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_第1页
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_第2页
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_第3页
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_第4页
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摘要焦虑是学前儿童群体中常见的一组情绪障碍。学前期的焦虑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干预,很可能会扩散到儿童期甚至成年期。为了解45岁儿童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为识别和缓解儿童焦虑问题提供参考,本研究选取上海市2所幼儿园29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究学前儿童焦虑问题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类别儿童在社会适应特征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潜在剖面分析得到三种焦虑类型,分别为危险型、依赖型、平安型;三种焦虑类型都以躯体伤害焦虑最严重,强迫性神经障碍最低;危险型和依赖型的社交恐惧更严重,而平安型的别离焦虑更严重;危险型儿童的社会性、外化问题高于其他

2、两组;危险型女生的内化问题显著大于其他两组,依賴型男生对教师的依赖高于其他两组。教师和家长应针对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的认知与社交能力开展,同时要帮助高焦虑儿童缓解其内化和外化问题,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关键词焦虑;社会适应;潜在剖面分析一、问题提出焦虑是童年期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涉及轻重程度不同但可过渡的一系列情绪,最轻的如不安和担忧,其次是心理的害怕和惊慌,最重的如极端恐惧等。【1】由于儿童身心开展水平有限,在应对压力和冲突时,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近年来,儿童的焦虑问题日渐严重,学前儿童的焦虑患病率达10%左右。【2】【3】焦虑情绪通常伴有:肌肉紧张、出汗、呼

3、吸急促和心悸等身体病症,以及注意力松散、恐怖、冲动、易怒、孤独、自责、敏感、回避等心理问题。【4】许多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的心理病症往往都始于学前期的焦虑问题。【5】学前期的焦虑问题主要以躯体伤害焦虑为主,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6】相对于6岁儿童,45岁儿童的焦虑问题更加严重,而4岁、5岁儿童之间的焦虑特征差异不显著。【7】对于刚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的儿童而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安和恐惧,儿童面临着与家长别离的痛苦,以及与教师、同伴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问题,可能会引发焦虑情绪。在对45岁幼儿的追踪研究中发现,4岁和5岁幼儿的焦虑问题具有相同的模式,即以躯体伤害焦虑为主,其次为社

4、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最低为强迫性神经障碍。8因此,45岁是儿童焦虑从开展到逐渐缓解的一个时期,儿童如果能在这一时期解决焦虑问题,将有利于儿童的适应;反之,将可能产生一些适应不良问题。焦虑情绪通常伴有社会功能受损,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9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调整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到达社会所期望的开展目标的程度。10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面临的主要适应问题是学会与他人互动、适应幼儿园环境、减少问题行为等。研究者通常把社会性、外化和内化问题作为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指标。11例如,儿童主动果敢、受同伴欢迎、积极顺从都是良好社会适应的表现,而儿童出现攻击、违纪、害羞、退缩都是社会适应不良的表现。以

5、往研究说明幼儿焦虑与儿童社会适应不良有关。在内化问题上,广泛性焦虑与社交恐惧能够预测幼儿的内化情绪问题,与社会和学校适应困难呈正相关,12131415儿童别离焦虑往往会阻碍个体的日常行为和身心开展,同时会伴有过多的想家念头以及对学校的恐惧。16儿童焦虑会导致消极的自我概念进一步恶化,表现出一系列的内化问题,如抑郁、孤独等。17在外化问题上,有焦虑特点的儿童比一般儿童更容易出现交流差、多动等行为问题。18在社会性上,有焦虑情绪的儿童往往倾向于逃避社会交往,面临着同伴交往困难的问题,包括同伴欺负、同伴排斥、低同伴接受、朋友少的情况。19焦虑儿童通常在教师和家长的报告中的消极评价也较多。2021这些

6、研究都是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通过判断被试在某个指标上大于或者小于特征值,来筛选出有焦虑病症的儿童。该研究范式假定,被试总体上是同质的,其结论主要是基于样本平均水平的数据。但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难以表达一类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不能够帮助区分不同焦虑类型的儿童,以及解释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特点。22例如,许多研究中根据某一焦虑维度的相对水平来判断个体是否为焦虑个体,这样容易造成同一个体在不同群体中判断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另外,焦虑是一组情绪问题障碍,包含不同的方面,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焦虑问题的组合,以往研究中一般只倾向于研究某一焦虑维度的特点,未能统合不同焦虑特征在儿童身上的组合情况,这

7、些不同焦虑组合特点的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提供了了解幼儿焦虑问题的新思路。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强调,开展是个体的整体开展,而不是某一个变量或者特质的开展,个体开展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不能用变量的开展来描绘个体的开展,而应该整体地看待个体的开展过程。对于焦虑的研究同样应该注重的是有焦虑特点的儿童,而非焦虑特质。个体为中心的研究强调鉴别具有不同特征模式的个体。在学前儿童焦虑领域,相比于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各个不同的焦虑病症在儿童身上是如何组合的。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可以了解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了解每

8、个类别个体的心理或行为的独特组织与结构。许多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结果说明,幼儿焦虑与幼儿的社会性、内化问题、外化问题等相关联,这些结果为研究幼儿焦虑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对家长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了解这一时期不同幼儿焦虑类型以及其社会适应特点有着更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方法能够帮助识别不同的焦虑特质在幼儿身上的组合模式。鉴于此,本研究以45岁幼儿为对象,了解这一时期儿童焦虑的类型,并对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根底上提出教育建议,为了解和识别幼儿焦虑问题,制订缓解幼儿焦虑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选取上海市区2所幼儿园中班和大班

9、儿童,共296名学前儿童Mage=4.74,SD=0.59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66人,女生130人。大班139人,中班157人。对各个的主班老师以及儿童母亲Mage=33.72,SD=3.40进行问卷调查。二研究工具1.儿童焦虑。采用由Spence和McDonald等人开发的学前儿童焦虑量表PreschoolAnxietyScale,PAS,该量表是测查学前儿童焦虑病症的评估工具,由王美芳等人修订。2324包括别离焦虑、躯体伤害焦虑、社交恐惧、强迫性神经症障碍、广泛性焦虑5个维度,28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病症越严重。本研究以母亲报告的各个维度得分作为焦虑的指标,各个

10、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58、0.73、0.78、0.70、0.72。2.幼儿社会适应特征。采用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eacherBehaviorRatingScale,TBRS,为3点计分,共31题,包含外化问题、社会性、内化问题等6个维度。25由儿童所在的主班老师对儿童行为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说明某一特征越明显。本研究选取外化问题、社会性、内化问题3个维度,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0.79、0.79。其中社会性用于了解儿童社会性中的同伴交往情况。采用师生关系量表Student-TeacherRelationshipScale,STRS,共28题,5点计分,包含亲密、依赖

11、、冲突3个维度,该量表适合于中国被试。2627由兒童所在的主班老师对自己与儿童的关系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特征越明显。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4、0.75、0.69。用以了解幼儿社会关系中的师幼关系。三研究程序在研究开展之前事先获得儿童的“知情同意权,向幼儿说明研究目的与意图,尊重幼儿的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和保持沉默的权利。此外,还需要向老师说明研究目的并征求同意,并与幼儿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获得测验的许可。经由上海师范大学学术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始正式测验。由幼儿园向儿童母亲发放?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各个主班老师完成?学前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和?师幼关系量表?。数据获取时间为2021年

12、10月。四分析方法近年来,在心理、教育等诸多领域中开始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ProfileAnalysis,LPA对变量的群体异质性进行分析。该方法防止了传统聚类分析中指标不充分的缺点,充分利用所有样本的数据对所有个体属于哪个类别的概率进行估计,探究不同类别的异质情况。该方法关注个体之间的异质性,不但能更准确刻画个体之间的量化差异,同时还能整合个体间多维的质化差异。28本研究拟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究儿童的焦虑类型模式,通过该方法了解不同焦虑特征在幼儿群体中的组合情况,区分出不同焦虑特点的儿童。并比较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特征。采用Mplus7.0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分析学前儿童焦虑的类型

13、群体,并基于个体附属某一类型的概率来判断个体所附属的类型,借助拟合指标来确定最合理的类别,从而保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在潜在剖面分析中常见的拟合指标有:罗蒙代尔鲁本校对似然比LMRT、信息熵Entropy、赤池信息量AIC、贝叶斯信息量BIC等,其中Entropy越高,AIC、BIC越低,LMRT到达显著,那么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越高。数据分析采用Mplus7.0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SPSS22.0对潜在类型的社会适应特征进行差异检验。三、研究结果与分析一潜在剖面分析的结果以被试在5个维度的标准分作为外显指标建立潜在剖面分析模型,对学前儿童焦虑的潜在剖面进行分析拟合。不同类型剖面模型拟合指数见表

14、1。根据表1可知,在4分类时,LMRT没有到达显著性,不满足要求。再比较1类、2类、3类,发现3类的AIC、BIC水平低于1类和2类,且2类和3类的Entropy相差不多,因此分成3类最为适宜。随后对男生样本、女生样本,以及2个随机生成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类样本最为适宜,说明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根据3类别的结果,1类型儿童127人,占42.90%,2类型儿童45人,占15.20%,3类型儿童124人,占41.90%。为了比较不同焦虑类型学前儿童在各个焦虑特征上的差异,以焦虑类型为自变量,分别以5个焦虑特征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特征在各个类型上差异显著

1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在所有特征上,2类高于1类和3类,3类高于1类。在以类别为组间变量,以焦虑特征为组内变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显示:各个类别中都以躯体伤害焦虑为最高,以强迫性神经障碍得分最低。1类中次高为别离焦虑、社交恐惧;2类中,次高为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3类中,次高为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各个类型焦虑特征见图1。二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特征比较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特征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4。为了分析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社会适应特征的差异,分别以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和师幼关系量表中的各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焦虑类型、性别为自变量,控制幼儿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结果显示:外化问题F=4.

16、02,P对外化问题、社会性,通过对类别主效应的事后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类儿童的外化问题显著高于3类P以上分析结果显示:2类儿童的外化问题较高,社会性比其他两类低,女生2类中表现出更多的内化问题,因此,将2类命名为危险型。这类儿童的焦虑水平较高,躯体伤害焦虑和社交恐惧较高,表现出明显的社会适应问题。1类儿童和3类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差异不明显,但1类儿童的总体焦虑水平较低,主要以躯体伤害焦虑和别离焦虑为主,3类儿童的各个焦虑水平高于1类,主要以躯体伤害焦虑和社交恐惧为主。3类儿童中的男生对教师表现出更多的依赖性。因此将3类命名为依赖型,将1类命名为平安型。四、讨论本研究以学前儿童个体为中心,

17、根据个体在不同焦虑维度上的反应,区分不同焦虑类型。相对于以往基于变量中心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个体中心的分类方法更能表达焦虑特征在个体上的组合情况,表达的是个体的焦虑结构特征。基于变量的分类方法在面对单个或者两个分类指标时适用,但在参照多个指标时就会因为指标划分范围太多而显得复杂。剖面分析方法克服了以往使用聚类分析时,判别标准不够的缺点,使用了准确性更高的验证分析,同时又能兼顾多个指标。通过比较不同焦虑特征的儿童在社会适应特征上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不同焦虑特征的儿童,为识别和缓解幼儿焦虑问题提供参考。一学前儿童焦虑的类型及其人数分布本研究结果发现,学前儿童焦虑存在明显的类型区分,支持3个潜在类别

18、的划分,分别为平安型、依赖型、危险型。危险型的个体在焦虑的各个特征上都高于其他两组,而平安型在各个特征上都低于其他两组,依赖型的所有特征都处于另外两组之间;在所有组中,躯体伤害焦虑都高于其他焦虑病症,而强迫性神经障碍都低于其他焦虑。虽然不同类型的焦虑程度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所有焦虑群体中,都以躯体伤害焦虑为主,其次为别离焦虑或社交恐惧,较少出现强迫性神经障碍,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的结果相一致。29可能是因为儿童的认知开展水平有限,知识经验相对缺乏,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缺乏,加上成人在教养过程中的不恰当吓唬如黑夜里会有妖魔鬼怪出现等,从而使儿童高估外界的“威胁,进而引发内心的紧张状态,产生高的躯体伤害焦

19、虑。同时,学前儿童依恋对象依然是父母,在与父母别离时可能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在以往研究中发现,母亲报告儿童因为“没有您家长陪伴不愿入睡“怕黑“怕狗“怕昆虫或蜘蛛的频率较高。30这提示,有效缓解别离焦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前儿童的焦虑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开展。在危险型和依赖型中,社交恐惧的得分较高,而在平安型中别离焦虑的得分高。说明学前儿童的焦虑特征存在着不同的类型特点。平安型儿童除了害怕躯体受到伤害外,主要问题还是别离焦虑,原因可能在于儿童将母亲或者抚养者视为防止外界伤害的庇护所,而并没有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庇护。而依赖型和危险型儿童,除了害怕躯体受到伤害以外,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产生了对

20、同伴交往的诉求,害怕在同伴交往中受到拒绝而产生较严重的社交焦虑。本研究还发AuzjPmkQVS1uDhjsq6QBMkDxC61qDhNVR4KgDot1E1w=现,焦虑类型的分布情况在性别和年级中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在大班和中班儿童中,危险型的个体相对较少,而平安型和依赖型的个体较多。以往研究中发现,学前儿童中的别离焦虑、强迫性神经障碍、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躯体伤害焦虑在女生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生,中班儿童的社交恐惧阳性检出率较高,31这与本研究结果根本一致。躯体伤害焦虑和社交恐惧这两个特征的不一致可能是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不一致造成的。阳性检出率是一种基于变量为中心的

21、方法,个体只要在某一特征上高于特定的分值就给予阳性报告,而剖面分析的方法是根据个体的多个指标的特征来判定的。总体上,儿童焦虑类型以平安型和依赖型儿童为多。二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特点,以便更好地识别和帮助缓解幼儿的焦虑问题。本研究发现,不同焦虑类型儿童在社会性、外化问题上差异显著,危险型的儿童往往具有较低的社会性和较高的外化问题。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以后,有了更多的同伴交流时机,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如何融入集体中,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要解决的问题。危险型的儿童表现出更低的社会性,这与各个焦虑类型中社交恐惧的得分较高相一致。儿童因为社交恐惧而回避

22、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同伴互动,又会加重幼儿的社交恐惧,产生更多的社会退缩行为。除了以回避的方式来应对社交恐惧,幼儿还可能将自身的社交恐惧诉诸外化问题。在外化问题上,危险型比依赖型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外化问题,以往研究中也发现儿童的焦虑问题通常伴随着外化问题。32学前儿童在处理自己的焦虑问题时,通常不能采用正确情绪调节方法,而将焦虑问题诉诸违纪、发脾气、多动等行为,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关注。33因此,在看到儿童发生外化行为问题时,更应该关注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焦虑的主要表现为过分恐惧和担忧,是一种情绪障碍,因此属于内化问题的范畴。而当焦虑情绪的程度逐渐恶化时,更容易产生害怕、驚慌、恐惧等不同程度的情绪问

23、题。女生中,危险型儿童的内化问题更为严重,而男生中不同焦虑类型的内化问题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在于,在应对情绪问题时,男孩倾向于使用发泄手段,而女孩往往会通过认知重构和自我抚慰的方式来解决情绪问题。34女孩以这种自省的方式来解决情绪问题时,容易因为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不能缓解焦虑问题,使得焦虑问题逐渐演化成为更严重的内化问题。儿童早期与老师的积极关系能够使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对以后的学业和社会适应也有重要作用,高质量的师生关系中,老师能够给予儿童积极的行为支持并帮助其开展社会技能,而低质量的师生关系会限制老师支持儿童社会技能开展的积极行为。35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师幼关系没有显著差

24、异,说明不同焦虑类型的儿童与教师关系上都是一致的。但依赖型男生对教师有更多的依赖。可能原因在于,危险型的儿童因为害怕、紧张很少向老师求助,而平安型的儿童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不需要向老师求助,因此相比之下依赖型儿童更可能向老师寻求帮助。另外,教师对儿童的看法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女孩应该保持安静和顺从,而男孩应该比较活泼。3637这可能导致男孩在遇到焦虑问题时,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向教师寻求帮助,对教师更加依赖,而女孩在遇到焦虑问题时更倾向于自我排遣。五、教育建议本研究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识别出不同焦虑特征的儿童,比较了不同焦虑类型儿童的社会适应特征。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以

25、下针对识别幼儿焦虑问题,促进社会适应的建议。第一,幼儿焦虑问题主要以躯体伤害焦虑为主,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儿童的正确认知,通过让儿童正确认识事物,如让他们意识到黑夜和狗等事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缓解有关躯体伤害的焦虑。另外需要了解不同焦虑儿童的特点及适应功能,并给予不同的支持。高水平社交型焦虑危险型的儿童通常有高的内化、外化问题,低社会性的特点,应该通过情绪病症、社交情况来发现儿童的问题,在对话时更要有耐心,注意安抚。对依赖型儿童需要鼓励其建立同伴关系,提高自主能力,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对平安型的儿童,应该注重缓解其对家长的别离焦虑,培养其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第二,鼓励和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

26、,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加强情绪和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儿童焦虑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同伴和家长,家长和教师在应对幼儿焦虑问题时,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处理焦虑问题的能力,而非回避焦虑问题。因此,适当地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同时加强社会技能的训练,使幼儿能够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防止出现内化、外化问题,有利幼儿的社会适应。第三,发挥教师、同伴、家长的作用。教师要注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儿童的内化情绪进行疏导,对外化行为问题要正确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同时防止让儿童产生依赖心理。家长和教师需要鼓励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发挥同伴在社交情境中的作用。不仅要鼓励幼儿的社交发起,建立友谊,同时也要教会幼儿

27、如何正确回应他人的社交发起。参考文献:【1】829王美芳,王玉廷.学前儿童焦虑状况的追踪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215:32-34.【2】XINZ,NIUJ,CHIL.BirthcohortchangesinChineseadolescentsmentalhealthJ.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logy,2021,474:287-295.【3】MIANND,GODOYL,BRIGGSGOWANMJ,etal.Patternsofanxietysymptomsintoddlersandpreschool-agechildren:evidenceofearlydi

28、fferentiationJ.JournalofAnxietyDisorders,2021,261:102-110.【4】胡義秋,方晓义,刘双金,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绪的异质性: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心理开展与教育,20213:346-352.【5】WHALENDJ,SYLVESTERCM,LUBYJL.Depressionandanxietyinpreschoolers:areviewofthepast7yearsJ.ChildandAdolescentPsychiatricClinicsofNorthAmerica,2021,263:503-522.【6】23SPENCESH,RAPEER

29、M,MCDONLDC,etal.ThestructureofanxietysymptomsamongpreschoolersJ.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21,3911:1293-1316.【7】30赵金霞,王美芳.学前儿童焦虑的开展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176:723-725.9LANGPJ,DAVISM,OHMANA.Fearandanxiety:animalmodelsandhumancognitivepsychophysiologyJ.JournalofAffectiveDisorders,2000,613:137-159.10CAVE

30、LLTA.Socialadjustment,socialperformance,andsocialskills:atri-componentmodelofsocialcompetenceJ.JournalofClinicalChildAdolescentPsychology,1990,192:111-122.11梁宗保,胡瑞,张光珍,等.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相互作用关系J.心理开展与教育,2021,324:394-401.12石秋霞,吴国连,魏晓娟,等.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家庭养育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关系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49:920-923.13魏晓娟,石

31、秋霞,吴国连,等.学龄前儿童社交焦虑与家庭养育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关系的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11:14-16.14COPLANRJ,CLOSSONLM,ARBEAUKA.GenderdifferencesinthebehavioralassociatesoflonelinessandsocialdissatisfactioninkindergartenJ.JournalofChildPsychologyPsychiatry,2021,4810:988-995.15OOILL,NOCITAG,COPLANRJ,etal.Beyondbashful:examininglinksbetween

32、socialanxietyandyoungchildrenssocio-emotionalandschooladjustmentJ.EarlyChildhoodResearchQuarterly,2021,41:74-83.16王力娟,杨文彪,杨炳钧.别离焦虑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214:28-33.17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等.早期气质对焦虑退缩行为的影响:社会适应的背景性作用J.心理学报,2021,451:70-81.1831吴国连,白丽霞,石秋霞,等.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2710:1172-1175.19ZHUJ,OOILL,LIY

33、,etal.ConcomitantsandoutcomesofanxietyinChinesekindergarteners:aone-yearlongitudinalstudyJ.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2152:24-33.2029KINGERYJN,ERDLEYCA,MARSHALLKC,etal.Peerexperiencesofanxiousandsociallywithdrawnyouth:anintegrativereviewofthedevelopmentalandclinicalliteratureJ.Clinica

34、lChildFamilyPsychologyReview,2021,131:91-128.21XINZQ,ZHANGL,LIUD.Birthcohortchangesofchineseadolescentsanxiety:across-temporalmeta-analysis,1992-2021J.PersonalityIndividualDifferences,2021,482:208-212.22高丙成.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及其与自信心、焦虑的关系J.心理开展与教育,2021,305:504-511.24王美芳,赵金霞,白文.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1,21-23.25NELSONLJ,HARTCH,YANGC,etal.AnexaminationofthebehavioralcorrelatesofsubtypesofnonsocialplayamongChinesepreschoolersJ.Merrill-PalmerQuarterly,2021,581:77-109.26PIANTARC.Teacher-childrelationshipsand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