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时§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教学目标1、 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2、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3、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4、 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难点: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无论是边,还是角,它都有其它三角形所没有的性质。这一章,我们继续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1、 梯子的倾斜程度在很多建筑物里, 为了达到美观等目的, 往往都有部分设计成倾斜的。 这就涉及到倾斜角的问题

2、。用倾斜角刻画倾斜程度是非常自然的。但在很多实现问题中,人们无法测得倾斜角,这时通常采用一个比值来刻画倾斜程度,这个比值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倾斜角的正切。1) (重点讲解 )如果梯子的长度不变,那么墙高与地面的比值越大,则梯子越陡;2) 如果墙的高度不变,那么底边与梯子的长度的比值越小,则梯子越陡;3) 如果底边的长度相同,那么墙的高与梯子的高的比值越大,则梯子越陡;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刻画梯子倾斜程度的几种方法,以便为后面引入正切、正弦、余弦的概念奠定基础。2、 想一想(比值不变)想一想书本 P3想一想通过对前面的问题的讨论, 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来刻画

3、梯子的倾斜程度。当倾斜角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确定。这一比值只与倾斜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3、 正切函数( 1) 明确各边的名称A的对边( 2)tan AA的邻边B斜边A的对边ACA的邻边( 3) 明确要求: 1)必须是直角三角形; 2)是 A 的对边与 A 的邻边的比值。 巩固练习Aa、 如图,在 ACB中, C = 90 °,1) tanA =; tanB =;A2) 若 AC = 4 , BC = 3,则 tanA =C;B;tanB =3) 若 AC = 8 , AB = 10 ,则 tanA =;tanB =B;Cb、 如图,在 ACB中, ta

4、nA =。(不是直角三角形 )( 4)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4、 讲解例题例 1 图中表示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分析:通过计算正切值判断梯子的倾斜程度。这是上述结论的直接应用。A5m13m5m8mBC例 2如图,在 ACB中, C = 90 °, AC = 6 ,tan B3 ,求、的长。4BC AB分析:通过正切函数求直角三角形其它边的长。5、 正切函数的应用书本 P 5正切函数的应用随堂练习6、书本 P 6随堂练习7、练习册 P 1小结正切函数的定义。作业书本P6习题 1.1 1 、2。第2课时§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教学目标5、 经历探索直角

5、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6、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正弦、余弦)的意义,并能够举例说明7、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8、 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难点:理解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正切函数,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其它的两个函数。复习正切函数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8、 引入P 7 顶斜边书本A9、 正弦、余弦函数 A的邻边sin AA的对边A的邻边A, cos A斜边斜边 巩固练习c、 如图,在 ACB 中, C = 90°,C1) sinA =;cos

6、A =; sinB =;cosB =2) 若 AC = 4,BC = 3,则 sinA =; cosA =;3) 若 AC = 8,AB = 10 ,则 sinA =;cosB =;d、 如图,在 ACB 中, sinA =B。(不是直角三角形 )10、三角函数锐角 A 的正切、正弦、余弦都是A 的三角函数。BA的对边CB;AC11、梯子的倾斜程度si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cos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12、讲解例题例 3如图,在 Rt ABC 中, B = 90°, AC = 200, sin A0.6 ,求 BC 的长。分析:本例是利用正弦的定义求对边的长。CAB例 4如图,在

7、Rt ABC 中, C = 90°, AC = 10, cos A12 ,求 AB 的长及 sinB。13分析:通过正切函数求直角三角形其它边的长。BCA随堂练习13、书本 P 9随堂练习14、练习册P 2小结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作业书本 P 9习题 1.22、3教学后记第3课时§ 1. 2 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目标9、 经历探索 30°、 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10、 能够进行含有 30°、 45°、 60

8、76;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11、 能够根据 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进行含有 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难点:记住 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两节课,我们研究了正切、正弦、余弦函数,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15、引入书本P10引入本节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并利用这些值进行

9、一些简单计算。16、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通过与学生一起推导,让学生真正理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ABBCCA度数sincostan30°13322345°2212260°31322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17、讲解例题例 5计算:(1)sin30°+ cos45°;(2)13 cos30 ;( 3) cos30sin 45 ;(4) sin 2 60 cos2 45tan 45 。sin 60cos 45分析:本例是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例 6填空:(1)已知 A 是锐角,

10、且 cosA =1,则A=°, sinA =;2(2)已知 B 是锐角,且 2cosA = 1,则 B =°;(3)已知 A 是锐角,且 3tanA3= 0,则A =°;例 7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 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 60°,且两边的摆动角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分析:本例是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的具体应用。O例 8在 RtABC 中, C = 90°, 2a3c ,求 a , B、 A 。cBCD分析:本例先求出比值后,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确定角的大小。A随堂练习18、

11、书本 P 12随堂练习19、练习册P 4小结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切忌死记硬背。作业书本 P 13习题 1.31、2全章复习:第 5、6 课时教学后记第7课时§ 2.1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教学目标12、 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13、 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14、 能够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猜测增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橙子的总产量最多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难点: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一

12、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重要的函数二次函数。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20、橙树的产量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并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教学时要与学生一起认真分析,以利于引入二次函数。橙树数每棵树产量总产量目100160051(1001)(60051)100260052(1002)(60052),100x6005x(100x)(6005x)y ( 600 5x)(100x)y5x2100 x 60000想一想书本 P 35想一想想一想是学生自然会想到的问题,教学时应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再通过数值统计的方法得到猜想。

13、21、银行储蓄做一做书本 P 35做一做做一做是为了降低列式的复杂程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考虑利息税。22、二次函数定义及一般形式一般地,形如 yax2bxc (a、 b、 c 是常数, a0 )的函数叫做x 的二次函数 。注意: 1) x 的最高次数为 2; 2) a0 ,但 b、 c 可以为零。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或写出一些二次函数的例子。巩固练习1)书本P 36随堂练习12)练习册 P 171 、223、讲解例题例9 练习册 P18 3例 10 书本 P 36 随堂练习 2。巩固练习1)练习册 P 173 9随堂练习24、练习册P 181 5小结二次函数定义及一般形式。

14、作业书本 P37习题 2.12教学后记第8课时§ 2.2 结识抛物线教学目标15、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x2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16、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x2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17、 能够利用描点法作出yx2 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次函数yx 2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难点: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象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一般函数都有其图象,二次函数都不例外。那么它的图象是一条什么曲线

15、呢?这节课,我们先研究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x2 和 yx2 的图象。让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它的图象吧。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25、作二次函数 yx2 的图象作图象的三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此图象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一般取七个点。26、二次函数 yx2 的图象和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本节讨论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x 2 的图象的作法,并引出抛物线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这类抛物线的性质,要结合图象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讲,老师作适当点拨。议一议书本 P 39议一议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要提醒学生不要忽略y 轴左侧的图象。二次函数 yx2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开口向上,且关于y

16、 轴对称。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它的图象的最低点。巩固练习练习册 P 191 、227、作二次函数 yx2 的图象此函数的图象由学生完成,老师作适当指导。两个图象的形状相同,但是开口向下,两个图象关于x 轴对称。巩固练习练习册 P 19328、讲解例题例 11 已知二次函数 y ax2 的图象过点 P(1, 8),求此函数的解析式。例 12 已知二次函数 y 2x2 c 的图象过点 P(2,6),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分析:两道例题都是通过图象的已知点,求出函数的未知的系数。求解时,要分清坐标点的两个数应该分别代入哪个位置上。随堂练习29、练习册P 194 930、练习册P 20小结

17、二次函数yx2 和 yx 2 的图象及其性质。作业已知二次函数 y3x 2c 的图象过点(,)和Q( ,),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及k值。P 1 62 k教学后记第9课时§ 2.3 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8、 经历探索二次函y数 ax 2 y 和ax2 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19、 能作出2和22的异同,理解 a 与 c 的图象axaxc的图象,并能够比较它y们与xyy的影响20、 能说y出 ax2y和 ax2c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1、 体会二次函数是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 a 与 c 的

18、图象的影及响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难点:理解 a 与 c 的图象的影及响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在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最简单的二次函数 yx2 和 yx2 的图象。这节课,我们将接着讨论形如y和2y2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以及a 与 c 的图象的影响。axaxc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31、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刹车距离是二次函数关系的应用之一,本节借助晴天和雨天刹车距离的不同,引出二次函数的系数对图象的影响。s1 v 250| a | 越大,开口越小; | a |越小,开口越大1 v 2s100两个图象的相同之处:两者都位于 s 轴的右侧;函数

19、值都随 v 值的增大而增大;32、a 与 c 的取值对图象的影响做一做书本 P 44做一做此图象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但顶点坐标不同;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后,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当 a 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 a 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当 c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当 c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下方。y 2x2 1 y 2x233、yax 2y 和ax 2c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议一议书本 P 45 议一议1) 形状、开口方

20、向、对称轴都相同,但顶点坐标不同,y2x2 1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 ),实1际上,只要将 y 2x2 的图象向上平移1 个单位,就可以得到 y 2x 21的图象;2) 两二次函数的形状、开口方向、 对称轴都相同, 但顶点坐标不同, y3x21 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 ,1),实际上,只要将 y 3x2的图象向上平移 1 个单位,就可以得到 y 3x21 的图象。y 3x234、讲解例题例 13 练习册 P 21 7。随堂练习35、练习册P 21、2236、练习册P20 3y3x21小结刹车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就是二次函数;a 与 c 的取值对图象的影响; 二次函数 yax2 和 yax2c的图

21、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作业书本 P45习题 2.31教学后记第 10课时§ 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目标22、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23、 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难点: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二次函数ya( xh) 2k 中的 a、 h、 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研究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图象的作法和性质。| a |越大,开口越小; | a | 越小,开口

22、越大当 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 a 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当 c0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当 c0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下方。y a( xh) 2k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a0向上直线 xh(h,k)a0向下平移:左加右减对称轴、顶点坐标:前相反,后相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37、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与学生回忆配方的步骤。38、讲解例题例 14 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 yx22x5 ;(2) y2x26x1;( 3) yx 23x4 。分析:此处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明确配方的步骤。例 15 用

23、配方法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 y(x2)( x5) ;(2) y(2x3)( x1) ;(3) y( x3)( x4)2 。分析:此例比上一例的难度有所提高,可先学生尝试做,再由老师指导。随堂练习39、书本 P50随堂练习40、练习册 P 26 3小结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ax2bxc 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作业书本 P55习题 2.5 1教学后记第 11课时§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教学目标24、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yax 2bxc25、 体会建立二次函数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的必要性26、 能够作出 ya(xh)2 和 ya( x

24、h) 2k 的图象,并能够理解它与yax2 的图象的关系, 理解a、h、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27、 能够正确说出 ya( xh)2k 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难点:理解a、h、k 对二次函数ya( xh) 2k 图象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a、 c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研究形如y a( x h) 2 和y a( xh) 2k 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y 3( x 1) 2241、复习旧知识y 3x2 | a |越大,开口越小; | a | 越小

25、,开口越大; 当 a 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 a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当 c 0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当 c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下方。42、研究 y3x26x5 二次函数的图象y3( x1) 2做一做书本 P 47做一做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对称轴也相同,顶点坐标不同。43、二次函数 ya( xh) 2k 图象的性质y a( xh) 2k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a0向上直线 x h(h,k)a0向下通过五条抛物线,让师生一起总结规律。y 3x22y 3( x 1)22y3( x 1)y 3( x 1)22y 3(x 1)2议一议书本 P 47议一议

26、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相同,但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不同。平移:左加右减对称轴、顶点坐标:前相反,后相同44、讲解例题例 16 指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练习册P 232)随堂练习45、书本 P48随堂练习46、练习册 P 23小结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 a 的绝对值决定开口大小;h 决定对称轴的左右; k 决定顶点的上下。作业书本 P48习题 2.4 1教学后记第 12课时§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图象教学目标28、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29、 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次函数yax

27、2bx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难点: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的性质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把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ya( xh) 2k 来研究了二次函数中的a、h、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但我科觉得,这样的恒等变形运算量较大,而且容易出错。这节课,我们研究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图象的作法和性质。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47、复习旧知识| a | 越大,开口越小; | a |越小,开口越大当 a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 a 0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当 c0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上方;当c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的下方。y a(

28、 xh) 2k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a0向上直线 x h(h,k)a0向下平移:左加右减对称轴、顶点坐标:前相反,后相同48、桥梁钢缆此时提供了一个桥梁钢缆的情境,通过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体会建立二次函数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的必要性。此例可先由学生自己尝试运用配方的方法求解,让他们感受到运算的繁琐,再引入运算公式的方法求解。49、推导二次函数 y ax 2bx c 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b顶点坐标:(b4ac b2对称轴: 直线 x,4a)2a2a50、讲解例题例 17 运用公式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 yx 23x 2 ; ( 2) y1 x 22x 1 ;2(3) y(

29、 x 2)( x 1) ; (4) y2x 2x 4分析:此例是练习册 P26 第 3 题的四个题目,通过运用公式的方法求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对照练习册的配方法所求的值,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所求得的解都是一样的。51、讲解例题例18 书本P55 2分析:这是二次函数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体会对称轴、顶点坐标的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随堂练习52、书本 P 50随堂练习53、练习册P 25小结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作业书本P 55习题2.51教学后记§第 13课时2二次函数 yaxbxc 的图象教学目标30、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

30、过程31、 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难点:理解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的性质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把一个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ya( xh) 2k 来研究了二次函数中的a、h、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但我科觉得,这样的恒等变形运算量较大,而且容易出错。这节课,我们研究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图象的作法和性质。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54、复习旧知识55、桥梁钢缆。56、对称轴: 直线 xb顶点坐标:(b, 4acb2)2a2a4a57、讲解例题例19 。(1) yx 23x 2

31、 ; ( 2) y1 x 22x 1 ;2(3) y( x 2)( x 1) ; (4) y2x 2x 4分析:此例是练习册 P26 第 3 题的四个题目,通过运用公式的方法求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再对照练习册的配方法所求的值,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所求得的解都是一样的。58、讲解例题例20 书本P55 2分析:这是二次函数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体会对称轴、顶点坐标的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随堂练习59、书本 P 50随堂练习60、练习册P 25小结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公式。作业书本P 55习题2.51教学后记第 14课时§2.5 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教学目标32、 经

32、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33、 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34、 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难点: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6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做一做书本 P 56矩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的关系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周长与边长、面积的关系。比较全面、完整、简单地

33、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62、用表格表示做一做书本 P 56填表由于运算量比较大,学生的运算能力又一般,因此,建议把这个表格的一部分数据先给出来,让学生完成未完成的部分空格。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63、用图象表示议一议书本 P 56议一议关于自变量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难理解,讲解时,可适当多花时间讲解。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做一做书本 P 5764、三种方法对比议一议书本 P 58议一议函数的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函数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比较全面、完整、简单地表示出变量之

34、间的关系。这三种表示方式积压自有各自的优点,它们服务于不同的需要。在对三种表示方式进行比较时,学生的看法可能多种多样。只要他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和鼓励。随堂练习65、书本 P 58习题 2.6166、练习册P 28小结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的各自特点。作业书本 P58习题 2.62教学后记第 15课时§ 2.6 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教学目标35、 经历探索 T 恤衫销售中最大利润等问题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36、 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

35、重点和难点重点: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难点: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做生意的时候,我们都常常会考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这节课,我们利用二次函数,求如何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67、书本引例此例子是利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这类问题都比较抽象,建议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清道理,逐个问题分析。若学生不理解书本的方法,可以考虑第二种方法。 书本解法设销售单价为 x 元时,那么(1) 3200200x ;(2) 3200x200x 2 ;(3)200x23700 x8000 ;(4)9.25 元、 9112.5 元。解法二设销

36、售单价降低x 元时,那么(1) 单件销售利润可以表示为;(2) 销售总量可以表示为;(3) 总利润可以表示为(4) 当销售单价是;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68、做一做P 46做一做书本 P59做一做y5x2100x60000。议一议书本 P 60议一议( 1)当 x10 时,橙子的总产量随增种橙子树的增加而增加;当x10时,橙子的总产量随增种橙子树的增加而减少。( 2) 增种 6 14 棵,都可以使橙子总产量在 60400 个以上。69、讲解例题例 21 练习册P 309分析:此例可以先由学生单独完成,然后老师作适当提点。随堂练习70、书本 P 60随堂练习71、练习册P 30小结

37、二次函数是一种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好方法,我们要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审清题目,理解题意。作业书本 P61习题 2.7 1教学后记第 16课时§ 2.7 最大面积是多少教学目标37、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利润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的应用价值38、 能够分析和表达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39、 能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进行反思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

38、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难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一个矩形,当周长一定时,它的面积有时可很大,有时可很小,但什么时候最大呢。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72、讲解例题课件演示例 22 一条长为 60cm 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求当一条边长为多少时,矩形的面积最大。分析:此例是为下面的讲解作铺垫。可由学生自己画图,再通过计算求得结果。73、书本引例此处可用设计好的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容易接受,再探讨课本问题。议一议书本P 62议一议结果都是一样的。74、做一做做一做书本P 62做一做这类问题都比较抽象,建议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清道理。议一议书本

39、 P 63议一议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1) 理解问题;( 2) 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做数学求解;( 5) 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拓展等75、讲解例题例23 书本 P 63习题 2.82分析:此例较难,要通过相似,得出结果。随堂练习76、练习册 P 32177、练习册 P 333小结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作业练习册P 332教学后记第 17课时§ 2.8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40、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41、 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

40、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42、 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4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交点的横坐标,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进一步发展估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交点的横坐标难点: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教学过程设计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我们知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的表达式基本相同。其实,二次函数中的 y 值为零时,那么就会变成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78、书本引例利用竖直上抛小球问题,引出二次函数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