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评价测试_第1页
人机交互评价测试_第2页
人机交互评价测试_第3页
人机交互评价测试_第4页
人机交互评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产品设计要以人为中心展开,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以人的使用作为设计的前提。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人与产品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使产品符合人的消费需求。从产品的使用来看,从一开始就与人的各项因素相联系。因此,产品设计不仅具有高的质量,高科技含量,新的材料和工艺水平,同时也包含了人的价值观念与消费欲求,具有很高的宜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12. 1 人机系统人机系统二、系统定义二、系统定义 系统定义阶段是系统定义阶段是“实质性”设计工程的开始,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选择设计方案 : 由设计者和决策人共同研究; 应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的角度考虑; 选择哪个方案的决策必须由更高一级的决策层和设计者作

2、出。 系统定义是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其功能的同时进行定义。输入功能输出功能分析包括描述、确定、和分解系统功能的过程。这里应避免“功能分配”。只定义功能是什么,不定义怎样实现功能。 系统定义阶段必须同时进一步定义“使用者”:1、使用者的群体特征(如人数、职业类型等);2、使用者的个体特征(如感觉、认知、反应能力等)。三、初步设计三、初步设计 应始终注意系统人因的要求与各个硬件及设计决策的协调一致性。应始终注意系统人因的要求与各个硬件及设计决策的协调一致性。 人机系统初步设计围绕系统设计的功能分配、作业分析以及作业要求进行:人机系统初步设计围绕系统设计的功能分配、作业分析以及作业要求进行: 2作业

3、要求作业要求 提出作业品质的要求。例如精度、速度、技能、培训等。提出作业品质的要求。例如精度、速度、技能、培训等。 3作业(任务)分析作业(任务)分析1)子功能的分解与再分解,作业分析的功能分解过程直至)子功能的分解与再分解,作业分析的功能分解过程直至“作业单元作业单元”的水平为止;的水平为止; 2)每一层次的子功能的输入和输出的确定。)每一层次的子功能的输入和输出的确定。1. 功能分配功能分配4作业序(任务流程)作业序(任务流程) 一组作业单元又可再组合为一个作业序。一个作业序是分配给一类特定使用者一组作业单元又可再组合为一个作业序。一个作业序是分配给一类特定使用者的一组相互关联的作用业单元

4、。通常一个给定的作业序可以由一个以上的使用的一组相互关联的作用业单元。通常一个给定的作业序可以由一个以上的使用者或操作者完成。者或操作者完成。功能是关于系统的工作的描述,功能是关于系统的工作的描述,功能分配是指把已定义的系统功能,按照一定的功能分配是指把已定义的系统功能,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分配原则,“分配分配”给人、硬件或软件。给人、硬件或软件。“分配分配”给人实现的系统功能要考虑:给人实现的系统功能要考虑: 人是否有人是否有“能力能力”实现该功能,实现该功能, 预测人是否乐意长时间从事这一功能。预测人是否乐意长时间从事这一功能。 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功能分配的一般原则:1)、)、比较分配原

5、则比较分配原则比较分配是指,关于人与机的特性比较,并据此进行比较分配是指,关于人与机的特性比较,并据此进行“客观、逻辑客观、逻辑”的功能的功能分配。适合人做的就分配给人;适合机器做的就分配给机器。分配。适合人做的就分配给人;适合机器做的就分配给机器。2)、)、剩余分配原则剩余分配原则剩余分配是指把尽可能多的功能分配给机,剩余的功能分配给人。3)、)、经济分配原则经济分配原则 经济分配原则以经济效益为根本依据,一项功能分配给人还是机完全视经济与经济分配原则以经济效益为根本依据,一项功能分配给人还是机完全视经济与否而定。这里的经济概念是设计、制造、使用的总费用,特别强调使用的效率。否而定。这里的经

6、济概念是设计、制造、使用的总费用,特别强调使用的效率。1、功能分配、功能分配4)、)、宜人分配原则宜人分配原则宜人分配是适应现代人观念的一种分配方法。现代人要求一项工作要更多的地宜人分配是适应现代人观念的一种分配方法。现代人要求一项工作要更多的地体现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功能分配要有意识地多发挥人的智力和技能,同时注体现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功能分配要有意识地多发挥人的智力和技能,同时注意补偿能力限度。意补偿能力限度。5)、)、弹性分析原则弹性分析原则它的基本思想是由人(使用者、操作者)自己选择参与系统行为的程度,这它的基本思想是由人(使用者、操作者)自己选择参与系统行为的程度,这种分配方法一般只适用

7、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种分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功能流程图:功能流程图: 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按其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用框图表示,就获得描述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按其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用框图表示,就获得描述系统的功能流程图。系统的功能流程图。 人机功能分配人机功能分配 根据人机功能特征的对比分析,人机合理的分工为: 强度大的、快速的、高精度的、持续时间长的、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恶劣的工作,适合机器承担; 方案设计、程序编制、装配、维修、创造、应付不测、故障处理等工作适合人去做。 同时,在人机功能分配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相关因素的影响。 比较项目产品要素的特征人的要素的特征检

8、测能力1.固定性质良好,稳定2.灵敏度、准确度、检测范围良好3.再现性良好4.线性良好5.反应快6.无错觉7.专用,缺乏通用性1.倾向性、灵敏度等随着时间变化,容易受环境和感情的影响2.倾向性和怪癖多3.识别模型和理解言语现在仍是人类特有的能力4.味觉、嗅觉虽缺乏定量性,但比机器简便,灵敏度高操作能力1.不会疲劳2.再现性、准确度、线性良好3.操作的范围、马力、力量大4.反应快5.高效率者多6.专用,一般缺乏通用性1.由于熟练而能发挥机器所不及的巧劲2.训练多需要较长时间,但由于所谓训练结果的转移,有时短时间也可训练好。但如果转移反了,反而有害,会造成错误操作的根源。3.在头脑的指挥下和感觉器

9、官协作下,能进行高度的操作,会随机应变4.通用判断能力1.高速2.定量记忆良好3.能同时高效率、协调地运转两个以上装置1.人具有特殊的判断能力,是有智能的2.人们之间的情报交流多是低效率的,因此,不善于实时的协同作业3.要高度训练,错觉、怪癖多耐久性1.保养得好可耐长期使用2.即使不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也不怕1.有自我恢复性2.记忆、熟练的结果有减退的情况3.不能自发维持紧张,因此不善于从事单调作业可靠性1.决定于设计材料等技术如何2.一般来说非常良好1.错觉多2.熟练程度要看条件如何3.紧急时有混乱情况,受情绪的强烈影响,情绪不安时低下4.无信心时低下5.有时善于排除故障等意外事态信息输出量1

10、.以输出装置的并列化和制图技术、传输线等的并用,使输出量充分加大1.虽有语言、行动、表情等,但容量都较小2.不善于量的输出其他1.产品多采用大量生产方式生产2.能全天候运转1.成为标准品成人大约要20年2.人的要素附带有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复杂的系统表71 产品要素与人的要素比较返回2.3 人机匹配人机匹配 人机匹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要选用最有利于发挥人的能力和确保人的操作可靠的匹配方式:有利于系统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 b.使人操作起来方便、省力。 c.使人在工作中感到有意义。或体现人在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d.有利于人学习的信息显示和信息加工方式。 表表72 人机系统的设计步骤人机系统

11、的设计步骤系统设计阶段阶段主要设计内容注意事项设计内容定义系统目标和参数确定系统目标使用者的要求和约束条件明确使用者的需求、特性,使用者群体特性确定系统参数确定系统使用条件、人员要求、环境条件要求系统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检测参数以及测试手段的制定系统适用条件系统作业方式,使用者的素质、培训要求与计划分析系统作业过程对人的精神动机的影响,使用者要求确定和测验标准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确定系统功能要求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系统功能路线图作业要求系统的作业内容,使用者的操作能力测定作业与人的适应程度对系统的计划要求分析系统的功能分配,功能分析、设计条件、使用者的必备条件以训练计划系统功能对比研究,人机功

12、能分配方法和分配方案研究,人机互动方式选择初步设计功能分配制定人机功能分配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作业程序设计确定作业流程,作业任务分析作业每一阶段的效能和作业舒适性信息交流方式设计人机信息交流的内容,信息交流通道信息交流的数量、质量、可靠性分析与检测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信息传递和控制的研究和实现途径,新技术的应用人与机的作业关系,人机界面的设计标准作业空间 设计 作业性质、空间要求空间与人的作业的协调关系,人体尺度与空间的对应,空间环境条件辅助设计 使用者的素 质要求 使用者的选择与训练方案作业与人的要求,选择与训练的方法与检测方式 使用设计使用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式样和内容,人的认知方

13、式,图文排列版式 辅助设计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环境保护、工具设计系统的可维修分析,材料对人的影响,工具的宜人性分析,作业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系统评价和验证 系统定义、 系统模型制定、评价的方法,验证标准、验证手法,根据检验数据对原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图纸的评价,系统模型的试验评价,确定评价标准(检验方法、分析方法、数据方式)对系统的安全性、舒适性、使用满意度评价,依据修改设计,修订作业流程,使用设计、人员培训计划等 人机系统设计是多学科综合设计,与其他设计是紧密相联的。因而,必须从系统科学的方法出发,综合各学科的观点,实现整体设计的优化。另外,人机系统设计是为了解决系统人的身心健康、舒适、满意

14、程度,它不是单一的产品设计,而是整合产品、使用者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设计。设计是发展的,不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提出,又丰富了设计。 4 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人机系统的分析评价 连接分析评价法是一种对已设计好的人、机械、过程和系统进行评价的简便方法。 连接的形式主要有: a.对应连接 b.逐次连接 (a)运用一定的符号列出包括设备和操作人员在内的人机系统的主要要素。 (b)确定连接的形态,定出“重要程度”和“频率”。 (c)计算连接值。 (d)检核最终情况是否达到要求,即分析各种连接的效果。 )()()()()()()()()()()()()()()()()()()()()()()()()(

15、65655545435325215156465454443432421414636535434333232131362652542432322212126165154143132121111rarararararabrarararararabrarararararabrarararararabrarararararab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是用来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从用户角度来判断产品的有效性、学习性、记忆性、使用效率、容错程度和令人满意的程度。 可用性概念从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由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或Ergonomics)领域提出。 人

16、因工程主要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闲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1983年的国际标准ISO 9241第11部分中对可用性的定义是指特定用户在特定的使用情景下,使用某个产品达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的大小。 有效性(有效性(Effectiveness):):用户达到某特定目标的正确度和完成度。 效率(效率(Efficiency):当用户在一定的正确度和完成下达到特定目标时所消耗的与之相关的资源量。 满意度(满意度(Satisfaction):使用产品的舒适度和可接受

17、程度。该定义强调特定用户在特定目标和特定情境下的产品使用过程。有效性有效性 在研发过程中,常见的可用性测试方法包括以用户为主的测试和以专家为主的测试方式。以用户为主的测试包括 用户测试(user testing) 有声思维(think aloud)以专家为主的测试有 认知预演(cognitive walkthrough)和探索式评估(Heuristic Evaluation)。可用性工具互动媒体设计可用性工具可用性工具眼动仪 大量运用行为实验和眼动实验。可用性测试-流程平均数标准差差异检验聚类分析回归建模定量频次统计百分数因素分析定性界面问题喜好度可靠性问题安全性问题交互问题结构问题描述统计推

18、论统计功能缺失可用性标准技术安全标准易学性高效性易记性容错性满意度可控性一致性 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为重要的认知活动。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为重要的认知活动。 评价是为了决策,而决策需要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决策。评价是为了决策,而决策需要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决策。综合评价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科学决策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综合评价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科学决策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评价是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常常要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评价是在多因素互相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在多因素互相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根据所给的

19、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10.1 综合评价概述综合评价概述 例1 购物 买钢笔,一般要依据质量、颜色、实用性、价格、外形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某一支钢笔。 买饭,则要依据色、香、味、价格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某种饭菜。 例2 旅游 假期旅游,是去风光秀丽的苏州,还是去迷人的北戴河,或者是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一般会依据景色、费用、食宿条件、旅途等因素选择去哪个地方。10.1 综合评价概述 例3 择业面临毕业,可能有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单位可以去选择,一般依据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发展

20、前途、住房条件等因素择业。例4 科研课题的选择由于经费等因素,有时不能同时开展几个课题,一般依据课题的可行性、应用价值、理论价值、被培养人才等因素进行选题。根据什么什么来判定判定 “提高交互设计的质量提高交互设计的质量”目标实现实现的程度程度?系统评价的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评价依据评价依据10.2 10.2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例例1:某种新产品有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某种新产品有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根据“质量质量” 、“成本成本” 、“实用性实用性”三个目标对这三个方案进行优、良、三个目标对这三个方案进行优、良、中、劣评价。中、劣评价。评价对象: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评价

21、等级:评价等级:V=方案,方案,方案,方案,方案方案X=质量,成本,实用性质量,成本,实用性 =优,良,中,劣优,良,中,劣方案方案=质量质量+成本成本+实用性实用性成绩成绩=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期末考试 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的不是白色系统(信息完全明确)也 不是黑色系统(信息完全不明确),而是灰色系统,包括了:社会系统、农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等抽象系统。 由于产品可用性质量的优劣通常由使用者进行主观评价,受个人的知识、经验、文化等许多已知和未知或者非确知的因素的影响很大。10.3 指标权重的确定 若干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时,其对评价对象若干个指标体系进行综合

22、评价时,其对评价对象的作用,从评价的目标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的。的作用,从评价的目标来看,并不是同等重要的。 权重系数:体现不同的作用和地位权重系数:体现不同的作用和地位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成绩成绩=平时作业平时作业*10%+期中考试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期末考试*60%(100*1+60*3)/(1+3)=7

23、0(100+60)/2=80分老板权重是3,你的权重是1一件事一件事加权平均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方法: 经验加权经验加权定性加权,由专家直接估价定性加权,由专家直接估价 数学加权数学加权定量加权,以经验为基础,定量加权,以经验为基础, 数学原理为背景。数学原理为背景。 aj=(aj i)/n j=1,2,m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 aj=aj / (aj )i=1ni=1n即将有量纲的表达式,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表达式,成为纯量,即将有量纲的表达式,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表达式,成为纯量,避免具有不同物理意义和量纲的输入变量不能平等使用。避免具有不同物理意义和量纲的输入变量不能平等使用。一

24、个人买了十个水果,有两个是苹果,四个是梨,还有四个是李子 选择钢笔选择钢笔 质量、颜色、价格、外形、实用 钢笔1、钢笔2、钢笔3、钢笔4 质量、颜色、价格、外形、实用进行排序将各个钢笔的质量、颜色、价格、外形、实用进行排序经综合分析决定买哪支钢笔与人们对某一复杂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一致。层次分析法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涉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作比较判断时人的主观选择起相当大的作用,各因素的重要性难以量化 Saaty于于1970年代提出层次分析法年代提出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一种定性与定量

25、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选择旅游地一一.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个层次:目标层O,准则,准则层层C,方案层,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目标的权重,及各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及各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重。 将上述两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方案对目标的权重。“选择旅游地选择旅游地”思维过程的归纳思维过程的归纳 元素之间两两对比

26、,对比采用相对尺度,设要比较各准则C1,C2, Cn对目标对目标O的重的重要性要性BkX1X2X3XjX1a11a12a13a1jX2a21a22a23a2jX3a31a32a33a3jXjaj1aj2aj3ajj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表中的aij表示从评价准则Bk的角度考虑影响因素Xi对Xj的相对重要性,即 :ijija 其中,i为第i个因素对于评价目标Bk的重要性。第第i个因素与第个因素与第j 个因素的影响相同个因素的影响相同第第i个因素比第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稍强个因素的影响稍强第第i个因素比第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强个因素的影响强第第i个因素比第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明强个因素的影

27、响明强第第i个因素比第个因素比第j个因素的影响绝对地强个因素的影响绝对地强2,4,6,8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不难定义以上各尺度倒数的含义,根据aij =1/a ji。尺度相同相同稍强稍强强强明强明强绝对地强绝对地强 比如,例2的旅游问题中,第二层A的各因素对目标层O的影响两两比较结果如下:A1 , A2 , A 3, A4 , A5分别表示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 A1 , A2 , A 3, A4 , A5问题:两两进行比较后,怎样才能知道,下层问题:两两进行比较后,怎样才能知道,下层各因素对上层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呢?各因素对上层某因素

28、的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呢?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确定下层各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过程。用权值表示影响程度,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看如何确定权值。例如一块石头重量记为1,打碎分成n个小块,各块的重量分别记为:w1,w2 , ,wn 旅游问题的成对比较矩阵共有旅游问题的成对比较矩阵共有6个个(一个(一个5阶,阶,5个个3阶)。阶)。问题:两两进行比较后,怎样才能知道,下问题:两两进行比较后,怎样才能知道,下层各因素对上层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排序结层各因素对上层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排序结果呢?果呢?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

29、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2)构造成对比较阵)构造成对比较阵 用成对比较法和用成对比较法和19尺度,构造各层对上一层每尺度,构造各层对上一层每一因素的成对比较阵。一因素的成对比较阵。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对每一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作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特征向量为权向量。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

30、量依据。触屏手机交互体验容易误触拖动易失败私密性差输入效率不高容易误触 762拖动易失败 11/6私密性差 1/5输入效率不高 交互体验影响因素判断矩阵容易误触屏幕大 手势丰富反馈感不强定位不精确注意力分散意外情况携带其他物品环境振动拇指活动范围拇指活动方向手势切换屏幕大 21251/321/31/257手势丰富 1/3121/611/61/643反馈感不强 241/311/31/366定位不精确 31/51/21/51/643注意力分散 1/91/31/91/61/31/2意外情况 42489携带其他物品 1/6223环境振动 388拇指活动范围 68拇指活动方向 3手势切换 表4-9 造成

31、误触的影响因素判断矩阵1. 经验评价方法经验评价方法 2. 价值分析法价值分析法3.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4. 模糊(模糊(Fuzzy)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5. 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7. 灰色理论评价法灰色理论评价法10.4 系统评价方法系统评价方法1 经验评价方法:经验评价方法: (1) 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 经验评价方法经验评价方法 (1) (1) 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 (2) (2) 两两比较法两两比较法 (3) (3) 连环比例法连环比例法 评价指标为 功效系数指标例例1:按:按“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目标评定四个企业,方案评价如表:目标评定四个企业,方案评价如表: 方案2是1

32、0个专家的经验相对一致相对一致的最优方案 2. 模糊(模糊(Fuzzy)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模糊模糊概念概念: “模糊模糊”是否指是否指“糊里糊涂糊里糊涂”?认知不确定问题认知不确定问题研究对象:具有研究对象:具有“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特点。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特点。把数学应用的范围,从精确现象扩大到模糊现象的领域把数学应用的范围,从精确现象扩大到模糊现象的领域 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量化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例如,“高个子”、“矮个子”等。如果把1.80米的人算高个子,那么,身高1.76米的人算不算高个子呢?这就很难说。因为“高个子”,“矮个子”

33、并没有二者明确的标准。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首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指标集)和评价(等级);再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及他们的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向量进行模糊运算并归一化,得到模糊评价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文化等许多已知和未知或者非确知的因素的影响很大。 元素元素a=55a=55岁的人、岁的人、b=65b=65的人与模糊集的人与模糊集 的关系的关系? ?能说能说 或或 ?AaAa(2) (2) 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概念:概念:定量定量化研究模糊概念的数学方法化研究模糊概念的数学方法 表示因素表示因素X隶属隶属模糊集合模糊集合 的的程度程度y00,1)1

34、) - 称为称为隶属函数隶属函数 -因素与集合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因素与集合的关系不是建立在0 0或或1 1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基础上,而是建立在 梯速度梯速度基础上基础上 )(xyAA)(xyAA隶属度 我们说“张三性格稳重”,性格稳重是一个模糊概念。人们在头脑中鉴别这个概念时并不要作绝对的肯定或否定,所要求的只是张三对“性格稳重”这个概念符合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可用0,1上的一个实数去度量,这个数便是“隶属度”。 如果它依变量X改变而改变就叫作“隶属函数”,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确定,也可以凭经验判断。假如我们按某种原则确定张三性格稳重程度为0.8,这也就是张三(记作X0)对于“性格稳重”的隶属函数

35、(X)的值为0.8,即(X0)=0.8。 如何用隶属函数求如何用隶属函数求隶属度隶属度?如:如:55岁的人岁的人X1A=Q集合的集合的程度程度 65岁的人岁的人X2A=Q集合的集合的程度程度(3) 模糊模糊综合综合评价步骤:评价步骤: 步骤8: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最大隶属度原则4作出综合评价结果。 35个例1 某服装厂生产服装,欲了解顾客对该种服装的欢迎程度。顾客是否喜欢这种服装,与这种服装的花色、样式、价格、耐用度和舒适度等因素有关。 1。确定模糊综合评价集。确定模糊综合评价集 影响对服装评判的因素: U=花色R1,样式R2,价格R3,耐用度R4,舒适度R5 2。建立综合评判的评价集。建立综合

36、评判的评价集 v=很欢迎,欢迎,一般,不欢迎 3。 进行单因素模糊评判,并求得评判矩阵进行单因素模糊评判,并求得评判矩阵R 花色 R1=(0.2,0.5,0.3,0.0) 样式 R2=(0.1,0.3,0.5,0.1) 价格 R3=(0.0,0.1,0.6,0.3) 耐用度 R4=(0.0, 0.4, 0.5, 0.1) 舒适度 R5=(0.5,0.3,0.2,0.0 ) R=0.2 0.5 0.3 0.00.1 0.3 0.5 0.10.0 0.1 0.6 0.30.0 0.4 0.5 0.10.5 0.3 0.2 0.04。建立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建立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 男、女、老、幼各有所好,观点不同 各消费层次的人观点不同, 各因素侧重不同 假定男顾客比较侧重舒适度、耐用度,而不太讲究花色和样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