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基础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3“急走”的意思是_。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2. 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宋范成大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dòu),知有行商来买茶。
2、注释:日长:即日头升得老高。窦:孔,洞,这里指狗窝。行商:来往各地流动经商的商人。1借助注释,说说前两句诗的大概意思。_2茶商来采购茶叶,连_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进村,进一步说明农村_的特点。3.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题: (2)缘: (3)不识: (4)西林: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
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同“寨”。( )a.zài b.c
4、ái c.zhài d.chái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 )a.用鼻子闻味 b.用耳朵听见 c.用眼睛看见3理解古诗,对的画“”,错的画“×”。(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寂寞凄凉的悲苦感觉。(_) (2)“返景入深林”是指回到深林再次观赏风景。(_)(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_)(4)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5、_)5. 课内阅读。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更突出了将军的_。2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_3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_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材料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材料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
6、)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 一样,都是送别诗。(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 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 (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_ 7. 阅读理解。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zng)迹(jì),浮萍一道开。注释:艇:轻便的船。解:懂得。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撑(zhng chng) 艇(t
7、ng tìng)采(chi ci) 藏(cáng zàng)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 胆大 b. 愚笨 c. 天真 d. 活泼8.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_。2“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这里的“明艳”指的是_3“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
8、9. 阅读理解。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1 “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羸”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再查 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 , 可以组词 。2写出下列词句中带点字的意思。耕犁千亩实千箱(_)力尽筋疲谁复伤(_) (_)3把下面的诗句改写成现代汉语。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_4在这首诗中,“ , ”是写病牛,“ ,”是抒情。作者
9、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 的志向。5对比病牛,再读读现代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说说你从老黄牛中体会到了什么样的形象和精神。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_10. 古诗欣赏。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_)。(季节)2从“斜阳”表达出的是(_)。(时间)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_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红颜”指什么?_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不会哭笑的小鸟张秋生从前有只小鸟她,笑起来像哭哭起来像笑小鸟飞过座座森林到处遭遇排斥和冷嘲小鸟没处可去不知
10、怎样才能摆脱烦恼小鸟学着和松鼠交上朋友每天都向小鹿点头问好连脾气乖戾的乌鸦也成了她的莫逆之交朋友们终于明白小鸟是只普通的小鸟对好朋友何必苛求管她怎么样哭,怎么样笑从此,小鸟变成快乐的小鸟尽管她,笑起来像哭哭起来像笑1这是一首童话诗。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请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这一点。_2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排斥:_莫逆之交:_苛求:_12. 课外阅读。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
11、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_、_的特点。2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这里有_,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虽不言静而静自现。第二节接着描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_写_;然后由_转入视觉,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写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营造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c.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4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
12、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13. 阅读综合训练。候鸟之歌北岛我们是一群候鸟,飞进了冬天的牢笼;在绿色的拂晓,去天涯远征。让脱落的羽毛,落在姑娘们的头顶;让结实的翅膀,托着那太阳上升。我们放牧着乌云,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我们放牧着风,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是我们的叫喊,冰山吓得老泪纵横;是我们的嘲笑,玫瑰羞得满面绯红。北方呵,故乡,请收下我们的梦: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1读了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我们的故乡”在_,“我们的梦”是:_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和活动。诗歌第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这运用了
13、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候鸟的_的精神。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候鸟的_之情。3关于本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嘲笑玫瑰,太狂妄b.“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c.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d.“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4如果为这首诗选择一幅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a. b. c._14. 自学古诗,回答问题。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内打“”)九月( ) 初三( ) 半江瑟瑟( )2诗中写了四种景物:_、_、_、_。3在诗中作者把_比作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把_比作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杉木林地买卖合同
- 对讲机购销合同
- 手房中介购房合同
- 网络工程合同协议
- 锅炉采购合同
-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管控方案
- 钢筋购买销售合同
- 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 劳动合同和人力资源公司签订
- 光伏安装劳务分包合同
- 体检报告单入职体检模板
- 银行基本技能(第2版)电子教案
- 高中英语单词及短语汇总(北师大版)
- TTT培训教材(-55张)课件
- XXX酒店预收款收据 Deposit Receipt办公模板
- 六郁汤-古今医鉴卷四-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汽车公司APQP质量门检查表
- 数据结构教学课件:chapter8
- 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汇总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