道设计的必要条件,走廊楼梯应被赋予必要的阳光,保持清洁;通行不受阻碍,构件不宜损毁的设计理念。根据建筑基准法,当教室或其他房间布置在校舍走廊的两侧时,走廊的宽度在2300mm以下,其他走廊的宽度不应小于1800mm。在许多情况下,走廊的宽度被设计成3m4m,为平时的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受灾时的人们避难。3.3医疗救护空间

7、经过调研分析后,一般避难场所内的医疗救护空间多用于伤员的收容及中转功能。随着救援进程的逐步推展,伤员逐渐转移至专业的医疗中心,因此避难场所内的医疗救护空间包含观察室、准备室、救护室。可在室内保健室进行救护活动,应配有相应医疗设施。在空间位置的选择上建议选择靠近运动场、体育馆的房间,一方面保证救护能及时开展,另一方面方便救护车辆的进出。医疗救护空间多设置在整个建筑单体的下封口,同时,对于消毒及次生疾病需作隔段处理,多选用轻质构建。医疗救护空间与临时居住区应及相邻又分开。一是避免基本的传播,且方便救治;二是对于避难灾民心理会有不同程度的暗示。同时需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疗室,减缓此类情况的发展。3.

8、4运营空间包括避难所所需要的运营空间、运营人员及志愿者办公室、会议空间、物资存储空间、配给空间(食品及其他救援物资的搬入、分类、保管)、信息联络空间(包含收集、传达、发布)。避难居民的临时居住空间和避难所的运营空间应尽量分成不同地区,避免相互干涉。考虑到学校灾时对外部人员的开放,教师的管理用房间在灾害发生时常作为避难所运营空间。室内应设置火灾自动警报器、防排烟连锁操作盘等,并设置紧急广播设备。教职工办公室需有较好的视线保证,拉门等多结合透明玻璃,以便管理人员了解避难场所内部及周围的状况,掌握校园内的灾民及复课学生的状况。4 优化平面组织形式最后,要优化平面组织形式,提高校舍在避难时间的使用舒适

9、性。教学楼平面以内廊式、外廊式以及中庭式为常见的组织形式。主要入口多位于内走廊和庭院内。4.1温度阻尼区提升舒适度避难建筑的平面设置原则依据灾民对各类房间的热环境需求不同而进行合理设置。一般临时避难居住空间和医疗救护空间多选用标准教室,将这类对冬季热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布置在最优的朝向上。反之亦然,如道路空间及运营空间中的设备储藏间,则不必占用优质朝向。四种空间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能耗效应。避难建筑的室内的楼梯间卫生间应置于西北角或者东北角等冬季热环境较差的位置,做为良好的温度阻尼区,以并列形式或对列形式与教室空间进行组合,减少外围护体系热损失,提升室内空间热舒适度。4.2结合中庭空间提

10、高微气候影响中小学建筑中的中庭在平时供学校举办展览,学生阅读空间,同时提供了学生间交流互动的具有社交性的场所。在灾害发生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利用教学楼中的中庭作为缓冲空间,通过中庭将阳光、植物和新鲜空气引入。以室能建筑的“绿肺”形式来内部共享空间。同时形成灾民的社交休闲空间,缓解灾害带来的心理伤害。中庭的组织类型很多,其中寒冷地区中小学教学楼中常见的多为核心式和内廊式中庭。这类空间可以将平面与走廊衔接成整个单体建筑内最引人前往及驻足的空间。最易形成社交功能空间。例如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在冬季室外气温较低,课间时分,学生们多在中庭活动。而在灾害发生后,作避难场所时,空间的“封闭性”与“通光性”在一定程度给灾民以安全暗示。对于拥有中庭寒冷地区的教学楼来说,选择适当的尺度和形态的中庭合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照明的能耗2。5 结语在对中小学作避难建筑时可考虑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