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1.gif)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2.gif)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3.gif)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8e130e79-cc36-413a-8f6e-c532074c4168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一乘除法小树有多少棵( 1)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一、情境引入: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
2、树木。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1. 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2.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3. 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 20×3=4. 讨论算法。20+20+20=602×3=6, 20×3=60·····三、拓展应用:1.3 ×25× 46× 730×250× 46×70300 ×2500× 46×700你发现了什么?2. 香蕉每堆 200 根小象每天吃 60 根。大象每天要吃 90 根。3 头小象吃一
3、堆香蕉,够1 天吃吗? 1 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四、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需要多少钱( 2)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具准备: 挂图、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4、。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二、探索新知:1. 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2. 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3. 引出:买 3 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 12 × 3 = (2)全班交流算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4. 解决问题:买 3 个球需要多少钱?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5.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三、拓展应用:1.13 × 370 ×5 24 ×215×331×
5、; 334 ×2 24 ×413×52.、一共有多少块饼干?、每个小朋友15 块,分给 6 个小朋友,够分吗?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五、作业: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练习一( 3)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
6、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难点 :解决教材第 7 页第 7、8 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开火车练口算。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法是否掌握。2. 教材第 6 页第 1 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3. 教材第 6 页第 3 题。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或“ =”,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教材第 6 页第 2 题。先让学生
7、自己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教材第 6 页第 4 题。寻找本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 说一说是根据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教材第 7 页第 6 题。寻找本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 3 倍”“ 2倍”的含义,学生列式解答。2. 教材第 7页第 7题。(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
8、数学信息,明确题意。(2)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3)列式解答。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还要积极运用它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 教材第 7页第 8题。(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学们共80 人去参观科技馆,怎样租车合算?(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3)小组学习,共同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2. 教材第 7 页第 5 题学生独立作业。五、作业: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参观科技馆( 4)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
9、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二、探索新知1. 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
10、的?2. 学生列出“ 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3.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三、拓展应用1. 60 ÷3200÷5240÷8120÷4560 ÷7900÷ 3180÷ 6270÷ 92.一包糖共 80 块。分给 2人,平均每人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280÷2 =48你发现了什么?3. 这本书共 170 页,我已经看了 90 页。、还剩多少页每看?、剩下的书,要在4 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
11、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植 树(5)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 结合具体情境, 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用具: 挂图、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 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二、探索新知1. 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
12、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 解决“每组 3 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 学生列出“ 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3.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三、拓展应用1. 46 ÷284÷4630÷996÷ 366 ÷3100÷5720÷848 ÷22.7元 12元84元、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在里填上“ >”“ <”或“ =”。48÷4 84 ÷4
13、720÷8720÷924×324× 226÷226× 2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 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练习二( 6)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
14、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教学难点 :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1. 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2. 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2. 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3.
15、 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 48÷2=24 和 90÷6=15 两道算式。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2. 教材第 12 页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3. 教材第 12 页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4. 教材第 12 页第 3 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
16、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复习( 7)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2.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星期天,一群同学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1. 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 8 元,一共花了 80 元。2.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
17、多少名同学? 80÷ 8=10(人)3. 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 8 元, 10 人一共花了多少钱?4. 学生独立解答: 8×10=80(元)5. 观察“ 80÷8=10”和“ 8×10=80”这两个算式,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 8、10、80,用 8 和 10 相乘得 80,用 80 除以 8 得 10,用 80 除以 10 就得 8,乘除法运算刚好相反。2. 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3. 教材第 12 页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三、应用
18、迁移,巩固提高1. 教材第 13 页第 7 题:填表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2. 教材第 13 页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2. 教材第 13 页第 5 题。独立完成。你是怎样判断两个算式的大小的?五、作业:作业本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二观察物体搭一搭( 8)教学目标:1.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2.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19、。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用具: 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 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索新知(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2学生同桌间游戏。3学生交流教
20、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1师生活动师范。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三、拓展应用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3、搭一搭,填一填。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2、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
21、日练习三教学目标:1.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2. 在拼搭和辨认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3. 让学生在猜一猜、搭一搭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 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兴趣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搭积木,同学们高兴吗?今天老师把要求稍微提高了一点,不仅要考察谁会搭,还要考
22、察谁会看、会画。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2. 教师发出指令:用 4 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 3 个正方形。3. 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4. 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5. 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 4 个正方形。6. 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 2 个正方形。7. 再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丛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8. 学生分小组做上述拼搭游戏。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第 1 题:学生先用正方体学具搭出题中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后,再做判断和选择;组织交流。2. 第
23、 2 题:学生按题目要求独立想一想、搭一搭、看一看,再连一连。3. 第 3 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搭一搭、 看一看、填一填;组织全班交流。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总结:通过今天搭立体图形的活动,我们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2. 拓展:你们能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的样子画在方格纸上吗?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三千克、克、吨有多重( 10)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 千克和1 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 掌握“ 1 千克 = 1
24、000 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 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 :掌握“ 1 千克 = 1000 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1教学用具: 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 千克的盐。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 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2. 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 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二、实
25、践体验,建立概念。1. 认识秤。2. 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拎一拎。、说一说。、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3.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4. 单位换算。、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 1 千克 2 袋 500 克的盐,也可以称 5 袋 200 克的米等活动。= 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用“ 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三、拓展应用1.一个鸡蛋重()一个西瓜重()2.2kg = ()g4000g= ()kg7kg = ()g8000g= ()kg3. 实践活动4. 想一想:1 千克的棉
26、花和 1 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2. 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 千克、 2 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有多重( 11)教学目标:1. 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 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4. 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 : 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
27、。 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 1 千克?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 1 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2. 全班交流。3.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 1 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
28、的物品的质量重 1 千克。2. 第 2 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2. 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1 吨有多重( 12)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 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2. 掌握“ 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 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 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
29、 :掌握“ 1 吨 = 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 各种秤、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二、探索新知:1. 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2. 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3. 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 50 吨”的质量。4. 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三、拓展应用1.4千克=(50000克 = (18 t =()克3)千克)k
30、g吨=()千克()t = 2000 kg()kg = 6 t2. 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5005025053. 连一连。2克2千克200千克400克4. 在里填上“ >”“ <”或“ =”500 kg 3 kg1 kg 300 g9 kg 9000g800 g 10 kg3 kg 3 t4000 g 4 t8000千克 8吨4500克 4千克3 t 3600 kg5 t 5000 g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2. 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练习四教学目标 :1. 巩固
31、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2.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3. 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4.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称物品,认秤。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2贴标签。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
32、,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3补标签。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 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三、复试1第 5、6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 7 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第 8 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4第 9 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三、应用迁移,巩固提
33、高1. 第 10题。2 6000 克=()千克3 kg=() g4吨=()千克6000 t =()kg4千克 500 克=()克 3吨 70千克=()千克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第 11 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 3 个苹果和 3 个梨合起来刚好和 9 个桃子一样重,所以 1 个梨和 1 个苹果应和 3 个桃子一样重。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目标 :1.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2
34、. 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3. 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过程进行比较,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4.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教学难点 :有序搭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学校食堂每天为同学们提供午餐盒饭,每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2. 出示“星期三菜谱”,学生在明确“菜谱”内容后提供问题“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学生分 4 人活动小组探索解决“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画表格”、“画搭配
35、路线图”、“文字记录”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和同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摆一摆、配一配。2. 全班交流。教师将学生记录的搭配方法板书到黑板上。3.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搭配过程进行比较,说一说“怎样搭配才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重点介绍画“搭配路线图”,并用多媒体进行演示。4. 学生根据前面所得经验独立完成并汇报。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 题情境图。(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2)学生独立解决。(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
36、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并抽象出“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2. 出示“练一练”第 2 题情境:“帮小红搭配衣服,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搭配过程。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搭配问题,只要我们按顺序思考、搭配,就可以又好又快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回家后清理一下自己的衣柜,看一看有几件外衣、几条裤子,要搭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四乘法购物( 15)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在具体情境中,能
37、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 (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购物,请同学们看挂图!二、探索新知: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例如:买 4 把椅子需要多少钱?12 ×4=48 (元)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
38、算法。(1)12+12+12+12=48(2)1 2(3)1212× 412× 1 24 84 8三、拓展应用1试一试:买两个书柜需要多少钱?2 1431 1232 1 4× 2× 3× 3× 23 7× 3+48×6+35+2×82 ×6+54×9+63+6×74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3 倍。一件大衣多少钱?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钱?5、填表。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
39、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去游乐场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二、探索新知:1. 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2. 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
40、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3. 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4. 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5. 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例如: 16 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16 ×4=48 (元)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三、拓展应用1. 连一连。2×3215× 416× 526× 85× 1219× 560× 74× 303× 1624× 252× 415× 617× 54× 163× 4084× 52.23164872× 2× 5× 2× 43. 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 2 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4. 光明小学 3 名教师带 45 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 400 元钱买门票够吗?四、总结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教学反思20年月日乘火车( 17)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词性辨识及句子结构成分++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 环境监测员-高级工鉴定复习题练习试卷附答案
- 大气污染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麦德龙案例分析》课件
- 《人口迁移的原因》课件
- 《餐飲銷售工作》课件
- 《为政以德复习》课件
- 《小学语文课程下》课件
- 行政职业能力训练课件
- 《钢筋手算》课件
- 火电厂各指标指标解析(最新版)
- keysight眼图和抖动噪声基础知识与测量方法
- TPU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表
- 锅炉补给水阴阳混床操作步序表
- 2005年第4季度北京住房租赁指导价格
- 医疗器械GMP计算机软件确认控制程序
- 苏教版最新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与解决问题专项
- 髋关节置换术男性患者留置尿管最佳时机探析和对策
- [爆笑小品校园剧本7人]爆笑小品校园剧本
-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CMS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