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 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海导)潮。)和下降流。)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的过程。填 kong1、理论上初一、十五为(溯望大 / 大2、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上升流3、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牛二方程4、海水混合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于(均匀5、海面海压为 0,每下降 10 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 /1013.25hpa )。6、我们平日所见的 " 蔚蓝的大海 " ,蔚蓝指的是大海的(海 )色。7、引起洋流西向强化的原因是(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能量)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半日)潮。1、理
2、论上日潮汐椭球与月潮汐椭球长轴相叠时为(大/ 朔望大)潮。2、风向为北风,若流向为200°,则风矢量与流矢量的夹角为(20)° 3、副热带辐聚区的海水下沉形成( 次表层 )层水。4、海水对流混合不可能形成(密度)跃层。5、南半球地转流,观察者顺流而立,等压面倾斜方向为(右高左低)。6、深水波中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圆) 。7、强大的湾流和黑潮从地理位置上讲都属于(西边界)。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能量)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1、 地球平均半径6371KM,旋转的地球因惯性力心力影响,呈现为(梨/倒梨/椭圆)形。2、北半球副热带到温带海区 ,大洋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
3、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这是由于 (海流 /暖流/高温水舌)的影响。3、地球内部圈层由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4、海面海压为0,在海里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1013.25)hPa。(答对量级即可)5、 风向为北风,若流向为 200°,则风矢量与流矢量的夹角为(20)°6、 风区中某一点,当实际风区大于最小风区时,风浪为(过渡/成长)状态。7、 狭长半封闭海湾中的潮流形成驻波的情况下,(波节 /半潮面)处潮流最大。8、海洋中声线的传播向声速(小)的水层弯曲。10、印度受印度季风的控制,中国东南沿海属于(东亚)季风区。1 、(麦哲伦 )因为完成人类第
4、一次环球航行而被载入史册。2、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圈层时,在某一深度遇到横波波速强烈的衰减,这一层被命名为软流圈。该软流圈位于(上地幔(60-250km) /地幔 )。3、按海所处的位置,东海属于(边缘)海。4、 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组成单元缺失大陆隆, 发育结构为 ( 沟-弧 -盆 ) 体系。5、为使海水的盐度值与氯度脱钩而采用的新的盐度定义是海水(实用)盐度7、青岛近海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容易形成海雾,那是由于该处海温(小于)气温的缘故。8、 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基本上受制于(E-P )。9、 海洋各种参数中,随纬度变化呈马鞍状双峰分布的是盐度;呈"W"
5、; 型的,是(大洋主温 跃层深度 /P-E)。10、 风向为北风,若流向为100°,则风矢量与流矢量的夹角为( 80)1 1 、实际海洋中的地转流流速上层大于下层,等密面与等压面的关系是(倾斜方向相反/大 于)。12、当相对水深(h/入)大于1/20而小于1/2时,随深度增加,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长 轴随深度逐渐减小的椭圆 /椭圆)。13、风区中某一点,当实际风时大于最小风时时,风浪为(定常)状态。14 、台风一般由台风眼区、眼壁和(螺旋云雨带)组成。1 、 "(挑战者 ) "号的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现代海洋学研究的真正开始。2、 地球平均半径6371KM,旋转的地
6、球因惯性力心力影响,呈现为(倒梨/椭圆)形,赤道 半径大于两极半径。3、按海所处的位置,波罗的海属于(内)海。4、(活动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强的构造活动带,具有强烈而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 动。5、海面海压为0,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1013.25hPa/ 个大气压)。6、射达海面的太阳总辐射是太阳直达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之和。7、 影响太阳月辐射总量随纬度变化的原因,除了太阳高度外,还有(日照时间)。8、低纬海区海水有净的热收入,向两极的热传送主要依靠(海流)完成。9、北半球副热带到温带海区 ,大洋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这是由于 (环流)因子的影响。11、南半
7、球地转流,观察者顺流而立,等压面倾斜方向为(左高右低)。13、沿前进波传播方向,波浪峰前谷后的水质点发生(辐聚) 。2、 海底扩张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的场所是(中央裂谷)。3、 影响海洋表层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子是(E-P)。5、 当海水上层流速大于下层流速时,等压面与等势面相对x 轴倾斜方向(相反) 。6、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与大气透明度、天空的云量、云状以及(太阳高度)有关9、当实际风区大于最小风区时,海面为(过渡)状态。13、干净大洋海水, (兰)光散射率最强。1 、加勒比海属于(陆间)海。2、 海底扩张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的场所是(中央裂谷)。3、定容比热容 Cv的值比定压比热容 Cp略(
8、小)。4、 全世界海的总数为( 54)个,其面积只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6、 海洋与大气的感热交换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海面风速和(海气温差)。7、海面风应力与垂直于海气界面方向上的(速度梯度)成正比。8、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9、 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在北半球方向为(垂直于风矢量向右)。10、副热带辐聚区的海水下沉形成(次表层水)水。11、 浅水波中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12、 具有相同波长的界面内波与表面波相比,界面内波的传播速度比表面波(慢)。13、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不正规半日)潮。14、 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9、海陆热机),但并不完全由其决定。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km。2、风向为南风,若流向为 100°,则风向与流向的夹角为( 100)°。3、潮间带系指(平均高低潮之间)的区域。5、海-气界面的水、气温差(tw-ta )为正时,(有利)于海面蒸发。6、 干净大洋海水, (兰)光透射率大,(兰 )光散射率强。7、于风区内某点 A,当实际风时大于最小风时时,海面波浪应为(定常)状态。8、南极绕及环流为一自西向东的强大流动, 其上部为 (漂流) 性质, 其下部则为 (地转流) 性质。9、海水中的营养元素主要指(N)(P)( Si)。10、地转流是仅考虑(水平压强梯度力)
10、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稳定流动。11、北半球顺地转流而立,密度大的海水在(左)手边。12、海面热平衡因子主要有(Qs)、(Qb)、(Qe)和(Qh)。1、平潮2、降低;降低 3、78cm ;实际大洋 4、E =2acos t sinkx ; x=± (2n +1)/4 .入,(n=0,1,2);铅直运动;x=± n/2入,(n=0,1,2);水平运动5、深水波;浅水波;C2=gX /2 n ; C2=gh ; 6、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海沟;7、浓度为32.4356%。的KCI溶液8、T-1000 千克/米 3 ; 9、 ;北半球,偏于风矢量右方 45 度,南半球,偏于风矢量
11、左方 45 度10、海面;声速极小值处11 、海洋对入射光选择性吸收和选择性散射的综合结果12 、 2;约 446 公里填空题(共 25 分,每格 1 分)1 、 19.374%2、温度、盐度、压力5、弱6、黑潮;西风漂流;北赤道流8、大;旋转;反时针9、表层;深海1 、海洋的主要部分为洋,占海洋总面积的3、B、 C4、地转偏向力、切应力、引潮力7、0608122018322444 (次日 0044)90.3% ,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 -海峡。2、 大西洋呈S的形状,平均水深为 3627米,其中脊的分布特点是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 岸平行。3、涨潮时潮位涨到最高以后,短时间内不涨也不退称之为平
12、潮。 落潮是潮位落到最低以后,短时间内不涨也不退称之为停潮。4、饱和溶解氧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盐度增高而降低。5、 用平衡潮理论得到最大可能潮差为78厘米,这与实际大洋潮差相近。6、 地转流的流速表达式 ,其流向 。7、 驻波的波剖面方程为 ,其中波腹的点 x= ,其升降运动 ,波节的点 x= ,其升降 运动为 。&波浪按相对水深(h/入)可分为深水波和浅水波,它们的波速表达式分别为-和-。1 、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约 3795 米,陆地的平均高度约 875 米。 2、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 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边缘海。 3、活动型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其组成上具 有海
13、沟 -与大洋底分界。4、1978年实用盐度选用浓度为32.4356%。的KCI溶液作为固定参考点。5、海水的比容偏差表达式 ,热比容偏差表达式 。6、海水的热膨胀系数是指温度升高1K (或1C)时单位体积海水的增量,压缩系数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当压力增加 1 帕时其体积的负增量-。 7、表面风海流的流速经验公式 - V0=0.0127/ W -,其流向 -北半球, 偏于风矢量右方 45° 南半球,偏于风矢量左方 45。 8、深水波的波速表达式 ,浅水波的波速表达式9、 界面内波指发生在两层密度不同的海水界面处的波动其振幅的特点约为表面波的30 倍。10、用潮汐静力理论可以解释潮汐的日不
14、等;半月不等;月不等;年不等;多年不等 的现象。11、表层声道的声道轴位于海面,深海声道的声道轴位于声速极小值深度。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基本受制于 。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 方程在海水中的具体运用。按照海所处的位置中国的渤海属于 ,东海属于 。地转流的流速表达式 ,其流向 。潮汐类型可分为 、 、 月球引潮力是 和 合力用平衡潮理论得到最大可能潮差为 。饱和溶解氧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 ,随盐度增高而 。波浪按相对水深(h/入)可分为 和,它们的波速表达式分别为 和10、海水的冰点和沸点随着盐度的增大沸点 ,冰点 。1、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基本受制于(蒸发与降水之差)3、 按照海所处的位置
15、中国的渤海属于(内海),东海属于( 边缘海)4、地转流的流速表达式(v=g/f.tg 3 ),其流向(在等压面与等势面的交线上流动,在北半 球垂直于压强梯度力指向右方,当观测者顺流而立时,右侧等压面高,左侧低,在南 半球则与之相反 )5、 潮汐类型可分为(正规半日潮)、(正规日潮) 、(混合潮)6、月球引潮力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和(月球引力)合力7、 用平衡潮理论得到最大可能潮差为(78cm )8 、饱和溶解氧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 ),随盐度增高而(降低)9、 波浪按相对水深(h/入)可分为(深水波)和(浅水波),它们的波速表达式分别为(c=) 和( c= )1
16、0 、海水的冰点和沸点随着盐度的增大沸点(升高) ,冰点(下降)1、 标准海水是指氯度值(19.374%。),盐度(35.000%。)的大洋水。2、 小振幅重力波的深水波波速表达式(c= ),浅水波波速表达式( c= )。3、界面内波的振幅约为表面波的 ( 30 )倍6、根据潮汐动力理论,在北半球的长海峡中,沿潮波传播方向看,右岸的潮差比左岸的潮 差(大);在半封闭宽海湾中的潮流为(旋转)流,北半球潮流矢量(反时针)偏转。7、 下图是北太平洋的主要环流模式,其中(1)表示(黑潮) ;(2)(亲潮)影响水平衡的因子除了蒸发和降水外,还有(大陆径流)和(结冰与融冰)。海水的溶解氧含量随温度升高而(
17、降低) ,随盐度增加而(降低) 。10、现代海岸带包括(海岸) 、(海滩)、(水下岸坡)三部分。11、水色是指是由海水、 海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以及有机和无机的悬浮颗粒对入射光的选 择性吸收和选择性散射的综合结果 -,海色是指海洋的颜色,通常由海面反射光谱和来自海 洋内部的向上辐照度光谱组成二、名词解释(2 X 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 2分,大意相近给1分)1 、月球引潮力: 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 ,单位质量物体所产生的惯性力与地球引力的合力。2、 波形传播的麦浪效应:波浪传播过程中水质点并不传播, 而是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运动。3、黄道:太阳的 周年视运动。4、 浅水波:水深相
18、对波长很小时(一般取h< )的波动。5、最小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6、回归潮:月球赤纬最大时,潮汐日不等现象最显著,半日周期部分最小的潮汐。7、南极辐聚带:南极海区的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水再极锋向极一侧辐聚下沉。8、倾斜流:由外压场引起的地转流,有表层至海底,流速流向相同。9、波群:传播方向、振幅相同,波长与周期近似的两列正弦波相叠加形成。10、 海水透明度:直径 30 厘米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里直到刚刚看不见为止, 此时圆盘位置 的深度。1 、风海流的副效应:上升流和下降流。 2 、赤道流:赤道两侧高温高盐高透明度的海水自西 向东的流动3、风浪充分成长状态
19、:风浪成长到一定阶段,其摄取和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时,波浪尺寸不在增大的状态。4、长波:即浅水波,水深相对波长很小时(一般取 h< )的波动。 5、天赤道:地球赤道在 天球上的投影。6、分点潮:月赤纬为 0 时,日周期部分为 0,半日周期部分最大时的潮汐。 7、南极辐散带:南极海区的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水再极锋向极一侧辐聚下沉。8、密度流:由密度引起的内压场倾斜而形成的地转流,各层流速流向不同。9、驻波:两列振幅、周期、波长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正弦波的叠加。 (波形不传播的波)10、水色: 海水的颜色。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反射光的成分,从海面正上方所看到的海水的颜色。1、大洋主温跃层:
20、垂直方向上海水温度变化剧烈的区域。2、海水状态方程:描述海水温、盐、密等状态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3、大洋中脊:贯穿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体系。冷锋:被冷气团推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 天顶距:天体方位圈上,天体与天顶之间所张的角度。 热带辐合带:赤道低压带两侧南北半球信风形成的气流辐合带。潮间带:高低潮之间的地带。2、厄尔尼诺:东太海温异常升高的现4、天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投影。5、台风:具有暖心结构的热带气旋。6、风浪充分成长状态:风浪成长到一定阶段,其摄取和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时,波浪尺寸 不在增大的状态。7、地转流:只考虑水平压强梯度力和科氏力区的平衡时的海水运动状态。8
21、、海水组成恒定性原理: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 是近似的。10、热赤道:海水最高温度出现的位置,一般为北纬7 度左右。2、饱和水气压:水分子从水面逃出同时又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 具有的压力。3、海流: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4、海面有效回辐射:海面长波辐射与大气回辐射之差。6、开尔文波: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 7、风暴潮: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台风)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当与天文大潮耦合 时最为剧烈。& ENSO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的合称。指东太水温异常升高,引起全球海洋和大气环流异 常。9、声道:声能大部分集中的水层。10、极锋
22、:近极地海域水温梯度大的海域。 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绝热变化:水团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只是水团内的温度变化。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球观测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水团:有近似的源地和形成机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变化趋势。 位势米:表示两等势面之间位势差的单位。风海流的副效应:上升流和下降流。 界面内波:发生在两层密度不同的海水界面处的波动。 塑望大潮:月潮汐椭球和日潮汐椭球相互叠加时引起的海面上升与下降。ITCZ热带辐合带。10、海色:有反射、散射而从海面映射出来的颜色。1、大地水准面:全球静止海面与它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 " 的总称。2、 K15:
23、 15C, 1013.25hPa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标准KCl溶液电导率之比。3、比蒸发潜热: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要的热量。5、黄道: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轨道。7、南极福聚带:南极海区的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水在极锋向极一侧辐聚下沉。9、ITCZ热带辐合带,赤道低压带两侧南北半球信风形成的气流辐合带。10、声道轴:在某一深度上存在的一个声速极小值水层。1、 大地水准面:全球静止海面与它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想"海面 "的总称。2、 R15: 15C, 1013.25hPa下,水样的电导率与标准海水电导率(盐度精确为千分之 35.000) 之比值。3、太阳高度H:
24、太阳光线与地球观测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6、最小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7、分点潮:月赤纬为 0 时,日周期部分为 0,半日周期部分最大时的潮汐。 9、大洋极锋:西风漂流区内温度经线方向梯度明显的区域。2、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份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 似恒定的。3、 海水位温与位密:海水中某一深度(压力为P)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 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记为 E。海水微团此时相应密度称为位密,记为 p O °3、大洋主温跃层:低纬海水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温度铅直梯度较大 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
25、,水温迅速递减,此层称为大洋主温越层。4、海洋水团: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 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5、海洋斜压场:海洋中等压面相对于等势面发生倾斜的压力场。6、 深水波(短波):当水深h大于波长的一半(h/入仝0.5),此时的波动称为深水波。8、天体赤纬:从天赤道沿着天体的时圈至天体所张的角度称为该天体的赤纬。9、分点潮:天体赤纬 S =0的潮汐。此时地球上各处都是正规半日潮。111、气旋:依流场观点,低压系统为气旋。13、CTD:14、密度超量(kg/m3 ) : 丫 = p -1000kg/m31 、大陆架2、埃克曼漂流3
26、、温跃层4、潮差5、混合1、位温:海洋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2、温跃层:在不太厚的水层里,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 即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4、引潮力:指月球、太阳或其它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的物体的引力与对地心单位质量物 体的引力之差,即天体的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5、内波:发生在海水密度层结稳定的海洋中的一种波动。1 、地转流 :水平压强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稳定海流。2 、波导传播:在某典型水文条件下(正声速梯度分布 ),声传播损失较小的传播 .3、 热盐环流: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流。4、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 大陆向海洋底的
27、自然延伸, 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 方为止。5、高潮间隙:月中天时至下一个高潮发生时刻的时间间隔。 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2 南大洋: 从南极大陆到南纬 40 °为止的海域, 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 续海域。3 平潮:涨潮时潮位不断增高,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潮位短时间内不涨也不退 温跃层:在不太厚的水层里,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即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 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渡带。海岸带: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
28、的狭长地带 位温:海洋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 热盐环流:由温、盐变化引起的环流。涌浪:指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 上遗留下来的波动。简答题1、试从天文地理两方面解释钱塘潮成因。答:( 1)潮汐静力理论,太阳于太阴引起的潮汐椭球在农历十五会重叠引起天文大潮,由于 海水堆积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滞后到十八发生。 ( 2)再加上钱塘江口特殊的喇叭口地形,使 得大洋传入的潮水到了近岸后,能量聚集,波高递增。2、试描述世界大洋表层水环流的主要特征。 (1)世界大洋表层环流南北半球都存在一个与副热带高压对应的巨大反气旋型环流:( 2)
29、它们之间为赤道逆流: (3)两大洋的西边界流异常强大,南半球较弱: ( 4)北太平洋与北大 西洋沿洋盆西侧都有来自北方的寒流; ( 5)在高纬度地区配以一小型气旋式环流。3、有人说" 无风不起浪 ",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 "无风三尺浪 ",你说呢? 还有人说 "风大浪高 ",一定是这样吗?理由何在?答:各自有理。 ( 1)前者说的为风浪, (3 分)后者为涌浪。 (4 分)风大不一定浪高,因为 还要受风时风区的限制。4、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答: ( 1)根据潮汐动力理论, 将中国渤海
30、、 黄海和东海北部沿岸与同一 纬度的朝鲜西岸视为长海峡, 由外海传入的潮波进入这长海峡, 即为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 (开尔文波) ,(2)北半球开尔文波特性,沿传播方向看,右岸潮差大于左岸。5、右图为南半球海中某点的受力分析图,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条为其水平和铅直方向的分量。 从右上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条是海洋中的等压面。 A 请判断科氏力和地转流的流向。简要说明理由。 fv 答:科氏力如图,地转流向在 A 点垂直于纸面向外。 ( 5) 因为,地转流为科氏力与水平压强梯度力平衡时的海水 流动。科氏力在南半球为垂直于流向指向左方。( 5)1、解释台风过境海域形成的 "冷尾迹 " 现象
31、。 答:台风为气旋,引起海面水体产生气旋式旋转(3),引起海水向外的体积运输( 3),从而导致下层冷海水涌生( 4)。2、南极环流带对大洋水呈层状分布有重要影响,试析之。 答:(1)西风漂流区内,由于大洋锋的作用,海水辐聚下沉,形成南极辐聚带,此处形成为 大洋中层水源地;( 2)在极地东风作用下, 贴近南极大陆形成东风环流, 有向岸的体积运输, 形成南极大陆辐聚, 此处低温海水沿海盆下沉,形成大洋底层水。 ( 3)在两个辐聚带之间形 成南极辐散带。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答: ( 1)根据潮汐动力理论, 将中国渤海、 黄海和东海北部沿岸与同一 纬
32、度的朝鲜西岸视为长海峡, 由外海传入的潮波进入这长海峡, 即为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 (开尔文波) ,(2)北半球开尔文波特性,沿传播方向看,右岸潮差大于左岸。4、何谓潮汐椭球?如何用它解释潮汐的发生? 答:由潮汐静力理论,是地球为一被等深海水覆盖的园球,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不 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此时在考虑引潮力后,海面变成了椭球形,此为潮汐椭球, 并且它的长轴指向月球( 5)。地球在潮汐椭球中自转形成潮汐(6 分)海流角度分析舟山群岛成为全国最好的渔场的天然条件。 答:闽浙沿岸流引起的上升流区带上丰富的营养物质(5)与长江冲淡水与台湾暖流形成的海洋锋区限制了鱼群生态环境稳定在舟
33、山群岛。1、八月十八钱塘潮是如何形成的?潮水滚滚向岸而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潮汐静力理论, 太阳于太阴引起的潮汐椭球在农历十五会重叠引起天文大潮, 由于海水 堆积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滞后到十八发生。 再加上钱塘江口特殊的喇叭口地形, 使得大洋传 入的潮水到了近岸后, 能量聚集, 波高递增。 潮水滚滚向岸而来的理论依据是波浪自深水区 传入浅水区,波锋线有与等深线平行的趋势。(指出潮汐椭球叠加引起大潮者,给 3-4 分;指出钱塘江特殊地形者给 3 分;理论依据 3_4 分,答对方向者酌情给分)2、中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如何解释这种 现象?答:根据潮汐动
34、力理论, 将中国渤海、 黄海和东海北部沿岸与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视为长海 峡,由外海传入的潮波进入这长海峡,即为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开尔文波) ,北半球开 尔文波特性,沿传播方向看,右岸潮差大于左岸。5、南极环流带对大洋水呈层状分布有重要影响,试析之。 答:西风漂流区内,由于大洋锋的作用,海水辐聚下沉,形成南极辐聚带,此处形成为大洋 中层水源地;在极地东风作用下,贴近南极大陆形成东风环流,有向岸的体积运输,形成南 极大陆辐聚, 此处低温海水沿海盆下沉, 形成大洋底层水。 在两个辐聚带之间形成南极辐散 带。(三个辐聚辐散带各 2 分,两个辐聚带形成的水层各 2 分)6、台风是经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35、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什么是台风?其结构如何?太平 洋海域的台风多生成在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何东南太平洋和赤道地区没有台风生成? 答:(3 分)台风是有暖心结构的热带低压。 (3 分)平面结构为台风眼、云墙、螺旋云雨带。 (2 分)赤道没有台风因为赤道没有台风生成所必需的足够大的科氏力。( 2 分)东南太平洋没有台风是因为那里的海面水温达不到 26.5 度四、简答题( 10 分 X 6= 60分) 1、有人说 "无风不起浪 ",也有人说 "无风三尺浪 " ,请为他们 做判官。 所谓"风大浪高 "是一定的吗?简述风与风浪成长间的关系。
36、答:各自有理 (1分)。前者说的为风浪,后者为涌浪。 (3 分)风大不一定浪高,因为还要受风时风区的限制。 (判 断出各为何种波浪者各 3 分)2、试从海流角度分析舟山群岛成为全国最好的渔场的天然条件。答:因为舟山群岛处在很强的上升流区和海洋锋区。 (说明为上升流区者给 6-7 分,从其它 方面说明的,酌情给分)3、何谓潮汐椭球?如何用它解释潮汐的发生? 答:由潮汐静力理论,是地球为一被等深海水覆盖的园球,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不 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此时在考虑引潮力后,海面变成了椭球形,此为潮汐椭球, 并且它的长轴指向月球 ( 4)。地球在潮汐椭球中自转形成潮汐 (往这个方向分析
37、的酌情给分, 6 分)。(通过作图分析的可酌情给全分)4、中国黄海和渤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答:根据潮汐动力理论, 将中国渤海、 黄海和东海北部沿岸与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视为长海 峡,由外海传入的潮波进入这长海峡,即为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开尔文波) ,北半球开 尔文波特性,沿传播方向看,右岸潮差大于左岸。(作图并指出开尔文波性质者可酌情给全分; 从水质点运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分析者酌情给全 分;指出从动力理论分析、科氏力作用者各点酌情给 2-3 分)5、南极环流带对大洋水呈层状分布有重要影响,试析之。答:西风漂流区内,由于大洋锋的作用,海水辐聚下沉,形成南极
38、辐聚带,此处形成为大洋 中层水源地;在极地东风作用下,贴近南极大陆形成东风环流,有向岸的体积运输,形成南 极大陆辐聚, 此处低温海水沿海盆下沉, 形成大洋底层水。 在两个辐聚带之间形成南极辐散 带。(三个辐聚辐散带各 2 分,两个辐聚带形成的水层各 2 分)6、副热带高压是非常重要的天气系统,它的减弱会诱发 ENS0的形成。请简述ENSO是如何形成的, 它对全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答: 正常年份, 副高靠赤道一侧的信风带将赤道表层 海水从东太吹到西太,导致西太水温高, 东太水温低,西太水面高于东太, 从而导致西太降 雨丰富,而东太沿岸为上升流区。每隔 3-7 年,副高会突然变弱,导致赤道东风减弱
39、,西太 水没有强大的支撑而向东面倾倒, 暖水减弱, 降水减少。 而东太有大量暖水涌入, 水温升高, 降雨增加,上升流减少,ENSO发生。它会改变全球的大气环流而引发各种自然灾害。试题五标准答案一四、简答题( 8 分 X 5=40分)1、简述大洋中脊在各大洋的展布特征。 答:(3)大西洋:居中, 与两岸平行,边坡陡; (3)印度洋: "入"字形;(2)太平洋: 片动, 边坡平缓。2、两小儿辩日, 一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此子所析缘由对否?解释之。答:(答错或对皆可,只要解释能自圆其说)可从太阳高度方面解
40、释,太阳高度早晚小,正 午最大,使得一天内,中午前后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大于早晚。或从辐射平衡方面解释。3 、试从海流角度分析舟山群岛成为全国最好的渔场的天然条件。 答:上升流区( 5)与海洋锋区( 3)。4、试解释钱塘潮的成因。答:塑望大潮的形成( 4)和钱塘江口地形的作用( 4)。5、何谓潮汐椭球?如何用它解释潮汐的发生?答:由潮汐静力理论,是地球为一被等深海水覆盖的园球,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不 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此时在考虑引潮力后,海面变成了椭球形,此为潮汐椭球, 并且它的长轴指向月球( 4)。地球在潮汐椭球中自转形成潮汐。(4)五、问答题( 15 分)世界热带大洋自表至底有
41、哪几层水(5)?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5)?各层的典型性性质是什么( 5)?P179 试题六标准答案四、简答题( 8 分 X 5=40分) 1 、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 多,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答:该处可视为长海峡,有外海涌入的潮波在科氏力作用下波动幅度右高左低。2、浅析冬季太阳月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比夏季的更加明显的原因,为何夏季最大辐射量在 副热带地区?答:冬季太阳高度与日照时间呈同相变化,夏季相反。辐热带地区被高压控制,晴朗少云, 而赤道多云导致辐射减少。释台风过境海域形成的 " 冷尾迹 "现象。 答:台风为气旋,引起海面水体产生气旋式旋转,
42、引起海水向外的体积运输,从而导致下层 冷海水涌生。4、何谓地转流?简述南半球地转流流速、流向。 答:只考虑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平衡的海水的流动。南半球流速流向如图。5、为什么海边观测到的海浪总是滚滚向岸而来? 答:近岸处海浪波锋线与等深线平行。五、问答题( 15 分 X 1=15分)为什么在海湾处,容易形成浅浅的白色泡沫浪花? 答:波陡超过 1/7 ,波浪破碎。试题七标准答案三、简答题(10 x 5=50分)1 、简述海冰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答:必要条件:海水温度降至冰点并继续失热、相对冰点 稍有过冷现象并有凝结核存在。 ( 4 分) 海水最大密度温度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的速率比其冰点随盐度增大
43、而降低的速率快。 当盐度 低于 24.695 时,结冰情况与淡水相同;而海水盐度一般比 24.695 度高,海水冰点高于最大 密度温度, 因此,即使海面降至冰点,但由于增密所引起的对流混合仍不停止,因此只有当 对流混合层的温度同时达到冰点时, 海水才开始结冰。 所以海水结冰可以从海面至对流可达 深度内同时开始。 ( 6 分)2、波高为 2m 的二维小振幅重力波波陡 1/3 ,以 2m/s 的速度沿 x 轴传播,求此波的波剖面 方程。(振幅、正负号、 x 系数、 t 系数、方程形式各 2 分)3、有人说 " 无风不起浪 ",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 " 无风三尺浪 &q
44、uot;,那你说呢?还有人说 "风大浪高 ",一定是这样吗?理由何在?答: "无风不起浪 "说的时风浪( 3 分) ,而"无风三尺浪 "指的是涌浪( 3 分),都是海洋中波 动的状态,都是可能的。 " 风大浪高 "是不一定的,因为风浪的成长除了与风力有关以外还受 制于风时和风区。 ( 4 分)4、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答:中国黄海、 东海和朝鲜半岛之间可视为长海峡, 那里的潮汐不完全是天体引潮力的直接 运动,而是太平洋潮波向黄海、东海传播形成的(3 分)。在传播过
45、程中受科氏力( 3 分),在北半球沿潮波传播方向看, 可视为科氏力作用下的前进波, 右岸的潮差大于左岸 ( 4 分), 也就是说右岸朝鲜西岸的潮差大于左岸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5、右图为南半球海中某点的受力分析图, 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条为其水平和铅直方向的分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条是海洋中的等压面。 A 请判断科氏力和地转流的流向。简要说明理由。fv答:科氏力如图,地转流向在 A 点垂直于纸面向外。 ( 5) 因为,地转流为科氏力与水平压强梯度力平衡时的海水 流动。科氏力在南半球为垂直于流向指向左方。( 5)试题八标准答案三、简答题( 10x 5=50分)1 、简述大洋中脊在各大洋的展布特
46、点。 答:大西洋:中脊位居中央,延伸方向与两岸平行,边坡较陡; 印度洋:大致位于大洋中部,但分歧三支,成"入"(或 "人")字形展布;太平洋:偏东,边坡平缓。5、右图为北半球海中 A 点的受力分析图, 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条为其水平和铅直方向的分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条是海洋中的等压面。请判断科氏力和地转流的流向。简要说明理由。 A fv 答:科氏力如图,地转流向为在 A 点垂直于纸面向向里。 因为,地转流为科氏力与水平压强梯度力平衡时的海水流动。科氏力在北半球为垂直于流向指向右方。试题九标准答案三、简明回答下列问题(共 50 分) 1、北半球有哪几支西
47、边界流?有何主要特征?(5 分)答:北太平洋的黑潮;北大西洋的湾流。 都是北半球主要反气旋式环流的一部分。 与近岸流 海水相比,具有赤道流的高温、高盐、高水色和透明度大等特征。2、简述北半球无限深海漂流的空间结构。 (8 分) 答:无限深海漂流的流向和流速都是深度的函数, 随深度的增大而指数减小, 流向也发生变 化。当风沿y方向吹时,在海面(z=0),流速为V0,合成流向与x轴的夹角为450,即右偏 于风矢量方向 450.当深度增大,流速迅速减小,流向相对风矢量逐渐右偏。当到摩擦深度D=-n /a时,流速只有表面流速的4.3%,流向-1350,恰与表面流向相反,此时流动可忽略不计了。3、 设二
48、维小振幅波面方程为,给出其波高、波长、周期、波速与传播方向。 (没有 单位)( 5 分)答:H=2;入=4;T=6;C=2/3;传播方向:向 x轴正向传播。4、 为什么海边观测到的海浪总是滚滚向岸而来?(4 分)5、 何谓潮汐椭球?如何用它解释潮汐的发生?(10 分)答:假设 1 )地球为一圆球, 被等深海水覆盖 2)海水没有惯性,没有粘滞性3)不考虑科氏力与摩擦力在上述假设条件下, 由于引潮力的存在, 海水通过变形、 升降的调整, 使得任意时刻的海面 是在重力和引潮力共同作用下达到新的平衡, 形成一长轴指向月球 (天体) 的椭球形状的等 势面,称之为潮汐椭球。由于地球自转, 地球表面相对椭球
49、形的海面运动, 这就造成了地球表面上的固定点发生周期 性的涨落而形成潮汐。6、 前进潮波中,潮位与潮流的关系如何?(8 分)答:北半球, 当潮波沿一长海峡通过时, 面顺潮波传播方向, 右岸潮差大于左岸。 高潮时(潮 波锋) 潮流方向与潮波传播方向相同;低潮时则与高潮时相反,即,潮流流向与潮波传向相 反。高低潮时流速最大。平潮面时流速为0。7、 世界热带大洋自表至底有哪几层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各层的典型性性质是什么?( 10 分)答:世界热带大洋子表至底有以下五层水: 表层水:源于低纬海区密度最小的表层暖水本身;具有高温、相对低盐特性; 次表层水:源于副热带辐聚区表层海水下沉;具有独特的高盐特
50、征和相对高温; 中层水:低盐中层水,源于西风漂流中的辐聚区表层水下沉,具有低盐特征; 高盐中层水,源于地中海、红海 -波斯湾的高盐水溢出;高盐; 深层水:源于北大西洋上部但在表层以下的深度;贫氧;底层水:源于极地海区;最大密度。试题十标准答案四、叙述题(共 40 分,每题 10 分)1 、风浪是风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面波动。涌浪是风浪离开作用海区后,或风作用海区内风 速急剧下降或风向急剧改变后形成的。 风浪的特征往往波峰尖削, 在海面上的分布很不规律, 波峰线短,周期小,当风大时常常出现破碎现象,形成浪花。涌浪的波面比较平坦,光滑, 波峰线长,周期、波长都比较大,在海上的传播比较规则。涌浪传播的
51、特性是:涌浪在其传 播过程中波高将逐渐减低;涌浪在传播过程中周期和波长增加;涌浪的传播距离十分惊人。2、清净的大洋水的光学性质: 其散射主要是分子散射,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负四次方成比例, 因此散射光中的短波部分比例显著增大。 而吸收系数又在短波部分最小, 这在客观上增大了 短波部分的散射强度, 并使这部分光能较容易地射出海面, 从而使海水呈现蓝色。 近岸水的 光学性质: 随着与大陆的靠近, 海深愈来愈浅,混合愈来愈强,海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悬浮颗 粒的数目和粒度以及黄色物质的浓度等都在相应增大。 由于这些物质对短波部分的强烈的选 择吸收,散射光中短波部分相应减少。另一方面,粒子的散射特性又与分子散
52、射很不相同, 随着粒子的增大,其散射的选择性愈来愈弱, 与分子散射相比,在散射光中,波长较长的光 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从而使近岸水水色降低呈现黄褐色。3、 前提海水密度分布是均匀的。稳定均匀的风长时间吹刮于无限宽广、无限深的海洋上。只考虑垂直湍流粘滞系数所引起的水平摩擦力,且Az为常数。不考虑科氏力随纬度变化。结论表面流向在北半球偏于风的右方 45°,在南半球偏于风的左方 45。流速随深度 增加迅速减小,至摩擦深度(约为 200300米)约为表面流速的 4.3%。流向随深度增加 线性增大,至摩擦深度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4、垂直分布特点: 在大洋真光层, 三种营养盐含量都很低。 随着深
53、度增加含量 急速增大。 硝酸盐、 磷酸盐的含量在 8001000 米处出现最大值, 最大值深度以下一般变化不大。 硅酸 盐没有这样一个最大值层, 其含量随深度而增加。 在各大洋中不同深度处, 三种营养盐的含 量有一定差异。 对于硝酸盐来说, 表现为印度洋大于太平洋大于大西洋; 磷酸盐表现为印度 洋等于太平洋大于大西洋; 而硅酸盐则与前两者有较明显的不同, 即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深层 水中含量比大西洋深层水高得多。(2)原因:由于海洋浮游生物大量吸收营养盐,致使它们的含量都很低,有时甚至被消耗 降低至分析零值。 被生物摄取的营养盐, 在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重新释放回到水中, 因而随深度增加含量
54、增大。 硝酸盐和磷酸盐被浮游生物利用主要是构成细胞原生质,浮游生物死后分解归还海水, 而硅酸盐被浮游生物利用主要是构成细胞壁和骨骼, 死后不能很快将 其溶解归还海水,需经很长时间甚至沉到海底才缓慢溶化。叙述题(共 40 分,每题 10 分)1、水平分布表面水温分布:渤海和黄海中北部年平均表面水温等温线呈纬向型,黄海南 部和东海平均表面水温等温线呈东北西南走向, 南海年平均表面水温分布比较均匀, 等温 线大致呈纬向型。冬季, 表面水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温度的水平梯度很大,等温线的分布 在黑潮区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 其它海区大体上与海岸和等深线平行。 南海冬半年温度的 水平梯度在粤东和粤西较大,走
55、向与岸线平行。夏季,表面水温分布比较均匀,等温线分布 比较稀疏, 水平梯度小, 其走向除黑潮主干区外基本呈纬向型。南海夏半年水平梯度小,呈 纬向型。底层水温分布:温度有规律地自北向南递增,25° N以北 等温线大致呈纬向分布,以南则与岸线平行。 冬季, 黄海中部以南底层等温线分布大体上和等深线一致。黄海冬 季的底层水温分布和同月表面水温相似。 夏季, 渤海湾和大陆沿岸底层水温都比较高, 等温 线大致与岸线平行,且由岸向外逐渐减小。黄海中心有明显的冷水团存在。垂直分布:冬半年渤海、黄海的全部以及东海的大部分浅水海域由于偏北向季风的吹 掠,混合可直达海底, 在深水区也可达 100米乃至更
56、深, 致使这一上混合层内水温的铅直向 分布极为均匀,这种状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因海区而异,一般是由北向南递减;南海水温均匀层冬季加深的现象在北部海区尚属明显,在南海中南部海域不明显。春、夏季水温铅直向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季节性温跃层的形成和强盛。 渤海、 黄海、 东海的陆架海域下层海水 基本保持了冬季的低温特征, 出现上均匀层、 跃层和下均匀层三层结构; 东海深水区在季节 性温跃层 (约 50m )之下, 水温随深度仍有较大的变化, 在次表层水之下又出现第二跃层, 直至深层水范围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才趋于缓慢春、 夏之交在黄海、 东海某些海域还有逆温 分布在南海的海盆深、底层水范围内,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略
57、有回升。2、深海砂矿、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磷钙石和海绿石、 锰结核和富钴结壳、 海底热液硫化物、 天然气水合物。认识方面可自由发挥。3、当波浪传播至浅水和近岸时由于地形影响将发生变化,如波向发生转折,出现折射现象;波高增大,波面变陡、破碎以及绕射、反射等。在 海岸上看到波浪的波峰线大致与海岸平行是由于波向发生变化产生折射的结果。推导略4、海冰的盐度一般为 3-7 左右,海冰的密度大致为 914-915kg.m-3 ,海冰的比热容比纯水冰 大,且随盐度的增高而增大, 海冰的溶解潜热也比纯水冰的大, 海冰的热传导系数比纯水冰 小,海冰的热膨胀系数随海冰的温度和盐度而变化, 海冰的抗压强度比纯水冰小, 海冰的反 射率比海水的反射率大。 海冰对海况的影响: 对海洋水文要素铅直分布的影响; 对海洋动力 现象的影响;对海水热状况的影响;极地海区形成大洋底层水。试题十二三、叙述题(4X 10分,五题中任选四题)1 、什么是海岸带?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2、试述中国近海水温分布特点。3、画图说明太平洋环流的一般模式4、上升流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何意义?5、波浪传播至浅水和近岸有何变化?为什么海岬处波浪增大而海湾处波浪变小?四、计算 题(2X 10分)1、 求某海湾农历初五概略潮时。(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的医疗健康行业影响力探讨
- 2025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年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法律救济
- 2025年陕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引领下的绿金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
- 2025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癔症护理查房
- 中国民航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培训课件
- 钢结构施工安全培训
-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解析
- 超市商品结构图
- 沃尔沃S60L 2014款说明书
- 汽车零部件喷漆项目分析报告
- 2023年2月对医疗机构的培训(新区医院版)
-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光伏+风电)规划报告
- 100以内加法减法口算练习题100题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