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做做答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做做答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做做答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做做答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做做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参考答案【想想做做】是课堂中的一些学习活动。参考书目有初中物理课本、教师教学用书、新课标物理英才教程等。一、八年级有25个想想做做1、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八上科学之旅p4)解答: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是正立放大的;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倒立缩小的。2、如图0.1-4,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八上科学之旅p5)解答:兵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兵乓球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会把球向上托住。3、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实际测量。通过评估看看哪个

2、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值。(八上第一章第三节p22)解答:可用铁锤击打铁板,按着测出铁锤落下到听到铁锤击打铁板发生声音的时间,再测量出击打点到测量点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4、(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八上第一章第一节p16)(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3)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解答:(1)声波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引起骨膜振动听到声音的;经听小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2)听不到声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3、受到阻碍,听到的声音减弱。(3)振动的音叉抵在人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堵住耳朵):部位前额耳后骨牙齿感受声音强弱弱弱强听到声音,声波是通过骨头、牙齿等传到耳朵,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的。5、听不同的乐器演奏音调相同的声音。(八上第一章第三节p22)解答: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体会音色的含义。6、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放出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如果对自己的猜想有疑问,请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或者向老师请教,把问题弄清楚。(八上第一章第三节p23)解答: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自己听起来不像是本人所发

4、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我们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传导是不同的介质,所传播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我们听别人的声音时,在两种情况下,声音传播哦途径是一样的。7、给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如图2.1-5甲所示。(八上第二章第一节p35)将小孔对着发光的物体,例如灯丝,我们可以看到发光体在薄膜上呈现的像。如图乙左侧物体发光,所成像如图中所示,你能画出光行进的径迹吗?解答:能画出。 8、分解太阳光(八上第二章第五节p51)解答: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

5、、紫的色光,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形成彩色光带。9、将红色、蓝色、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各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将任意两片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什么颜色的光?透过各色透明塑料片,观察我们课本上的画面,色彩发生变化了吗?(八上第二章第五节p52)解答:把红色、蓝色、绿色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各透过红色、蓝色、绿色的光。将红色和蓝色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品红色的光;若将红色和绿色透明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黄色的光;将绿色和蓝色塑料片叠在一起,透过的是青色的光。透过各色透明塑料片,观察我们课本上的画面,色彩会发生变化。10、制作模型照相机(八上第三章第二节p62)解答:把模拟照相机对准人或

6、物体,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就能使屏幕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半透明纸上的人像是头朝下的倒像。11、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八上第四章第一节p76)解答:感觉不同,左手感觉冷一些,右手感觉热一些,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12、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八上第四章第三节p85)解答:(1)会看到马上鼓起。(2)过一会儿塑料袋又会变瘪。(3)装有酒精的透明塑料袋放入热水中,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使塑料袋膨胀,从热水中拿出后,气态酒精遇冷又变为液态,体积减小,袋子又变瘪了。13、纸锅烧水(八上第三章第三节p88)解答:水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

7、不变(约100),使得被水浸湿的纸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约183),则纸锅不会燃烧。14、蒸发制冷: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八上第四章第三节p89)解答:(1)手背会感觉到“凉”。(2)玻璃泡上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读数会降低;不涂酒精的温度计的读数不变。15、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充满试管后,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的碘。(八上第四章第四节p92)解答:应仔细观察由固态的碘变为碘蒸气的升华过程和由碘蒸气变为固态

8、的碘的凝华过程,理解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16、怎样连接,可以控制灯泡?(八上第五章第二节p101)解答: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依次连接起来。注意:(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3)经检查电路正确后,才能闭合开关开始观察和实验。17、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八上第五章第三节p106)解答:有两种接法。18、小灯泡发光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通过。试试看,电路中先后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你看到得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八下第六章第一节p4)解答:电路中连入两节电池时,小灯泡亮一些。该现象给我们

9、的启示有: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使电路中形成的电流大小也不相同。19、电池的串联(八下第六章第一节p7)解答:1.5v、4.5v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即u总=u1+u2+un20、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的亮度,如图6.4-1,用小刀把铅笔刨开,剥出铅笔芯,将铜线绑在它的一端。照图连接电路。使另一根铜线在铅笔芯上移动,观察灯泡的亮度。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八下第六章第四节p19)解答:会看到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它的长度成正比(或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长度越短电阻越小)。21、找一根缝衣服用的钢针,试着将它磁化。你能

10、找出多少种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怎样做可以使钢针获得较强的磁性?(八下第九章第一节p62)解答:能找到下面几种方法让钢针磁化:(1)让钢针被磁体的某一磁极吸引,并保持一段时间让其被磁化;(2)让钢针在水平位置固定,用磁体的某一磁极沿一个方向摩擦几次,使其被磁化;(3)把钢针放入通电(如强大的直流电)导体周围让其磁化。使钢针获得较强的磁性对应的方法如:(1)选用磁性更强的磁体,适当延长磁化时间;(2)选用磁性更强的磁体,增加摩擦次数;(3)增大通电导体中的电流等。22、如图9.2-1,一根条形磁体的外面包着一块布放在桌面上。它的n极在哪端?用一只磁针来探测一下。如果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

11、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八下第九章第二节p64)解答:小磁针的n极指示的方向不同,磁场具有方向性。23、阅读电磁继电器的说明书;观察电磁继电器;使用电磁继电器(八下第九章第五节p77)解答:(1)认真阅读说明书,“线圈额定电压直流6v”意思是电磁铁所在控制电路的电源应是直流电源,电压应为6v;“被控制电压220v、电流1a”指的是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是1a。(2)课本所示的电磁继电器,手轻触衔铁,b、c之间是通过衔铁带动触电向下运动接通的;当电磁铁不通电时连接在一起,而通电时断开的两个触电是动触点和上面的静触点。(3)把继电器线圈通过开关接到电源上,组成控制电路,通电时衔铁向下运动,带动动触点与下面的静触点相连,即b、c之间的两触点接通;当断电时弹簧带动动触点向上与上面的触点相连,即a、b之间的两触点接触,只需把另外一个电源和小灯泡串联在右图所示的b、c之间组成工作电路,即可实现继电器通电时灯泡亮,断电时小灯泡灭。24、让线圈转起来 (八下第九章第六节p80)解答: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