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宜宾中气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二 0 一三年五月目录1 编制目的 1.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1.公司特种设备分类 12.2 危害程度分析及事故类型 2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4 组织机构及职责 3.4.1 应急组织体系 35 预防与预警 6.5.1 危险源监控 66.信息报告与处置 8.6.1 信息报告与通知 86.2 信息上报 86.3 信息传递 87 应急处置 9.7.1 响应分级 97.2 响应程序 107.3 应急结束 127.4 处置措施 12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6.8.1 保障措施 168.2 应急队伍保障 17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2、178.4 经费保障 19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特制定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公司特种设备分类2.1.1 锅炉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它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 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 30L 的承压蒸汽锅炉, 出口水压大于 或者等于 0.1MPa (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 0.1MW 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 体锅炉
3、。2.1.2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 (含气瓶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 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2.5MPaL的 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 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 盛装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2MPa (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1.0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C液体的气瓶等。2.1.3 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 或者等于0.1MPa (表压)的气体、液化 气体
4、、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 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 25mm 的2.1.4 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额 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 等于 2m 的 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2.2 危害程度分析及事故类型2.2.1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含气瓶)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工作且介质复杂的特种设备,主要作用 为: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用于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 体的净化分离;用于储存和盛装气体、
5、液体、液化气等介质。主要危险性在于其容易失去密 封介质的能力,表现形式有爆炸和泄漏两大类。如果是可燃介质逸出科造成气体爆炸、火灾; 如有毒介质逸出,可造成中毒及环境污染,如盛装量较大的时候,发生事故的后果会更加严 重。压力容器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先天性缺陷,设计结构不合 理、选材不当、强度不够;二是使用过程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失检、失修、安全装置失灵等。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有爆炸、泄漏、燃烧、火灾、中毒及设备损坏等。2.2.2 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一种承压设备,除可导致本身爆炸外,还会因介质泄漏引起爆炸、火灾、中 毒等恶性事故。压力管道的主要危险
6、性在于易于失去密封介质的能力,表现形式分为泄漏和 爆炸量大类,其中泄漏占绝大多数。于压力容器相似,可燃介质逸出后可造成气体爆炸、火 灾;如果是有毒介质逸出可造成中毒及环境污染。压力管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主要有 爆炸、燃爆、火灾、中毒、灼烫等。常见事故有泄漏、爆炸、燃爆、火灾、中毒及设备损坏等类型。2.2.3 起重设备起重设备是一种搬运设备,主要用于起吊重物,在空间移动后,在制定地点放下重物, 即通过在空间的移动完成重物位移。其中机械危险性在于容易出现设备失控和起吊物失控。设备失控可导致 起重机倾覆、折臂、碰撞等;起吊物失控可导致吊物坠落、碰撞。另外其中 机械还会导致触电、机械伤害等。常见事
7、故有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伤害。常见的事故类型 有吊物坠落、挤压碰撞、触电、机体倾翻和设备损坏等。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 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预防为主,重点监控。切实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 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主要设备、重点部位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分级监管以及事故监测、 预警工作。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建立班组、工段、分厂、公司四级联动机制;加强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队伍建设,及时掌握更新在用特种设备信息数据,实现动态监管。4
8、)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实行 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程 序,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4 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应急组织体系4.1.1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组、事故现场抢 救组、事故伤员救护组、事故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处理组、事故现场监测组、事故善后处 理组、事故治安保卫组、事故现场管理组等工作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网络图见附件一。4.1.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指 挥 长: 公司经理副指挥长: 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成 员: 公司其他领导成
9、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事故发生时,如经理不在,由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担任指挥长) 职责: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统一领 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处理与抢险救灾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负责与地方政府 及各紧急救援机构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决定其他有关事故应急和抢险救 灾的重大事项。4.1.3 应急指挥中心人员主 任: 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副 主 任: 生产部负责人成 员:综合部负责人、生产部副部长、生产部安全员、生产部环保员、调度员24职 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发生及救援情况,及时向指挥部和上级报告,根据 指挥长或上级领导的指令,调
10、度人力、物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负责与事故现场指挥组和事 故应急指挥部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负责审核事故新闻报道;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执行 小时制应急值班,办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4.1.4 事故现场指挥组组 长: 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副 组 长: 总工程师、生产部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职 责:负责了解、收集、掌握事故发生的全面情况,及时汇总和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事故应急的联络工作。负责指挥部各组之间救、排险工作的指挥和协调。4.1.5 事故现场抢救组组 长:保卫部负责人副 组 长: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设备部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职责: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制
11、定事故救援方案, 并负责组织实施4.1.6 事故伤员救护组组 长:综合部负责人副 组 长:工会负责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 职责:根据事故的轻重、伤员情况负责和公司指定的医疗救护机构联系,确定医疗救护 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4.1.7 事故后勤保障组组 长: 常务副总经理副 组 长: 财务部负责人、供销部负责人、设备部负责人、仓储部负责人职责: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的采购、调拔的组织工作,保证抢救所需物资供应及车辆的调 度使用;保证各种抢救物资及时运送到位;做好现场抢救人员的生活安排。4.1.8事故现场监测组组 长:技术部负责人副 组 长:主管环保负责人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各种数据的取样分析,
12、为事故应急指挥部提供准确的 数据。便于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援决策。4.1.9 事故治安保卫组组 长: 保卫部部长 职责: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维护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确保现场抢救指挥等应急救援工 作的正常进行。负责疏散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无关人员至安全地段。救援工作结束后负责事故 现场的保护工作。4.1.10事故现场管理组组 长: 事故所在工段工段长副 组 长: 当班班长当班调度员职责:评估初发事故的规模,及时准确报警。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减少财 产的损失。在消防队到来之前,直接组织参与救护抢险。除必要的抢险人员外,安排其他人 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及时抢救伤员。在事故现场指挥组到来之前担任临时现场
13、指挥。事故现 场指挥组到达现场后,及时报告事故起因和所采取的措施、现状和效果。4.1.11事故调查处理组组 长: 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副 组 长:总工程师、生产部负责人、技术发展部负责人、设备动力部负责人、事故单 位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或配合上级部门深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召开事故分析会, 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并监督执行。4.1.12事故善后处理组组 长: 工会负责人副 组 长: 综合部负责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职责: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稳定职工群众思想情绪,解决伤亡者家属的实际问题, 维护社会稳定。5 预防与预警5.1 危险源监控5.
14、1.1 一般危险源监控1)各单位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严格按照巡检制度进行巡检。2)各单位安全员和设备技术人员每周对本单位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不定期巡检。3)安全主管部门每月对全厂进行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危险性大的设备、工艺。4)危险作业岗位人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专业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5.1.2 重大危险源监控1)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重大危险源进行远程 24 小时录像监控。2)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和声光 报警器。3)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重大危险源每日进行巡检,并定期进行全面性安全检查。4)领导 24 小时值班。
15、5)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5.1.3 危险源预防措施1)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2)特种设备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分别安装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切断阀、 呼吸阀等安全附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加强维护和定期送检,保证安全附件齐全、灵 敏、准确、可靠;3)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 分厂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 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随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 属仪表定期进行校验、检修;4)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压力、温度操作,不得随意原设计的工艺条件,严禁超 温
16、、超压工作;5)加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仿佛保温工作,压力容器的外表应保持油漆完整,器内防 腐层应视情况进行检查以保持防腐层完好无损;6)锅炉使用单位应建立锅炉的定期工作制度,按时完成定期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锅炉定 期排污、锅炉吹灰、备用设备定期切换和试运行,水位计的小队和清洗、向空排气阀定期试 验、汽压包和调节阀(挡板的校对、贮气罐和油罐的脱水等;7)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 或报告主管领导 进行处理;8)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后,应下发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 并落实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9)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
17、有效使用。10)罐区和生产现场采用防爆电器和照明,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器,现场设置紧急停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并实现 DCS 控制;5.2预警行动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立即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确定应急方案,并通知 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 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宜州市应急办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6.信息报告与处置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各 单位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内部电话、紧急通知、张贴告示等。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预警信
18、息进行发布和解除。并根据事故影响的程度报宜州市 安监局和河池市安监局备案。6.1信息报告与通知在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类型,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包括厂内、政府) 报告事故情况,24小时应急电话:厂内指挥电话:3112290135580801186.2信息上报1)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人员中毒事故等重大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电话 报警,向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立即 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情况。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 速拨打110或120进行救援。
19、或向宜州市消防队求救,请求协助救援。宜州市消防队电话: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当地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应超过1h。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的 发展变化趋势。需指挥部立即采取的措施等。宜州市安监局电话:3188170河池市安监局电话:21139916.3信息传递在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如果需要向周边单位进行通报,由对办公室向 有关单位进行事故信息的通报,确保周边单位的安全7 应急处置7.1 响应分级根据生产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及本公司自身的控制事态的能力,事故分为以下等级。7.1.11级特别重大事故1)造成 30
20、人以上死亡2)造成 100 人以上重伤3)造成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7.1.2H级重大事故1)造成 10 以上 30人以下死亡2)造成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3)造成 5000万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7.1.3皿级较大事故1)造成 3 人以上 10人以下死亡2)造成 10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3)造成 1000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7.1.4W级一般事故1)造成 3 人以下死亡2)造成 10 人以下重伤3)造成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7.1.5V级企业事故1)公司内某装置单元发生火灾、爆炸,但未引起连锁爆炸,依靠公司内部能力能够在短 时间内消除
21、危险。2)事故安全影响限制在公司厂界边界,环境影响控制在公司内现场周边,但未引起人员 死亡或重伤。3)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要调动全公司的力量进行控制。7.2 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立即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确定应急方案,并通知 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 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广安市应急办报告,及时研究因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公司应急响应程序图生产7.3 应急结束7.3.1 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可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2)泄漏已经降至规定的限值内;剧毒品彻
22、底无泄漏;3)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已无继发可能;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7.3.2 事故终止程序1)现场指挥部确认事故应急终止时间,或有事故发生车间提出,经救援指挥部批准;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小组下发应急结束的指令;3)应急救援结束后,继续对现场进行监控,直到其他补救措施无继续进行为止。7.3.3 应急结束后续工作1)将事故情况按照规定如实向宜州市、河池市应急办报告。2)保护事故现场3)向事故调查小组递交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急救援过程的一切材料。事故调查小组认真做事故分析调查。4)由生产部负责整理编制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结报告,报公司救援指挥部审核;并报宜
23、州 市、河池市应急办。7.4 处置措施特种设备突发事故一般伴随着爆炸、泄漏、火灾三种事故危害,发生事故后应急指挥部 应向有关人员询情、现场侦察并迅速确定事故部位,确认被困人员情况,划定警戒区域。判 断和查明再次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紧紧抓住泄漏后再次爆炸的之前的有利时机,抓紧时 间确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划定警戒区,优先救护现场遇险人员,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现场险 情,再逐步排除险情。7.4.1划定警戒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信息收集情况,划定的危险区域及防护等级标准(见表 741-1),设定的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疏散无关人员从侧风向或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 带。在安全区合理设置出人口,视情况设立隔
24、离带。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资进出。7.4.2应急防护应急处置时严禁单独行动,应急指挥部并应根据爆炸现场划定的危险区域及防护等级 标准(见表741.1),采取相应等级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护标准见表742-1。见表7.4.1-1防护等级划分标准危险区毒性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剧毒一级一级二级高毒一级一级二级中毒一级二级二级低毒二级三级三级微毒二级三级三级表7.4.1-2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 毛巾等防护器材7.4.3救护遇
25、险人员事故现场抢救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发现伤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伤员救护组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优先将伤情较重者送到医院救治。7.4.4 控制现场险情进入事故现场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严密监视事故现场 的爆炸、泄漏、着火情况,防止灾情扩大。1)爆炸现场(1)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后,为防止事故扩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 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 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2)锅炉
26、及其蒸气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 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并将情况逐级上报。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 救助。(3)如爆炸现场有着火储罐或受火势威胁的容器时,应尽可能冷却燃烧储罐及其受 火势威胁的邻近容器,重点冷却受火势威胁的一面。利用喷淋、水炮等固定或半固定消防 设施,对储罐进行均匀、不间断地冷却,降低储罐温度、压力,减少物料蒸发、泄漏,防 止灾情扩大。用干沙土、水泥粉、煤灰等围堵或挖沟导流泄漏物,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 或危险源流散,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2)泄漏现场(1)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发生爆裂、鼓包、变形造成大量泄漏或突然停
27、电、停水,使压 力容器及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 急停止运行。(2)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必须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 护,根据防护等级划分标准选择相应等级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标准见。(3)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应急指挥部确定事故可能波及区人员的撤离,疏散人 员从泄漏区域的侧风向或上风向至安全地带,根据泄漏物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域。(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泄漏中毒事故后,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 或口罩、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呼吸防护,进入现场关闭所有通气阀门或采取堵漏,并将救出人 员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
28、场救护,中毒严重的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5)泄漏源控制关闭前置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 荷运行或排空等。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6)泄漏物处理 液体泄漏物处理 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同时可采用移动风机,加速气体向高空扩 散。对于可燃液体泄漏物,为减少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 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到容器或槽车内;当
29、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 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气体泄漏物处理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 云流向,或适当使用防爆型移动风机送风,驱散泄漏物。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 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置用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3)火灾现场(1)优先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 员抢救出来。根据火场情况,确定事故波及范围,划定警戒区域,疏散有关人员从火场侧 风向或上风向至安全区。(2)先控
30、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 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 : 人和物相比, 救人是重点;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 危险的方面是重点;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火势蔓延 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 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火灾发生会伴有浓烟、火光,产生大量的烟、一氧化碳
31、和二 氧化碳。同时,合成纤维、像胶、塑料等燃烧时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氧化氮、氰化氢等 毒气;因此,参与消防灭火和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采取或掌握灭火过程中防烟防毒的基本措施:发生室外火灾,消防人员一般不要站立在着火点的下风侧,避免吸入烟气 晕倒。发生室内火灾,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前,应先打开门窗。消防人员灭火时还应佩戴 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发生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火灾,消防人员在 扑救时一定要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穿戴安全帽,防护衣鞋等。过滤式防毒 面具应根据化学毒剂和有害气体的种类选用相应类型的滤毒罐。当空气中氧气浓度降到18%以下,毒性气体浓度在2鸠上时,各种型号的
32、滤毒罐都不起滤毒作用,应停止使用滤毒罐, 改用氧气呼吸器。如果发现抢救人员有头晕、恶心、发冷等中毒症状,应立即撤离火灾 现场,让其安静休息,吸取新鲜空气,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4)起重设备事故现场电动葫芦、吊车等起重设备吊运重物时如遇突然停电或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准离开现场,要警戒任何人不准通过危险区,等电力恢复或设备处理完后将吊运的重物放 好后才能离开。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1保障措施8.1.1公司内部电话报警联系应急指挥中心:报警电话:3113119应急总指挥:3112988应急副总指挥:7993588现场指挥:7993056生产部:3112293办公室:3112
33、303VAE 厂:3112610水气厂:3112278仓储部:3112319保卫部: 3113133综合部3112317党群工作部3112318设备动力部:3112314供销部3112291技术部31122898.1.2对外联络XXX 安监局:2113991XXX 安监局:3188170XXX 政府办公室:3188100XXX公安局:110XXX消防大队:119XXX 卫生局:3188120XXX急救中心:120XXX环保局:3142144XXX工人医院:31101208.2应急队伍保障(1)职责与任务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都负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公司消防队是化学事故应 急救援的骨干力
34、量,担负公司各类化学事故的救援处置任务。(2)组成及分工1)通信联络队:由总调度室组成负责人为生产部部长。担负救援队伍之间的联络和对 外联络任务。2) 治安队:由保卫科组成,负责人为保卫部主管保卫副部长。 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 设立警戒、指导职工疏散任务。3) 消防队:公司设立专职消防队,是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主体,人员20人,其中队长 一名,指导员一名,班长2名。负责人为公司保卫部主管消防副部长,担负灭火、洗消和抢 救现场人员的任务。4)抢险抢修队:由设备厂和事故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为工程部部长,担负抢险抢修指 挥协调任务。5)医疗救护队:由后勤人员组成,负责人为综合部部长,担负受伤、中毒人员的就地抢 救及转院治疗工作。6)物资供应服务队:由供销部人员组成,负责人为供销部部长,担负抢救物资的的准备 于供应。7)运输队:由公司办公室车班人员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