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结构概述学习教案_第1页
人体运动结构概述学习教案_第2页
人体运动结构概述学习教案_第3页
人体运动结构概述学习教案_第4页
人体运动结构概述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人体运动结构人体运动结构(jigu)概述概述第一页,共56页。第1页/共56页第二页,共56页。第2页/共56页第三页,共56页。第3页/共56页第四页,共56页。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或叫旋后)。n(四)水平屈伸: 水平屈伸是上臂在肩关节或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90,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向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运动为水平伸。n(五)环转: 环转是环节以近侧端为支点,绕额状轴、矢状轴以及(yj)它们之间的中间轴进行连续的圆周运动。第4页/共56页第五页,共56页。(一)肌肉(一)肌肉(jru)的分类的分类1.按肌肉外形按肌肉外形(wi xn)可分为:可分为: a.长肌

2、长肌分布四肢,收缩引起肢体大幅度运动分布四肢,收缩引起肢体大幅度运动 第5页/共56页第六页,共56页。b.短肌短肌分布躯干深部,运动分布躯干深部,运动(yndng)幅度不大幅度不大 第6页/共56页第七页,共56页。c.扁肌扁肌胸腹壁,除运动胸腹壁,除运动(yndng)外,能外,能保护内脏保护内脏 第7页/共56页第八页,共56页。d.轮匝肌轮匝肌孔、裂周围孔、裂周围(zhuwi),由环行,由环行纤维构成纤维构成 第8页/共56页第九页,共56页。2.按肌束的排列按肌束的排列(pili)方方向:向: a.梭形肌梭形肌肌束与肌肉肌束与肌肉(jru)长长轴平行,如缝匠肌轴平行,如缝匠肌 第9页/

3、共56页第十页,共56页。b.羽肌羽肌肌束与肌肉长轴呈肌束与肌肉长轴呈锐角锐角(rujio),收,收缩力量较大。缩力量较大。第10页/共56页第十一页,共56页。3.按肌肉按肌肉(jru)的主要功能的主要功能: 屈肌和伸肌屈肌和伸肌收肌和展肌收肌和展肌旋前肌和旋后肌旋前肌和旋后肌提肌和降肌提肌和降肌开大肌和括约肌开大肌和括约肌第11页/共56页第十二页,共56页。根据根据(gnj)构造不同:构造不同: 骨骼肌骨骼肌心肌心肌(xnj) 平滑肌平滑肌横纹肌横纹肌随意肌随意肌不随意肌不随意肌第12页/共56页第十三页,共56页。形态形态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位置位置冈上肌、冈下

4、肌冈上肌、冈下肌位置和大小位置和大小胸大肌、胸小肌胸大肌、胸小肌起止点起止点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纤维方向和部位纤维方向和部位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腹外斜肌、肋间外肌作用作用旋后肌、咬肌旋后肌、咬肌作用及其他作用及其他旋前圆肌、内收长肌、指浅屈肌旋前圆肌、内收长肌、指浅屈肌(二)肌肉(二)肌肉(jru)的命名的命名第13页/共56页第十四页,共56页。(一)肌肉(一)肌肉(jru)的基本结构的基本结构中间的肌腹中间的肌腹两端两端(lin dun)的肌腱的肌腱肌腹肌腹肌腱肌腱肌腱肌腱第14页/共56页第十五页,共56页。第15页/共56页第十六页,共56页。肌腱肌腱(jjin)

5、特点:特点: 无收缩能力,但能承受很大的拉伸载荷。无收缩能力,但能承受很大的拉伸载荷。第16页/共56页第十七页,共56页。二、肌肉二、肌肉(jru)的结构的结构肌肉肌肉(jru)中的血管中的血管肌肉肌肉(jru)中的神经中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纤维躯体感觉神经:躯体感觉神经:传入神经纤维植物神经:植物神经:第17页/共56页第十八页,共56页。(二)肌肉(二)肌肉(jru)的辅助结构的辅助结构1.筋膜筋膜(jn m)浅筋膜:对肌肉有保护作用。浅筋膜:对肌肉有保护作用。 深筋膜:减少肌肉或肌群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肌肉收缩时的力量。深筋膜:减少肌肉或肌群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肌

6、肉收缩时的力量。 第18页/共56页第十九页,共56页。第19页/共56页第二十页,共56页。2.腱鞘腱鞘(jinqio)减少减少(jinsho)肌腱与外周组织的摩擦肌腱与外周组织的摩擦 第20页/共56页第二十一页,共56页。第21页/共56页第二十二页,共56页。3.滑膜滑膜(hu m)囊囊可减少可减少(jinsho)肌腱与骨面之向的摩擦。肌腱与骨面之向的摩擦。第22页/共56页第二十三页,共56页。4.籽骨籽骨第23页/共56页第二十四页,共56页。第24页/共56页第二十五页,共56页。三、肌肉(jru)的物理性质(一)伸展(一)伸展(shnzhn)性和性和弹性:弹性:肌肉在外力作用下

7、,可被拉长的现象称为伸展性。当外力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现象称为伸展性。当外力解除后,肌肉又可复原解除后,肌肉又可复原(f yun)此现象称为弹性。此现象称为弹性。(二)粘滞性(二)粘滞性: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之间发生磨擦的外在表现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之间发生磨擦的外在表现,这是原生质,这是原生质(生命的原始物质生命的原始物质)的普遍特性,是胶体物质造成的普遍特性,是胶体物质造成的。它使肌肉在收缩或拉长时会产生阻力。肌肉的这种粘滞性的。它使肌肉在收缩或拉长时会产生阻力。肌肉的这种粘滞性的大小与温度成反比。的大小与温度成反比。第25页/共56页第二十六页,共56页。单轴关节两组

8、肌如肘关节屈肌、伸肌(冠)双轴关节四组肌如桡腕关节屈肌、伸肌 内收肌、外展肌(矢)多轴关节六组肌如肩关节屈肌、伸肌 内收肌、外展肌旋内肌、旋外肌(垂)v有明显有明显(mngxin)的对称性的对称性v有明显的适应性有明显的适应性第26页/共56页第二十七页,共56页。(一)起点(一)起点(qdin)和止点和止点靠近靠近(kojn)身体正中面身体正中面或在肢体近端的附着处为或在肢体近端的附着处为起点,另一端为止点。起点,另一端为止点。肌肉的起、止点是固肌肉的起、止点是固定不变的定不变的AAAABBBB第27页/共56页第二十八页,共56页。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gngzu)条条

9、件件第28页/共56页第二十九页,共56页。(二)肌肉的工作(二)肌肉的工作(gngzu)条条件件1.定点定点(dn din)和动和动点点定点: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较小的附着端。定点: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较小的附着端。动点:肌肉收缩时,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附着端。动点:肌肉收缩时,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附着端。肌肉的动点与定点可随肌肉的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肌肉的动点与定点可随肌肉的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第29页/共56页第三十页,共56页。五、肌肉五、肌肉(jru)的起止和工作条件的起止和工作条件第30页/共56页第三十一页,共56页。2.近固定近固定(gdng)和

10、和远固定远固定(gdng)近固定:四肢肌肉近固定:四肢肌肉(jru)收缩时,收缩时,定点在近侧称该肌的工作条件定点在近侧称该肌的工作条件为近固定。为近固定。 (近侧支撑)(近侧支撑)第31页/共56页第三十二页,共56页。远固定:四肢肌肉收缩时定点远固定:四肢肌肉收缩时定点在远侧端则称该肌的工作在远侧端则称该肌的工作条件条件(tiojin)为远固定。为远固定。 (远侧支撑)(远侧支撑)五、肌肉五、肌肉(jru)的起止和工作条件的起止和工作条件第32页/共56页第三十三页,共56页。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gngzu)条条件件3.上固定上固定(gdng)和下和下固定固定(gdn

11、g)上固定:头颈、躯干肌上固定:头颈、躯干肌肉肉(jru)工作时,工作时,定点在上端的称为定点在上端的称为上固定(上支撑)上固定(上支撑)。第33页/共56页第三十四页,共56页。AB下固定:头颈、躯干肌肉工下固定:头颈、躯干肌肉工作时,定点在下端的称作时,定点在下端的称为为(chn wi)下固定下固定(下支撑)。(下支撑)。第34页/共56页第三十五页,共56页。4.无固定:若肌肉收缩无固定:若肌肉收缩(shu su)时,两端都不固定,则称为无固定。时,两端都不固定,则称为无固定。第35页/共56页第三十六页,共56页。第36页/共56页第三十七页,共56页。屈髋屈膝屈髋屈膝(qx) 骨盆骨

12、盆(gpn)前倾前倾第37页/共56页第三十八页,共56页。骨盆骨盆(gpn)前倾前倾第38页/共56页第三十九页,共56页。脊柱脊柱(jzh)伸伸第39页/共56页第四十页,共56页。第40页/共56页第四十一页,共56页。(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一)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一块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是指一块(y kui)肌肉中所有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肌肉肌肉中所有肌纤维横断面积之和。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力量就越大。的生理横断面越大,肌肉力量就越大。 第41页/共56页第四十二页,共56页。(一)解剖学分析法(一)解剖学分析法1根据肌肉起止点、动定点及其所跨过的关节进行(jnxn

13、g)分析2根据肌拉线(l xin)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42页/共56页第四十三页,共56页。肌拉力线:肌拉力线: 肌肉合力肌肉合力(hl)作用线作用线。 肌拉力线的确定方法:肌拉力线的确定方法: 通过肌肉纵轴,由动点通过肌肉纵轴,由动点向定点作一连线。向定点作一连线。第43页/共56页第四十四页,共56页。第44页/共56页第四十五页,共56页。若肌肉在关节处呈若肌肉在关节处呈弯曲弯曲(wnq)状态状态,则肌拉力线应分,则肌拉力线应分两段,均由肌肉两两段,均由肌肉两附着面的中心点指附着面的中心点指向肌肉转弯处横断向肌肉转弯处横断面中心面中心第45页/共56页第四十六页,共56页。(1)

14、肌肉拉力肌肉拉力(ll)线从关节的额状轴前方跨过线从关节的额状轴前方跨过,肌肉收缩可使该关节屈;反之,则伸。,肌肉收缩可使该关节屈;反之,则伸。 七、研究肌肉七、研究肌肉(jru)运动功能的方运动功能的方法法第46页/共56页第四十七页,共56页。第47页/共56页第四十八页,共56页。(2)肌肉拉力肌肉拉力(ll)线从关节的矢状轴上方或上外侧方线从关节的矢状轴上方或上外侧方跨过,肌肉收缩可使该关节外展;反之,则内收。跨过,肌肉收缩可使该关节外展;反之,则内收。七、研究肌肉运动功能七、研究肌肉运动功能(gngnng)的方法的方法第48页/共56页第四十九页,共56页。七、研究肌肉七、研究肌肉(

15、jru)运动功能的方运动功能的方法法第49页/共56页第五十页,共56页。七、研究肌肉七、研究肌肉(jru)运动功能的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第50页/共56页第五十一页,共56页。(3)肌肉拉力线对一关节右侧上、下肢肌肉拉力线对一关节右侧上、下肢(xizh)垂直轴垂直轴的关系是顺时针方向的,肌肉收缩可使该关节外旋(的关系是顺时针方向的,肌肉收缩可使该关节外旋(旋后);肌肉拉力线对一旋后);肌肉拉力线对一 关节右侧上、下肢关节右侧上、下肢(xizh)垂直轴的关系是逆时针方向的,肌肉收缩垂直轴的关系是逆时针方向的,肌肉收缩 可使该关可使该关节内旋(旋前);节内旋(旋前);七、研究肌肉运动功能七、研究肌肉运动功能(g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